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建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

2020-12-23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雯婭

2020年12月10日,煙臺市「『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發布會召開,主要發布了「十三五」期間煙臺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煙臺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王培學在會上介紹了煙臺市在十三五期間海洋科技領域的相關情況。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十三五期間,煙臺市大力發展海洋高新技術,努力突破制約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生態保護的科技瓶頸,加速推進經略海洋戰略實施。

強化項目引領,提升海洋產業技術水平。

積極加強對上爭取,重點支持海工裝備、海洋漁業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科技攻關。其中山東藍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黃渤海現代化海洋牧場構建與立體開發模式」獲批國家藍色糧倉重點專項,支持資金1421萬元。「十三五」以來,海洋領域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64項,支持資金5610萬元。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突破了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取得了一批先進成果,先後培育海參、海帶等一批國家級新品種,攻克石斑魚人工繁育和養成的技術難題,實現大西洋鮭工廠化養殖,在國內首次完成裸蓋魚苗種規模化繁育,自主設計建造超深水鑽井平臺「藍鯨1號」等等,不斷培強做大現代種業、海工裝備等我市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海洋漁業等傳統產業科技水平。

圍繞全市海洋領域「十四五」創新發展規劃開展卡脖子技術徵集,共徵集「遠海洋藻毒素快速分析晶片及配套便攜檢測裝備研發」「 天然海洋膠原蛋白生物醫用材料組織修復基礎研究和產品開發」等10項卡脖子技術,為下步組織開展項目攻關打好基礎。

強化平臺支撐,集聚各類海洋創新資源。

繼國家海參海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煙臺之後,近年來成功獲批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核心區、國家級「中歐海洋工程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啟動建設「煙臺八角灣藍色種業矽谷」,打造全國首家以海洋原良種產業為特色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基地。設立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建設煙臺市醫藥與健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其中海洋功能產品研究與評價中心將為實現海洋生物資源高效利用、海洋藥物和海洋生物材料等高端海洋生物產品研發提供核心技術支撐。通過這些平臺的搭建,實現了人才、技術等科技創新資源快速集聚,加速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今年以來按照「企業總部+科研+基地」模式,建設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海洋經濟創新中心,打造集「政產學研金服用」於一體的海洋創新創業共同體。中科院煙臺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西安交通大學(煙臺)智能傳感技術與系統研究院、中俄海洋技術創新中心、泛海海工等9個項目首批入駐,帶動海洋高端裝備、智能傳感器、水下機器人、海洋大數據、智能製造、海洋高端食品、海洋生物醫藥等人才、平臺集聚,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壯大海洋新興產業。

