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1日訊 (記者 郝亞松) 12月21日,濟寧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暨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記者從發布會中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寧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逐步構建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濟寧市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被認定為支撐綠色發展國家級創新型城市,成功入圍國家「百城百園」計劃,獲「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示範城市,2019年研發投入強度達1.24%,建有省級以上科創平臺288家,獲省級以上科學技術獎41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成立省內首家地市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機械智能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獲批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有關經驗做法被國家行業協會、省委改革辦推廣。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增長。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由「十二五」末的277家增加到目前的614家,增長12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8.87%達到39.3%,提高了10.43個百分點。區域創新格局不斷優化。全市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達到7家。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實現縣區全覆蓋,數量居全省第一位。任城區、鄒城市、金鄉縣獲批2019年度山東省技術轉移先進縣(市、區),獲批數量居全省第二、西部地區第一。山東理工職業學院成為魯南唯一的省級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
產學研合作繼續深化。與100餘所高校、60餘個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係,全市目前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共建模式,建設實驗室30餘家。高端科技人才實現突破。先後引進院士67位,推薦入選國家「萬人計劃」7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9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5人。創新環境持續優化。在全省率先研究出臺了「市級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探索實施項目儲備制、科技經費「基金化」改革等措施。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成果貸」經驗做法被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在全國推廣。《實施六大工程培育科技沃土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批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科技活動周、創新創業大賽等品牌活動持續舉辦,在全社會營造起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濟寧市科技局以攻堅克難的決心和信心,在工作措施上創新打法出實招,推進各項工作形成品牌見實效。
成果貸經驗做法獲全國推廣。開通科技成果貸款風險補償綠色通道,目前已為11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138筆科技成果轉化貸款,共授信7.21億元,實際發放貸款5.68億元,濟寧市有關經驗被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在全國生產力系統推廣。探索以創新創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升級模式,提升濟寧市創新型產業集群規模和質量。全市建設創新創業共同體20家,其中,工程機械智能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獲批省級共同體,「開闢科創平臺建設新路徑」有關經驗做法被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省委改革辦推廣。
濟寧先行先試,將科技文化融合作為改革攻堅重點方向,全力構築具有濟寧特色的文化科技融合產業體系。11月,省科技廳等省直7部門及有關專家對濟寧市試點方案進行論證,對試點工作給予以充分肯定。目前,試點建設正在順利推進,並在技術研發、要素集聚、產業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突破。上半年經市三爭工作專班認定的對上爭取政策8項、項目4項,已獲上級財政資金1.1億元,市科技局在半年「三爭」工作考核中榮獲全市「三爭貢獻獎」。
11月,濟寧市引進國外智力聯盟成立大會暨海外人才機構對接交流會議召開,聯盟首批吸納集體會員107家,標誌著全國第一個地市級引智聯盟正式成立運行。此外,在全省率先成立孵化器眾創空間聯盟,加強經驗交流、信息共享,我市孵化器、眾創空間呈現健康有序發展局面。全市今年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6家,居全省第3位,累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39家。產學研合作深化提升。組織開展產學研合作活動50餘次,成功舉辦產學研合作暨院士專家懇談會,總投資32.8億元的24個項目集中簽約,近一半是與院士或院士團隊合作項目,目前已落地項目20個。
在全省率先研究出臺「市級重點研發計劃管理辦法」,在重大科研項目組織實施方面採取「讓市場出題」、「項目儲備制」、「揭榜組閣制」、「經費包幹制」等一系列新機制、新措施,獲省科技廳認可,3月份,全省重特大科技攻關現場會在濟寧市召開。整合引導創新要素資源向科技扶貧一線傾斜,選派32支扶貧服務隊、253名優秀科技特派員對貧困村進行結對幫扶,實現了512個省定貧困村的科技幫扶全覆蓋。7月7日,省科技扶貧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泗水縣召開,濟寧市做了典型發言。新引進落地產業化項目12個;面向全市產業園區主導產業,共建產業研究所9個;協調山東產研院參與濟寧經開區、濟寧高新區基金共建,累計爭取到山東產研院資金1.51億元,居各地市首位。
2018年以來,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新增數量連續3年取得歷史突破,今年又新增111家高企,圓滿完成新增84家的考核任務,再創歷史最好成績,目前濟寧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14家,實現翻番。2019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申請專利3019件,主營業務收入826.61億元,高新技術產品收入665.35億元,數量和質量雙提升,成為引領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