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安利一部香港電影《屈原》

2021-01-10 貓看影視

香港電影《屈原》,由鮑方、許先執導,鮑方、張錚、朱虹、翁午、鮑起靜、吳景平主演,香港鳳凰影業公司1975年出品。鮑方飾演屈原。鮑方(1922.11~2006.9),香港著名演員、導演,2000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終身成就獎,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鮑起靜是鮑方的女兒,在電影中飾演嬋娟。

1974年《屈原》開機時,正值國內開展「評法批儒」鬥爭,電影須經新華社審批。屈原是「儒家」還是「法家」?此事非同小可,鮑方為此專程趕赴廣州,請教中山大學歷史系的專家教授們,得到的答覆是:屈原是反對貴族階層、反對壓迫奴隸、反對戰爭和諸侯割據的愛國人士,有明顯的法家傾向。攝製組這才鬆了一口氣,影片也才得以繼續進行拍攝。

屈原,楚國人,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詩人、政治家。屈原早年曾受楚懷王的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屈原主張對內改革變法、對外聯齊抗秦。

鮑方飾演的屈原

屈原在弟子宋玉和嬋娟的協助下,撰修了限制貴族特權的新法令。以靳尚為首的貴族集團,拉攏楚懷王寵姬南後與屈原抗衡,並大肆排擠和誹謗屈原。

靳尚

楚懷王聽信讒言,中止變法,絕齊親秦。屈原被免職並逐出皇宮。於悲憤中寫下了著名詩篇「離騷」。後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楚國將亡,這時楚懷王方知上當。

楚懷王

楚懷王急召屈原,但南後從中作梗,以楚懷王名義將屈原貶為三閭大夫,即日離京上任並不準再問國事。

朱虹飾演的南後

屈原的學生嬋娟在屈原遭貶的日子裡,一直跟隨在老師身邊照料著老師屈原,屈原的另一學生宋玉則賣身投靠了南後。

鮑起靜飾演的嬋娟

屈原與人討論國事,卻被告密,南後派人抓捕屈原。嬋娟也被騙,喝下南後派人送給屈原的毒酒,臨終時嬋娟為能替老師而死深感欣慰。屈原深受感動,將寫有「橘頌」的錦帛蓋在嬋娟身上。

屈原與嬋娟

屈原眼見奸臣當道,自己的政治主張無法實現,楚國一步步走向滅亡,卻無力回天,於悲憤中「一躍衝向萬裡濤」,自沉於汩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的起源,民間相傳為舊曆五月五日這天,愛國詩人屈原自沉於汩羅江,後世屈原被當作忠君愛國的典型,於是這一天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鮑起靜 - 橘頌 (TV Version)

01:49來自貓看影視

電影《屈原》插曲:橘頌(嬋娟的飾演者鮑起靜演唱)

