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可可託海,蒙古語意為"藍色的河灣",哈薩克語意是"綠色叢林" 。「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批准建立,她位於新疆北部富蘊縣的可可託海鎮,可可託海風景區的總面積達788平方公裡,她由「世界地震博物館」——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北國江南」之譽的可可蘇裡風景區、「中國第二寒極」伊雷木湖及著名的額爾齊斯大峽谷四大景區組成。
可可託海景區做一下簡單的介紹,可可託海地質公園地處新疆東北部的富蘊縣境內,面積619.0平方公裡,海拔在1100--2400米之間是有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可可蘇裡、伊雷木湖及額爾齊斯大峽谷四部分組成,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以超大型花崗偉晶巖稀有金屬礦、富蘊大地震遺蹟和額爾齊斯河的變質花崗巖地貌為特色,公園內保存著大量的極具珍貴的地質遺蹟和地質景觀,在許多方面都具有世界唯一性。公園內有8處綠柱石產地,有世界罕見的超大型稀有金屬礦」三號礦坑」,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和最典型的含稀有金屬礦的花崗偉晶巖脈之一。公園內有形態各異的花崗巖山峰,它們與我國東部黃山、華山、泰山等地的花崗巖地貌不同,額河源的花崗巖山峰多呈鍾狀、穹狀、錐狀,主要的山峰有飛來峰、神鐘山、洪泰吉峰、倒靴峰、駱駝峰、神象峰等20多個景點,是繼天山天池、吐魯番葡萄溝、喀納斯湖、那拉提草原之後的第五個國家5A級新疆旅遊景區。
新疆旅遊景點--可可託海景區中的「三號礦坑」有著「礦物陳列館」和「地質聖坑」之稱,堪稱地質界的絕唱,它曾為新中國償還了前蘇聯40%的債務而聞名於世。
富蘊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簡介
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的總面積達788平方公裡,她由「世界地震博物館」——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北國江南」之譽的可可蘇裡湖、「中國第二寒極」伊雷木湖及著名的額爾齊斯大峽谷四大景區組成。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風雨侵蝕和流水切割,可可託海形成了許多深溝峽谷,成為集山景、水景、草原、奇特象形山石等於一體的豐富自然景觀組合區。
由於特殊的地質構造、風雨侵蝕和流水切割,可可託海形成了許多深溝峽谷,成為集山景、水景、草原、奇特象形山石、淘金、溫泉等於一體的豐富自然景觀組合區。可可託海是我國第一個以典型礦床和礦山遺址為主體景觀的國家地質公園,再加上獨特的阿爾泰山花崗巖地貌景觀和富蘊大地震遺蹟,使它具有了豐富多樣的科學內涵和美學意義,這些地質遺產具有世界罕見的珍稀價值,構成了新疆環準噶爾神秘旅遊線上耀眼的一道風景線。
可可蘇裡湖,也被稱為野鴨湖,位於可可託海南側,距離富蘊縣城23公裡,同為富蘊地震斷裂帶斷陷盆地裡的湖泊窪地。可可蘇裡是野鴨等水禽棲息的天堂,湖中生長的蘆葦每年都在變換著位置。可可蘇裡湖水面積2677畝,平均水深只有2米,湖中有大小浮島20多個,這些浮島都是由根部交錯纏繞的蘆葦扎堆生長而形成的。可可蘇裡湖中水生植物較豐富,蘆葦島浮於湖面,隨風漂遊,風一陣景一場,湖面景色隨蘆葦小島的移動而變化。每年夏秋季節,成百上千的野鴨、水鳥、紅雁雲集在此繁衍生息。野鴨湖既有西湖的精緻秀美,又有白洋澱的葦蕩迷宮,一派「沙鷗翔集」、「魚翔淺底」的水鄉澤國美景。遠處高大裸露的山體,褶皺溝壑依稀可見,湖對岸萬餘畝開闊平坦的草原上散布著悠閒的群群牛羊,踏花覓草,恬靜安逸,令人感嘆大自然何以造就如此精緻完美的山水畫卷。
