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開出全球「藥方」分享中國經驗

2020-11-24 新民周刊

作者|黃 祺


  新冠病毒肺炎被發現不過兩個多月,在這樣的時刻,對於剛剛開始流行的地區而言,談經驗要比談理論更有現實的價值。迄今,中國疾控和醫學專家已經分別趕赴伊朗、伊拉克、義大利,將中國防控經驗直接帶到當地抗擊疫情的一線。而在中國廣州,不斷接受視頻連線邀請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其團隊,則通過與海外高級別專家討論的形式,將中國的經驗、教訓和建議,分享到世界各地。

  從2月24日到現在,鍾南山院士已經與歐美專家召開了至少5場視頻會議,他毫無保留地將中國的防控和救治經驗,介紹給全世界同行。

  3月12日廣東省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鍾南山表示,假如各國都能動員起來,可以期待6月份控制住疫情。但這個樂觀的預期,是建立在各國積極行動的基礎之上。他認為,如果有些國家不對新冠肺炎進行強力幹預,疫情時間可能還會延長。目前,義大利等國死亡率較高,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建議各國響應世衛組織呼籲,能有國家層面的幹預。

  發布會上鍾南山透露,除了和歐洲學者視頻連線、跟哈佛醫學院進行學術交流外,他還與五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召開了視頻交流會。

  他強調,加強與國外的交流很重要,這有利於我們加深對目前治療方式的認識,也減少國外走彎路,降低國外病死率。「中國目前對疫情已經有了一些體會和教訓,可以讓其他國家少走彎路,減少病死率。加強交流非常重要,不從全球範圍內控制好的話,不可能戰勝疫情。」鍾南山院士說。

  傳染病沒有國界,中國醫學專家從武漢疫情早期就不斷提醒國際社會,要做好應對疫情來臨的準備。而現在,中國向世界各國介紹經驗,對於幫助全球疫情儘快得到控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給歐洲「震中」送去一手經驗



  3月4日,鍾南山院士通過遠程視頻,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視頻的另一頭,是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

  「我仍然在前線工作,所以準備這個PPT比較匆忙。我只能告訴您一些事實、某些現象以及我們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3月4日這天,中國新增確診病例143人,新增治癒2195人,新增死亡31人。進入3月後,中國無論新增確診病人數量還是死亡病例數都已經大幅度減少,如今回頭再看數據統計曲線會發現,從2月末開始,新增確診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兩條曲線都一路往下,特別是新增死亡病例,此後持續減少。

  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明顯出現趨緩的時間點向歐洲同行介紹中國經驗,相信鍾南山院士有了更多自信和底氣。這次全英文的視頻連線中,他介紹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徵,包括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不同、人傳人的性質,並分析了傳播途徑以及傳染性等。

  之前一些歐美國家,打算把新冠肺炎當做「另一種流感」來處理,但鍾南山院士明確指出,與季節性流感、MERS和SARS相比,新冠肺炎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

  關於檢測,鍾南山院士介紹了兩種辦法,一種是核酸檢測,這是臨床確診標準;另一種是快速IgM檢測,可以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手段。他強調了如何將新冠肺炎與流感進行鑑別診斷。

  中國疫情早期病死率高,給社會帶來恐慌。鍾南山指出,年齡、患有腫瘤與死亡和不良預後密切相關。高血壓、慢阻肺、糖尿病的新冠肺炎病人,不良預後也相對較高。因此,他建議推遲上述穩定期患者的輔助化療或擇期手術,並強調需要為癌症患者提供更強大的個人保護,加強對癌症治療的觀察監測。

