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罕見發怒引熱議:請不要拿你的業餘,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2021-01-18 精讀君

1

最新一期的《我就是演員》中,演員金莎和金子涵的表演惹急了在場的各位老師。

兩位女演員表演的劇目是去年大熱的《三十而已》,金莎飾演女主顧佳,金子涵飾演林有有。

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令人期待的表演,在表演不到3分鐘,就遭遇了全場滅燈,草草提前結束了表演。

老師們顯然對這段表演並不滿意。

有老師認為女主顧家缺少該有的氣場,有老師認為林有有似乎有些呆滯。

導師章子怡看完這場戲,同樣一籌莫展:

「我覺得我們不能做力不從心的事情,但你力不從心的時候,你就沒有自信了,你不知道手該往哪放,腳該往哪站,這是非常難的。

我小時候跳舞,我跳不好,我就老做噩夢,夢到什麼,我要不然就是舞蹈鞋丟了沒拿,要不然就是扇子掉在地上了,要不然就是位置站錯了,我一直是在一種恐慌的狀態裡面。

所以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心很慌,因為你心裡有底演這個戲嗎?你演的到底是誰?你為何而來?我為什麼要約你談話?我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點評完演員的問題後,章子怡罕見氣憤地說道:

「我覺得演員如果沒有信念感的話,就不要走上這個舞臺。

為什麼一定都要當演員呢?演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到這來分一杯羹!

當我們拿到一個角色的時候,你不知道要花多少的功夫,多少的氣力,為這個角色付出多少,你才能夠塑造一個大家能夠愛上的一個經典。」

看完這段評論,網友對此議論紛紛,在場不少觀眾也頻頻點頭。

如今以歌手著稱的金莎和金子涵,對演繹並沒有太多深入的研究。少了平時的功夫,作品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用自己的業餘,挑戰他人的專業,結果不言而喻。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讓自己在對的位置做對的事,真的可以事半功倍。相反的,站錯位置,只會讓你活得越來越低。

例如,一名歌手可以選擇在歌唱這條道路上深耕,讓自己成為出色的歌手;他也可以選擇跨界,但前提是,對於你所觸及的行業你需要有一定的功底,而非淺嘗則止。

術業有專攻,唯有沉下心來,認真打磨自己的專業,最終你才能擁有足夠的競爭力。

2

3條建議,助你用心打磨自己所長,避免被時代所淘汰。

1、轉動生涯三葉草,找到理想職業

生涯三葉草是古典提出的生涯診斷模型。如圖所示。

用這個模式來看,三個橢圓交匯區就是理想的職業,寫成公式如下:

理想職業=興趣+能力+價值。

其中:

興趣,讓我們持續發現新的事物,給生命注入玩耍、快樂的體驗。

能力,讓我們固化自己的努力,得以掌控工作和生活,取得成就。

價值觀,讓我們產生定見,聚焦熱愛領域,拒絕誘惑,獲得滿足。

你可以試著給你當前的職業、正在學習的專業或者當前所處在的生活狀態,給3個維度打分,每個維度最低分1分,最高分10分。

如果分數令你滿意,那麼恭喜你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職業。

如果總分不高,或者某個維度分數特別低,那麼就要想方設法去增加三葉草各維度的分數。

與其「坐等」、強調「匹配」,不如「修煉」、注重「創造」。

因此,我們要把生涯三葉草轉起來,如下圖所示:

興趣、能力、價值三者有內在關係。古典打了一個比方如下:

比方說運動,你覺得NBA明星很帥,對打籃球感「興趣」,而有人覺得足球更炫;

當你開始投入時間練習打球,發現有人跑得快,有人跳得高,有人投得準,每個人施展出不同的「能力」;

即使能力類似,「價值觀」也可能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球風,傾向「團隊合作」的人,喜歡把球傳給最佳位置的人,看他們把球投進;熱愛「挑戰」的人則喜歡從最多人攔截的地方帶球突破。

職業發展也類似,我們先會對某一件事情感「興趣」,這種興趣驅動我們學習和練習,從而讓我們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情;然後,我們開始尋找一種合適的方式,兼職或者全職,把能力兌現成自己想要的「價值」。

而「價值」的強化,又會使我們產生下一輪的興趣。如此循環,生涯三葉草就開始轉動起來。這種循環的不斷強化,就形成一個增強迴路,使得我們逐漸展現出高手身上的特質,也就是永不衰竭的好奇心,高超的能力,以及持續的內心動力。

興趣為你打開一扇又一扇可能性之門,能力幫你走上一程,價值觀幫你關上不屬於你的門。

每個人都可以轉動自己的生涯三葉草,差別只在於:轉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價值觀定見形成是早一點還是遲一點。

