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之思考

2022-01-30 大眼燈

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是乎?」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莊子·齊物論》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養猴子的人對猴子說:「早上給你們三個橡子,晚上給你們四個橡子。」猴子一聽都憤怒了。養猴人忙說:「那早上四個,晚上三個。」這下猴子們都高興了。

在這裡,我們拋開故事原本的基調,

亦不學狙公的欺詐,更不能把人比做猴子,

只說對此故事的另一種思考

你我他何嘗不似那群猴子。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

人的狀態和思想並不相同

此時的我想看書,你卻覺得該去跑步,

他又覺得該去吃些宵夜;

明日此時你又想看書,我也許想去看電影,

你若拉我去看書,心裡仍會想那電影情節。

內心想做什麼時,做起來會更加用心

若是被迫做某事,即便接受,也不會全心投入。

內心的需求,就是我們常說的內驅力之一。

青少年朋友們更是如此,

家長常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或習題,

讀書或學習的效果一定不是最理想的。

應讓他們自己安排時間

在潛意識裡調整狀態去迎接任務。

反正書是要讀的,作業是要完成的,

如「朝三暮四」,」朝四暮三「,

內心接受,才會有更好的狀態,

讀書也好,學習也罷,才能確保效果最佳

任何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青少年具有其獨特性

過於依賴家長的孩子們需要個適應過程,

家長亦不能完全放養,

應及時給予正向引導和建議

鼓勵並協助他們安排好讀書時間。

家長們可以與孩子共同成長

從自主安排讀書時間開始,

放手讓他們去建設自己的內心世界。

相關焦點

  • 王蒙:話說「朝三暮四」
    追溯一下一些成語典故的出處、原意,思考一下這些成語典故含義的沿革,覺得很有意思。所謂「是非之彰也, 道之所以虧也」,所謂「類與不類,相與為類」,這當然是一種消極的相對主義的思想,不足取的。也有一些注家將莊子引用朝三暮四的故事解釋為說明「聖人以智籠群愚」,即指一種愚弄旁人的手法,也說得通。
  • 朝三暮四——畫說莊子(4)
    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莊子. 內篇. 齊物論》畫說故事:有個喜歡養猴子的人,每天都用橡子餵猴子,有一天,他對猴子說:以後每天早上給三顆,晚上給四顆,猴子很不高興;養猴子的人想了一下說:那早上給四顆,晚上給三顆。猴子聽了竟轉怒為喜,非常高興。
  • 成語故事-朝三暮四
    成語解釋成語朝三暮四拼音zhāo sān mù
  • 朝三暮四的故事
    這個故事原來的意義,是闡述一個哲學道理,是《莊子·齊物論》中一則重要的寓言故事,無論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其實眾猴子所得到的並沒有增加或減少,猴子們喜怒為用就顯得很可笑。狙公好比是載眾生的「大塊」,而猴子就像是紛亂紅塵中的眾生。那些追求名和實的理論家,總是試圖區分事物的不同性質,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們就有同一性。最後不免像猴子一樣,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
  • 朝三暮四的現代意義
    恐眾狙之不馴於己也,先誑之曰:「與若芧,朝三而暮四,是乎?」    眾狙皆起畢怒。    俄而曰:「與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    眾狙皆伏而喜。                                                                                           -- 《莊子.齊物論》    朝三暮四的故事,想必是都聽過了。一般來說,它在諷刺猴子的短視和愚蠢,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 【哈哈老爸說成語】第44期-朝三暮四.造句:做事不能朝三暮四,必須一心一意做好
    ———今天認識的成語———朝三暮四這個故事本來的寓意是對管理與被管理者兩種愚的巧妙諷刺,被嘲諷的後者因『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貽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卻僅為了解決眼前困境而慣使些『自欺欺人權宜緩兵之下策』也自然終因非長久之計而實則遭怨。現在,被引申為目標不堅定或者感情上不專一。
  • 你是「朝三暮四」,還是「朝四暮三」丨心理+1
    我們通常把「朝三暮四」這個成語與「反覆無常」「出爾反爾」聯繫在一起,其實它的本意並非如此。戰國時期,宋國有一個老人在家中的院子裡養了許多猴子。老人和猴子相處時間一長,竟能和它們溝通了。老人每天早晚都給每隻猴子4顆慄子。幾年後,隨著猴子的數量越來越多,老人的經濟越來越不寬裕。於是,他和猴子們商量:「從今天開始,我每天早上給你們3顆慄子,晚上還是給你們4顆。
