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姑屯事件,張作霖難道必死無疑?其實事件之前,他錯過四個警告

2021-02-13 三千年讀史
前言

1928年6月4日凌晨,皇姑屯火車站發生爆炸,轟鳴聲震天,濃煙滾滾。這是一場有預謀的刺殺,目標正是日本人的心腹大患——"張作霖"。

張作霖的乘坐的火車被突然發生的爆炸掀翻,張作霖的六夫人當場死亡,張作霖幸運一點,被他的一個手下拼死救出,就近搶了一輛婚車,

將他送回帥府,被送回帥府的張作霖沒能逃過一劫,兩個小時後,張作霖留下一句"叫小六子快回奉天,好好幹吧"便撒手人世。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皇姑屯事件",這是日本人所策劃的一起有預謀的暗殺中國高級官員事件,

其目的是讓東三省武裝力量群龍無首,好趁機拿下東三省徹底解決"滿蒙權益"糾紛。而在日本人的盤算下張作霖是否就必死無疑?有人提出"他至少錯過四個警告!"

一、 萌芽

大家都知道,"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人的陰謀,是一場有預謀的謀殺,那麼,日本人又為什麼非要殺張作霖呢,他又為什麼在日本人的眼裡非死不可呢?歸根到底,兩個字——利益。

張作霖的存在已經深深影響到了日本人在東三省的利益,在多次拉攏和示好得不到準確回應的情況下,日本人對張作霖已經徹底失去了耐心。

而恰巧,有個叫河本大作的替死鬼願意做這個拿刀子的第一人,日方就順勢殺了張作霖,

在將河本大作推了出來平息"奉軍"的怒火避免了一場提前開啟的戰爭。不得不說這算盤打的夠響,而他們的大部分目的也成功達成了。

那麼,這一切是從哪裡開始的呢?

1902年張作霖賄賂清政府官員,成功從一介胡匪進階成了一名小官員,兩年後,日本戰勝俄國,奪取了俄國對於東三省的經營權,而張作霖也開始經營起了他自己的勢力。

1911年,趁著清政府倒臺的東風,張作霖渾水摸魚,成功在1918年成為了有槍有人有權有勢的"東北王",次年,日本關東軍宣布成立,

此後,兩者之間來來往往其間明爭暗鬥不計其數。張作霖深知,論硬實力,奉軍無論如何是比不了關東軍的。而除了應付關東軍,中原地區的軍閥勢力也是他張作霖需要關注的重點。

內憂外患之下,張作霖自然不會選擇和明知道打不過的日本人死磕,而日本人也不希望在局勢不甚明了的情況下挑起戰火,更希望像列強那樣在中國扶持一個傀儡,

通過這個傀儡來達到掠奪中國的目的,張作霖就是他們眼中的優秀人選。而張作霖也不是常人,他一方面從日本人那裡榨取好處,一方面和他們虛與委蛇,當初答應的"滿蒙協議"一拖再拖。

日本人為了這個空頭支票也是費盡心力,大帥沒槍被人欺負了,日本人弄來軍火,低價轉賣給他,大帥要去找場子,沒車,日本人又拉來火車。

大帥戰敗了,日本人為了保下他,和各國談判,讓他出關避避風頭。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

經過張作霖十年如一日的不間斷忽悠,日本人也有些不耐煩了,而不巧的是——國民政府的北伐軍打上門來了。

二、事件始末。

張作霖的"滿蒙條約"給他自己帶來了巨大的助力,1927年6月,頂著北伐戰爭的巨大壓力,張作霖在北京宣布成立"安國軍政府",實現了他從軍20年來最大的夙願——成為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儘管是暫時的。

被"帝王"二字迷住眼的張作霖,無視了自己兒子和北伐軍議和的提議,一意孤行,殊不知一些東西已經發生改變了。

了解到張作霖面對北伐軍的吃力,日本人聞訊趕忙前來規勸張作霖退出關外和他們合作,實則希望藉此徹底解除東三省的最後一支武裝力量。

而張作霖再次玩了一把騷操作,將打太極演繹的登峰造極,他將日本來訪問的人晾在客廳,在辦公室大罵日本人"乘火打劫"足足半小時,

還特意讓日本人聽到,罵痛快之後,他的助理遞給日本人一張籤了一個"閱"字的合約。

日本人還以為目的達到了,興高採烈的回去了,打開一看結果就這,這可把關東軍上下氣壞了,紛紛決定要給張作霖好看。恰在這時,一個叫河本大作的傢伙自告奮勇,於是,一場陰謀就此展開。

