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的質量,決定著經濟能走多遠。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
「十三五」期間,我市發展質效邁上新臺階,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達到4000億級,精品鋼與先進材料、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達到1500億級,培育形成2家千億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3.9倍、突破3000家,新型研發機構達100家,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這一系列的發展成就,為未來推動發展質量實現新跨越提供了有力支撐。
圍繞實現「發展質量實現新跨越」的目標,我市提出,新舊動能轉換實現新的突破,工業強市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明顯提升,「四新」經濟佔全部經濟總量比重超過40%,先進位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70%,初步建立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推動發展質量實現新跨越,要堅決摒棄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要加快推進改革開放,通過改革進一步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用開放水平的持續提升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拓展發展空間,創造更多機遇。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作風作保障,這需要各級各部門擔當作為,苦幹實幹,狠抓落實,以作風的提升助力發展質量的跨越。(來源:舜網——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