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丨5年,花錢聽歌撬動「耳朵經濟」

2020-12-24 騰訊網

最近,一則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15日關閉的消息刷遍全網,儘管蝦米音樂及其「東家」阿里巴巴暫未就此事發表任何評論,但在「蝦米音樂即將關停」話題討論區,不少網友直呼「青春和記憶沒了」。

5年前,「最嚴版權令」的發布標誌著中國數位音樂市場正式進入了正版化的時代。為了留存用戶,音樂APP們開始「買個不停」;相應的,音樂播放器們也開發了單曲下載收費、無損音樂播放付費、VIP曲庫包月付費等多種收費形式。

在線音樂的付費市場逐漸擴大、音樂APP財報表現搶眼,無不讓圍繞付費會員的精細化運營充滿了想像力。不過,如何提升數位音樂付費用戶比例,推動數位音樂付費制度的建立,依然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記者 黃亞蘋 實習生 周珈萱

【動態】 首代音樂付費APP蝦米音樂或將關閉

日前,微博認證「前華納/環球音樂中國市場總監」@相徵發文稱,蝦米音樂或將於2021年1月關停;科技產業微博號@果殼放大燈也表示,蝦米音樂或將執行人員變動。

12月1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了解到,蝦米音樂創立於2007年。新用戶在首次使用該APP時,需先選擇感興趣的音樂分類,系統會據此生成不同的主頁面;同時,蝦米還會根據用戶對不同歌單的收聽、點讚和分享數據來更新用戶畫像,依靠AI算法和百餘種分類曲目,打造個性化的聽歌體驗。

不僅如此,蝦米音樂還在業內探索在線付費模式,即,用戶上傳音樂至蝦米網,由蝦米審核、補全專輯和歌曲信息,完善曲庫,用戶可在蝦米上免費試聽、付費下載。當歌曲版權方上門收取版權費用時,蝦米根據下載所得談論版權費分成。這一舉措在當時也吸引了如燕池、方拾貳、程璧、何小河等一批小眾音樂人。

彼時,蝦米音樂憑藉「技術流」的標籤斬獲一大批小眾音樂愛好者。公開數據顯示,到2013年,蝦米網註冊用戶數超2000萬,月均有200萬首歌曲被用戶收聽。同年,蝦米音樂「賣身」阿里巴巴集團,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

儘管截至三湘都市報記者發稿,蝦米音樂及其「東家」阿里巴巴仍未就關停之說發表任何評論,但阿里巴巴在網易雲音樂B2輪融資中的領投動作,以及淘寶88VIP會員的聯名權益從蝦米音樂改為網易雲音樂黑膠VIP的行為,似乎宣告著,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將由過去騰訊、阿里巴巴、網易「三分天下」轉向騰訊、網易「兩虎相爭」的新時代。

【行業】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財報亮眼

業內人士評價稱,曾一度被譽為「業餘愛好者最好的音樂風格百科全書」的蝦米音樂逐漸沒落的境遇,似乎已在2015年開始的版權大戰時埋下伏筆;即便蝦米音樂退出舞臺,現有用戶也會自然轉向其他播放器。

各家公布的財報或許從側面證明著,用戶正逐漸向頭部平臺聚集。11月11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布的三季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總營收同比增長16.4%至人民幣75.8億元(11.2億美元),其中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55%至人民幣14.6億元(2.15億美元);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5170萬,同比增長46%,環比淨增長460萬,創下2016年以來單季最大淨增長。

此外,網易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淨收入為人民幣186.6億元,同比增加27.5%,其中的網易雲音樂已成為網易手中的一張「增長牌」,淨收入為人民幣39億元,同比增加41.6%。網易在財報電話會上披露,網易雲音樂Q3持續保持高增長,付費用戶數、付費率顯著提升。

除了表現亮眼的財報,隨著國內音樂市場進入數位化時代,無論是叱吒歌壇多年的歌手還是頗具流量的偶像藝人,其新歌也開始選擇以付費數位音樂的模式上線。

12月11日13時,泰勒斯威夫特發布新專輯《evermore》,單價25元/張的數位音樂專輯上架不到一分鐘,便在QQ音樂上售出超18萬張。

6月12日零點,周杰倫最新單曲《Mojito》在騰訊音樂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上線,該單曲上線僅一小時便售出百萬張,由於銷售太過火爆,QQ音樂系統一度崩潰,不少消費者在付費時彈出「下單失敗,請重試」的提醒。

【數據】

數位音樂市場規模超290億,逾五成消費者願為版權付費

在線音樂市場「蛋糕」有多大?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未來音樂業態專題研究報告》中指出,2020年中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將超過290億元,2021年有望達到317.6億元。隨著5G、AI、區塊鏈等前沿技術的落地應用,在線音樂產業的價值將被深入挖掘,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報告》顯示,從用戶數量看,國內音樂客戶端用戶規模呈逐年攀升趨勢,從2017年的5.05億人增至2020年的6.18億人,但用戶規模增速放緩;目前,在線音樂行業已步入存量競爭階段,行業內部競爭激烈。