十年交鋒,把對面耍得團團轉,讓張作霖下意識輕視了日本人,或者說,放鬆了對日本人的警惕,在他看來,這件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日本人還不至於立馬就翻臉。這一份大意,成了張作霖的催命符,當他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太晚了。但,這樣他就必死無疑了嗎?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1928年5月,奉軍敗勢已現,而北伐大軍是否會殺出關外,不管是奉軍還是對岸的日本人來說,都還有運作的餘地。

而得不到國際支持的日本想要奪取東三省,就只好向張作霖施壓,以"保護僑民撤離東三省"為由,企圖派兵插手戰場。

不料,他們的目的實在太過大膽,連用心點的理由都不用,被張作霖用"若不是我奉軍擋在京津地區,莫說你們東三省僑民,你們自己都要被趕回老家滴!""這是我們中國的家事,你們不用再操心了!"這兩句話給打發走了。

從日本人的語氣裡不難看出,日本人已經不打算繼續和張大帥扯皮下去了,這是打算明搶了!

可難受的是這時候的大帥還做著回東三省做土皇帝的美夢,他如果生在現代的話他就會知道一句話"大人,時代變了!"。

1928年6月2日,張作霖電令全國宣布撤離北京,饒是如此,他依舊沒有放棄"安國軍大元帥"的身份。

而為了大帥能夠安全返回東三省,關外的治安人員連駐紮在黑龍江主要防備日、俄突襲的第二軍團都調了回來。

可見,大家都知道這趟回家路不平凡。從京津地區到奉天城車站的鐵路沿線,更是布防的重點,可謂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不巧的是,張作霖乘坐的專列行駛的是京奉線,京奉線和滿鐵線有一段交叉的線路,而滿鐵線正是由日本人所看管,

儘管布防的奉軍做足了準備,但,正如先前所說,日本人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

日軍在河本大佐的安排下提前在相應位置布置好了遙控地雷,還安排了一系列專業人士,務必、確保張作霖不能活著回去,可見日本人確實是對他恨之入骨。

張作霖對此也並非一無所知,他做了一系列自以為周全的布置,對奉天發來的關於"皇姑屯地區有異常"的情報視而不見。

列車行進過程中,早有許多問題隱約浮現,同行的日本顧問和日本看重的幾人早在天津站時要麼提前下站,要麼被日本人藉口約下列車。

唯一的一個日本顧問,在即將抵達皇姑屯地區的時候突然造訪張作霖所在的車廂,卻又在抵達皇姑屯的前十分鐘離開了張作霖所在的車列。

依舊沒能反應過來的張作霖,伴隨著那一聲"叫小六子回來好好幹吧"撒手人世。

三、野心埋葬了他的一切,愛國之心卻讓他被銘記至今。

縱觀事件始末,從作者的角度看來,張作霖之死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他太過貪戀著"帝王"之名,不僅僅色字頭上一把刀,野心也是讓人上癮的毒藥。為了權勢他將自己的生命搭上了,