找到對的職業,融合你的興趣、能力和價值,這是你邁進職場的重要一步。

2、培養成長心態,精進自身

成長心態是指具有一定持續性的心理狀態,認為個體的能力是可以發展的。

也就是說,通過努力,我們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更聰明、更優秀。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有一位編劇,她寫的新戲即將開工了,於是她在微博發表了一段感動的心情。這時,有網友評論說:「沒啥名氣就不要拍了,等有實力時再拍也不遲。」

對於網友的評論,這位編劇的回覆是:「實力不是等出來的,是一直做一直做一直做幹出來的。」

這就是成長心態。

擁有成長心態的人,他們不會止步於眼前的一點小成就,他們願意花時間、花精力,讓自己去攀登更高的山峰,打造更強的競爭力。

一般而言,培養成長心態,有3個方面的考慮。

①正視失敗,積極失敗。

在固定心態的人看來,每一次表現,都將被看成是對能力的一次定論性衡量,失敗永遠地決定了這個人。

因此,每當事情變得困難時,固定心態的人,就不敢再行動和嘗試,擔心失敗會影響自己的聲譽。

然而,成長心態的人並不認為一次失敗,就能夠定義自己是一個失敗的人。

如果我們能夠正視失敗,我們就可以培養成長心態。

②保持開放,避免習慣性防衛。

固定心態的人,觀點也經常固定,比較封閉,很難聽取不同的意見,即便這個意見具有相當的可靠度。

這也就是習慣性防衛。具體的信號,比如說,有些人聽到別人說了一句,第一反應就是拋出一個反駁。

習慣性防衛會讓你產生消極心理,不利於自身成長。

③看淡成功,以終身學習者自勉。

固定心態的人,如果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就會變得保守,會通過選擇低風險和已經熟悉的任務,停留在舒適區,來盡力避免失敗。

而成長心態的人,則沒有那麼看重成功。

這讓他們能在所處領域不斷精進,也就更有條件成功。

3、遵循專業主義,成為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指的是具備稀缺的專業技能並以此為生的職業人士。

在21世紀,專業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在特定領域中,多數人的水平只是業餘,只有足夠專業,成為專業人士,才具有稀缺的不可替代性。

例如,對高爾夫球有興趣、喜歡打高爾夫球的人很多,但真正能以打高爾夫球為職業並且獲得不菲收入的人卻很少,只有專業人士才能做到。

事實上,只有足夠專業,你才能擁有足夠的職業高度。

一般而言,成為專業人士,有3個方面的考慮。

① 遵循專業主義。

成為專業人士,首先還不是專業水平,而是要培養專業人士的做事態度。

這也就是遵循專業主義,意即:以專業之精神,守專業之約束,用專業之能力,做專業之活動。

例如,專業的老師不會因為學生成績不同、家長貧富,就區別對待,而是一視同仁。

這就是專業精神、專業約束。

②保障靠譜程度。

在具備專業態度之後,要想成為專業人士,就需要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專業水準。

專業人士有兩點顯著區別於業餘人士。

一是高標準自我要求。每次做的時候,都儘可能做到自己當下水平的最好。

二是持續地精進自我。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都具有半衰期,遲早要落伍。

專業人士深知這一點,會想方設法讓自己與專業前沿同步,保持自己的專業水準。

③提升創意能力。

業人士顯著區別於業餘人士的專業水準在於,穩定地降低不確定性。

這種降低,不僅體現在常規、例行事項的處理上,更體現在非常規、例外事項的處理上。

比如說,在法律領域,由於立法往往跟不上社會演變的腳步,有不少法律糾紛,往往並沒有先例可循。

對於法律業餘人士或是普通法律從業者而言,如果是處理與之前類似的事情,會知道如何處理,但如果是新的、棘手的法律糾紛,就很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但如果是專業的律師,仍然能夠結合他們廣博的法律知識,並發揮自己的創意力,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3

日本作家松浦彌太郎曾說過:

「那些經常困於不安和焦慮的人,對未來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不要浪費太多時間,在不同的職業間輾轉嘗試。

