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港先生」到「喜劇之王」,演完屈原後的黃建東,人氣大損

2021-01-10 圈外扒姐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2011年的「香港先生」、「最具演藝潛能大獎」獲得者黃建東。

6月25日端午節,黃建東拍攝了一部短片「致敬」屈原。

在這個傳統節日裡,有演員如此「用心」,理應支持,為何卻說黃建東演完屈原之後人氣大損呢?

我們來看一看,他到底是怎麼演的。

短片開始,黃建東介紹屈原:「身高六尺,六塊腹肌,無不良嗜好,是個靚仔,一個好似螢火蟲般鮮明出眾的古人,為何要跳海呢?」

且不說黃建東用如此輕佻的詞彙形容屈原是否妥當,但是把「投江」改成「跳海」就已經犯了最簡單的歷史常識性錯誤。

緊接著,另一位演員秀起了自己的繪畫才能,為屈原換了一張像。

「屈原」見到有人將自己畫成這樣,大叫一聲,投江了!

然後字幕上打出「原來屈原是因為這個原因投江的」。

緊接著,鏡頭一轉,「屈原」穿越到了KTV。

黃建東用非常誇張、刺耳的聲音演唱「自編自曲」的《離騷》,聽眾們掩耳四處逃散。

悲憤不已的「屈原」因自卑於自己刺耳的嗓音,投江了。

鏡頭再轉,場景切到辦公室。

身穿「西裝」的屈原正向「皇上(此處又犯歷史常識性錯誤)」進言,結果對方不予採納。

於是,「屈原」大叫一聲,投江了。

黃建東的惡搞之旅依舊沒有停止,這次惡搞的對象是吃粽子的習俗。

劇組的一名演員道:「貓吃魚,狗吃骨,屈原吃粽子,好合理呀!」

看到這裡,扒姐實在沒法看下去了。

對於一名愛國古人,千百年來,整個中華兒女每年都會選擇在這個日子紀念他;

對於一個傳統節日,歷朝歷代,上至王侯將相下到販夫走卒,對這一天都是頗為重視。

然而何曾想到,在2020年的這個端午節,竟然有一個香港藝人用如此方式來對待。

可嘆!

可氣!

可恨!

可悲!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恬不知恥的黃建東還將這部短片上傳到多個網絡平臺上。

我想問問某些平臺:你們的審核機制何在?你們的底線何在?

可惜的是,縱使平臺放過了他,數以萬計的網友們卻沒放過他。

大批的網友紛紛站出來,怒斥黃建東為博眼球,毫無底線;不尊重歷史,肆意抹黑愛國古人。

一開始黃建東並不理睬,繼續在社交平臺上貼圖「作妖」。

但後來黃建東似乎頂不住壓力,悄悄地把視頻和圖文刪掉了。

可能很多小夥伴們對黃建東不熟悉,下面扒姐帶你們來了解一下其人。

黃建東1981年7月26日出生於香港,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2011年參加「香港先生」,獲得「最具演藝潛能大獎」之後出道。

其曾發行過音樂專輯,出演過《食為奴》、《忠奸人》、《陀槍師姐》等多部影視劇,現為TVB主持人,是影視歌全面發展的多棲藝人。

近年來,黃建東演藝事業的重心放在了主持上,由於其喜歡惡搞扮醜,有部分網友稱其為「喜劇之王」。

但這個「喜劇之王」由於造型雷人,表演浮誇,一直毀譽參半。

比如在有一期綜藝節目《娛樂大家》上,黃建東和何潤東穿古裝惡搞歷史人物,就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很多網友質問嘉賓汪明荃:「倆小孩不懂歷史,你也不懂歷史嗎?」

如此例子,不勝枚舉。

近年來,年輕明星藝人們不尊重歷史、曲解歷史人物的情況屢見不鮮。

知名女星袁姍姍曾在某檔綜藝節目上就暴露出歷史知識的匱乏,對文物缺乏敬畏。

遭到網友的批評之後,公開道歉。

而「大嫂」徐冬冬因為裸右肩反串趙雲,更是被網友噴得「找不到北」。

我們不禁要問了,為何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呢?

