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座城,一生空守,
一道影,一首歌。一生獨唱。
年少的時候特別愛聽的一首歌是樸樹的《白樺林》。
第一次認真看歌詞的時候,被這個悽美的故事感動得潸然淚下。
這是一種怎樣的愛情?一個約定,等了一生,守了一世。
明知心愛的少年戰死沙場,再也不會回來,卻依舊痴痴的等。
從一個花季少女等到白髮蒼蒼,等到生命的盡頭。
「我來了,等著我,在那片白樺林。」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那麼一片白樺林,那是最純潔美麗的地方。
《白樺林》的創作靈感來源於蘇聯的一個故事:背景取材於蘇聯二戰時期的一個士兵的故事。
一位姑娘在白樺林下,默默地注視著自己的愛人隨著軍隊遠去,她在白樺樹上刻上她和愛人的名字,滿懷期待著等待愛人凱旋,可是軍隊是勝利了,而他的愛人卻再也沒回來。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呢?
日復一日,姑娘都望眼欲穿地守在那片白樺林。我想她的內心深處曾有過無數次幻想,心上人守住了承諾,如約而至……
一首歌,一段情,一曲情殤。
一片天,一顆心,一世纏綿。
六十年前的一天,相遇河邊,你帶著枷鎖,從此你得到了解放。不再受奴役。
康巴線上,你的質樸純真,深深刻入我心,我們承諾,一生相守。
我沒忘記你,你也不曾忘記我。
六十年後的今天,還是相遇河邊,你卻去另一個世界,帶走我深深的愛。
我終身未娶,你終身未嫁。
這是電影《康定情歌》的故事。
達娃啊,達娃,
我一路找尋,
一世牽掛。
將一封封寫滿相思的信,
順著這條河流,
希望你能收到。
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那些厚厚的錯過的書信,遺憾的將相愛的人一世隔離,卻又相互守了一生。
守著一座城,獨等一個人。
空著一孤庭,守望一顆心。
前段時間看到某個視頻,控制不住的溼了眼眶。
戰爭年代走散的夫妻,五十四年後再次相聚,老奶奶一生未嫁,老爺爺兒孫滿堂。
看著視頻裡的老奶奶,激動的痛哭流涕,捶胸頓足,那種日日苦等的思念,那種滿腔的委屈和悽涼。終究是錯付了人。
老爺爺低估了老奶奶對他的愛,
老奶奶高估了老爺爺對她的情。
那時候女子的深情比得過一切浪漫,
老奶奶沒想到老爺爺如此絕情,
老爺爺沒想到老奶奶如此深情。
在那些純真的年代,許下過的承諾,有多少人苦苦廝守,苦苦等候,又有多少人,忘卻了誓言,忘記了那個曾經魂牽夢縈的人。
人這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一生只為一人,只守著一個諾言過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