當你選定了自己的理想職業,你要做的,就是不斷打磨,慢慢深耕,直至變成你的專業。

只有如此,你才能擁有足夠的底氣,面對挑戰,面對未來。

相關焦點

  • 章子怡罕見發怒引熱議:站錯位置,只會讓你活得越來越低
    導師章子怡看完這場戲,一樣束手無策:「我以為咱們不能大概大概做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工作,但你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分,你就沒有自傲了,你不曉得手該往哪放,腳該往哪站,這是非常難的。我小時分跳舞,我跳欠好,我就老做惡夢,夢到甚麼,我要否則即是跳舞鞋丟了沒拿,要否則即是扇子掉在地上了,要否則即是地位站錯了,我連續是在一種驚恐的狀況內部。
  • 韓寒:別用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簡寧朗讀音頻韓寒去年寫過一篇《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談到了業餘和職業的事情:「足球,我的愛好之一。從初中開始,班級聯賽拿過全校冠軍,新民晚報杯中學生足球賽,拿過四強,我護球很像梅西,射門很像貝利,曾經一度覺得可以去踢職業聯賽。然而這一切都在某個下午幻滅了。
  • 章子怡演15歲少女被觀眾酸爆!對劇組發怒了:大可不必消費我
    記者李湘文/綜合報導 藝人章子怡主演古裝劇《上陽賦》,等了2年多終於在近期播出,劇中從15歲一直演到中老年,相當考驗演技。只不過,戲劇播出後,微博網友熱議章子怡的年齡,狂吐槽「一點少女感都沒有」,激得章子怡也忍不住親自出面回應,對劇組的宣傳手法表達不滿。
  • 徐崢怒懟章子怡:你可以專業,但不要刻薄!
    02 做人可以專業,但請不要刻薄很多觀眾都認為,上面的這段導師互懟的對話,是節目組為了吸引觀眾觀看而故意剪出來的預告片但是有一次,她出去接漫展活動時,有個同行過來對她說:「你很漂亮,但是你穿得非常不專業,你的假髮太大了,顯得非常蠢,而且你這種穿法,穿得跟去葬禮似的,還有你的色調搭配也完全不對,顯得很傻逼...」
  • 《我就是演員》首播 章子怡氣質短髮細膩點評引熱議
    《我就是演員》首播 章子怡氣質短髮細膩點評引熱議 時間:2020.12.14 來源:鳳凰網娛樂 分享到:
  • 章子怡罕見爆氣演員演不到3分鐘被請下臺
    中國女星章子怡近期在綜藝節目我就是演員擔任導師,但在最新一集節目中罕見失控,最後臺上演員演不到三分鐘就被請下臺,引起大批網友熱議。據報導,對此,身為評審的章子怡忍不住提出疑問:為什麼都要當演員?現場談到非良性的跨界現象拉低整個表演行業的水準,章子怡說: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心很慌,演這個戲你心裡有底嗎?…難道演員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到這裡分一杯羹。面對選手沒有感情的演技,讓她沒忍住脾氣,罕見在鏡頭前失控。
  • 興趣真的不能挑戰專業嗎?
    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人用「不要用你的興趣去挑戰別人的專業」或者是「不要拿你的興趣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這樣的話,回懟他人。這句話真的有道理嗎?興趣愛好真的不能和專業相提並論嗎?在我們的印象裡,專業人士確實要比業餘愛好者做得更好。對於大部分的情況而言,的確如此,經過系統的培訓自然要比自學好。
  • 章子怡誇讚baby演技進步,這是「驚喜」還是自誇?引網友熱議
    章子怡誇讚baby演技進步,這是「驚喜」還是自誇?引網友熱議不久前,仿佛「沉寂」了許久的章子怡,突然登上了熱搜榜第一位,而事情的緣由是因為她誇讚了一名演員的演技,按理說一個演員的演技得到了認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為什麼會引來眾多網友熱議呢?
  • 吳孟達直播帶貨翻車,15萬坑位費只賣出9單:別拿業餘挑戰專業
    不專業的後果,只會是在線翻車、讓人大失所望。有直播業內人士表示,明星人氣要轉換成銷量並不容易,不是說我出來亮個相,當個人形玩偶,像個捧哏一樣幫著助播或主持人搭幾句腔,不試吃、不試用,全程神遊,這樣的明星直播,消費者是絕不會買帳的。
  • 鄭爽,請不要侮辱別人的專業
    實話說,如果她是直播帶貨屆的專業人士,例如薇婭和李佳琦的話,這次事故能夠與奚夢瑤維密摔跤比肩。有粉絲辯稱,小爽是第一次直播,不夠專業。是呀,就是不夠專業,而且是鄭爽不想專業!不敬業讓她演的戲一部一部的撲街後,她又開始往綜藝發展,把不敬業變成不專業,例如某鐵甲節目上的情緒崩潰等等。後來,鄭爽就像靠熱搜活著的人,其實這與老師姐無關,不愛看就不看。可是,在某些綜藝節目上爽妹子不知是感興趣還是為何做的事,比如自製口紅啊、想去賣礦泉水呀簡直讓搞化工科的老師姐不能忍了。先說口紅,是,自己買點色素、蜜蠟、石蠟等原理在家裡是能搞出來,可是大牌口紅為什麼賣得那麼貴?
  • 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附:寒假電臺節目預告) | 志·影音~NO·217
