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寶釵如願嫁給寶玉,而致黛玉斷情絕命,她幸福嗎?

2020-12-18 浴火重生chy

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首[終身誤]道盡了寶玉痛失黛玉後的悲慟心情,縱然守著美麗高雅的寶釵,但在寶玉的心裡始終愛著放不下的只有黛玉。

黛玉幼年喪母,被接到賈府,和寶玉一起隨賈母長大,兩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感情比賈府中其它姐妹都好,因黛玉體弱多病,寶玉對她更是體貼入微,處處寵著她讓著她。

在相處中兩人慢慢產生了愛情,但寶釵的到來打破了兩個人之間的和諧快樂 ,因為所謂的「金玉良緣」之說,兩個人經常吵嘴鬥氣,惹得寶玉經常賭咒發誓 ,甚至數次要砸了玉表明對黛玉的真心。

黛玉清高孤傲,單純任性愛使小性子。而寶玉在女孩群裡長大,性格溫厚一向尊重女孩。兩人都是單純善良胸無城府之人,雖然愛吵卻也最談得來。

而寶釵雖然比兩人大些,卻成熟穩重不像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倒像現代的職業女性,冷靜理智目標明確,她對自己的人生有規劃,並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實現。

她來京本是為了入宮選秀光耀門楣的,但她並不能確定自己能選上。所以,她和她母親心裡還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如果選秀之路不通就想和賈府結親。

所以母女奔賈府而來,並且住下就不肯走了。母女倆是很有心計的,一來就弄出個「金玉良緣」的謠言,在輿論上製造聲勢。

其實寶釵並不愛寶玉,賈府不過是她的第二選擇,而寶玉也不過是她的備胎而己。她外表美麗溫柔對人和善,內心卻是冷漠無情的,正如她吃的「冷香丸」一樣是個冷美人。

寶玉也並不喜歡她,而且很討厭她那些「仕途經濟」的語言。而她要的也不過是婚姻而並非愛情,因此,自始至終她在感情上是平靜淡定的,並沒受半點傷害。既便寶玉最後出家皈依佛門,她也只是難過一陣子,反倒安慰王夫人想開些。

但是志同道合的寶黛二人,有著深厚的感情,又有賈府權威人物賈母的疼愛,而薜寶釵是怎樣一步步得到支持,成功嫁給寶玉而致使黛玉死亡的呢?

下文將從寶釵和黛玉不同的家庭背景、性格狀態和為人處世等方面分析,寶釵怎樣一步步將黛玉逼入絕境的。

01,家庭背景

黛玉父親林如海乃前科探花,官至蘭臺寺大夫,又被欽點為蘇州巡鹽御史,林家先輩本為五代世襲列侯鐘鼎之家、書香門第,家道清白。

但林如海子息單薄,黛玉曾有個弟弟不幸夭折,因此就只剩下黛玉這一個獨女。母親賈敏因喪子之痛抑鬱成疾也離她而去,使本就身體怯弱的黛玉,更加終日鬱鬱寡歡弱不禁風。

出身於這種家庭的黛玉,身上自帶文人的清高孤傲,林如海教女有方,從小就教給女兒養身之道,並請老師教黛玉識文斷字。因此,黛玉身上自帶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正如戲文所唱:似一朵輕雲剛出岫 , 嫻靜猶如花照水 行動好比風扶柳。

寶釵出生於「皇商」之家,能承辦皇家的生意自然非等閒人家,自古都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因此薛家與有權有勢的賈、王、史三家並稱為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之間互通姻親相互利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彼如,賈母娘家姓史,而王夫人、薛姨媽和王熙鳳都是王家女兒。據當時的一首諺俗口碑可以看出賈、王、史、薛的權勢富貴: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門土。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玉。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薛家到了寶釵這一輩,因父親早亡,而薛蟠不務正事,只知道吃喝玩樂揮霍無度,家業已大不如前,幸虧寶釵聰明伶俐幫著薛姨媽打理支撐著家業。