強化主體培育,夯實海洋經濟強市基礎。

通過組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建設,每年選擇一批尚未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實行入庫儲備,給予10萬元研發費用補助,對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30萬元補助。同時積極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相關優惠政策,目前全市海洋領域擁有高新技術企業50家,湧現出東方海洋、藍色海洋、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東誠藥業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海洋科技企業,充分發揮科技型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夯實了我市海洋經濟強市建設基礎。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濟南市鋼城高新技術開發區那些事兒都在這裡!
    濟南市鋼城高新技術開發區堅持高點定位,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突破口,舉園區之力引進發展高新技術項目,著力培育電子信息、智能車庫兩大高新技術產業,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電子基材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智能車庫製造基地,勇攀產業發展制高點、打造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保定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100家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 通訊員王沛軍)前不久,保定市肽類生化藥物的工程化進程又出新成果——位於定興縣的河北智同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河北省動物源性肽類生化藥物技術創新中心」順利通過省科技廳考核驗收,這標誌著國內領先、全省一流的肽類生化藥物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基地建成達效
  • 蘇州工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申請獎勵政策-100萬元扶持資金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的企業要嚴格按照相關條件和要求進行申請,除此之外,企業申請成功後就可以拿到相應的補貼資金,那麼大家肯定很想知道獎勵具體有多少呢?智多星已經把蘇州工業園區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的獎勵政策整理如下,供企業參考。
  • 慈湖高新區持續發力企業創新升級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成功破百
    近年來,慈湖高新區持續聚焦企業創新升級,大力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工作持續「給力」。2018年至2020年園區累計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0家,佔現有總數比重達39.2%。一是持續優化培育工作機制。
  • 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000家
    邁入2020年,成都科技領域迎來歷史發展新機遇。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問題。其中明確指出,要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展望2020年,成都科技領域將解鎖更多的新成就。
  • 糖果政策 | 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2020年11月25日  進一步優化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的措施  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我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加快發展,促進湖北疫後重振、高質量發展,制定如下措施。  一、完善認定服務工作機制。
  • 關於懇請支持贛州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三是產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扶持培育了世瑞集團、紅金稀土、譜賽科等一大批龍頭企業,2014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企業達到6家。園區獲批為贛州國家鎢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江西省鎢和稀土產業基地、贛州生物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園區經濟發展實力和後勁進一步增強。三、科技創新成效顯著。
  • 鮁魚圈:17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2020年,鮁魚圈區共有17家高新技術企業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同比增長240%,為我區產業發展增添活力。遼寧盛鐸幕牆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長 寧家珊:一直以來我們公司都是以創新研發為主的,但是對於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還是比較迷茫的,不知道該怎麼弄。2020年,區裡相關部門給了我們專業的指導和幫助,申請了高新技術企業,而且在企業的發展當中,區裡也是全力的扶持,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發展空間,研發空間。
  • 浙南科技城7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十分嚴格,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對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的認可。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意味著企業在技術實力、自主創新能力、核心智慧財產權和企業管理水平等方面獲得了國家級的認可,這也標誌著企業由此踏入一個新的階段。
  • 煙臺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劉森——打造煙臺高質量發展的東部...
    水母網12月2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煙臺高新區作為全市創新發展主體功能區,深受啟發、備受鼓舞,感到使命重大、重任在肩。
  • 山東公布兩批高新技術企業 濟寧哪些企業上榜?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稅務局發布《關於認定邁赫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505家企業為2018年度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的通知》,《關於認定山東北鬥華宸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2064家企業為2018年度第二批高新技術企業的通知》。
  • 來賓新增9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本報來賓訊(記者/蒙進煌通訊員/林思貝)11月28日,記者從來賓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獲悉,今年該市加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9家企業遞交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材料,已全部通過認定。「十二五」以來,來賓市各類區域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日漸增多。
  • 微神馬再次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來源:時刻頭條日前,作為行業領先的中小銀行數位化轉型綜合服務平臺,微神馬繼2017年之後再次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表明微神馬在自主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管理水平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表現獲得國家認可。
  • 濟寧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14家 實現數量和質量雙提升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1日訊 (記者 郝亞松) 12月21日,濟寧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暨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發布會中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寧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逐步構建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
  • 四川能投雲電科技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2020年12月,四川能投與清華紫光合資組建的「四川能投雲電科技有限公司」(雲電科技)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並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專項資金30萬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將重大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成生產力的技術水平,屬於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的企業。四川能投下屬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於2018年與紫光測控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雲電科技。雲電科技是省內首家運用「網際網路+電站」平臺集控模式助力中小水電開發的企業。
  • 熱烈祝賀北京中宇豪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近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北京市2020年第二批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評選結果,北京中宇豪電氣有限公司通過政府多部門聯合評定,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稱號。標誌著北京中宇豪在研發和創新方面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肯定與認可,正式邁入高新技術企業行列。
  • 山西凱碩傳媒榮獲「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日前,山西凱碩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經過山西省科學技術廳、山西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山西省稅務局聯合評審,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並頒發「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 五年來,遼寧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快速增長,擁有專利成倍增加
    「十三五」期間,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謀劃,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吸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快速增長,規模不斷壯大。
  • 星河智善科技榮獲2020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近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深圳市2020年第二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星河智善生活集團旗下星河智善科技公司憑藉非凡的高科技智能化建設能力,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是在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下,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對持續進行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研究,形成企業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的認可,旨在培育新技術、新業態,促進經濟升級發展
  • 2020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認定名單公布 蘇州兩個汽車零部件...
    目前,常熟國家汽車零部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已引進112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累計達63家,形成了以車身系統、底盤系統、動力系統、內飾系統為代表的四大汽車零部件體系。2019年以來,基地大力發展氫燃料汽車產業,打造長三角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新高地,已成功引進重塑科技、上汽捷氫等近30個核心氫能相關項目,累計總投資超過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