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步與發展的歷史,同時也是每個新觀念為著更耀眼的黎明不斷鬥爭的歷史。不論哪個時代,新思想用盡方法證明自己,守舊者仍然頑固堅守傳統,用盡最卑鄙最殘酷的方法阻礙新鮮事物的到來。我們無需翻看歷史贅述每一種激進思想面臨著多麼難以承受的非議、責難和困境。刑具架、拇指架、皮鞭仍存於世;罪犯的囚衣與公眾的憤怒亦未消失,這些事物一同合力反對正安靜發展的思潮。
無政府主義不指望能夠逃離任何新思想共有的命運。事實上,無政府主義作為最具革命性與抗爭性的新思潮,為了重建世界,它不得不遭遇人們的冷眼和敵意。
哪怕只是想輕微反駁現有的抨擊無政府主義的言行,都會令人不禁寫下鴻篇巨製。因此,在這裡我主要回應其中兩個主要的反對意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闡明何謂無政府主義。
反對無政府主義中最匪夷所思的現象,就是其揭示了所謂智慧與愚昧的關係。不過要是考慮到一切事物的相對性,這也不能算很奇怪。無知的群眾因為無知,所以無須假裝理解或寬容。他們一直只靠衝動行事,理論起來和孩子一般。「原因為何?」「因為如此。」然而,對於無政府主義的反對聲浪,未受教育群體的意見應與知識分子的意見一樣受到重視。
那麼,有哪些反對意見呢?第一種,認為無政府主義儘管是一個美好理想卻並不實際。第二種,認為無政府主義代表著暴力和破壞,因此必須否定它,將之定性為危險惡毒之物。無論是知識分子還是無知群眾並不是基於對無政府主義的透徹了解而做出判斷,他們依據的不過是道聽途說或是以訛傳訛。
奧斯卡·王爾德說,切實可行的方案要麼是已有的方案,要麼是在既有的條件上可以實施的方案;但我們反對的正是既有的條件,而所有能接受這些條件的方案都是錯誤愚蠢的。因此,評判是否切實可行的標準,不是看其是否能堅持錯誤和愚昧,而是看其是否有足夠的生命力脫離固有生活的死水,構建並且維持新生活。考慮到這一點,無政府主義確實是可行的。比起任何其他觀念,它更能幫助消除錯誤與愚昧;比起任何其他觀念,它更能構建且維持新生活。
由於各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有關無政府主義的故事,無知者的情緒始終被繃得緊緊的。人們用盡其極來反對這種思想及其擁躉。因此,對那些沒頭腦的人來說,無政府主義所代表的一切,與臭名昭著的壞人對孩子犯下的惡行沒什麼兩樣——一個惡魔彎下腰吞噬一切;簡言之,無政府主義在他們眼裡就是破壞與暴力。
破壞與暴力!尋常人如何知道社會中最暴力的是愚昧;而與這種愚昧破壞力相抗衡的正是無政府主義?他也不會明白,在某種程度上,無政府是自然力量的部分,它毀滅的是依賴社會生存的寄生蟲們而非去破壞良性運行的組織。它清理的只不過是雜草,只有這樣土地才會長出健康的果實。
有人說過,指責比思考更輕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精神懶惰,正好證實了這個說法很有道理。與其考察一個既有觀念的基礎、根源與意義,大部分人要麼整體地否定,要麼只根據一些表面的或偏見的概念展開批評。
無政府主義促使人們去思考,去探尋,去分析每一個提議;但考慮到一般讀者未必能透徹了解,我還是會從定義開始,然後再具體的闡述。
無政府主義——是這樣一種哲學,基於不受人為法律約束的自由而建立的社會新秩序;是這樣一種理論,所有形式的政府都依賴暴力,因而是錯誤的、有害的,且非必要的。
當然,新的社會秩序,依賴於物質基礎;所有無政府主義者認同當今罪魁禍首是經濟因素的同時,他們還認為在完全考慮生活各方面之後,比如個體與集體,內部與外部環境因素等,才有權宜之計。
仔細研究人類發展的歷史便會發現:個體本能與群體本能是互相對立統一的兩個因素,二者並非背道而馳,只有在適當環境下,他們才會緊密聯繫並達到真正和諧的狀態,這些直到現在才被人們理解。個體與社會為了各自的至高地位已經進行了許多年的冷酷血腥的戰爭,因為它們均忽視了對方的價值與重要性。個體本能是個體自我奮鬥、自我成長、壯志滿懷、自我實現強有力的因素;群體本能則是群體互幫互助、實現利益也是同樣頑強的因素。
個體內部及其群體之間風起雲湧的答案近在眼前。原始人不能理解自身存在的原因,更不消說理解群體,他覺得自己完全受自然不可控、不明朗因素影響並被嘲笑和侮辱。根植於這種想法之上的宗教,將人僅僅看成是依賴於超越自身能力的塵土,只能通過完全的臣服才能得到尋求安穩。所有早期的英雄事跡都依據這樣的觀念。這個觀念常常是聖經人物處理人與上帝、國家、社會關係時的座右銘。此類信條的傳播周而復始:人不名一文,權力才是一切。因此只有在人們完全臣服的情況下,耶和華才能接受他們。人可以擁有世上所有的榮光,但他不能有自我意識。國家、社會以及道德規則高唱同樣的頌歌:人可以擁有世上所有的榮光,但他不能有自我意識。
無政府主義是惟一賦予人自我意識的哲學,它認為上帝、國家與社會都不存在,他們的許諾是無效的,因為這些許諾只有通過人的臣服而實現。因此,無論從天性還是從人自身,無政府主義是一個完整生命的導師。在個體本能與群體本能之間就像心臟和肺一樣不存在衝突。寶貴生命的實質存在於個體本能之中,而讓生命保持純粹和堅韌的因素卻根源於群體本能。個人是群體的心臟,是讓群體生活得以維持的因素,而群體就通過純粹、堅韌的個人來保持活力。
愛默生說過,「世上的有價值的東西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活性靈魂。有這種靈魂的人能看到絕對的真理並創造真理。」換言之,活在世上,個體本能即價值。一個真實的靈魂能夠看透並創造真理,因此真理才有更大的說服性,讓群體靈魂復興。
無政府主義是受禁錮靈魂的偉大救星,它是個人與社會達到平衡的仲裁者。要達到那種統一,無政府主義已向阻礙個體本能和群體本能、個人和社會良性融合的不利因素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