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羞怕生?可能是到了「認生期」,這樣做他會變得落落大方

2020-12-24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很多媽媽會發現,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膽量沒有變得更大,反而是變得容易害羞認生了。孩子在襁褓中的時候,誰抱抱他,逗逗他,他都能笑。但是,突然有一天,小傢伙變了性情,有人想抱抱他,和他親近,他一萬個不樂意。

昨天,鄰居還跟我說起,家裡8個月大的孩子好像越來越害羞怕生了,除了家裡人,誰都不讓碰。前些天,帶娃走親戚,親戚看見孩子,誇孩子可愛,想要抱抱他,結果孩子又哭又鬧,弄得別人特別尷尬,最後只能遠遠地躲著他。這真的很奇怪,當初孩子滿月的時候,可是說誰抱都可以,親戚還誇他膽子大、性格好呢。現在怎麼變成了這樣,扭扭捏捏的......

孩子6個月左右開始進入「認生期」

生活中,和鄰居一樣有類似疑問的家長不在少數,家長對孩子突然性情大變,害羞怕生的行為感到不解,也非常擔心孩子變成扭捏、不大氣的人,在社交過程中不招人喜歡。

但其實,孩子長到一定階段,出現這種情況是再正常不過了,可能是孩子到了「認生期」。正常情況下,大部分孩子在出生後的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進入了。之後,有陌生人靠近孩子,孩子會感覺到緊張,無法適從,想要迴避。孩子出現這種狀態後,短則幾個月,多則1、2年,才能有所好轉,或者是消失。孩子害羞怕生雖然是正常的,但是因為難接近,短期內肯定是會影響社交關係的。

孩子會出現「認生期」的原因

有人會感到疑惑,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能夠落落大方地應對周圍的人或者事,誰對他笑,誰跟他玩,他都會願意親近,怎麼孩子越長大,反而開始害羞、怕生了呢?是不是退化的表現。其實,孩子長到一定階段進入「認生期」,開始害羞、怕生,是有原因的:

①孩子身體器官變得成熟,認知能力變強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身體的器官還有待發育,就比如孩子的眼睛還是「近視眼」,看不清周圍的環境。所以,孩子兩三個月大的時候,還無法辨別陌生人,有的時候還會因為接觸新鮮事物,還會感到開心和興奮。但是,隨著孩子身體發育慢慢變得成熟,他對周圍的認知能力變強,反而能靈敏地感知環境的變化,察覺到人細微的變化,所以情緒波動大,害羞怕生。

②孩子需要建立安全感,更喜歡待在熟悉的人身邊

孩子出生沒多久,對外界事物處於一個無差別的階段,不知道評估風險,可能誰願意陪他玩、照顧他,孩子都能從這個人身上找到安全感,所以孩子幾乎不會出現認生的情況。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他需要穩定的關係,建立安全感,周圍的陌生人和陌生的事物就會讓孩子感到緊張、不安,所以比較容易害羞、怕生。孩子出於安全感建立的需求,更喜歡待在熟悉的人身邊,建立心中安全的依戀關係,所以才表現出怕生。

③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在不熟悉、不喜歡的人或者事面前,容易害羞怕生

孩子小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最大的需求是生理需求。但是,孩子慢慢長大,他情感方面的需求變大,會有目的有意識地選擇自己喜歡的人。比如,孩子可能會更喜歡看起來更慈愛、更好接近的人相處,在不熟悉、不喜歡的人或者事面前,感到不自在,就容易害羞、怕生。但是,孩子這樣做也是本能的自我保護,和感覺沒有危險的人相處。

家長怎麼幫助孩子度過「認生期」,讓孩子變得落落大方?

家長們應該都希望,孩子順利度過「認生期」,在人前顯得落落大方,處理好一切熟悉和不熟悉的人際關係。但是,怎麼去幫助孩子呢?

①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怕生的孩子在生活中,容易被人貼上「膽小鬼」的標籤,對孩子的傷害非常大。所以,家長一定要及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緩解自己社交的恐懼,變得勇敢、自信,更容易度過「認生期」。

②創造條件讓孩子多接觸人群。孩子害羞怕生,家長要多帶孩子出門,接觸陌生的人群,或者多邀請孩子的同齡人來家裡玩。孩子接觸的人多,膽量會變大,也越來越會處理人際關係。

③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積極地參與社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會從父母身上學習社交技巧和基本的社交禮儀。父母以身作則,和周圍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孩子也會變得落落大方。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容易害羞怕生嗎?】