12月10日,三湘都市報記者以「你願意為音樂付費嗎?」為主題發布網絡調查問卷,數據顯示,有50%的受訪者曾購買過音樂播放器上的付費服務,另有54.17%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支付一定的音樂版權費用。為了支持「愛豆」肖戰,湖南大眾傳媒職業學院小袁買了10張《光點》單曲,「單曲的銷量代表著偶像影響力,3元一張的價格比起實體CD來說也便宜不少。」據公開信息統計顯示,肖戰單曲《光點》僅10天,總銷量就超過了3430萬張。

觀點

靠「爆款」難長久,應激發不同群體付費需求

「目前數字平臺盈利仍然是少數,雖然當前用戶的音樂付費意識有所提升,但是付費用戶的比例還是較少。」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李小瑩在2020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之「數位音樂產業生態版權治理與創新發展」主題分會上指出,國內頭部數位音樂平臺的付費用戶佔比約6%,「包月、包年付費只是付費音樂發展的初步階段,靠周杰倫、肖戰等『爆款』難以複製和長久,平臺應持續激發不同用戶群體的付費需求。」

吐槽

買了會員還要花錢買數字專輯,不合理

「尊重版權付費是應該的,但為何開通了會員,新歌上線後仍需購買數字專輯,聽同一個明星的歌,竟然要花兩次錢,這讓人無法理解。」12月11日,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小王表示,為了聽周杰倫的歌專門下載了QQ音樂並開通了連續包月會員,可其單曲《Mojito》上線時,仍需支付額外的3元來獲得播放權益。

她介紹,QQ音樂上有音樂包、豪華綠鑽以及單曲3-5元不等的數字專輯3種付費模式,其中8元/月的音樂包能暢聽VIP曲庫中的任何音樂,每月還有300首音樂下載權益,「付費的數字專輯,也有可能在半年或一年後轉為免費播放曲目,付費用戶的特殊權益無法持續體現。」

家住長沙湘江世紀城的周小姐介紹,在網易雲音樂及QQ音樂的版權大戰下,兩個APP要麼購買了如《歌手·當打之年》《中國好聲音》音頻資源的獨家播放權,要麼包攬流量小生或廠牌歌手的數字單曲播放權,「音樂播放器不像視頻播放器,一首歌的時長3-4分鐘,大部分人都不願意為了聽歌在兩個APP上來回切換。」