  重症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曾經給中國的醫療團隊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為一些病人可能前一天看起來還好好的,第二天病情就急轉直下,連搶救都來不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過去重症救治中少見的現象?中國醫生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總結了不少經驗,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鍾南山院士也把這些重要經驗提供給了歐洲的同行。他說,有的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時,呼吸頻率和吸氣肌力卻正常,接受無創通氣治療時也無呼吸急促的現象,但這些現象可能只是「假象」,讓醫生誤以為病人的病情沒有那麼嚴重,從而導致插管的延遲。另外,病理檢查發現,新冠肺炎患者支氣管和肺泡中有大量黏液,而且黏度很高,很難清除,阻礙了氣道的通暢,這種難以清除的黏液可能是導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鍾南山提醒,為了改善機械通氣的應用,治療上應考慮如何減少黏液在支氣管或肺泡中的積聚,防止患者病情的惡化。

  中國的防控經驗最關鍵的是什麼?鍾南山院士向歐洲同行介紹說,政府採取強有力的行動進行早期防護,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隔離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鍾南山還提別提到了中國建造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的措施。


與美國頂尖醫學團隊密集交流



  事實上鍾南山院士團隊與海外專家的交流和探討,早在2月就已經開啟,3月12日鍾南山院士再次連線美國專家,分享救治經驗以及藥物、治療方案等,這已經是團隊與美國專家的第四場視頻會議。

  3月12日的這次連線中,美國一方的專家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及其他機構的重症監護專家,包括哈佛大學醫學院院長George Q. Daley,哈佛大學醫學院副院長David E. Golan,哈佛大學醫學院免疫系主任Arlene Sharpe,麻省總醫院-麻省理工-哈佛雷根研究所主任Bruce Walker。而中國一方除了鍾南山院士,還有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黎毅敏,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長何建行教授,以及正在湖北武漢金銀潭醫院支援的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桑嶺等。

  鍾南山團隊著重介紹了新冠病毒感染危重患者的臨床特點和治療難點,並講述了如何快速檢測新冠病毒和防控社區聚集性病例。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鐘南山院士談到,美國患者病死率接近3%,這意味著還有很多病人沒有被發現。

  鍾南山院士團隊與哈佛的這次合作,開啟於中國新冠疫情處於艱難階段的2月4日,在當天的視頻會議上,成立了由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哈佛大學、恆大集團三方合作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科研攻堅小組。2月19日的第二次視頻會議上,哈佛校長Lawrence S.Bacow表示,哈佛大學非常感謝有機會參與攻克人類共同面臨的難題,他對哈佛大學和鍾南山率領的廣州呼研院共同合作、發揮各自科研優勢攻克新冠病毒肺炎充滿信心。

  據介紹,科研攻關小組會在快速試劑研發、疾病機制、疫苗、抗病毒療法、重症病人的針對性治療等方面開展研究。當然,向美國高級醫學專家介紹中國的防控經驗,也是雙方交流的內容。


更多專家團隊向海外介紹中國方案



  鍾南山的國際交流與分享,是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合作防控疫情的縮影之一。

  北京時間3月12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已經構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 當天下午3點,國家衛健委組織的一場全球視頻連線會議舉行,6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專家參與了這場會議。國家衛健委國際合作司李維表示,最近各國相關專家一直打電話問中國衛生部門:你們到底是怎麼做的?這些國家都希望直接得到中國的治療方案。為此,這場視頻會議邀請了4位中國疾控專家和醫學專家,回答全世界各地的提問。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負責介紹中國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位於北京的會議現場,主辦方貼了很多二維碼,各國參會者掃描二維碼,就能夠得到英文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以及各類最新研究成果,各省市防疫經驗報告等等。

  已經在武漢工作40多天的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教授負責回答各駐華使館相關問題。「這是一個全新的病毒,但今天我們已經積累了這麼多經驗,我覺得應該跟國外的同行分享,希望我們前面走過的彎路,他們不要走了。」邱海波教授說。

  事實上,中國團隊早就將這類經驗進行了總結,並在國際和國內刊物上發表,但之前並沒有引起其他國家足夠的重視。多國駐華代表和國際組織代表提出了他們關心的問題:中國疫情得到控制的關鍵指標是什麼?疫情何時結束?為何中方不斷更新病例確診標準?