因此,寶釵雖然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女,但已經沒有了少女的天真單純,而是特別的老成持重,謹言慎行,喜怒哀樂都不形於色。所謂的「不關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不肯輕易得罪任何人。

02,性格狀態

黛玉是一顆養在溫室裡需要精心呵護的花朵,而且是一朵極其脆弱的花,稍不用心就會夭折,幸而有賈母的疼愛和寶玉體貼入微的照顧。

但她心裡仍缺乏安全感,常有寄人籬下的感觸,她是敏感多疑的,總能感受到別人對她的疏離,因而常常哭泣、難過。

這或許是一個孤兒內心無法排解的悽涼和無奈,縱使外人對她有千般好,也難抵父母的一絲溫暖。因此,黛玉一直活在內心的悲哀中,傷春悲秋,外界的爾虞我詐爭名奪利之類的都與她無關,她根本就不屑一顧。

而寶釵卻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給人一種寬容大度、乖巧懂事、溫柔賢惠的樣子。而且待人很好,無論主子還是奴才對她都讚不絕口。與小性子愛哭的黛玉形成鮮明對照。

寶釵有著強烈的爭競之心,非常羨慕宮裡的元春,因此,她非常希望自己能入選進宮,因為薛家雖然富貴但終究是商人之家,若想改換門庭自己進宮是最好的出路。

寶釵的這種心思從元春省親時,她流露出的話語中暴露無遺。商家出身的寶釵,積極為自己的終身幸福謀劃,表面上是為選秀而來,暗地裡為以後選秀不成能嫁入賈府做鋪墊,可憐的黛玉遇上這麼個強敵,悲劇的愛情是註定的了。

03,為人處世

黛玉是一個心思單純的姑娘,對於為人處世之道她恐怕根本就不懂也沒有想過。她寄居在賈府,吃喝用度都是賈家每月供給,本身就很自卑恐怕遭人嫌棄。

只有在寶玉面前她才是放鬆的,才敢流露出自己的真性情,她的小性子也只敢朝寶玉使,她愛寶玉把他當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這一點寶玉是知道的,所以總安慰她要她放心。

黛玉對寶玉一腔痴情,但她除了每天傷心難過竟無計可施,她不敢說唯有盼著賈母對她的疼愛,能把她許給寶玉,但她卻不敢對賈母說出自己的心事。她那種彷徨無助的心情,在八十二回「瀟湘驚夢」中表達的淋漓盡致。

而寶釵卻不同,她是主動進攻的,有事沒事就去怡紅院,儘管遭到寶玉斥責,嫌她盡說些「仕途經濟」的混帳話,她也不以為然,當發現寶玉對她沒感情時,她便開始拉攏討好寶玉身邊之人。

她拉攏襲人跟襲人做好姐妹,賈府中大事小情哪裡有事哪裡到。寶玉挨打,她手託名貴的藥膏送上,而黛玉送給寶玉的只有眼淚。

金釧兒跳井她給王夫人出謀劃策,又拿出自己的衣服給金釧兒穿,讓王夫人好生感動,通過王夫人她又得到了關鍵人物賈元春的支持。從賈元春送禮物上就能看出對黛玉和寶釵的前後態度的轉變。

第一次寶、黛、釵三人的禮物是一樣的,但後來寶玉和寶釵的一樣,而黛玉和其他姐妹一樣。但單純的黛玉並沒有多想,甚至因為病中寶釵送來的人參而感激她,把她當成了好姐妹。

寶釵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做後盾,外有母親為她操心做主,內有王夫人、王熙鳳、襲人等為她謀劃,而黛玉一無所有,唯一疼她的外祖母也已昏昏老矣,關鍵時刻在形勢所迫下選擇了家族利益,犧牲了這個無依無靠一無所有的外甥女。

於是一場「掉包計」上演了,成全了眾人的心願,以黛玉的悲慘離世,寶玉的心灰意冷而終結。

結語: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採用浪漫的現實主義手法,用獨特的構思,以寶、黛、釵的愛情悲劇為線索,展現了一個封建大家庭,青年男女有愛而不能結合,無愛而勉強成婚的悲劇。