相關焦點

  • 寶寶進入認生期,怕生害羞還愛哭,聰明父母會這樣做
    很多寶爸寶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家裡的小寶寶以前見誰都親、看誰都笑,誰抱都可以,可是到了6個月到一歲左右(部分寶寶3-4個月就會出現)的時候就完全反過來了,除了父母或者常帶自己的爺爺奶奶外,親戚朋友或者是周圍鄰居只要一走近,或者是稍微有點親近的動作,我們的寶寶就會害羞、躲在大人懷裡
  • 孩子怕生並非害羞?或者考慮「陌生人焦慮症」
    黃女士的女兒就是一個害羞的小孩,基本上外出遇到不太熟悉的人,她都會躲在黃女士的背後,完全一聲不吭,這讓黃女士有點難堪,有時候是遇到自己的朋友,可是孩子總是會這樣的表現,不過,最讓黃女士擔憂的是孩子以後的社交問題,如果遇到陌生人會害怕,那麼在未來的日子裡,遇到陌生人的機會更高,難不成一直都躲在父母背後?
  • 這個時候邁入「認生期」的寶寶,將來多半是學霸,要先恭喜你了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這個階段:看見陌生人就是躲有時還會大哭,反感被不認識的人抱,這通常就是我們說的「認生期」。有的孩子天生樂觀開朗,只需要逗一逗就可以和對方熟悉起來,認生的程度自然就輕一些,而有些孩子性格內斂,認生的程度相對就重些。
  • 戀愛會變得簡單!害羞、內向和怕生的人應該知道的4個事實
    雖然一開始很慘,但是在失敗的過程中也漸漸明白了這種交流方式的好處,雖然有點怕生,但是和男生也能相處得很好,我覺得習慣還是很重要的!」看到和任何人都能馬上成為好朋友的人,「我要是那樣就好了……」這樣想過嗎?那可能是因為那個人積累了很多鍛鍊交流能力的經驗。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當孩子出現社交問題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代替孩子向他人道歉,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遭遇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不可怕,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仔細分析為啥孩子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只有知道了孩子怕生、不敢跟生人交流的根源是什麼,才能做好應對措施,逐步改進。
  • 孩子怕生,如何克服害羞和社交障礙?家長要找自身原因
    我家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出不得門,每次走個親戚串個門全程粘在我身上,壓根兒就不下地。朋友說我家孩子這麼怕生,平時可以多帶他出去溜達溜達。問題是我現在是標準的「袋鼠媽媽」,人家從不給機會我,只要人多點的地方,不是哭鬧就是我抱著,愁都愁死了!
  • 「你不是害羞,只是有點慢熱」多給孩子彩排的機會,讓他擺脫害羞
    害羞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而是家長容易把「害羞」的情況「妖魔化」。比如會擔心孩子因為害羞而不能自如地和他人進行溝通、會很難去表達自己的需求,甚至擔心「害羞」會對他的未來造成一定的阻礙,所以家長自然會希望孩子能夠更加的開朗。
  • 孩子膽怯害羞?導致孩子性格靦腆害羞的原因有這些
    大寶4歲的時候我們帶他去參加我表妹的婚禮,想說大寶從出生到4歲都沒有怎麼見過我娘家的親戚,是時候帶他去走走親戚了。在家裡給大寶換衣服的時候,他還非常的激動開心地表示他特別期待婚禮。沒想到,一下車,一進到嘈雜的婚禮現場,寶寶就一直緊緊地抓著我的手,怎麼都不肯放手。
  • 兩歲前 孩子容易怕生
    每個孩子的脾氣秉性不同,有的特別怕生,連親友的熱情互動都會嚇得嚎啕大哭,讓父母既尷尬又心疼。如何陪伴敏感孩子度過這段適應期呢?孩子對陌生人產生焦慮、警戒、不安等情緒反應,心理學上稱為陌生人焦慮,發生年齡與階段因人而異,平均從七八個月開始,持續時間不一,通常最慢2歲前結束,不見得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過程。從生理發展機制看,新生兒因視覺距離較短窄,直到1歲後才慢慢接近成年人視野寬度,對顏色和立體感要到七八個月以後才趨於成熟,能看清家長的面孔、表情與動作,結合聲音和面孔認人。
  • 孩子膽小、黏人還怕生?其實這都不叫事兒,父母真正要重視的是它
    其實,若要我以過來人的身份來說:「孩子在小時候50%以上曾讓你感到焦頭爛額的行為問題,都可以用『長大就好了』簡單粗暴來解決」。曾經那些讓你頭疼不已、焦慮不安的問題,現在看來可能連問題都算不上是了,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什麼都不用做,只需時間流逝、稍後花便會開。
  • 孩子不叫人是沒禮貌?錯,細分1-6歲孩子怕生的6大原因、10大對策
    這個年齡的孩子時間感很差,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或是否會回來。他只能意識到當前這一刻,所以每當你離開他的視線,即使只是去隔壁房間,他都會驚慌地哭起來。【1】我哥沒和11個月的侄女說,直接從她媽媽手裡抱過她的做法,嚇壞了小侄女。她會覺得媽媽會離開了。