  中國專家回答了更多疫情中的關鍵問題:為何要決定關閉離漢通道?為什麼要調整密切接觸者的判斷標準?如何處理無症狀感染?出院標準是什麼?

  在全球疫情的危機時刻,中國選擇了毫無保留。最近隨著海外疫情的發展,華僑華人對新冠肺炎疫情充滿擔憂。3月16日,「共住地球村,齊心共抗『疫』——支援海外華僑華人參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防治愛心連線」在上海舉行。中國-WHO聯合專家考察組成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主任、傳染病與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謝青在線解答了海外僑胞的疑問。海外當地的醫學界代表也出席聆聽。

  針對疫情發展趨勢,吳凡做出基本判斷:鑑於溫溼度對疫情有影響,我們應該抓住北半球夏季的機會,讓它更好地形成人群免疫的屏障。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對馬來西亞僑胞說,中國醫生總結了很多經驗,很多時候治療效果不好的原因是沒有及時得到救治,各個地方醫療救治中的醫療資源分配,成為這次救治當中非常重要的點,「現在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在疾病的早期能夠把它給控制住,這是非常好的」。

  當天下午,四位上海醫學專家還與義大利醫療衛生專家舉行了視頻連線會議,就疫情形勢、防控措施、醫療救治、科研攻關等進行技術交流,分享防控經驗和方案。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周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
    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新冠肺炎病毒基本特徵與檢測鍾南山首先介紹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基本特徵,包括病毒的基因序列情況、人傳人性質以及多種傳播途徑等等。談到新冠肺炎病毒的檢測,鍾南山介紹了團隊開發的快速IgM(免疫球蛋白M)檢測試紙,可以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手段。
  • 鍾南山再上熱搜!全程英文,向歐洲分享中國經驗!網友:佩服!
    近日,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擴散,歐洲國家開始考慮借鑑中國經驗。昨天,一條#鍾南山院士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視頻連線截圖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2或5年內再次發生,應注意什麼?所有問題,鍾南山院士都用英語詳細解答。
  • 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網友:真的好厲害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
  • 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分享中國經驗,全程英語!網友...
    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分享中國經驗,全程英語!網友:太有型了! 3月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各國願與中國加強合作 「中國藥方」助力全球戰疫
    各國願與中國加強合作 「中國藥方」助力全球戰疫 2020-03-15 15:29:06 其間,日本、韓國、義大利等多國政府、機構紛紛向中國捐助了疫情防控物資。在中國疫情局勢逐漸得到控制之時,全球多國面臨疫情危機,他們也都希望同擁有抗疫經驗的中國加強合作。  日本:共克時艱  日本札幌市政府11日收到友好城市中國瀋陽市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送出的2.5萬隻口罩。
  • 鍾南山全程英文與歐洲分享中國經驗,網友:您太帥了!
    在出機場防疫檢查後,吳亦凡坐上了統一大巴,前往象山一家酒店進行隔離。(新聞來源:浙江新聞) 贊義大利猛踩中國 近日,《紐約時報》連續發布推文,點評中國封城「給人民的生活和自由帶來了巨大損失」,義大利封城則是「為遏制冠狀病毒肺炎,冒著經濟風險」。
  • 鍾南山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被實力圈粉了!
    他就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 他的一言一行都備受大家關注,而在今天鍾南山院士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因為流利的英語圈粉無數!
  • 鍾南山全程英語與19名外國人交流,分享中國經驗 網友:太帥了!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如果新冠肺炎疫情在未來2~5年再次發生,應注意什麼?所有問題,鍾南山院士都用英語詳細解答。
  • 歐洲同行求助,鍾南山全程英文分享中國經驗:四個「早」是防控疫情...
