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章子怡徐崢節目中互懟
表演競技類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更名為《我就是演員》播出後,又一次吸引了眾多吃瓜群眾的眼球。
就在昨天,《我就是演員》的第二期開播,作為競演對手的闞清子和徐璐,共同演繹了電影《七月與安生》的橋段。
然而就在兩位演員表演結束後,臺下的章子怡對闞清子的演技表示很不認可,然而同為導師的徐崢卻認為,闞清子的演技非常棒。因此兩人陷入了爭論,火藥味十足:
章子怡自從出道以來,雖然生活上有些爭議的新聞,但演藝事業一直非常順利,極少有演員能像她一樣,可以從最初的國內小劇場一直高歌進軍好萊塢。
然而徐崢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徐崢不僅是一位演員,還是一位導演,他的電影《我不是藥神》、《泰囧》、《港囧》等都非常受歡迎,而且他還曾經多次創造過票房紀錄。
就是這樣兩位足夠專業的導師,在闞清子的演技問題上,互掐了起來。在章子怡質問闞清子的時候,徐崢為了力挺闞清子,直言回擊章子怡:那你喜歡什麼?
02
做人可以專業,但請不要刻薄
很多觀眾都認為,上面的這段導師互懟的對話,是節目組為了吸引觀眾觀看而故意剪出來的預告片,因為這個節目組本來就有「亂剪輯」習慣。
畢竟之前的鬧得沸沸揚揚的「袁立事件」,就是因為節目組亂剪輯造成的。
但不管真相如何,其實這個節目組已經給章子怡剪出了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很專業,但也很刻薄。
實際上,身為一個導師,如果遇上演技不行的演員,直接指出演員的問題就行了,說出一些傷人的話,那就真的是沒有必要。
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欠你什麼,真的沒有必要把話說得太刻薄、太傷人。
什麼是專業?專業,指的是一個人在一個領域上很有能力,也是一個人職業上很有經驗的表現。但你專業了,就意味著可以無情地苛求甚至嘲諷他人嗎?
答案是否定的。
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都應該是平等的,沒有誰天生欠著誰,所以說話的時候,即便你很專業,也最好還是點到為止即可。
說話刻太薄,只會暴露一個人過低的情商。
03
說話刻薄的人,一點都不酷
身邊有個二次元網紅妹子小K,很喜歡cosplay,一直省吃儉用買各種衣服裙子,一到假期她就會接漫展的各種活動來賺錢買衣服。
她曾經告訴我,她每一條裙子都是血汗換來的。我笑著說,我不懂這個,但是我尊重你的興趣愛好。
但是有一次,她出去接漫展活動時,有個同行過來對她說:「你很漂亮,但是你穿得非常不專業,你的假髮太大了,顯得非常蠢,而且你這種穿法,穿得跟去葬禮似的,還有你的色調搭配也完全不對,顯得很傻逼...」
她這樣說話很酷嗎?一點也不。
這樣說話是顯得她非常專業,但是小K也沒有欠她什麼,小K穿得怎麼樣,用得著她來懟嗎?小K再傻逼,跟她有半毛錢關係?
很多人總覺得刻薄就是酷,他們覺得自己專業,懂得很多,就可以隨意對別人刻薄。
可是實際上,這種人內心太沒有溫度了。如果想幫一個人,點到為止就行了,為什麼幫一個人的時候,非要直接去戳他的痛處呢?
請記住了,這麼做既不專業,也不酷,因為這只會顯得太刻薄了。
04
收起對弱者的刻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有一次,在飛機上,遇到兩個出差者。這兩個人,一個人應該是領導,另一個人應該是下屬。
這位領導對下屬說:「我很失望,我對你的方案非常失望,我覺得你就像一灘屎一樣,你給我的方案完全不是我想要的,真不知道是你活著有什麼意義!」
領導作為相對「強者」的一方,遇到下屬工作失誤後,提出批評、警告或者直接懲罰就行了,為何要言辭如此刻薄呢?
有人說,對待弱者的態度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但我總覺得,和一個刻薄成性的人談教養,這本身就是天方夜譚。
對弱者的歧視廣泛存在於我們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有外地戶口和本地戶口之分的體制性歧視,也有各省高考分數線不公平的這種政策性歧視。
但是更多的一種歧視,是基於心理優勢的社會性歧視,即針對「弱者」的歧視和刻薄。
我不想在這裡呼籲消除對弱者的歧視與刻薄,因為我知道這顯然不可能實現。
我只想借用海明威一句話,來結束全文——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