扒姐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很多年少成名的明星藝人,他們的文化知識水平堪憂。他們缺乏基本的歷史常識,缺少系統的歷史教育。

其次,很多明星藝人為了博眼球,不惜以惡搞、醜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來攫取流量。

然後,明星的經紀公司和很多網友對他們太過寬容。比如,惡搞屈原的黃建東、反串趙雲的徐冬冬,竟然也不乏大量的支持者。

最後,明星藝人們的犯錯成本太低。一般明星藝人「翻車」後,大都刪文、道歉了事,大部分的網友只有「魚的記憶」。

屈原的求索精神,愛國精神,奉獻精神,千百年來一直被仁人志士信奉和追求。

早在1974年,愛國電影人鮑方、張錚、朱虹、翁午、鮑起靜等人,頂著巨大的壓力拍完電影《屈原》,後來經過多方的努力,直到1976年才在內地上映。

飾演屈原的鮑方曾說:「能夠飾演屈原,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耀!」

而在該片中飾演嬋娟的鮑起靜,更是直言:「《橘頌》是我這一生中唱過最驕傲的歌曲!」

鮑方、鮑起靜父女倆的專業、敬業,以及拳拳愛國之心,曾鼓舞了幾代人。

那時很多的演員都不敢飾演屈原這個角色:演得好,本分;演不好,罪人。

到如今,一個所謂的「香港先生」、「喜劇之王」竟然輕佻地惡搞屈原,只是他沒想到的是:有些東西是不能觸碰的!比如,網友們的原則和底線;比如,人們在端午節上寄託的情感;比如,人們對屈原的熱愛和思念。

大部分網友還是恩怨分明的,黃建東這個騷操作一出,其多個平臺出現了大規模脫粉的情況。

黃建東人氣大損,或許還是幸運的。

跌倒爬不起來,又有誰會去同情他呢?

