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電影,講述別樣中國故事

2021-01-17 人民日報海外網

「好萊塢華人電影之光」展覽現場。 黃詠綢攝

從篳路藍縷、頑強開拓,到在星光大道上留下華人的名字;從國際電影中的華人面孔寥寥無幾,到一部部華人參與的新片接連湧現。一個世紀以來,華人電影發展歷經坎坷,逐漸在世界電影舞臺上綻放光芒。

11月18日,由廈門市影視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廈門市委統戰部主辦,華僑博物院、何振岱文化研究(美國)基金會承辦的「好萊塢華人電影之光」展覽,在華僑博物院開展。作為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的配套活動,展覽通過展示不同年代好萊塢華人電影,系統回顧了華人電影逐步融入好萊塢的歷史,表達了對華人電影工作者的溫情與敬意。

如今,華人電影的製作模式與故事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但對於華人電影工作者而言,不變的是不畏艱辛、不懈奮鬥的初心以及用電影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的堅定信念。

百年奮鬥 積極走向世界

「1916年,為了讓海外社會了解華人的生活習俗,第一位華人女導演黃女娣自編、自導、自演了劇情長片《關武帝》。最早的華人國際明星黃柳霜女士,為後輩華人演員開闢了走向世界的道路。中國功夫推廣者李小龍,為幾代人塑造了華人的新英雄形象,幾十年後的今天影響未減。」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華語電影與文學教授、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白睿文向本報介紹了華人電影發展史上幾位代表性人物。

「好萊塢華人電影之光」展覽期間,白睿文將舉辦相關講座,讓更多人理解華人在海外電影產業不同階段的歷史。他將美籍華人在好萊塢的奮鬥史分成七個階段,包括早期先驅者闖蕩好萊塢、華人形象的替代與歪曲、華人英雄形象的崛起、美國華人電影新浪潮、中國明星出徵好萊塢、中美合拍片的新前景以及美國華人電影新新浪潮。

白睿文表示,近幾年,華人電影也出現了許多革新之作。今年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出自皮克斯首位華人女導演石之予之手,反映了華人社會的親子關係;華人導演王子逸執導的電影《別告訴她》,在講述華人家庭故事的同時,闡釋了中西方文化差異,在第35屆聖丹斯電影節上驚豔世界,並於11月22日在國內上映;新加坡籍華人導演陳哲藝在新作《熱帶雨》中探討了華人文化斷層的問題,在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上獲得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獎……這些奮鬥在華人電影製作一線的青年人,正在成為華人電影工作者中的後起之秀。

搭建橋梁 傳播中華文化

陳哲藝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談到了創作電影《熱帶雨》的初衷:「我注意到新加坡華人社會面臨的文化困境。新加坡七成人口為華人,但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更習慣講英語,對華文華語和華人文化較為陌生。因此,我想通過這部影片講述這個文化困境,守護華人文化。」

《熱帶雨》中包含了許多中國元素。例如,中文老師用華文給學生上課的場景;中風老人在電視機前觀看中國武俠片;一名學生用武術來填充自己的課餘時間,並代表學校參加武術比賽等等。陳哲藝說:「這些中國元素並不是我特意設計在這部電影裡的,而是從我此前導演的電影《爸媽不在家》開始就自始至終存在的。我的電影總是會蘊含著儒家思想和其他傳統文化。」

華人電影不僅能喚醒華人社會的文化記憶,也能讓世界更多地認識和理解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有其獨特性,需要在電影中通過細節來表達。」電影製片人、編劇鄧怡嫻表示。她從美國電影學院畢業不久,目前在美國打拼。去年,她擔綱編劇和製片人的短片《大廚》獲得學生奧斯卡大獎,併入圍多個世界級電影節,在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波多黎各等地展映。影片主創均為亞裔,大部分演員為美籍華人。