  • 見了那麼多人還怕生?可能是你沒參透這其中的玄機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這樣做:✖︎ 對寶寶的「怕生」表現出過度的保護。比如面露愧疚並安慰孩子「我們再也不來了」。這會令孩子相信:與生人見面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完全沒有責任去克服這樣的恐懼。✖︎ 強迫寶寶與外人接觸,將孩子硬推出去。比如指責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快點叫叔叔阿姨!快呀!」這會令孩子更加恐懼、排斥與外人接觸。✖︎ 在孩子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將TA託付於他人照顧。那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 有問必答|怕生?內向?別嚇到高敏感寶寶
    這是個矛盾的心理要求,所以媽媽要做好孩子冒險探索時,下面的一張「安全網」的角色,不會靠得太近,但一直都在。如果寶寶比較敏感怕生,這是他們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我們要理解和給予耐心,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經常明確地提出他認生的缺點,這樣反而會強化認生,更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 孩子害羞,不敢社交,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文 |晴風圖 |網絡01孩子一遇到生人,就躲起來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嗎?每次看到人多,或者看到陌生人,都會害羞地躲在你的身後,不願意上前去和別人說話,也從不會主動去和別人說話。他們總是人一多的時候,看起來膽小慎微。相信每一個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都很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 為何有時孩子見到某些老人會大哭?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曾經我也遇到過一件事情,遛彎看到一個老奶奶,她突然就哭了起來,我當時就比較尷尬,給別人解釋說是孩子還小怕生,可是老奶奶隨後就失望的說道:「我也知道我快去世了,這不怪孩子。」我回到家後給婆婆說了一下這個事情,婆婆也說確實是這樣,孩子比較有靈性,看到老人突然哭的話是不吉利的,當時我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可是我把這件事情上網上搜索一下,發現很多人對此都比較相信。
  • 孩子怕生人怎麼解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從對一切充滿未知的恐懼,到慢慢適應各種環境。有的孩子在某一段時間內,性格方面會表現的十分內向。而父母也很擔憂這樣的性格對以後的成長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那麼,孩子怕生人怎麼解決?
  • 寶寶怕生、膽小、被欺負?聰明家長用這些方法引導
    尤其是孩子會說話以後,與家庭之外的其他人開始有接觸時,社交能力就成了爹媽操心的重點。過年前後,帶娃見親戚朋友,怕生不敢打招呼總往後躲,大人好尷尬;同齡小朋友跟他打招呼,他會光速跑掉,對同齡小朋友完全不感興趣。當爹媽的總是會擔心,孩子是不是太內向了?以後會不會有社交恐懼症?
  • 為什麼寶寶見到某個人會突然大哭?並非迷信,家長要有所了解
    逗哭孩子的奶奶也懵了,她臉色白了一下,念叨道:"孩子見我就哭,我命不久矣了……"小美不知如何應答,一邊安撫寶寶,一邊手足無措地解釋,但老人卻只顧著嘆氣。正當小美焦頭爛額的時候,一道聲音緩解了尷尬:"奶奶,您想多了,孩子哭只是因為怕生。您剛來不久,小寶寶估計是第一次見你,這才哭了。"出聲的是一位寶媽,她也是帶著孩子來遛彎的,方才聽到有寶寶的哭聲,就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
  • 爸爸去哪兒開播7年後:毀掉一個孩子,逼他變得外向就夠了
    不僅能熟悉運用剪輯工具獨立做視頻,言語之間還能看出非常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三觀非常正。6年過去了,當初那個在節目上羞羞澀澀的孩子長高長胖了。依舊內向,但也絲毫不影響到他愈發優秀善良。爸媽看到自己孩子不會主動打招呼,便開始嘆氣:「這麼怕生,以後怎麼進入社會?」
  • 4種氣質特徵寶寶怕生是天生,運動型心智訓練,寶寶不怕生
    在了解了氣質會對寶寶面對陌生人的反應有明顯影響之後有不少父母就會想要知道常見的氣質類型有哪些,因為在父母了解了寶寶的氣質類型之後就可以明白寶寶和陌生人相處的時候是否會出現怕生的情況。 通常來說我們容易遇到的寶寶氣質類型有難養型、易養型、中間型、啟動緩慢型這四種,而大部分怕生的孩子都是屬於啟動緩慢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