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
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家的名義,
祭奠30萬死難同胞。
老師、家長們,
請給孩子講述這段不能忘記的歷史。
請告訴孩子們,這些陌生的老人,他們帶著痛失至親的悲傷與絕望,帶著被欺凌、被強暴的屈辱和傷痛,勇敢而堅強地活下來了。每一位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都是這段歷史的活證人,他們是歷史真相的捍衛者,更是和平與正義的守護者。
當你向孩子講述這段沉痛的歷史時,也請不要忘記告訴他在腥風血雨的日子裡,人性的光輝從未遠離,諸多國際友人冒死庇護難民傷兵。而今,依舊有國際友人作為暴行真相的揭露者而奔走。
張純如,一位華裔美國人。她撰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被哈佛大學歷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認為是人類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殺的英文著作。
在這本書出版之前,西方社會對南京大屠殺這一浩劫知之甚少。他們知道奧斯維辛集中營,知道被納粹屠殺的百萬猶太人、波蘭人、蘇聯人、吉普賽人、德國人,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二戰期間,日軍在南京犯下了怎樣的暴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歷史不會因為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不會因為巧舌抵賴而消失。
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
中日兩國人民應該世代友好下去,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共同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
身為中華子女,這一天固然是沉重且莊嚴的。
在這樣特別的一天,請你告訴孩子,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今日之銘記,不是宣揚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走出了硝煙的戰場,邁入了歌舞昇平的和平時代。在我們放聲高歌的同時,也應該在心中長鳴警鐘。
當孩子問起我們為什麼要了解這段歷史,請告訴他只有真正了解歷史,才能尊重歷史,才能不讓歷史重演。我們忘不了1937年的南京,是為了更好的守護我們的祖國。
請告訴孩子們,今天,我們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不為延續仇恨,而是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同時,我們必須堅決反對任何美化侵略戰爭、試圖開歷史倒車的言行,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銘記,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落後必亡的訓誡;紀念,從不為宣揚復仇的怨念,只為許下復興的心願:吾輩當自強。哀傷藏於心,實幹強我邦!
12月13日,我們以國家的名義祭奠,
無論你在哪個城市,
如果聽到鳴放警報聲,
無論你在做什麼,都請停下來,
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1分鐘。
參考來源 | 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國教育報
聲明: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