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子離奇失蹤19天後,警方通告失蹤女子已遇害,對其有著重大作案嫌疑的丈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刑事強制措施是為了防止被追訴者逃跑、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排除製造假象、窩贓銷贓、互相串供、偽造、變造、隱匿、毀滅罪證的可能性而設定的。
只要證據充分,證明構成犯罪的話,這位「張東升」這一次面臨的不再是媒體的鏡頭,而是依法處罰。
再回頭看這位嫌疑人的採訪,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總有人自以為躲在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陳也不理解這位「張東升」的行為。
採訪中臉上隱隱的笑意,聲稱「她絕對不可能是一個人出去的,就按她的智商來說,我敢肯定。」
一個成年人,而且是有了幾十年社會、工作生活經驗的人,獨自出門難道會有問題?
他覺得妻子笨,不由得想到了之前的上海殺妻藏屍案和推懷孕妻子墜崖案,這些丈夫也是以為妻子單純,好騙。
或許當初他選擇對方作為結婚對象,就是看上她的笨。
妻子相信自己的丈夫是想好好過日子的人,是用心對自己好的人。
丈夫卻在盤算如何殺害妻子換個好價錢,自己好繼續揮霍瀟灑無度。
被丈夫推下懸崖的王女士回想案發時,是丈夫說要帶懷孕的她到懸崖盡頭看壁畫,自己發現沒有壁畫便想按原路返回。
她轉身的瞬間丈夫擁抱並親吻了她,隨即將她推下懸崖。
之後王女士謊稱自己失足墮崖,是因為丈夫發現她沒死成,自己的完美計劃落空。威脅妻子不準說出真相,否則就殺了她,她擔心自己和腹中胎兒再遭毒手,所以謊稱保命。
這些「張東升」們把妻子的信任和不設防看做是蠢笨,認為自己可以輕易地將其殺害,稍微用心就能製造完美犯罪。
誰能想到枕邊人的內心陰暗想法和起殺心的源頭,會是自己的不設防。
來女士的丈夫在採訪裡對著記者抱怨,「我的生活怎麼辦?」
這是一位共同生活多年的妻子下落不明多天後的正常反應嗎?
妻子的生活不應該是最需要擔心的嗎,明確知道兒行千裡都還會擔憂,失蹤的妻子就不用操心了嗎。
甚至還在言語間表示妻子半夜出門,可能是出軌偷情。不擔心妻子生死,反倒先潑一盆髒水。
順便給自己洗刷清白,趕緊說家裡有多套房產和7位數存款,卻避開不提房子是妻子的婚前財產。
那些殺妻兇手沒想著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出衣食無憂,依仗著身邊人的信任殺人劫財。
婚姻於這種人來說,是一場人命買賣。這種人精心挑選結婚對象時,想著哪個更好下手,哪條命更值錢。
我們總是不願意以最壞的惡意揣測身邊人,而「張東升」們自以為高智商,自以為犯案不留痕跡。
他們倒是忘了受害者最後接觸的人嫌疑最大,忘了受害者親屬會被第一個懷疑。
所謂的完美犯罪中,只有熟悉親近的人,才能引導受害人前往罪犯定義的殺人場所。因為熟悉,所以極大可能一時反應不過來,導致犯罪痕跡不明顯。
更何況這場「完美犯罪」裡,有著太多的破綻。
來女士受害,她的丈夫和繼子獲益最大,有著最大作案動機。
而有最大作案條件的,肯定熟悉小區監控位置的人。
以及最後接觸者是來女士的丈夫和來女士的小女兒。
隱秘角落中還有陰影下的孩子
看到通告實在不敢想像小女兒當時知情嗎?是不是帶她做專業的心理諮詢,這個孩子日後又要怎麼辦。
想起記者採訪時有問到大女兒,繼父許某和母親來女士關係如何。大女兒說關係很好的啊,小女兒的反應是搖頭。
7月20日齊魯晚報的文字報導中,小女兒隔著門向記者表示,姥姥讓她別開門。
可第二天齊魯晚報的採訪視頻中,來女士的嫂子說來女士的小女兒沒有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
真的細思極恐。
這個無辜遭罪的小女孩兒日後該誰照料呢,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親戚和周圍人都會知道是她的父親殺害了母親。
繼兄眼裡自己的父親殺了這個女孩的母親。
繼姐眼裡這個繼妹的父親,殺了自己的母親。
可是她才12歲,母親被殺,還是被自己的父親殺死,說不定她被迫旁聽了母親被殺的全過程。
因為惡意,因為貪慾,這個孩子12歲以後無父無母。
我們無法知道還有多少陰暗的角落,只是那些「張東升」們得明白,不要幻想存在完美犯罪,不要貪圖不義之財。
作惡了必須付出代價,根本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如今科技發達,刑偵技術和天網技術加持。
天網恢恢,只會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