《大廚》講述了未來機器人勞工向中國老人學做中餐,由只懂精確計量到學會自由揮灑的故事。短片中不僅出現了紅燒獅子頭、菊花豆腐等中國菜餚,也包含了一些中國俗語。

電影中有這樣一句臺詞:「做中餐不是完全依賴科學的,而是關乎一種感覺」。對此,鄧怡嫻解釋說:「有點像道家的玄學,而這就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鄧怡嫻認為,傳播中華文化不僅體現在電影內容中,也體現在創作團隊成員的交流當中。「外國朋友比較容易理解食物對中國家庭的意義,但對於具體的中餐製作過程,我們就需要花一些時間講解,減少他們對中餐的誤解。」

講好故事 打開廣闊空間

未來,如何更好地通過電影傳播中華文化?白睿文認為:「關鍵在於講好故事。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有無數蘊含中華文化的優秀故事,這是華人電影相比西方電影的優勢。華人電影工作者需要從中挖掘他國觀眾沒有見過的新鮮的故事,為華人電影打開更廣闊的空間。」

鄧怡嫻也表達了講故事在華人電影中的重要性:「有時候由於想表達的東西太多,涉及面太廣,電影主旨的落腳點就會很虛。如果聚焦於把故事講好,觀眾自然而然就會了解和理解其中的文化,中華文化也會由此傳播出去。」

陳哲藝則認為,要通過深層的表達方式來講好電影故事。他以自己的作品《熱帶雨》為例闡釋道:「影片不是在宏觀地講述文化,而是構建了故事的多個層面,將文化放置在其中的一個層面上。」《熱帶雨》不僅關注華文教育的問題,也涉及中年女性的生存發展等問題。

「目前,華人電影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我期待有更多華人能夠通過電影在世界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鄧怡嫻還希望自己能夠搭建起中國與世界電影之間的橋梁,講好中國故事,打動更多觀眾。(楊寧 張曉潔)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11月25日   第 06 版)


