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映畫臺灣】推出了【2010年代十佳臺灣電影】名單,這個名單,是集結了兩岸42位關注與研究臺灣電影的專家、影評人、媒體人和影迷共同投票的結果。
首先我們要對十佳名單,做一個簡單的梳理與分析。我們總結了這個榜單的五個關鍵詞,希望這五個關鍵詞,是對2010年代臺灣電影的一次精要式的總結回望吧。
【2010年代十佳臺灣電影】名單
1、《刺客聶隱娘》(2015)
2、《賽德克·巴萊》(2011)
3、《大佛普拉斯》(2017)
4、《醉.生夢死》(2015)
5、《郊遊》(2014)
6、《血觀音》(2017)
7、《陽光普照》(2019)
8、《日曜日式散步者》(2016)
9、《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
10、《女朋友。男朋友》(2012)
關鍵詞1: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十佳電影中,有多達三部電影有臺灣「中影」的投資。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其實就是在華語影壇赫赫有名的「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中影」從黨產轉為私營,但經歷了漫長與複雜的股權變更,在「中影」幾近消失的關頭,2009年,臺灣著名企業家郭臺銘的弟弟郭臺強接手,改名叫中影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也就是2010年代的初始,「中影」開始了「復活」的歷程。一方面,「中影」利用手中擁有眾多華語經典的版權優勢,修復推出了一系列經典影片,包括《恐怖分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這樣過了一生》《海灘的一天》等等。
另一方面,「中影」藉助背靠千億財團的資金優勢,開始投資大製作或優質華語電影,於是產生了【2010年代十佳臺灣電影】名單中《刺客聶隱娘》《賽德克·巴萊》、《女朋友。男朋友》三部「中影」投資的影片,如果有票選2010年代臺灣電影產業十大新聞,「中影新生」應該會居於一席。
《賽德克·巴萊》是中影和魏德聖的果子電影兩家傾其所有砸鍋賣鐵終於拍就的電影
位於臺北西門町捷運六號出口對面樓上的真善美劇院,也是「中影」的產業之一
不好的消息是,2018年,臺當局認定「中影」為不當黨產,旗下百億資產遭禁止處分。對這樣的處罰,即便是千億身家的郭臺強也倍感作為民間資本在政治爭鬥中的無奈。
關鍵詞2:鍾孟宏&葉如芬&華文創
雖然鍾孟宏導演只有《陽光普照》一部電影進入到十佳名單,但《大佛普拉斯》、《陽光普照》和《血觀音》三部電影,都和一家成立於2012年的公司華文創有關係,其中前兩部電影華文創參與了出品,監製都是葉如芬和鍾孟宏,《血觀音》則是華文創參與了發行。
《陽光普照》獲得金馬56最佳劇情片,劇組全體上臺領獎,站最前面的即是黃信堯在《大佛普拉斯》片頭說「圈內最難搞」的葉如芬女士和鍾孟宏先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十佳電影共有四部是葉如芬女士監製的,除了前三部外,楊雅喆的《女朋友。男朋友》也是她監製的。葉女士雖然「難搞」,但是成就有目共睹。
關鍵詞3:楊雅喆
厲害了!十佳中有一位導演獨攬兩個席位,那就是《血觀音》和《女朋友。男朋友》的導演楊雅喆。
楊雅喆屬於2008年《海角七號》掀起臺灣電影熱潮的主要人物之一,那一年,《海角七號》《九降風》《囧男孩》《停車》《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等新片的推出,預示著臺灣電影新一波浪潮的到來,而楊雅喆正是《囧男孩》的導演,這是他的第一部長片。
整個2010年代,楊雅喆只推出了兩部長片,但每一部都在臺灣電影史上留下濃重一筆。
2012年,《女朋友。男朋友》,帶著時代烙印的青春片,讓臺灣青春片第一次不那麼自娛自樂,而是將個人命運與大時代,如臍帶一般緊緊相連。
這部電影也讓桂綸鎂拿到了金馬影后
五年後,色彩濃鬱而詭譎的《血觀音》出爐,更是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楊雅喆導演也是相當有旺女演員的命,惠英紅和文淇憑藉此片,分別拿到金馬影后和最佳女配角
至此楊雅喆所有長片都拿到了金馬獎的女演員獎項(《囧男孩》梅芳獲得金馬最佳女配)
只可惜楊雅喆兩度入圍金馬最佳導演而不得,不過他還不到50歲,甚至還沒到一個導演真正出作品的高峰期,未來十年,他依然是臺灣影壇最值得關注的影人之一。
關鍵詞4:金馬獎
入選十年十佳的臺片中,有八部劇情片入圍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只有《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沒有入圍這個象徵金馬最高榮譽的獎項。而這八部中,共計有《刺客聶隱娘》、《賽德克·巴萊》、《血觀音》、《陽光普照》四部電影拿到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殊榮。
