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 張作霖 乘坐火車從北京出發趕往東北。六月四日,火車到達 皇姑屯 車站附近的三孔橋時,張作霖被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之後他被緊急送到了瀋陽。張作霖經搶救無效當天死去。人們稱此次事件為「皇姑屯事件」。
那麼作為當時的合作夥伴,日本人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呢?
公元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日本軍隊擊敗了當時在亞洲第一世界排第九的北洋艦隊。在這之後日本軍隊一直想要佔領我國的領土。
一九零四年,日軍和沙俄軍隊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生戰爭。日本打敗了俄國。從這個時間起,日本就開始在我國的東北駐紮軍隊。
日本是非常有野心的,他們想要通過先侵佔整個東北再一步步達到佔領整個中國的目的。而以他們的兵力想要一下子達到這個目的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就想要扶持中國人來幫助他們侵華。
一開始日本人並沒有選擇張作霖。他們一開始是看中了皖系軍閥的頭子段祺瑞。而段祺瑞嘴上說著同意日本人的提議,一面用中國的森林和電線從日本人那裡先後借了八次錢,總金額達5億日元。段祺瑞用這筆資金整頓了軍隊,緩解了他們的壓力。最後日本人要求他們還款。段祺瑞就說沒有錢還給他們。而抵押的森林和電線,日本人又一時拿不走。再加上後來 直皖戰爭 後,段祺瑞直接下野了。日本人就更找不到還錢的地方了。
日本人沒有辦法。只好又選擇了張作霖。而在當時,張作霖的兵力非常的弱,急需外力的支持。於是張作霖就同意接受日本人的扶持。就這樣兩方開始了合作。
雖然張作霖覺得和日本人合作,但絲毫不慣著他們。
有一天,東北軍的一個小隊在巡邏的時候和日本軍隊發生了衝突。日本人拔槍殺死了兩個中國人。張作霖得知自己的手下被日本人殺了。於是就帶著人跑去日本領事館,跟他們理論。結果日本人卻給了他幾塊大洋,說這是賠給他的人命錢。
張作霖十分生氣,帶著人回去之後命令手下去街上殺日本人,然後賠給他們雙倍的錢。手下照做了。沒過幾天,日本領事館的人就過來找張作霖對峙。張作霖卻回答,殺了人,然後給大洋,這不是你們定的規矩嗎?日本人啞口無言,只好生氣的走了。
張作霖先找藉口讓日本人投資了他幾個億。錢到手後,張作霖就憑藉這些這筆資金招兵買馬,發展自己的兵力。等到了約定還款的日期。日本人催張作霖還款。而張作霖卻以其本人沒有在貸款協議上簽字為由拒絕還錢。
日本人在向張作霖提供武器的最初是以《 二十一條 》為條件的。而張作霖口頭上答應的好好的,等到後來日本人要求他履行承諾時,他卻以不認字兒為由糊弄過去。
後來 奉系 與北伐軍作戰時,張作霖不敵開始節節敗退。於是張作霖決定帶著自己的部隊退回自己的老巢——奉天省。日本人得知這個消息,派代表拜訪張作霖。表示只要張作霖兌現當時的承諾並且同意與日本人修建吉會鐵路,日本人就替他想辦法阻止北伐軍渡過黃河繼續北上。這樣張作霖的軍隊就不用退回 東三省 去。
而此時覺得自己腰杆子硬起來的張作霖卻表示,這是我們自己國家的事情,不勞你一個日本人操心,打不過大不了就退回東北去,沒什麼大不了的。日本代表看到張作霖油鹽不進。沒有辦法,只有回去報告給了他的上司 河本大作 。
河本大作生於日本兵庫縣佐用郡。河本大作自幼好戰,十四歲就進入陸軍學校。二十歲之後參軍入伍。河本大作參軍之後參加了日俄戰爭、中日戰爭。為了更好的摸清敵方部隊的秘密情報,河本大作還曾經趕往德國留學學習做一名間諜。
河本大作聽了這個消息。覺得張作霖已經開始脫離了控制,自己的投資得不到回報,不能再放任他了。河本大作就決定把這把張作霖給弄死。於是命日本間諜調查張作霖的出行消息。最終得知了張作霖決定在一九二八年六月三日晚上乘坐火車去奉天。於是河本大作命人在火車必經之路——皇姑屯附近的三洞橋提前安放了二百公斤的炸藥。等到火車經過的時候引爆灶炸藥,果然張作霖被炸傷,當天就死了 。
皇姑屯事件之後,日本軍方對河本大作實施了行政處分,將他解職退回日本預備役,於是河本大作便離開了軍隊在滿洲繼續經商
一九四零年,日本鯰川財閥決定滿洲開展商業,河本大作被迫離開東北,去了山西閻錫山那裡開展商業。
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河本大作則選擇繼續留在了山西一面發展商業一面為閻錫山出謀劃策。
一九四九年,共產黨解放山西時將河本大作抓獲,並將他關押在太原戰犯管理所內。
然而滑稽的是,一方面,由於張作霖是軍閥,所以也沒法對其暗殺張作霖之事追究。另一方面,由於河本大作在中日戰爭時已經不是軍人,所以也不能將他當做戰犯治罪。所以最終他的罪名只是幫助閻錫山。這也使他一直得以安全的生活在太原戰犯管理所中,一直到1953年生病死去。
如果張作霖沒有被炸死,那麼「九一八事變」也許不會發生。至少不會讓日本人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東三省!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關注我,給你講訴更多歷史故事。
歡迎轉發、留言、點讚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