責編:陳亞楠

31670181,.華人電影,講述別樣中國故事,.2019-11-25 05:33:41,.204309,.陳亞楠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影,機會來了!將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中影股份總經理傅若清接受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專訪講好中國故事,使之成為普世接受的文化產品,也許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博納影業的總裁於冬也表示,2021年將有講述抗擊疫情的《中國·醫生》,再現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長津湖》以及中國共產黨地下隱蔽戰線的諜戰影片《無名》三部影片獻禮建黨百年。可以說,這些傾盡中國電影人精力的作品,也都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有力保證。
  • 電影《吻手7:菲華人》 講述在菲國華人家庭故事
    十多年以來,演藝圈名人楊莉華(尚一中學創辦人楊翼注之女)主有的Regal電影公司,製作了一部部關於華人家庭在菲律賓的故事,描繪了各種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仍然是多方面敘述一個居住在馬尼拉的華人家庭。這部電影的編劇也是華裔西尼迪•郭(Senedy Que,譯音)
  • 《通海夷道》紀錄片開播 華僑華人講述創業故事
    當時,中國正好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不懂外語的馮秋宏決定到杜拜試水。儘管剛開始起步艱難,如今馮秋宏和他的歐樂手機,足跡遍布東南亞、中東、非洲、南美,月均出貨量150萬臺,甚至在衣索比亞也設立了自己的工廠。像馮秋宏一樣的人還有許多,他們背井離鄉,到熱帶沙漠城市謀發展,靠勤勞與智慧闖出一片天地。
  • 以西方視角講述中國故事,電影《花木蘭》能否讓觀眾買帳?
    而這其中令觀眾最期待的電影之一就是迪士尼拍攝的真人版《花木蘭》畢竟是迪士尼真人公主系列的首位華人公主,而且迪士尼是童話夢幻的天堂,前幾部真人公主系列的電影反響都很不錯。而飾演花木蘭的又是大家都熟悉的神仙姐姐劉亦菲,所以《花木蘭》這部電影在選角時就備受期待!
  • 彩熠助力華人春晚 向世界傳遞中國故事!
    作為全球華人每年必看的「春晚」,「文化中國·四海同春」2021全球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晚會在2月12日晚與大家見面,並通過湖南衛視、芒果TV等平臺面向全球播出! 此次晚會以「同心圓·中國年」為主題,通過歌舞、魔術、戲曲、故事講述等形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及過去一年的大事記融匯到濃濃的「年味」中。
  • 《雪人奇緣》:東方夢工廠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雪人奇緣》是一部有關冒險旅程的電影,講述了來自繁華城市的中國女孩小藝在屋頂意外發現傳說中的雪人大毛,與小夥伴阿俊、鵬鵬一起橫穿祖國3000公裡,護送雪人大毛回到家鄉珠穆朗瑪峰的故事。影片主創團隊以女性為主導,包括導演及編劇吉爾·卡爾頓、美國夢工場動畫製片人蘇珊妮·伯爾基,以及東方夢工廠首席創意官兼製片人周珮鈴。
  • 當外國來講述中國故事:一個花木蘭,中國文化走向國際?
    ;華人參演中國故事,走向世界……那我們就有必要討論一下,這中國文化、中國故事,到底有沒有好好講給世界聽。其實他國講述非本國故事,只是故事素材的運用而已。要不要忠於原型故事,都是個人選擇而已。就像我們改編自己的素材——哪吒,也不是一味地遵循原作。適當的創新是可取且共通的。就如《功夫熊貓》,我們可惜著沒能自己講述個關於我們國寶的故事,但也不得不承認,這部系列電影,將中國功夫和熊貓這些要素結合的很妙,故事講述得也很好。
  • 為什麼沒有中國超級英雄電影?好萊塢華人形象百年流變
    1904年的電影劇情短片《中國異教徒與主日學校女教員》講述了華人洗衣工引誘白人教員吸食大煙的故事,暗指華人是社會的禍害。從此以後,美國電影開始了對中國壞蛋形象的塑造。它們都有類似的情節套路:險惡的中國惡棍在白人社會為非作歹,甚至想要推翻白人的統治。白人英雄不畏兇險,打敗惡棍,使社會恢復太平。此外,在"黃臉戲"的慣例下,影片中的華人角色均由白人演員扮演。
  • 電影《英倫對決》成龍傳播中國和華人形象的一次新嘗試
    不同於觀眾印象裡的成龍電影,這部影片有著頗為複雜的意味。透過故事和人物,我們能夠感受到中國和西方在歷史、現實、社會文化等多個層面展開的深度對話。影片改編自英國作家的小說,講述一名華人在英國和北愛爾蘭的政治衝突中痛失愛女,屢次要求政府緝拿兇手,卻被視為幹擾政府秩序、危及政客安全,一再被無視、輕視、蔑視。這位身世坎坷的老人終於忍無可忍,爆發出不可思議的力量,最終完成了復仇,也影響了這場風波。
  • 新加坡電影《我們的故事》:以小見大的華人辛酸歲月
    無意中最近在西瓜視頻上看到了這部關於新加坡華人變遷史的電影《我們的故事》以後,往事瞬間浮現在腦海裡!《我們的故事》一下就把我拉回那個從小隔三岔五就在外祖父家生活的場景,輕鬆自在無憂無慮,唯一不敢在外祖父面前打鬧嬉戲的日子!
  • 旅日閩籍僑胞劉丹蕻現身2021年華僑華人春晚!成為「故事講述」節目主人公!