2015年《刺客聶隱娘》戰勝《醉.生夢死》等片獲得金馬大獎
2017年《血觀音》戰勝《大佛普拉斯》等片獲得金馬大獎。
另外,唯一入選十佳的紀錄片《日曜日式散步者》,是金馬53最佳紀錄片得主,具體介紹戳這裡 ,有不止一位影評人指出,這部電影領先其他臺灣電影太多太多了,是「超前於這個時代的作品」。
金馬53,《日曜日式散步者》監製,著名詩人和編劇的鴻鴻(閻鴻亞)代導演黃亞歷領金馬獎
關鍵詞5:兩岸合作
2010-2019這十年,是兩岸電影合作形式最多樣、交流最頻繁的十年,十佳電影中,有兩部是和大陸合作的。
一部是《刺客聶隱娘》,在這部鴻篇巨製遭遇到資金瓶頸時,以華策影視為主的大陸公司注資該片,使得這部侯孝賢十年磨一劍的電影得以順利完成。
《刺客聶隱娘》的主要出品公司裡,包括三家大陸公司,它們分別是
《刺客聶隱娘》中還請到多位大陸演員,包括周韻、詠梅、倪大紅、雷鎮語等,其中詠梅和倪大紅2019年因為各自作品而在大陸大紅。
不妨來讀一篇當年【映畫臺灣】寫《刺客聶隱娘》的文字
另一部有大陸資金的電影是《女朋友。男朋友》,該片的五家出品公司裡,有來自大陸的華誼兄弟影業。
該片海報上出品方一欄中的華誼兄弟LOGO
稍微對電影產業有一點了解的朋友,都應該聽說過華誼兄弟雄心壯志的「H計劃」吧。這個計劃從2011年開始發布,到2019年共發布了六季(其中有兩季是合併了兩年的影片)。2011年首次H計劃裡的《愛LOVE》,臺灣導演鈕承澤的作品,大陸票房破億,算是不錯的成績。這部《女朋友。男朋友》則是H計劃2012年14部作品裡唯一的臺灣電影,不過這部電影因為內容的原因,並沒有在大陸上映過。
當年轟轟烈烈的發布會,楊雅喆並沒有參加
另外,這十佳電影中,有三部曾在大陸上映,分別是《刺客聶隱娘》、《賽德克·巴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賽德克·巴萊》2012年5月在大陸上映時,因為撞上《復仇者聯盟》,以及片長問題,而受到影院冷遇。當年萬達院線曾為此寫了《致全國電影觀眾的一封信》,表示要「血性一次」,那年的5月16日到5月24日一周的時間裡,全國萬達影城每天都把《賽德克·巴萊》進行一個整廳的排映,當時也成為一大文化新聞。萬達的推動,讓《賽德克·巴萊》從最開始的400萬人民幣,到最後1662萬人民幣票房收官,成為臺灣電影在大陸上映歷程中的一段「佳話」。
魏德聖在大陸宣傳《賽德克·巴萊》
另外,《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大陸的總票房是7650萬,當時創下了臺片在大陸的最好票房成績,這個成績後來被《我的少女時代》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接連超過。
這次十佳名單一出,在熱愛臺灣電影的影迷中引發了一波討論,其中也不乏有影迷對一些沒進入前十的佳片的疑問。今天我們就公布這個名單的第11到20位,以及被提及三次及以上的影片。
好啦,馬上進入【2010年代十佳臺灣電影】評選的11到20名名單
11《艋舺》(2010)
12《父後七日》 (2010)
13《看見臺灣》(2013)
14《誰先愛上他的》(2018)
15《當愛來的時候》(2010)
16《第四張畫》(2010)
17《範保德》(2017)
18《一路順風》(2016)
19《甲子園1929》(2014)
20《軍中樂園》(2014)
哎,好多人問為啥前十名沒有《艋舺》,可是《艋舺》真的就剛好就是第11名!這些年一直不順遂的豆導鈕承澤應該痛哭一場才是,他的《艋舺》和《軍中樂園》正好是第11名和第20名。
《艋舺》即將迎來上映十周年
其實2010年代的開年,也就是2010年臺片表現是非常猛的,11到20名有就四部之多!但這一年沒有一部進入到十佳裡,也是非常遺憾的事。那年的《父後七日》後來也成為經典片目,是好些投票人的心頭好,無奈吃虧在投票人數略少上。
《父後七日》是時間越久,愈加經典的電影
如果把前20名全部統計到的話,鍾孟宏導演就是大贏家!
同時公布有三位及以上投票人提及到的電影,這十年的臺灣電影它們也應佔有一席之地:《逆風飛翔》、《我的少女時代》、《只要我長大》、《臺北星期天》、《行動代號:孫中山》、《日常對話》、《總鋪師》、《目擊者》、《鬼魅尋師記》、《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強尼凱克》、《再見瓦城》、《只有大海知道》、《阿嫲的夢中情人》
再次感謝各位投票人!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映畫臺灣】聯絡郵箱:
771539504@qq.com
【映畫臺灣】臺北聯絡人:
劉 旭
郵箱:315861106@qq.com
(END)
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文藝連萌成員
本期編輯:落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