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轉山,一個人的滇藏之旅

2021-02-10 自行車在線

電影《轉山》的主人公張書豪是一個大學剛畢業的臺灣青年,他的哥哥書偉報名了一個「流浪者計劃」——騎自行車去拉薩。但是哥哥的突然離世在書豪的心裡造成了深深的陰影。在波瀾不驚的日子裡突然失去了朝夕相處的哥哥,這份悲痛只有他自己知道。想要撫慰失去最愛的親人的憂傷,書豪決定完成哥哥的遺願,但是不出意料地遭到所有人的反對。書豪沒有任何前期的訓練準備,更沒有長途騎行的經驗。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出發了,獨自一人。

剛出麗江,書豪遇到了一位騎行者曉川與他同路,曉川是一位能夠給書豪帶來人生鼓勵的大哥,一路上對書豪照顧有加。兩人投宿過香格裡拉的牧民奶奶家,也在鹽田的藏族小男孩家過過夜,品嘗過曉川大哥做的酥油餅乾。一路上的旖旎風光讓人陶醉,相信路上的風景已經讓久處喧譁都市的我們心嚮往之。突然橫生變故,一次夜翻山路,曉川意外墜崖身受重傷,無法繼續旅途。書豪此時面臨著痛苦的選擇,獨自面對前方的險阻,或者黯然放棄。最終書豪想起了逝去的哥哥,他又重新上路。

故事從此開始轉變成書豪一個人的朝聖之旅,電影名《轉山》由此而來,剛開始書豪把完成哥哥的遺願當做出發的動機和堅持下去的理由。行進在去拉薩的路途之中,他體驗了和以往二十多年截然不同的生活,漸漸超越自我,到達終點變成了他堅定的信念。如同藏族同胞對轉山的執著一般,他把一路前進當做自己的信仰。路途中東達遭遇大雨,怒江邊被藏獒追逐,然烏中毒面臨生命危險,一切艱險終將落幕。在布達拉宮門前,書豪與大家一起載歌載舞。

至此,我們看到了一個滿臉膠原蛋白的小清新蛻變成成一臉胡茬的黝黑男人。本來未知的旅途就會讓人成長,讀萬卷書和行萬裡路同樣重要。這是一段值得所有人回憶的經歷。在山頂,逆光中斑駁刺眼的陽光,空中飄著色彩斑斕的風馬旗,他甩出那疊印著經文的彩色紙片,紙片漫天風舞,他盡情地哭了。故事的結尾,回到臺灣的書豪重新回到平靜如水的生活,一天突然接到傷愈之後重新上路的曉川的來信,曉川到了珠峰腳下。

曉川希望看到的梅裡雪山

一個人的堅持

電影改編自臺灣作家謝旺霖同名小說《轉山》,原書為遊記式的回憶文章。2004年1月,24歲的謝旺霖,獨自從麗江騎車到拉薩,他記錄下了旅程中的點點滴滴。電影給主人公的拉薩之行安上了完成哥哥遺願的由頭,在中國文化中一提到身後之事總會帶著低沉的悲壯色彩。其實現實中的我們並不需要強行讓自己的一次旅途神聖化,不管是去倫敦餵鴿子還是蹬著自行車去西藏。這些經歷的過程都是有趣的,並且在這途中又能夠給我們一點人生的感悟,這樣足以慰藉每天按部就班的都市生活了。我們出行的動機也許是為了趁著假期放鬆身心,也許面臨人生低谷尋求排解的方法,也許趁著年輕見識祖國的大好河山,凡此等等都能夠讓我們享受到旅途中的美景。我們實在不需要背負著心理上的十字架,專揀人生小路艱難前行。

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電影中的雪山美景和淳樸人情讓我們不禁嚮往,不過導演又刻意渲染了旅途中的困境,影片也存在一些騎行知識方面的技術性錯誤,這些我們都不必苛責。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擺脫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束縛,去經歷不同以往的路途,去閱覽城市之外的曠野,去感受吹遍曠野的狂風。窮遊、環球旅行、徒步西藏這些甚囂塵上的字眼看似美好,實際上或多或少是精心包裝的結果。別人只會讓你見識到他們想讓你看到的風光,這些都不是你的經歷。那麼各位小夥伴,勇敢的踏出第一步最重要。比如,先定個小目標,周末帶上你的自行車來場郊遊,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你渴望與小七一起共事,回復關鍵詞「兼職小七」即可達成願望。

自行車在線廣發英雄帖,招募既懂車又會玩墨寶的你,歡迎各位騎友加入我們的團隊。

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聯繫原文作者,同時你可以對文章打賞、評論和表態噢!