但除此之外,他的行為卻是讓人挑不出刺來,只是禁不住為其惋惜。他在東北經營多年對待外敵寸步不讓,當得起一句——民族英雄。

正如上面所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他的錯誤不能掩蓋他的功勳,而野心埋葬了他的一切,愛國之心卻讓他被銘記至今,希望大帥來世能正確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皇姑屯事件背後的博弈:張作霖難道必死無疑?他至少錯過四個警告
    一、野心使然若論起皇姑屯事件,必不可少提北伐戰爭。兩起事件在時間上無縫銜接,在因果上遙相呼應。但若要將皇姑屯事件講得更透徹一點的話,應該說,是張作霖和日本人的博弈,在北伐戰爭的推動之下,最終引發了皇姑屯事件。這一切的根源,在於「野心」兩個字,張作霖的虎狼野心,還有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 皇姑屯事件細節:事發前張作霖收到四次警告,為何還是難逃一死?
    張作霖命喪皇姑屯之前,他其實收到了四次警告。當時,北伐戰爭已經進入尾聲,奉軍必敗已成定局。張作霖見「皇帝夢」已然不成,只得宣布退出京師,回到關外。而在關外,日本人在擔心北伐軍乘勢殺出關的同時,也看到了張作霖的這一刻不堪。
  • 「皇姑屯事件」:究竟是誰殺死了張作霖,他的下場又是如何?
    六月四日,火車到達 皇姑屯 車站附近的三孔橋時,張作霖被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之後他被緊急送到了瀋陽。張作霖經搶救無效當天死去。人們稱此次事件為「皇姑屯事件」。那麼作為當時的合作夥伴,日本人為什麼要炸死張作霖呢?公元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爆發,日本軍隊擊敗了當時在亞洲第一世界排第九的北洋艦隊。在這之後日本軍隊一直想要佔領我國的領土。
  • 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為何在劫難逃?40年後,「真兇」道破真相
    皇姑屯事件的起因是因為張作霖得到了日本人。但就在返回的前幾天,奉天的憲兵司令齊恩銘就察覺到日本守備隊在皇姑屯車站附近的老道口和三洞橋四周,日夜放哨阻止行人通行,有秘密行動,齊恩銘於是把上電告張作霖,叮囑其「注意安全」。張作霖為了安全著想,將回奉天的日程一拖再拖,原本電告6月1日出北京的,結果卻改到了2日啟程,但這 天,張作霖只讓五姨太等人登車回程。而他選擇了3日啟程。
  • 老照片再現皇姑屯事件,死傷嚴重,爆炸發生後張作霖被部下抬走
    後來溥儀在東北成立偽滿洲國,而溥儀的背後是日本人,所以說他相當於就是個傀儡,所以溥儀就在背後搞小動作,而張作霖對日本人也相當不滿,同樣在背後「捅刀子」。不過日軍也不是吃素的,把這些都看在眼裡。日軍在多次警告無果後就放棄了和張作霖和談,當時張作霖也感受到了日軍態度的轉變,所以在外處處小心,但是依舊沒逃過日軍毒手,本文的老照片為您再現皇姑屯事件全過程,當時現場死傷嚴重,圖十為張作霖被部下抬上車。
  • 「皇姑屯事件」全英文調查報告被發現,或揭張作霖逝世之謎!
    「皇姑屯事件」調查報告1928年6月4日,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發。奉系軍閥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專列行至瀋陽城郊皇姑屯車站的鐵橋時,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指揮日本工兵引爆預埋的炸藥,張作霖重傷後不治身亡。時隔86年,一份張學良曾經收藏的關於「皇姑屯事件」的全英文調查報告在蘇州被發現。 拍下張學良隨從、美國人海嵐私人物品,並發現數千張淞滬會戰老照片的蘇州商人楊先生,首次將這份材料公布,並希望這能揭開一些歷史之謎。
  • 90年前皇姑屯:軍閥張作霖的生命最後一站(下)
    這裡大錘還要補充一句,在皇姑屯事件中,日本人內部出現分歧,導致一夥要饒老張、一夥要殺老張的不同套路同時上場,並不是日本侵華中的第一次,甚至這也不是張作霖遇到的第一次。張作霖的專列安全抵達山海關。當時車上的人都很高興,因為之前風傳日本人要在山海關幹掉老張,列車安全到達山海關並跟前來迎接的奉系高官吳俊升等人相遇,宣告了老張暫時是安全的。 但是,各種死亡信息已經從沿線各地紛紛傳來。
  • 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為何難逃一死?專家:計劃天衣無縫
    1928年6月4日凌晨5點半,一聲巨大的響動,奉系軍閥張作霖被炸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 「皇姑屯事件」倖存者、歷史洪流中的幸運兒、最後的北洋財長...