    不過由於他的工作時間是隨著節目而變的,一忙起來根本就沒有業餘時間一說了,所以更新的頻率是很不穩定的,有時間的時候周更,像今年上半年疫情宅家的那段時間更新最快,沒時間的時侯幾乎都成年更了,下半年工作一回歸正軌又是連著幾個月都不見更新了,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如果你發現我的公眾號很久很久沒更新了話,那麼我一定是深入到某個節目的製作中去了。」
  • 張國立罕見發怒:告誡消費者不要上當
    10月11日,飾演「皇帝專業戶」的知名演員張國立罕見發怒,在某社交平臺發文怒斥不良商家冒用他的個人形象為其產品打廣告,並配文告誡:「請各位消費者不要上當!」聲明:本信息、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若有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有效證明與本人聯繫,我將及時刪除處理,謝謝合作。
  • 金莎回應章子怡點評,不喜歡別人攻擊我人格
    如今,越來越多的演員開始想要在舞臺上證明自己的演技實力,一些綜藝節目也應運而生,像《演員請就位》和《我就是演員》就是這樣的綜藝節目。通過短時間的拍演讓演員在舞臺上呈現最終的成果,沒有後期的剪輯這無疑非常考驗演員的演技。
  • 劉餘莉教授: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餘莉開講》之《品讀群書治要》第五集)
    但是我們往往都把自己快樂的鑰匙,放在了別人的手上。比如說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妻子丈夫,或者我們的兒女,我們的同事,我們的領導,那麼這個《握住自己快樂鑰匙》的文章,就提醒我們,人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怒字告訴我們把自己的心變成了奴隸,那麼還有一句話說: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那為什麼發怒是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呢?首先發怒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
  • 「倪妮被代拍撞到」引熱議!章子怡:難道就沒有人能管他們嗎?
    「倪妮被代拍撞到」引熱議!章子怡:難道就沒有人能管他們嗎?就在近日,關於她的一條「新聞」再次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視頻中,倪妮遭到了一群代拍的圍堵,並且有位男代拍還「威脅」道:「你別兇!好好說話!要不然就都別想走!」對此,倪妮的表現是:先是整理了一下衣服,隨後說道「沒事!拍吧!」很明顯可以看出:倪妮在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經了解:這段視頻是很早之前拍攝的!)
  • 章子怡富養女兒引熱議,拿5億珠寶給女兒玩,網友:富養過頭了
    影后章子怡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是汪峰帶著她們的小女兒醒醒前去章子怡工作的地方探班。探班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是章子怡拿出價值5億的天價珠寶給女兒醒醒玩這件事,引來了吃瓜群眾的熱議。,畢竟在一個好的家庭環境中,接觸的條件也更好,自然孩子涉獵越廣,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去發展。
  • 郝蕾懟章子怡引熱議:不要指責別人不體面,你只是比較幸運而已
    結果章子怡是這麼反駁他的:你說你沒有選擇權,那你為什麼不能拒絕拍戲呢?你缺錢嗎?不適合的角色不要演啊!我的恩師張藝謀導演曾經告訴我,不要接爛戲,因為在爛戲的劇組裡會養成不好的表演習慣。你為什麼不能沉澱下來,沉住氣,平心靜氣地慢慢等待,直到等到有發揮又適合你的角色為止呢?
  • 章子怡新劇將播引熱議,古裝造型夢回玉嬌龍,和周一圍演情侶好配
    近日有報導稱章子怡和周一圍主演的電視劇《山河故人》即將在優酷獨家播出,此消息一出,很多粉絲紛紛表示期待,這部電視劇改編自網絡小說《帝王業》,剛傳出由章子怡擔任女主角的時候,很多觀眾都非常驚訝,因為自章子怡出道以來,就一直專注於電影圈,《山河故人》是她第一次出演的電視劇,很多粉絲怕她會
  • 韋德也曾因此發怒?不要請黑人吃西瓜、炸雞,網友:能理解
    韋德也曾因此發怒?不要請黑人吃西瓜、炸雞,網友:能理解!大家都知道,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民族和人種,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而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對於黑人來說,尤其是對於生活在南美洲的黑人來說,有兩種食物是禁忌,第一種就是西瓜,第二種就是炸雞。韋德也曾因此發怒?
  • 章子怡罕見點名誇讚其演技,反遭網友打趣
    眾所周知,楊穎(Angelababy)是以模特身份出道,雖然在事業高峰期踏足演藝圈,主演了《夏日樂悠悠》、《全城熱戀》等多部影視作品,但是楊穎的演技一直被認為沒有突破,甚至被很多專業演員嘲諷沒有演技。正因為如此,楊穎近些年乾脆就放棄了表演,主攻在綜藝節目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