寶釵利用手段贏得了她想要的婚姻,但她真的贏了嗎?事實上她並不幸福,她雖和寶玉生活在一起,但寶玉的心裡從來沒有她的位置,他心裡想的念的始終是他的林妹妹。

雖然在寶釵的諷刺挖苦下稍作收斂,但寶玉始終是難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後終於痛下狠心皈依佛門而去。寶釵費盡心思最後落得是一生一世的獨守空房,因此,她的婚姻也是一場悲劇。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兩個人只有真心相愛,婚姻才會幸福,無愛的婚姻是不幸的,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一種折磨,因此年輕人在選擇伴侶時,切莫因外在條件而忽視了情感的需求。

圖片:網絡

作者:浴火重生chy,用文字記錄生活,用情感解讀人生。

歡迎關注、評論、點讚

相關焦點

  • 寶釵嫁給寶玉真的是替嫁嗎?他出家也不是因為黛玉,而是為了避禍
    《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結局家喻戶曉,寶玉跟黛玉沒走到一起,反而跟寶釵成了親,林妹妹聽到消息後,大悲大痛吐血而亡。而寶玉並不是心甘情願娶寶釵,是被賈家人偷龍轉鳳忽悠的,最後看破紅塵,悠然出家。但寶釵嫁給寶玉真的是替嫁嗎?並不是,寶玉其實知情,他最後拋妻棄子出家,也不是因為黛玉。
  • 《紅樓夢》導讀第三十二回 寶玉的告白與寶釵的冷血
    A 上吊  B投井  C撞柱  D疾病4.誰賞了金釧兒她母親五十兩銀子?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襲人聽了這話,嚇得魂消魄喪,只叫「神天菩薩,坑死我了!」便推他道:「這是哪裡的話?敢是中了邪?還不快去。」寶玉一時醒過來,方知是襲人送扇子來,羞得滿面紫漲,奪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寶玉和黛玉先前總是變盡法子暗中試探對方,兩人都深知自己心裡只有對方後,也不願說出。
  • 《紅樓夢》|寶玉娶妻,憑什麼只能在寶釵黛玉中二選一?
    寶玉應該娶寶釵還是應該娶黛玉?有人說,論出身,黛玉是列侯的後代、探花郎巡鹽御史的女兒,根正苗紅,配寶玉綽綽有餘,而寶釵只是商女,地位低下,配不上寶玉。還有人說,黛玉父母雙亡,是個一無所有的孤女,而且身體不好,不適合做寶玉的妻子,而寶釵是富商,身體條件也遠勝過黛玉,她才是寶玉正妻的合適人選。類似這樣的說法還有很多,總之都是在比較寶釵黛玉誰是寶玉的良配。
  • 《紅樓夢》|懷金悼玉,在寶玉的人生裡,寶釵和黛玉誰更重要?
    可是,從文本來看,明顯可看出寶玉和黛玉的互動更多,感情也更親密濃厚,為什麼作者會把寶釵和黛玉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呢?這正是經典的深刻之處,需要用心反覆研讀,才能領悟作者的深意:寶釵和黛玉,個性不同,與寶玉的關係也不同,在寶玉心中的位置卻是相同的。
  • 《紅樓夢》:元春到底喜歡寶釵還是黛玉?
    很多人認為元春更喜歡寶釵,像王夫人一樣支持金玉良緣。她從家族利益上,會選擇寶釵作為寶玉的妻子,賈府未來的當家二奶奶。書中,關於元春對寶釵的看重有諸多描寫。最明顯的就是她送端陽節禮的時候,送給寶釵和寶玉的是一樣的,而送黛玉的禮物卻跟三春姊妹一樣,比寶釵的低一等。厚此薄彼之心,昭然若揭。為此寶玉都氣不過,生怕林妹妹受委屈,拿自己得的東西去討好她。