    近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了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
  • 鍾南山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帥炸了
    鍾南山,簡直就是一個寶藏老男孩! 醫學技術頂呱呱就不必多說了,英語口語更讓網友跪服! 戳視頻 看詳情 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鍾南山院士真的帥炸了!
  • 歐洲也請了鍾南山!全程英語分享中國經驗!網友:太帥了您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視頻連線,介紹中國抗擊疫情的成果和經驗。輕症感染者如何護理?
  • 歐洲求助鍾南山院士,鍾老全程英語分享經驗,真是高山仰止啊
    據報導,3日至4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歐洲呼吸學會候任主席安妮塔·西蒙斯博士進行視頻連線,向歐洲呼吸學會介紹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和經驗。更讓人嘆為觀止的鐘老全程用英語分享經驗,看了真是讓人高山仰止啊!
  • 鍾南山與在穗外國籍人士交流抗疫經驗
    19名外國代表向鍾南山介紹了自己在廣州的所見所聞,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現場參與交流的外籍人士紛紛向鍾南山院士提問。南方醫科大學外科學(神外)碩士研究生大衛(Nell Delvy Ngouma Moudouma)來自剛果(布)。他說,中國政府努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自己見證的難以忘記的經歷。他坦言,自己是學醫的,十分可以理解中國政府對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
  • 「中醫藥方裡的中國故事」線上沙龍召開 五位大咖講述中國藥方
    27日下午,由中國網政協頻道、中國網議庫平臺主辦的中國網議庫系列沙龍第18期「中醫藥方裡的中國故事」線上沙龍召開,邀請北京市政協委員、中醫藥界專家分享中醫藥方裡的小故事,以小見大,展現「中國藥方」裡的中國文化、中國智慧。
  • 中國向義大利分享「戰疫」經驗 為世界增添信心和力量
    原標題:中國向義大利分享「戰疫」經驗 為世界增添信心和力量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導10月29日,北京醫院與義大利多家醫療機構共同舉辦「中歐抗擊疫情線上研討會」,中國一線專家以最大誠意向海外分享一線臨床經驗,為世界攜手
  • 鍾南山分享抗疫經驗上熱搜,全程一口流利英語圈粉無數,硬核學霸
    相信鍾南山院士我們並不陌生,他和醫護人員應該算得上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超級英雄了,算得上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超級明星了。本以為他的高超醫學技術就已經是最值得讓人羨慕和敬佩的能力了,但是就在今天我發現他的英語更是讓我感慨萬千。就在近日,偉大的鐘南山院士再一次登上了熱搜,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全程一口流利的英語,一時之間圈粉無數,更是讓廣大網友直呼硬核。
  • 「共享與合作是最好的藥方」
    這一次,中國專家組帶著援助的核酸檢測試劑盒、口罩、防護服、重症醫療搶救設備等防疫物資,一起來了。  「青天同一色,風雨共兼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全球蔓延。在這場全球合作抗擊疫情行動中,中國貢獻給世界的,不僅有雪中送炭的物資援助,更有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的團結合作精神。  槍炮聲中援外戰疫  與專家組的許多成員一樣,這是陳淮第一次來到伊拉克。
  • 向全球分享中國眼健康經驗 專家呼籲關注眼底病
    原標題:向全球分享中國眼健康經驗,專家呼籲關注眼底病   《中國眼健康
  •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防控疫情,山東省開出中醫藥新藥方 2020-01-29 1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針對「禮崩樂壞」,儒家與法家分別開出了什麼樣的藥方?
    顯然,這是儒家對「禮崩樂壞」,開出的藥方,可以說在戰國諸子百家的學說本質上都是針對這個問題而發生的探討與思考,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法家、儒家與道家。這裡我們主要討論儒家與法家。01儒家與法家藥方的作用不同儒家與法家最大的區別在於:儒家追求的是和諧,法家則追求的是富強。和諧能不能富強,儒家不管;富強之後,能不能和諧也不管。今天我們很多人會覺得這兩個目標本身就是一體的,不存在矛盾。但是在古代這兩個概念,經常可以形成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