伊雷木湖位於富蘊縣北部,可可託海鎮西南約4千米的斷陷窪地內,是額爾齊斯河(高山段)和喀依爾特河交匯儲水而成的水庫型湖泊。湖面海拔900米左右,寬約2千米,長約5千米,湖水平均水深9米,最深處約97米,蓄水1.13億立方米,其西南是湖水穿洞而過的海子口水電站。美麗的伊雷木湖還有鮮為人知的驕傲,這海子口水電站,可是我國海拔最高、隧道最長、最深的地下水電站。它深藏在地下136米,水力落差80餘米,是典型的小水量高水頭的水電站。年發電量9000萬千瓦,這個創造了共和國水電史上的奇蹟至今還在使用中。
伊雷木湖是大自然賜予可可託海地區的巨大恩惠之一,位於素有「金山銀水」之稱的阿爾泰山和額爾齊斯河上,被當地人稱之為「海子口」。「伊雷木」哈薩克語意為「漩渦」,呈巨大的「8」字形,是富蘊大地震斷裂帶上最大的斷陷盆地。它的湖面中央被東西兩座大山削去大半,近看似長江三峽,登高俯視,宛如巨大無比的海藍寶石。伊雷木湖為什麼不長植物?原來伊雷木湖是額爾齊斯河上遊的第一湖,河水捎帶的阿爾泰山冰川的氣息還沒有散盡,便注入伊雷木湖,使得湖水一年四季都冰冷刺骨,不適合植物生長,因此伊雷木湖還有個別名叫「冷湖」。這裡是全國第二冷極,富蘊的水電部門曾經測出了零下60℃的數據,而在此之前,黑龍江的漠河氣象站也測出零下60℃的低溫,於是漠河便被定為中國第一寒冷區,而富蘊就只有屈居第二了。
神鐘山座落在富蘊縣境內額爾齊斯河上遊約40公裡處,在額爾齊斯河畔南岸,一座神奇絕妙形狀如同倒扣石鐘的花崗巖山峰拔地而起,相對高度351米,孤峰傲立,乃阿爾泰山之最。巖石上生長著白樺樹、青松和西伯利亞雲杉,巨石上還生長著青苔,雨過天晴之際,巖峰上白雲繚繞,彩虹劃天而過,景色十分壯觀。神鐘山猶如巨神插足碧水綠蔭之間,頭枕藍天白雲,顯得巍峨神奇,變幻莫測。巖壁縫上生長著白樺樹、青松和西伯利亞雲杉,雨過天晴,彩虹劃天而過,景色十分壯觀。登上山頂,極目遠望,群峰巍峨,額河峽谷躍入眼帘,山腳下的額河水像翡翠一樣在巨石間穿梭,繞過鐘山腳,絕塵而去。每到秋季,神鐘山峽谷兩側的紅葉染紅了整個峽谷,秋意盎然,一派北國風光,猶如畫中遊。
據說神鐘山又名「阿米爾薩拉峰」,緣於當地哈薩克民間流傳的一段悽美的傳說:蒙古王的兒子洪太吉,愛上了一個叫薩拉的姑娘,但是這個姑娘卻愛上了他的朋友阿米爾,為了薩拉,兩個好朋友反目成仇。阿米爾和薩拉帶領一隊人馬私奔了,跋山涉水來到鐘山腳下,他們驚嘆於鐘山的雄奇壯麗,爬到鐘山之頂,安營紮寨,他們平靜而幸福地生活著。後來當洪太吉得知心愛的人與朋友私奔,心生仇恨,便發誓一定要找到他們。終於有一天,他在神鐘山發現了他們的蹤跡,於是,他在神鐘山對面的一座山上駐紮下來,隔河相望,等待薩拉出現。這一天,薩拉背對額河,梳理她那美麗的長髮,這時,洪太吉對著薩拉的背影射出了一支仇恨的箭。殷紅的鮮血滴落在小溪裡,薩拉從鐘山頂上掉了下來。阿米爾悲痛欲絕,從山上跳下,他們雙雙落在額爾齊斯河中間的一塊巨石上,鮮血染紅了巨石。至今,這座巨石中間的凹陷處仍盛著一團血紅色的水,向人們訴說著發生在這裡的那一幕愛情悲劇。
三號礦坑位於可可託海鎮北面,距富蘊縣城50公裡處,被中外地質學家譽為「麥加聖地」的三號礦坑就在此處,在各國不同版本的地質礦床學教科書裡幾乎都有它的相關資料,三號礦脈以其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了來自俄、美、英、法、德、日、加拿大等世界各國的上百名地質學家前來勘探、考察和參觀。三號礦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礦坑,歷經半個世紀的開採,變成了巨大的圓坑,坑長近300米、深200多米。坑內有84種礦種共生,主要有鋰、鈹、鉭、鈮、銣、銫、鈷等多種稀有金屬。此礦脈儲量之豐、規模之大、礦種之多、品位之高、成份之分明為國內所獨有,國外所罕見。在60年代曾為國家償還了前蘇聯三分之一的債務,還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爆炸成功和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3號礦坑盛產目前世界上已知140多種有用礦物中的86種,其中鈹資源量居中國首位,銫、鋰、鉭資源量位居中國前列;最讓人大飽眼福的是這裡出產的礦物珍品。此處出產過16公斤重的海藍寶石、17公斤重的黃玉、60公斤重的鉭鈮單晶礦、500公斤重的水晶塊、12噸重的石榴石、30噸重的綠柱石晶體等。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鉭鈮單晶礦,它通體黝黑,鉭鈮含量超過70%。鉭鈮被稱為「宇宙天空時代的稀有金屬」(俗稱黑寶石),其合金被廣泛應用於火箭、人造衛星、太空梭等的製造。