  • 《紅樓夢》:寶釵為什麼千方百計接近黛玉?
    作者:水雲初靜    來源:紅樓夢賞析(ID:hlm364)寶釵品格端正,行事大方,一進賈府就得到了上下人等的喜歡和擁戴,緊接著就「收服」了湘雲,寶玉也是「見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唯有黛玉對寶釵常有「悒鬱不忿之意」,
  • 《紅樓夢》| 如果寶玉能同時娶了寶釵和黛玉,寶釵為妻黛玉為妾,是最圓滿的結局
    同時擁有寶釵的「鮮豔嫵媚」和黛玉的「風流嫋娜」,是寶玉十二歲就有了的夢想。如今夢想成真,他的人生達到了巔峰,再也不會「意難平」。當然,紅樓不是童話故事,不會在「他們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中結束。進入婚姻之後的寶玉,會如何發展呢?
  • 《紅樓夢》:寶釵是否參與策劃了金玉良緣?她對寶玉有沒有感情?
    第二十八回,作者提到了寶釵因為母親跟王夫人說這話,覺得很沒意思,更加遠著寶玉。如果「金配玉」這話是和尚說的,她不會有這樣的表現。還有在第三十四回,因寶玉挨打,寶釵跟哥哥吵架,薛蟠說的也是「從先媽和我說,你這金要揀有玉的才可正配」。注意,薛蟠也說「金配玉」是他媽說的,沒說是和尚說的。所以,薛姨媽就是策劃「金玉良緣」的幕後人,她就想散布輿論,把寶釵嫁給賈寶玉。
  • 黛玉和寶釵的友誼能地久天長嗎?
    奇怪的是,黛玉不但未做任何反駁,只是垂頭吃茶,如果說她這是被寶釵拿了錯,不敢作聲,書中又有「心中暗伏」四個字,說她「只有答應『是』的一字」。黛玉真的很服寶釵這一套嗎?當然不是。黛玉仍是那個黛玉,她服氣的,是寶釵待人之誠。
  • 紅樓大結局:黛玉投水而亡,襲人拋棄寶玉,寶釵獨守空閨
    林黛玉是投河而死,因為她說過「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寒塘、花魂,不都說明黛玉的死與水有關嗎?而最後寶玉娶的當是寶釵,可是婚後不久,賈家敗落,寶釵便逼迫寶玉,總是要求他去讀書,求取功名,好重振家業。而賈寶玉一貫厭惡讀書,在寶釵的逼迫下忍無可忍,便離家出走,拋下寶釵獨守空閨。
  • 黛玉穿紅,寶釵著青,寶玉和寶琴竟然配了鴛鴦
    題:黛玉穿紅,寶釵著青,寶玉和寶琴竟配了鴛鴦!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聲能兩歌手兩牘,兩鑑風月兩生花!以詩傳史石上墨,誰識畫眉昭風流?女兒未嫁將未降,末世忠義明閨閣!先時名號通靈玉,來時姓氏原是秦。
  • 紅樓夢:紫鵑試探寶玉後,薛姨媽為何急於幫寶黛澄清關係?原因與寶釵有關
    好在寶玉看到紫鵑立即抓住她,原本奄奄一息的寶玉此刻怕紫鵑走了。賈母問起原因,才知道原來是紫鵑的一句玩笑引起的,奇怪的是賈母也沒有責怪紫鵑,而是說紫鵑不該和寶玉說這樣的玩笑話。更奇怪的是薛姨媽的做法,其實當寶玉因為這件事差點丟掉小命時,大家的心裡都很清楚寶黛之間的關係,也明白黛玉對寶玉意味著什麼。可薛姨媽卻偏偏在這個時候急於幫寶黛澄清關係。
  • 紅樓夢十大名場面:黛玉葬花驚豔,寶釵撲蝶引爭議,香菱學詩勵志
    香菱本是大家小姐,卻自小被拐賣,長大後被薛蟠強搶,成了薛蟠的姨娘,她雖命運坎坷,卻從不自怨自艾,最喜歡的就是讀詩寫詩。在眾姐妹住進大觀園時,香菱也跟著寶釵,薛姨媽進了大觀園,她拜黛玉為師,讓黛玉教她如何寫詩,黛玉給她推薦王維、李白等大詩人的作品。