    他就是後來「權傾朝野」的北洋財政總長——閻庭瑞。 閻庭瑞,字澤溥,直隸天津人。政治家、銀行家,最後一屆北洋政府潘復內閣財政總長。他是張作霖深耕東北、圖謀全國的錢袋子,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亦多次提及;皇姑屯事件中,他與張作霖同車同座卻死裡逃生……
  • 揭日本人四次暗殺張作霖個中細節
    張作霖和日本人的關係源遠流長,最早始於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這時,張作霖只是小小的新民府遊擊馬隊營管帶。日俄戰爭爆發後,張作霖表面上遵從清政府宣布的「中立」政策,其實卻暗中發展自己勢力,壯大自己力量。張作霖採取了投機的兩面手法。看到俄軍強大,於是助俄;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日軍明顯轉為優勢,他又倒向日本這一邊,為日軍效勞並從中漁利。
  • 張作霖被炸死時,為何他的老婆們還像沒事人一樣?原因很簡單
    不過早在日本人要謀害張作霖的時候,他們就做了精細的策劃,據後來的人推測,那些安裝在火車上的炸藥,起碼得要專門的工兵工作六七個小時,並且在炸藥運輸,掩人耳目上,都做了十足的安排。 皇姑屯事件 張作霖是從馬匪起家的,最後成了一個千萬人口的實際負責人,他難道會不知道日本人會對他不滿?
  • 皇姑屯張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破口大罵:一切都完了
    1927年,安國軍政府成立以後,張作霖就任陸海軍大元帥。張作霖的就職,事實上,意味著此時的張作霖已經是國家的最高元首。隨後不久,張作霖由於種種原因與日本山本條太郎籤訂諒解協議,即《滿蒙新五路協約》。1928年,北伐軍聯合馮玉祥、閻錫山、李宗南等部聯合起來向奉系宣戰。
  • 皇姑屯事件,川島芳子家族的復仇!
    ▲ 川島芳子(1908-1948)在東京城的許多個夜晩,她都夢見父親那憂鬱的眼睛,以及他躲閃女兒無辜的目光時說過的話:「孩子,我把你送給了你的義父,就是為了恢復大清……」1914年,日本大隈重信再組內閣,積極支持
  • 張作霖被炸死,分析「內鬼」是誰?很可能是連環計
    1928年6月4日,東北王張作霖乘坐的專列火車在皇姑屯被炸,在張作霖去世之前,他清晰地透漏出兩個信息:一是此事與日本人有關;二是由張學良接管東北軍。日本人是如何準確掌握張作霖的行動路線以及時間的呢?這裡面一定有「內鬼」指引,那「內鬼」到底是誰呢?
  • 日本謊稱「滿洲某重大事件」指的是哪件事,躲過此事件的又有幾人
    張作霖本人的民族氣節也很強,口頭答應日本所有要求,實際行動卻處處與日本作對,反對日本政府公然幹涉中國內政,這引起了日本內閣高度不滿,日本關東軍對張作霖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日本抓住這次機會,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皇姑屯爆炸事件」。
  • 張作霖有八子,為什麼在其死後,沒有人與他爭奪大權呢?
    1928年,張作霖在面對北伐軍的壓力時,決定退出關外,再尋找機會。結果在回關外的路上,被日本人炸了,這就是皇姑屯事件。
  • 張作霖為何被暗殺?21年後,關東軍幕後元兇披露細節
    這就是 「皇姑屯事件」。被炸後的張作霖六姨太車廂同時,因為張作霖當時的官方身份是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陸軍大元帥,即安國軍大元帥,行使大總統職權,是實際意義上的中國國家元首,正因為如此,「皇姑屯暗殺事件」成了一起震驚中外的事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 張作霖被迫離京前曾2次更改行程,卻仍被炸身亡,內鬼到底是誰
    1928年6月4凌晨,皇姑屯站以東的鐵路線上爆出一聲巨響,隨即一輛正在行駛的專列被掀上了天,號稱「東北王」的一代梟雄張作霖因此殞命,史稱「皇姑屯事件
  • 張作霖如果沒死,日本人還敢侵略東北嗎?其實沒有懸念
    但張作霖毫不在乎,拍著桌子說,我有30萬東北軍,還怕他1萬多個小鬼子?他們要是敢作亂,我三天就能把他們收拾掉!這就是張作霖的霸氣,是張學良不能比的。那麼,咱可以再來引申另一個話題:如果張作霖沒有在皇姑屯被炸死,東北的處境,甚至是中國的處境,是不是會更好呢?
  • 張作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軍隊,那他六個女兒都嫁給何人?結果怎樣
    張作霖作為名噪一時的「東北王」,他的生平事跡可以說是被很多人所熟知,包括他的六個夫人,相信也是不少人都有所耳聞;而他的兒子少帥張學良,更是在近代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有六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