  • 朝三暮四,你真的懂這個成語的意思嗎
    他對猴子說:「生意越來越差了,為了不讓你們挨餓,從今天開始,一律按照朝三暮四的標準供應慄子:早上給三顆,晚上給四顆。」猴子聽了都生氣了。猴子們亂成一團,強烈反對主人的做法。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猴子們非常高興的接受了耍猴人朝四暮三的供應方案。
  • 中華成語小故事——朝三暮四
    成語解釋成語zhāo sān mù sì朝三暮四解釋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近義詞反覆無常、朝令夕改、變化多端反義詞持之以恆、始終不渝、矢志不移造句我們做事情要有目標,不要朝三暮四,亂定計劃,這樣往往一事無成。
  • 「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意思不一樣!
    遺憾的是,後來使用這個成語的人,並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處,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朝秦暮楚」指戰國時期,秦、楚這兩大強國對立,有些弱小的國家一會兒倒向秦國,一會兒倒向楚國,常用來比喻人反覆無常。「朝三暮四」本來與此無關,但以訛傳訛,天長日久,大家也就習慣把「朝三暮四」理解為沒有原則,反覆無常了。
  • 水性楊花,朝三暮四的星座女,用情不專,見異思遷
    那麼在十二星座中的這幾個星座女,她們水性楊花,朝三暮四,用情不專,見一個喜歡一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水性楊花,朝三暮四代表星座:雙魚座、獅子座雙魚座作為水象星座,天生情感就很豐富,他們對於感情的敏感度可謂是十二星座中最強的。
  • 這周內,移情別戀,愛情不忠,這三星座朝三暮四,很難一心相守
    這周內,移情別戀,愛情不忠,這三星座朝三暮四,很難一心相守。雙子座雙子座的人可以說是最容易出軌的人,因為他們的性格就是這個樣子的比較容易多變,他們對於任何事情都存在兩面性。所以他們對於中國人的態度也都是忽冷忽熱的,他們對於一個人,如果這個時候有興趣了,他們就會對對方特別的好,如果這個時候就沒有興趣了,那麼他們就會把對方甩在一邊。
  • 朝三暮四的吳彥祖:我很容易無聊
    朝三暮四的人2009年2月,在四川災區拍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後來有名的《美少年之戀》,拍戲的過程也是千辛萬苦,搭檔馮德倫起他不會說粵語,全程粵語對白,他聽的頭大如鬥。當得知馮德倫英文極溜,是故意整自己的時候,差點動了拳頭。
  • 「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的意思竟然不一樣?!一張圖說清楚區別!炫耀有文化的時候來了……
    姑娘B:什麼呀,我男朋友雖然對我好,可是他總是朝三暮四!姑娘A:哎……我男朋友倒是不朝三暮四,可他總是朝秦暮楚,我真是鬱悶死了……姑娘B:???!!!What? 「朝三暮四」和「朝秦暮楚」難道不一樣?【朝三暮四】這個成語源於《莊子·齊物論》: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
  • 莊子:認識不到萬物齊一的道理,人類也是朝三暮四的猴子!
    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莊子說,萬事萬物都有所分,也有所成。
  • 朝三暮四是人的天性
    人性多麼可悲啊,人居然像猴子,由「朝三暮四」,換成「朝四暮三」,換湯不換藥,猴子就會高興。問題是,作為人,如果沒點兒合理與不合理的變化,生活還有什麼意思?
  • 一個女人是否朝三暮四,不看外表看三處
    一個女人的真實品性,往往是外貌無法分辨的,但通過這三處,卻可以看出:01、她的朋友是否是正經人,是否靠譜,是否朝三暮四一個女人為人怎麼樣,是否經得住考驗,看她身邊的人就知道,因為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麼樣的人就會和什麼樣的朋友在一起。
  • 兩周後,朝三暮四,非常花心,從不主動,對方倒貼,愛情不負責任
    二個星期後,朝三暮四,很花心,雙子座從不主動,彼此倒貼,愛情不負責任。射手座射手座的人對於陌生的事物,總會有無限的新鮮感和好奇心,也正因為如此,在感情中,他們對陌生人也同樣充滿好奇,當他們喜歡上一個人時,一定是從莫名的新鮮感開始的。如果他們開始厭倦一個人,那肯定會失去新鮮感。
  • 下周,桃花不斷,愛情似水,朝三暮四,多處泛情,情感極不穩定
    下個星期,桃花連連,水瓶座的愛情如水,朝三暮四,多處泛情,情緒極不穩定。射手座射手座則更多地追求新鮮感,他們在談戀愛時不會從身邊的人身上找對象,更不會從朋友身上找對象,而是喜歡追逐陌生人,比如在街頭搭訕,你最看得見的就是射手座,這是因為他們喜歡這種充滿挑戰性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身邊的異性也不少。
  • 對」朝三暮四」典故的若干猜測丨唐伯多肉
    對」朝三暮四」典故的若干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