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7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戰國秦長城是中國最古老的長城遺址之一
公元前279—272年
秦國吞併義渠並設置隴西郡後
秦昭襄王始令修築,秦始皇時進行了整修加固。
戰國秦長城西起臨洮縣
在甘肅境內途經定西渭源、隴西、通渭和
平涼靜寧以及慶陽鎮原、環縣、華池3市8縣
全長409公裡
臨洮戰國秦長城自新添鎮望兒咀起,途徑新添、峽口、八里舖、龍門、窯店5個鄉鎮15個行政村,在窯店鎮關門灣出境,全長43公裡,保存較好的遺址有56處14.3公裡。2006年6月,臨洮戰國秦長城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5月21日,國家文物局在《關於甘肅省長城認定的批覆》(文物保函〔2012〕941號)中正式確認戰國秦長城「西迄臨洮」。
戰國秦長城自秦昭襄王始築迄今已逾2290年歷史,是秦「萬裡長城」之奠基。臨洮望兒咀長城為「戰國秦長城之源」,是長城文化的重要發源地、長城精神的關鍵標識地,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在中國長城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臨洮作為馬家窯文化的命名地及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建設戰國秦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時關於「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保護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重要指示精神和國家打造長城、大運河、長徵三個主題文化公園的現實舉措,也是推動黃河上遊洮河流域華夏史前文明傳承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既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身份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也對促進文化交流、延伸文旅產業鏈、提升甘肅文化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
工程項目24個
涉及5個鄉鎮
估計投資20億元
四大分區
一、管控保護區:管控保護區包括臨洮縣現存戰國秦長城42千米的保護範圍,其中可見牆體26段、壕塹6段、烽燧12座、關堡1 座、相關遺存3處,各類可見遺存約14.3 千米。
二、主題展示區:5個特色展示點:水泉灣特色展示點、農盟村特色展示點、新永村特色展示點、古樹灣特色展示點、池灣特色展示點。2個集中展示帶:洮河長城史詩集中展示帶、縣城至窯店長城沿線展示帶。
三、文旅融合區:以縣城為中心的臨洮古今文旅融合區。
四、傳統利用區:7處傳統利用區:南坪村傳統利用區、宿鄭家坪傳統利用區、農盟村傳統利用區、新永村傳統利用區、馬家坪村傳統利用區、古樹灣傳統利用區、麻花溝村傳統利用區。
五大工程項目庫
一、保護傳承工程5個,臨洮戰國秦長城重點保護修繕工程、臨洮戰國秦長城文物資源補充普查工程、臨洮戰國秦長城全線檢測預警工程、臨洮長城數字展示館工程、新永村關遺址展示工程。約2.72億元
二、研究發掘工程4個,戰國秦長城主題文藝作品、長城文化旅遊節、長城文化傳播活動、常態化臨洮縣長城文化研究。約0.12億元
三、環境配套工程5個,戰秦長城風景道工程(含服務設施)、洮河生態景觀修復工程、長城沿線生態修復工程、戰國秦長城社區風貌優化工程、洮河露營公園。約5.15億元
四、文旅融合工程6個,戰國秦長城西起首核心展示園、臨洮縣長城闡釋體系系統提升、臨洮縣城古今傳承主題遊線、長城主題村落民宿、長城遺址系列微公園工程。約11.4億元
五、數字再現工程4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官方網站和數字運營平臺建設工程、文物和文化資源數字內容建設工程、文物和文化資源數位化管理平臺建設工程。
供稿|胡麗麗
編輯|馬 星
責編|趙建民 楊 陽
編審|譚明強
總編|邊國鵬
臨洮縣融媒體中心所屬「看臨洮」微信公眾號享有版權內容,任何單位和個人在網際網路、無線客戶端、微博和微信等平臺上使用須取得臨洮縣融媒體中心的授權,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原標題:《重磅消息!臨洮要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