折衷主義的建築、浪漫的冰雪符號……帶著城市地標的標籤,第33屆太陽島雪博會園區水閣雲天對面的兩座雪雕——《城市映畫》和《世紀回眸》成為新景觀。
充滿哈爾濱情愫的索菲亞大教堂、哈爾濱大劇院、中東鐵路火車頭等被「搬」進了這兩座雪雕裡,雪博會用這種浪漫的方式,傾訴著「冰雪之都」「音樂之都」的熱情。
雪雕作品《世紀回眸》。 浪漫包裹的哈爾濱元素
《城市映畫》長33米、高12米,用雪量達3000多立方米,是本屆雪博會上專門表現城市特色建築的大型主題雪塑。索菲亞教堂、哈爾濱大劇院是《城市映畫》的主角,同時配有「音樂之都」流動的五線譜、跳躍的音符。《世紀回眸》用雪量2000多立方米,長24米、高14米,厚度8米,主景是一位美麗的冰雪女神,左下方和右上方植入了哈爾濱地標——龍塔剪影、原車輛廠中東鐵路火車頭。折衷主義的建築、美麗的女神、四溢的哈爾濱元素,都在用自由浪漫的方式表達城市的熱情。
雪雕作品《城市映畫》。 為哈爾濱創作專屬「女神」
這兩座大型雪雕的主創者吳振宏今年36歲。他來哈爾濱做雪雕已經整整8年。他在哈爾濱娶妻生子,心和情早已融入這座浪漫的冰雪之都。
2020年10月,吳振宏接到雪博會組委會的設計邀約,他設計了3組雪雕作品,其中兩個就是《世紀回眸》和《城市映畫》。「《世紀回眸》中的「女神」展現的是哈爾濱美女形象」,吳振宏說。這位「女神」不是泛地域的,她是哈爾濱的,所以吳振宏就在「女神」左下和右上方植入哈爾濱地標元素。
提及《城市映畫》的靈感,吳振宏說,「其實是雪博會組委會給的,組委會當時提到,本屆雪博會的主題是要展現音樂之都的魅力,我立即想到要把很國際範兒的哈爾濱大劇院『搬』進雪雕中」。
喝薑湯喝出的靈感
《世紀回眸》的雕刻難在美女肖像上,她是一個仰視、歪頭、回眸的角度,頭髮還要甩出飄逸的感覺。反而是上面的地標,因為體量比較小,雕刻起來比較好掌握。
《城市映畫》的主景是哈爾濱地標,製作起來難度很大。索菲亞教堂、哈爾濱大劇院都是實景微縮,此外還有一個音符,從音符裡飛出五線譜,圍繞地標轉一圈,有著強烈的立體感。
為了雕刻哈爾濱大劇院和索菲亞教堂,吳振宏和他的隊員們運用多年積累的雕刻技法,最終呈現的畫面線條感非常強。吳振宏提到了一個細節,哈爾濱大劇院雕刻結束後,工作面出現了水波紋,本來工人們想處理掉,但吳振宏沒同意,「處理掉就沒層次了」,保留之後,使這座雪雕非常靈動。
兩座雪雕都用了7天時間製作完成。每當雕刻找不到靈感,吳振宏和隊員們就停下來喝口薑湯,「一喝薑湯就來了感覺了」。
吳振宏還特意通過哈爾濱日報、新晚報、ZAKER哈爾濱媒體平臺「廣而告之」:《城市映畫》的最佳觀賞和拍照時間是下午2時30分,這時的光線與雪雕融合得最好,呈現出的畫面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