相關焦點

  • 端午節,這些關於屈原和賽龍舟的電影推薦給你
    端午節最初起源於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跳汨羅江自盡,就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歷年來,關於屈原的影視劇有不少。電影《屈原》(1975年)該片由鮑方、許先執導,鮑方、張錚、朱虹、翁午、鮑起靜、吳景平主演,香港鳳凰影業公司1975年出品。
  • 端午節與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詩歌連同他高尚的人格,早已化為人類歷史夜空中的一顆明星,在無盡的暗夜中,永遠溫暖我們的心靈。端午節大家應該對這個節日都是有所了解的吧,端午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我們國家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一個節日,這也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 屈原,是屈死的,還是笨死的?(關於端午節與屈原的N個疑問)
    年年歲歲端午節,歲歲年年情不同。今年的端午,你在哪裡過呢?編發推麼推2018年端午特稿一篇(原文有刪改),願大家端午安康、快樂。文|阿圖如是說屈原的故事很多,傳說也很多,假如要找一條主線來貫穿他的命運和詩歌,那就是他和兩個女人恩怨情仇的故事了。第一個女人就是鄭袖。
  •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詩詞 屈原列傳 okex
    端午節介紹:端午節,我國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但是在漫長的選擇淘汰中,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最得人心。「其志潔,其行廉」,從司馬遷對屈原飽含深情的敘述開始,屈原忠貞愛國的形象在歷代文人的敘述中越發高大。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2006年將端午節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國家將它納入國家法定節日,2009年也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端午節國家非常重視,因為端午節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 端午節:屈原的「天問」,如今找到了答案!
    (1)追溯端午節的來歷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他遭到讒言去職,被趕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 端午節起源其實跟屈原沒啥關係,它比屈原早1000年
    如果我說端午節起源於蒼龍七宿,你們會不會覺得我犯中二病?還是什麼小說、動畫片看多了?其實端午節還真就起源於星象之中的蒼龍七宿,屈原只不過是恰巧在端午節投了江,當地人才在過節的時候融入了他的故事傳說。01、小時候我們學的端午節來源,只是個故事,並不是真實的歷史接受過N年義務教育的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這個屈原是楚國的忠臣,他給楚王提出諸多建議,但是楚王偏偏不聽,還故意疏遠他。後來楚國被秦國消滅,屈原不肯投靠秦國,就抱著石頭投江,來展示自己的高潔品質。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個耿直的漢子。
  • 這是一篇端午節與屈原的故事,端午節的由來……
    一、端午節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被人們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為我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說端午節跟我國古代一位名人有關——屈原,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戰國末期楚國歸鄉樂平裡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二、屈原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在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屈原聽到了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
  • 端午節起源考證,實與屈原等人無關,竟是文人穿鑿附會?
    端午節起源考證,實與屈原等人無關,竟是文人穿鑿附會?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 端午節的起源:最年輕的屈原說——那些初始的端午習俗
    屈原傳說的中心思想,是忠君。這位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從忠臣到愛國詩人僅有百年歷史。辛亥革命後,在謝無量、胡適等人的成功將屈原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由忠君詩人轉變成到與之截然相反的自由主義詩人,再轉變到愛國主義詩人。不知何時起,人們吃粽子、登高採茱萸時,談論的不再是忠君的屈原,而是愛國的屈原。
  • 包裹在粽子裡的忠心——屈原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節俗內容亦是十分豐富。龍舟與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最早的端午節是南方吳越先民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隨著歷史的不斷變遷,如今最為廣泛流傳的起源,大概就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了。
  • 又是端午節了,理解屈原的三句話就是生命大贏家
    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這個特殊的節日,很多地方賽龍舟,吃粽子,都是為了紀念愛國偉大詩人屈原。他實際上是楚國的作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以獻身江河的方式表達了一位偉大詩人對祖國的熱愛。我們紀念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主義成員的感情。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由於古代南北風俗各異,端午節在全國各個地方的叫法也大不相同:有五月節、天中節、女兒節、端陽節等20多個名稱。要說端午節的起源,人們馬上想到的是,屈原五月五日懷石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紀念屈原,舉辦活動,後來才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節日端午節。
  • 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簡介 屈原的故事簡介資料跳的是什麼江?
    端午節的來歷除了和祭祀有關之外,還與一位詩人有關那就是屈原,端午吃粽子的習俗就與之相關,那麼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是什麼呢?關於端午節屈原的故事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端午節屈原的故事簡短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
  • 端午節的歷史意外地久遠,和紀念屈原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
    大部分人對端午節的認識,可能都是來自於小時候老師或者家長的教導。「相傳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盡,愛戴他的民眾爭相划龍舟去救他,搜救失敗之後,又擔心江裡的魚會啃食屈原的遺體,於是紛紛把粽子投進江裡以求保護屈原。」——大家小時候所聽到的故事恐怕都和這個版本大同小異。
  •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探秘中國傳統節日源頭,端午節的來歷,其實跟屈原沒關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僧人文秀,因這首《端午》而聞名於世。也就是說,多數人的觀點來看,我國的端午節,跟戰國時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密不可分了。近日媒體報導,四川一男子已連續四年模仿屈原投江,並口念「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古都!」對此,閒閒財經認為,端午懷古,初衷是好事兒,但別僅僅學了一個皮毛,不應該。我們學習屈原什麼精神?
  • 端午科普|端午節的起源 文化習俗 屈原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文/成長新視點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豐富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