半個多世紀的開採挖掘使三號礦由原來的一座垂直高度為260多米的山體被全部削平,之後又向地下採挖200多米,形成了一個狀若倒鍾、宛若古羅馬巨型鬥獸場的盆地。站在坑口岸邊俯視坑底的採掘場面,人如螞蟻,載重量20多噸的大型礦車像火柴盒一般大小。而廢棄的礦渣則沿額爾齊斯河左岸堆棄成長達數千米、高20多米的人工「平頂山」。由於坑底部低於水平面104米,因此從停產閉坑後坑底積水上升,到達礦坑腰部,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湖泊,而2006年因為國家對三號礦坑進行二次開採,坑中積水已被抽乾。
額爾齊斯大峽谷,是可可託海國家地質公園中的一處主要景點,峽谷長度比三條九寨溝還長,這裡曾是古代塞種人、突厥人、蒙古圖瓦人生活的地方,也曾是充滿神秘色彩的薩滿教盛行的地方。從可可託海鎮溯額河而上,額爾齊斯大峽谷的精彩長卷開始展現。沿額河對峙連綿排列的花崗巖山峰,峰壁圓渾,形態多樣,峰峰演繹著美麗的故事,堪稱一百單八峰。這些山峰與其他地方的山峰不同的是山體圓潤平滑,又十分陡峭,多呈鍾狀、穹狀、錐狀。千姿百態的山峰中尤以相對高差351米的花崗巖奇峰神鐘山,令人叫絕。孤峰傲立,峭壁插雲,懸崖逼水,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為阿爾泰山景之最。宏泰吉峰、倒靴峰、駱駝峰、神象峰、飛來峰等,一山一景,嘆為觀止。更奇特的是這裡的花崗巖山峰表面,多呈密集蜂窩狀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樣的豎直溝槽,儼然瀑布化石。這些獨特的花崗巖石峰,與峽谷內以杉樹、松樹、樺樹和楊樹為主的森林和疊石湍流的額河相得益彰,自然勾勒出一幅幅粗樸、蒼涼而靜幽的山水畫卷。
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它源出我國阿爾泰山西南坡,山間兩支源頭。喀依爾特河和庫依爾特河匯合後成為額爾齊斯河,自東南向西北奔流出國,一路上將喀拉額爾齊斯河、克蘭河、布爾津河、哈巴河、別列則克河等北岸支流匯入後,流入哈薩克斯坦境內齋桑湖,再向北經俄羅斯的鄂畢河注入北冰洋。全長 2969千米,在我國境內546千米,流域面積5.7萬平方千米,乃新疆第二大河流。額爾齊斯河河谷寬廣,水勢浩蕩,年徑流量多達119億立方米。河谷次生林和河漫灘草甸宛若一條綠色飄帶,鑲嵌在荒漠戈壁上,別具一番情趣。其中北屯河段的河谷次生林最為茂密,綿延成一片綠色海洋,素有「楊樹基因庫」之美稱。額爾齊斯河沿岸風光壯美,又應「金山」而有「銀水」之美稱。
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是世界上罕見的地震斷裂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完好的地震遺蹟,有「地震博物館」之稱,中國國家地震年會多次在這裡舉辦,同時國內發生6級以上的地震後大多也要派人到此進行比照。對研究地震斷層、區域構造環境,應力場、動力源及地震所造成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變化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對於專家、學者有極大的科考價值,對普通遊客有觀光、遊覽、科普價值。這裡是1931年8月11日05時18分47秒發生的8級大地震遺蹟,位於富蘊縣城東南30公裡處,又稱為可可託海——二臺地震斷裂帶。
斷裂帶全長176公裡,一般寬度10米,最大寬度在震中區達4公裡,特別是在震中區——也就是卡拉先格爾出現一個長1.5公裡,寬350米,下滑63米的巨大陷坡,山頭酥裂,地面基巖裂縫多處,最大寬度6米,深10米。據一位經歷過那場大地震的老者講,給他最深的影響是地震劇烈且時間長,不要說行走,幾次想爬起來,卻又被強烈的大地震摔倒在地。好在當時這一帶人煙稀少,牧民又幾乎都居住在氈房裡,所以,雖然位列世界十大地震之一,但死亡人數僅500名左右。身臨其境無不令人驚心動魄,心存餘悸。
分享 收藏 點讚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