  • 從《葬花詞》到《桃花行》,寶玉和黛玉的感情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因為寶玉深知,只有黛玉才能寫出如此悲傷的《桃花行》,而薛寶琴是寫不出這種離喪的哀音,即便是薛寶琴願意寫出這樣的悲調,薛寶釵也斷不會讓她寫這樣的傷悼語句。由此可見,這個時候的寶玉最懂黛玉,而黛玉也比之前成熟,他們的愛情已經挑明,雖然各懷心事,但此刻他們的愛情已經進入了甜蜜期,至少是短暫的甜蜜期。
  • 紅樓夢:誰拆散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成就了金玉良緣?
    《紅樓夢》主要描述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愛情幻滅的故事。寶玉和黛玉青梅竹馬長大,順理成章地可以結為夫妻。可是後來,來了一個薛寶釵,她隨分從時,於是寶黛愛情,變成了寶黛釵三個人的婚姻角逐。最後以金玉良緣獲勝。那麼是誰拆散了寶玉和黛玉,成就了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呢?
  • 寶玉:作為黛玉和襲人關係的調和油,最後如願了麼?
    見了襲人正在打結子,對她說:「你也該歇息歇息,或和他們玩笑,要不瞧瞧林妹妹去也好。」看寶玉的差別對待,對晴雯麝月只說你們不要無聊要找事消遣,對襲人則是時時想著把她和黛玉往一起湊。 薛蟠做生意回來,給寶釵帶了南方特產,寶釵分給眾人,黛玉見了家鄉之物,暗自垂淚。
  • 寶玉跟黛玉為什麼沒在一起?
    小時候老師講紅樓夢,都說寶黛的愛情悲劇跟寶玉和寶釵的婚姻悲劇是封建大家族造成的,好像是賈府長輩強行拆散了這對鴛鴦,但真的細讀《紅樓夢》文本,發現全不是這回事。我們先來糾正一個錯覺——林黛玉在賈府裡的待遇好嗎?
  • 蔣勳說,紅樓夢是青春王國,寶釵、寶玉13歲,黛玉、湘雲12歲
    《蔣勳讀紅樓夢》這本書裡說,大觀園就是一個青春的樂園,而《紅樓夢》這本書,是一本宏偉的青春讚歌。在大觀園裡,寶釵13歲半,寶玉13歲,黛玉湘雲12歲……一群十幾歲的孩子,在青春最美好的年紀,有了一個樂園。在這個樂園裡,她們吟詩作對,學著大人的模樣,過自己的小日子。
  • 寶玉為何讓晴雯送舊手帕給黛玉
    先看紅樓夢三十回原文襲人去了,寶玉便命晴雯去看望黛玉,晴雯表示應該找個事情搭話,或者送件東西也行。只見寶玉想了一想,便伸手拿了兩條手帕子撂與晴雯,笑道,「也罷,就說我叫你送這個給她去了。」晴雯道:「這又奇了,她要這半新不舊的兩條手帕子?她又要惱了,說你打趣她。」寶玉笑道:「你放心,她自然知道。」此處有三個情節耐人尋味:一、寶玉被打,卻想著送黛玉手帕,且是舊的。二、調開襲人,讓晴雯搭話送。三、黛玉居然不生氣,寶玉還自信滿滿,「你放心,她自然知道。」這是為何呢?
  • 《紅樓夢》深度解讀:寶玉和黛玉的愛情,到底可貴在何處?
    寶玉、黛玉的愛情,不管是在《紅樓夢》背景年代的封建社會,還是在當今現代社會,都顯得很可貴,因為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能配得上「愛情」二字的男女之情,是少之又少。《紅樓夢》中的世俗愛情我們暫且不分析寶黛愛情的可貴,先來說說《紅樓夢》中其他人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