    今晚劉丹蕻作為唯一一位海外華人抗疫代表受邀登臺2021華僑華人春晚面向全球同胞講述最真實的擺渡「鑽石公主號」港澳同胞回家的抗疫故事!!2月12日晚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的「四海同春」2021全球華僑華人春節大聯歡晚會在湖南衛視播出。護送被困「鑽石公主」號郵輪上中國同胞回家的旅日閩籍僑胞、東南網日本站站長劉丹蕻作為唯一一位海外華人嘉賓受邀參加晚會,同時她也是晚會中「故事講述」節目《走!咱們回家》裡的主人公。
  • 中國夢·遊子情首播 華僑華人榮歸故裡真情訴說「心中國」的故事
    藉以這份情感來映照榮歸故裡的華僑華人們的心情,再合適不過了。此次,東南衛視《中國夢·遊子情》節目作為一個大型華僑華人能量匯聚平臺,吸引無數華僑華人前來分享自己在異國的奮鬥經歷,與祖(籍)國的情感連結,和對祖(籍)國文化的無上崇敬。他們居散世界各地,仿佛一個個暖陽,在祖(籍)國需要他們的時間、地點,發揮著其獨特而強大的光和熱。
  • 英文歌劇《紅樓夢》「回家」:用世界語言講述中國故事
    9月9日由旅美華人作曲家盛宗亮作曲、賴聲川導演的英文原版歌劇《紅樓夢》8日在北京保利劇院開啟了中國內地的首次演出。當晚,石倚潔、武赫、凱薩琳·普拉赫特等中外歌唱家攜手杭州愛樂樂團和烏克蘭第聶伯羅歌劇院合唱團,在旅美華人作曲家盛宗亮執棒下,將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用英文的唱法演繹得細膩精美,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掌聲。
  • 英文歌劇《紅樓夢》「回家」:用世界語音講述中國故事
    當晚,石倚潔、武赫、凱薩琳·普拉赫特等中外歌唱家攜手杭州愛樂樂團和烏克蘭第聶伯羅歌劇院合唱團,在旅美華人作曲家盛宗亮執棒下,將這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用英文的唱法演繹得細膩精美,贏得了現場觀眾的掌聲。據悉,此次中國巡演版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引進,由美國舊金山歌劇院、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和阿姆斯特朗音樂藝術管理有限公司聯合製作。
  • 中國故事別樣紅
    「強類型+本土化」成為中國故事題材影視劇的破題關鍵。這段時間,一部未播先熱的影視劇一直備受期待。這部名為《在一起》的電視劇「集結了半個演藝圈」,有10多位導演和150多位演員參與。最新的消息顯示,該劇將在月底登陸四大省級衛視,並在視頻網站同步播出。
  • 聚焦時代講好中國故事!2021湖南衛視華人春晚載譽海內外
    在節目預熱階段,更是有海外媒體聯動宣傳,歐洲時報英國版、菲律賓商報、人民日報海外網、日本東方新報、納米比亞華人報、華人瞰世界及美國、英國、加拿大、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瑞典、葡萄牙、印度、德國、羅馬尼亞、奈及利亞、義大利等國家超過260個全球媒體矩陣發布,官博同步聯合新浪新聞舉辦「雲遊中國年」,獲得各國大使、俱樂部全力助陣,精準觸達海外受眾人群。晚會更是聯合B站深度合作,破圈融合強勢露出。
  • 成龍唯一一部沒有打戲的電影,講述了日本華人黑幫的恩怨情仇
    《新宿事件》劇照2009年中國香港上映的《新宿事件》可以說是成龍的轉型之作,有些觀眾表示,《新宿事件》是成龍最好的作品。,成龍飾演的鐵頭為了尋找自己的青梅竹馬秀秀偷渡到了日本,投靠了自己的好朋友阿傑,還認識了一幫同樣在日本討生活的華人朋友。
  • 中國女孩的美國電影故事
    迪士尼的電影《花木蘭》正在上映,目前來看這部兩億美元大製作票房和口碑都雙雙失利。一部瞄準中國市場的電影,卻在中國失敗了,最大的問題,恐怕就是沒有搞懂中國人到底想看什麼,充滿了美國式的偏見。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奇回憶起趙婷第一次來到漫威公司面試時的場景時說:「她帶來了大量的視覺效果,以《復仇者聯盟 4》的事件為背景,講述 10 個鮮為人知的漫威人物的故事」。
  • 陳思誠:華人謎題大師,構建華人謎題電影王國
    深入人心的探案形象,國外的有福爾摩斯,中國古代有狄仁傑和包拯,似乎中國當代還沒有出現好的偵探形象。實際上,這個缺憾正在一點一點地被一個叫陳思誠的年輕導演所打破。《唐人街探案2》劇照之所以將陳思誠稱為「謎題大師」,一方面是因為他不僅講述了一個又一個謎一樣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還以迷局的方式來講述這些故事,讓觀眾一次又一次地墜入迷宮。另一方面,陳思誠本身就是「設置謎題的高手 」。
  • 《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 講述「動人心弦」的中國故事
    10月2日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正式回歸。首期節目《扶貧路上》通過生動講述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感人事跡,站在2020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關鍵節點,致敬為這一壯麗的人類事業付出熱血、青春甚至是生命的廣大基層奮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