相關焦點

  • 黃建東將入手百萬樓盤,為省錢和媽媽共吃廉價餐,靠演精神病入屋
    對比多家後黃建東終於走進一間中介店鋪,店內工作人員以十分熱情拿出了不少樓盤的小冊子供黃建東選擇,只見黃建東向電話裡報告逗留大約半小時後黃建東才離去,之後便前往一家家具店,主攻一些大型的衣櫃和鞋櫃,經過再三的對比和向店員詢問後黃建東似乎心中已有主意滿意離開
  • 《新喜劇之王》的女主鄂靖文,演完後還是不火,被「雪藏」了?
    科班出生的她,一直活躍在國內喜劇界,曾參加過國內的喜劇綜藝節目,也獲得過不錯的成績,還出演了由周星馳所導演的《新喜劇之王》。按照正常的道理,一位女主演完周星馳的電影,應該都會大紅大紫,但鄂靖文卻還是不紅,難道被「雪藏」了?《新喜劇之王》在2019年的春節到上映,票房只有6.27億,是有很多的人認為,周星馳是在賣弄情懷。
  • TVB綠葉黃建東為母親慶祝生日,被網友要求減肥做男一號
    ,貴為十月之星的黃葉慧茵近年由於疫情的關係,不能夠和朋友一起慶祝,開生日派對。,今年的生日是最輕鬆的一年,不要以為黃建東是嫌棄媽媽過生日麻煩,而是每年生日的時候,黃建東要忙前忙後。,甚至有網友調侃黃建東,如果弟弟入行的話,或許沒有黃建東的立足之地。
  • 端午節到了,安利一部香港電影《屈原》
    香港電影《屈原》,由鮑方、許先執導,鮑方、張錚、朱虹、翁午、鮑起靜、吳景平主演,香港鳳凰影業公司1975年出品。鮑方飾演屈原。鮑方(1922.11~2006.9),香港著名演員、導演,2000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終身成就獎,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鮑起靜是鮑方的女兒,在電影中飾演嬋娟。1974年《屈原》開機時,正值國內開展「評法批儒」鬥爭,電影須經新華社審批。屈原是「儒家」還是「法家」?
  • 《喜劇之王》映後 | 田啟文:「小人物」也要有自己的夢想去堅持
    田啟文香港資深電影人,曾參與演出《喜劇之王》、《功夫》、《九品芝麻官》、《食神》、《少林足球》等多部經典周星馳喜劇電影;1995年,還曾參與導演馬偉豪執導的喜劇電影《山水有相逢》,進行製片。楊洋:感謝大家來到上海百麗宮,來參加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喜劇之王》的展映。
  • 艾倫主演了周星馳的《美人魚2》後,有望成為新的喜劇之王嗎
    自從《美人魚》出了之後,大家一直都在期待著第二部,現在終於來了,大家又開始擔心艾倫能挑起大梁成為新的喜劇之王嗎。但是離開沈騰後,艾倫演作品,就遠遠沒有像在沈騰身邊那樣出彩,演的不差,但總覺得少點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很難超越沈騰成為新的喜劇之王。
  • 他以「鋼條型身材」參選香港先生入行 在新劇竟以大肚腩形象示人
    本文首發於TVB劇透社公眾號(gangju66) 轉載請聯繫授權商務合作及授權QQ/微信:24502371(註明合作)不知各位劇迷最近有沒有追看《果欄中的江湖大嫂》,劇集開播以來收視成績相當不錯,無線還一破慣例心急提前公布劇集收視成績很好,劇組上下當然開心啦。
  • 拍搞笑片獲古天樂好評,TVB黃建東怕形象被定型,認會自我懷疑
    回顧黃建東的演藝生涯,他是通過參選香港先生而入行的,在此之前他其實還是學習過戲劇同時黃建東也是因為這條搞笑短片而被許多廣告商注意到,從此黃建東就走上了這一條搞笑的道路,人氣慢慢上升的他在經濟方面也是提高了不少,特別多的廣告商都找上門來,說起黃建東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搞笑短片,就當屬模仿陳偉霆的廣告了,不知道大傢伙還有沒有印象呢。
  • 一門四傑,老大是香港「喜劇之王」,老么是現代粵語流行歌鼻祖!
    MOVIE TIME 101圖片:網絡香港演藝圈著名的許氏四兄弟(許冠文、許冠武、許冠英、許冠傑),因四人香港娛樂工業有傑出貢獻,被人稱為"許氏四傑"。74年離開邵氏,創立許氏兄弟公司,與嘉禾合作拍電影,全部自編自導自演。開山作為諷刺型喜劇片《鬼馬雙星》,上映後打破香港賣座紀錄,其後《半斤八兩》、《摩登保鏢》都創下當年香港的最高票房紀錄,掀起了喜劇片熱潮。許冠文的喜劇片立足於刻畫小人物,對社會問題有一定諷刺披露,反諷人性弱點,被稱為「冷面笑匠」。許冠文代表了香港一個時代的喜劇風格,雖然那個時代的風格已不能滿足當下觀眾的需要。
  • TVB小生黃建東超孝順,節約存錢助母親圓夢