相關焦點

  • 深讀丨「耳朵經濟」來了!萬物皆可聽,付費音頻「聲意」火
    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不論是純粹的音樂軟體,還是包羅萬象的在線音頻平臺,以聲音為載體的「耳朵經濟」駛上了發展快車道。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為175.8億元,同比增長55.1%;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用戶規模達4.9億。2020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272.4億元,用戶規模預計將達5.42億。
  • 【權威訪談】江小涓:數字經濟或將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新槓桿
    央廣網北京9月23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新發展格局下,什麼是撬動中國經濟增長「國內大循環」的新槓桿?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請聽總臺央廣記者專訪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
  • 只含一個單詞的句子,聽歌還可以提高英語水平
    聽歌學英文聽歌還可以學英文丨My heart will go on聽歌學還可以英文丨Yesterday once more聽歌還可以學英文丨Take me to your heart聽歌還可以學英文丨Monsters聽歌還可以學英文丨GQ點亮心情,好聽到爆的英文歌《Trouble is a friend
  • 別讓音樂毀了耳朵 日常聽歌八大誤區
    別讓音樂毀了耳朵 日常聽歌八大誤區    不過,這麼多年保持下來的習慣,卻對我的身體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損傷。筆者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在地鐵裡使用大音量聽歌的人(以前我也常這樣聽歌),不可否認,大音量聽歌確實過癮,還可以讓人精神煥發。但你也許不知道的是,你的聽力正在遭受嚴重的損害,而且是不可逆的。
  • 焦點訪談丨一顆「小檸檬」如何撬動大循環?企業創新孕育的財富密碼→
    不久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暢通國內大循環,一個重要基礎就是我國有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內需潛力。今年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外向型企業的出口訂單急劇萎縮,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大市場,怎麼能開發出讓國內消費者喜歡的產品?怎麼去撬動國內市場?
  • 如何撬動5億+粉圈大軍?
    有數據顯示,中國追星族超5億,36%追星族表示願意為愛豆每個月花100-500元,年市場規模高達900億。追星群體呈年輕化趨勢,數據顯示,95後中有50.82%追星族,近7成00後認為自己是追星族。學生黨是追星族中當之無愧的主力軍,佔比超五成。
  • 願意為看影視花錢,但你願意為聽歌花錢嗎?
    另外,單以愛奇藝、騰訊視頻2018年官方公布的訂閱會員總數來看, 目前中國線上視頻付費人群已經超過1.7億。相比大眾為視頻付費的熱情,同屬內容付費的中國音樂行業就顯得落寞很多。據全球數位音樂產業數據分析顯示,在人均音樂消費數額上,人口基數最為龐大的中國,卻遠低於美國、日本、德國等音樂發達國家。
  • 耳朵醉了,帶你聽歌過聖誕(附歌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英文歌曲>英文歌曲>正文耳朵醉了,帶你聽歌過聖誕(附歌詞) 2019-12-20 10:1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2021年中國經濟要幹這50件大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明年經濟工作怎麼幹?看梳理↓  ■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1.
  • 男子經常戴耳機聽歌,結果耳朵…這種病很難根治!
    謝先生迷上了一個人陷在耳機中的隔離感,以至他回到家,耳朵裡還一直塞著耳機,有時甚至戴著耳機進入夢鄉。直到半年前,公司臨時有緊急任務,謝先生連續加了幾個班。而在工作的間隙,他自然不會忘了塞著耳機聽音樂。到任務結束,「覺得腦子嗡了一響,就聽見耳朵裡一陣嘯叫聲。
  • 動院人物丨王子豪:住在我耳朵裡的你
    《塑木心》作曲配樂浙江傳媒學院2016十佳歌手大賽最受現場觀眾歡迎獎浙江傳媒學院動畫學院2016十佳歌手大賽冠軍AI-Film電影學院頒獎典禮閉幕表演嘉賓浙江傳媒學院動畫學院曙光大會閉幕式表演嘉賓浙江傳媒學院2017十佳歌手大賽表演嘉賓浙江傳媒學院動畫學院2017十佳歌手大賽表演嘉賓浙江衛視2018開年綜藝
  • 「精準努力撬動財富自由」丨《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
    ——臨公子·《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變現的能力》作者丨謝丹儒來源丨最後一米陽光1.努力錯了方向,反而得不償失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庸才猛抄筆記,人才勤寫心得。」現在人們都說「財富自由」、「經濟獨立」,可自由不會從天而降,天上也不會掉餡餅,經濟獨立也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重要得多。那麼,要怎樣才能實現這些呢?答案是:用精準努力撬動財富自由。
  • 2021年中國經濟要幹這50件大事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明年經濟工作怎麼幹?看梳理↓■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1.
  • 耳朵經濟「聲意」難做
    聲音與視頻的表現形式不同,視頻需要人的兩個感官,眼睛和耳朵,而聲音只需要一個,能聽見就可以。這就使得音頻行業的日常使用場景與視頻區分開,畢竟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用到眼睛或者想要放鬆眼睛,但是耳朵還想聽點什麼。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在線音頻用戶使用場景佔比從高到低分別是:休息時、睡覺前、上下班路上、運動、家務、開車、吃飯等。這些場景中,有許多是只能需要聲音的場景。
  • 「10.26-10.30」壹佰影會周丨《白蛇·緣起》+《驚奇隊長》+《芳華》
    本次影會的片單是:《白蛇·緣起》+《驚奇隊長》+《芳華》一部《白蛇·緣起》送給您的寶貝,感受栩栩如生,古典韻味的中美合作電影; 一部《驚奇隊長》帶您走入漫威第一部女性超級英雄的震撼電影;一部《芳華》帶您感受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愛情和溫暖無私的奉獻故事。
  • 壁紙丨超可愛小耳朵壁紙
    壁紙丨超可愛小耳朵壁紙 點擊【頭像潮圖繪集
  • 耳朵經濟「造富」!喜馬拉雅千萬主播年收入最高過百萬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許悅疫情之後的「新基建」時代,內容與技術的結合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新抓手和新動能。去年喜馬拉雅主播從平臺分成16.34億元近年來,「耳朵經濟」迎來風口,喜馬拉雅大力開發有聲小說、廣播劇、知識付費課程等內容產品,為用戶提供了新的娛樂、學習方式。目前,喜馬拉雅平臺已積累6億用戶、超過1000萬主播。
  • 超前點映丨搶先觀看《白蛇:緣起》,國漫力作,情定千年!
    》同名曲《緣起》Hello,各位影迷朋友們大家好,今天也是勤奮的壹佰影城呢~今天為大家帶了的影片有些特別:年底跳票,年初兌現,原定檔於2018年12月21日的《白蛇:緣起》。開始時間結束時間觀影影廳18:5020:295號廳20:5022:295號廳開始時間結束時間
  • 每經19點丨澳門公布第二輪經濟援助措施 每位僱員派1.5萬;深交所...
    每經19點丨澳門公布第二輪經濟援助措施 每位僱員派1.5萬;深交所:因疫情無法按期披露年報的可延期披露,原則不晚於6月30日 每日經濟新聞
  • 「求求你,放過我的耳朵好不好?」
    根據用戶的聽歌習慣,用戶常聽的歌手發布新歌后,用戶聽歌時,在兩首歌曲播放之間,可能收到一次該用戶常聽的歌手親自錄製的新歌語音推介,「且僅在非綠鑽會員用戶中推介。」不少網友留言稱,「這不還是廣告嗎?」也有網友稱,「這是在適應階段吧,以後可能要插廣告了。」近日,記者查看了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在線音頻APP,大部分都未開通音頻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