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 一座城
作者:阿成
在蒙語中,哈爾濱的意思是平地、黑色的河灘、快樂的墳墓、高岸等。在滿語中,哈爾濱的意思是渡口、曬網場、天鵝。在女真語中,它的意思是光榮與夢想的意思。
這座風雪瀰漫的城市於1907年開埠通商,但早在帝舜時代,哈爾濱地區就屬肅慎和女真的故地了。總之,幾千年來,這裡是滿人、達斡爾人、鄂倫春人、錫伯人、鄂溫克人等三十多個少數民族休養生息的地方。由於這裡地脈寒冷,環境艱苦的緣故,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無論男女都長得高大驃悍,而且個個都是漁獵的能手。
哈爾濱有許多雅號,像丁香之城,教堂之國,東方莫斯科,中國小巴黎,還有音樂之城,榆樹之城。走在雨雪交加的中央大街上,我聽到了從不遠處傳來了俄羅斯風格的手風琴聲,幾乎就是在那一瞬間,使這座城市有了某種特殊的旋律。中央大街的兩旁差不多都是一些歐式建築,有歐式的、俄式的、希臘式的,也有巴洛克式的。儼然一個建築博覽會。但它們在骨子裡卻是那些國外流亡者思鄉的產物。
街角上的那家秋林商店,是當年有名的「遠東第一店」,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這家大商店的最早創始人,伊萬•雅闊列維奇•秋林,是俄國的伊爾庫斯克人。當時的秋林商店是外國流亡者經常光顧的地方,它經營的大列巴、列巴圈、蘇合力、古力斯蛋糕、裡道斯紅腸、毛巴合雜拌糖和吉費勒軟糖,以及伏特加酒、蘭姆酒、黑豆蜜酒等等,最受中外顧客的青睞。
哈爾濱人對於啤酒的鐘愛,來自於這些外國僑民的影響。而且哈爾濱人對啤酒的喜歡程度,是其他任何城市所無法比擬的。早在1900年,啤酒就出現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裡了。多年來,哈爾濱的啤酒銷量一直居全國領先地位。這也是哈爾濱人表達友誼的一種傳統風習。
松花江是從長白山的天池發源,流經哈爾濱,然後匯入黑龍江的。它是中國的第三大河流。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這條江孕育了哈爾濱這座城市。所以,浪漫的哈爾濱稱它是母親江。對於哈爾濱人來說,松花江在他們的心目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條江是生活在大江兩旁的東北人的一種精神家園。
半個多世紀的時光,在一些細節中倏忽地過去了。走在江畔上的人們早已不再是那些闖關東的父輩和外國的流亡者了,而是這座城市的新一代主人。江面上又架起幾座新橋。一座橋顯然不夠了。城市變得更加龐大了。城市的精神,城市的血液,城市的信息,城市的功能,城市的交通,通過這些編織在城市當中的各種橋梁變得順暢起來了。無論如何給予城市人一種全新的、解放的感覺。
我親眼看著它長大起來的哈爾濱,已不再是我的城市了,我不過是先前這座城市的一個朋友,一個記錄者……但我在內心,卻一直為這座城市祝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