    劇集中的熟面孔了,他在2011年參加香港先生選舉加入娛樂圈,籤約TVB的合約藝人。黃建東表示覺得自己演活了一個全新的貼地路線,除了賣水果、賣豆腐以外,接下來另外一套劇集將賣豬肉,自己都拍得挺開心。TVB都只分配到小配角的角色,不過,他在4年前開始玩二次創作,最出名的是將日本神曲加入廣東歌詞,十分搞笑,還受到了廣告商的青睞。
  • 周星馳之前,他才是喜劇之王!
    周星馳,公認的喜劇之王。但是,周星馳的喜劇黃金生涯是從1990年出演《賭聖》之後開始的,在此之前,有洪金寶、岑建勳、曾志偉、吳耀漢、馮淬帆、秦祥林等人的五福星系列、有鏢叔肥肥的富貴逼人系列、也有許冠傑、麥加的最佳拍檔系列……當時的港星幾乎人人都有演喜劇。那麼,在周星馳之前,誰才是真正的喜劇之王呢?這個人是許冠文!
  • 這世上本無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就是一個錨。1吳孟達中年時混跡片場,隨性演戲,從不琢磨劇本,收工就急著去打麻將。他到《書劍恩仇錄》劇組探班,老戲骨關海山勸他,演技是根本,送他一冊影印本,鄭君理翻譯的《演技六講》。吳孟達看完後如獲至寶,此後兩句臺詞也在化妝間琢磨半天,演技飆升。那個影印本被奉為天書,由吳孟達傳給劉青雲,劉青雲看完後送給吳鎮宇,最後從吳鎮宇手中,輾轉傳給周星馳。當時周星馳正在TVB主持少兒節目《430穿梭機》。節目影棚設在香港清水灣老樓內,樓梯間風聲如鬼哭,周星馳把其想像成李小龍出場前呼喊的「啊噠」。
  • 經典影片《喜劇之王》的臺前幕後片段
    《喜劇之王》片尾有一個感謝名單,裡面出現了「萬梓良先生」。但萬梓良並沒有在片中露臉,幕後原來是這樣:萬梓良對周星馳的表演影響很大。因為前一晚收工太晚,周星馳和李力持便決定到第二天下午再開工,也要田啟文打電話通知萬梓良,誰知電話打到酒店。而萬梓良那天剛好沒回酒店直接回香港,去到片場後等了一上午沒見人來,於是發了火了,吵起來,後來田啟文到組之後,很快就把誤會消除了。萬梓良也沒再計較,還是繼續拍戲。
  • 香港的喜劇之王,除了周星馳,還有這些笑匠也曾經讓你記住
    這已經不可考,唯一能確定的是,最棒喜劇演員逐漸消失中。當戲劇之王喜劇開始逐漸走下坡的現在,正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斷層,可惜的是,現今撐場的喜劇演員,都不合我意。縱使黃百鳴、王晶等人還在不停的翻老梗,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你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份最喜歡的喜劇演員名單?會不會與我心中的相契合?
  • 《喜劇之王》幕後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玻璃樽》和《喜劇之王》在在1999年的同天上映,《喜劇之王》是當年的香港票房冠軍(2984萬港幣),《玻璃樽》是亞軍(2750萬港幣)。(當時為了去看星爺客串的鏡頭,把《玻璃樽》看了一遍,我覺得還不錯挺好看的,你們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來看看。)
  • 「香港喜劇之王」詹瑞文 把「辦公室」搬進京
    昨天,一身大紅色西服的「香港喜劇之王」、被劉德華評為「百分演員」的詹瑞文亮相蜂巢劇場。他曾在孟京輝戲劇《柔軟》中有出色表演,11月17日,他將與孟京輝導演聯手推出《桃色辦公室》,在蜂巢劇場連演16場。
  • 喜劇之王(內含資源)
    《喜劇之王》於1999年2月13日在香港上映《喜劇之王》是星輝海外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喜劇電影,由李力持、周星馳執導,周星馳、 莫文蔚、張栢芝等主演。影片講述對喜劇情有獨鐘的尹天仇與舞女柳飄飄逐漸產生感情,之後在杜娟兒的幫助下,尹天仇終於獲得機會演主角,但又陷入與柳飄飄、杜娟兒的三角戀漩渦之中。
  • 「喜劇之王」許冠英,憑藉《殭屍先生》成名,因「醜」終生未娶
    「喜劇之王」許冠英,憑藉《殭屍先生》成名,因「醜」終生未娶提起喜劇之王,多數人會想到周星馳。其實開創喜劇電影先河的是「許氏四傑」。「老大」許冠英是香港著名導演,製片人。「老二」許冠武主要負責幕後工作,是攝影師。「老四」許冠傑是著名的音樂人。
  • 從《喜劇之王》到《新喜劇之王》,星爺變了什麼?
    源自於對星爺的熱愛,今天就聊聊《新喜劇之王》。 可以說,《喜劇之王》是星爺二十年前對演員事業對愛情的雙份答卷,裡面有他所有想說的答案。 可如今二十年過去,《新喜劇之王》昨天上映了,星爺的答案有變化嗎? 還真有,而且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