正在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來看看電影《轉山》中滇藏線上的風光攝影大片
    《轉山》正是這樣的一部電影,你能從中感受到故事的溫暖與振奮,也能享受畫面帶來的視覺體驗,因為故事的主線是圍繞滇藏線展開。滇藏線是進藏的眾多路線之一,也是自駕愛好者以及攝影愛好者的天堂。「身體在地獄,眼睛在天堂」,這是攝影師以及自駕愛好者對滇藏線的形容。
  • 電影《轉山》|這是一段極致的公路旅行
    》帶你走進滇藏公路主人公書豪因哥哥騎行中意外去世於是想代替他完成騎行滇藏線的心願毫無騎行經驗的他就這樣上路了那是一段很多人都嚮往的滇藏線一次1930公裡作為影壇第一部講述滇藏線騎行故事的劇情片,《轉山》在拍攝期間曾遭遇零下30度低溫、70人劇組高原斷糧等重重困難,電影拍攝的平均海拔高度也創造了全新金氏世界紀錄。
  • 丁真最想去的拉薩,《轉山》裡的張書豪騎著車就到了
    電影《轉山》裡的主人公張書豪正是其中一員,他不僅「想了」,還「做了」,騎著他的自行車,穿越千山萬水,最終到達夢想之地。電影《轉山》是一部由杜家毅執導,張書豪、李曉川主演的劇情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於2011年在拉薩布達拉宮的廣場前舉辦了影片的全球首映禮。
  • 周末影院丨《轉山》一部極具真實感並且動人的影片
    很多人看了《轉山》都被感動,卻無一能說出打動人的地方究竟在哪裡。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從來沒有過騎行經驗的臺灣小夥子張書豪,因為哥哥的忽然離世和遺物中的騎行日記,決定沿著滇藏公路騎行至拉薩。電影至此從西藏的風土人情轉移到人物本身,重點來了,那就是關於張書豪的大量心理活動刻畫,鑑於藝術形式的差別,電影對於內心的表達永遠比不上文字,不過《轉山》在真實感上卻做得到位。《轉山》中,張書豪自騎行開始就沒有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為前提,他可以隨時停在堅持不下去的地方,只要盡力就好。
  • 《轉山》|| 比高電影院獨家放映,心有信仰值得一看~(內含特價搶票攻略)
    《轉山》~華語青年導演新銳作品比高系電影院將在9月8日起獨家獻映華語小製作影片《轉山》,期盼與各位街坊們一同踏上公路之旅電影《轉山》的主人公書豪陷入在鋼筋水泥構築的城市,正是因為哥哥的意外去世,書豪欲逃離都市重複的生活,踏上令人神往的滇藏線,帶著哥哥的希冀。這趟1,930公裡的磨礪,充滿無畏與驚喜的冒險。轉山,一種西藏祈福的儀式。朝聖者繞著大山不間斷地行走,以肉體的磨練還得心靈的平靜。
  • 真實的滇藏騎行——其實,長這樣!
    《轉山》一部關於滇藏騎行的片子。由杜家毅執導,張書豪、李曉川主演的劇情片。
  • 沙寶亮為《國家地理》攝影大賽頒獎 分享「轉山」感受
    近日,沙寶亮作為頒獎嘉賓亮相由《華夏地理》雜誌主辦的「2014第九屆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頒獎典禮」,並與演員趙子琪共同為本屆攝影大賽人物類一等獎作品《山村體驗》頒獎,同時也與現場嘉賓分享了他之前剛剛完成的《你好·西藏》「轉山
  • 在世界中心呼喚你,岡仁波齊轉山,朝聖之旅
    轉山轉水轉來世,望風望景望此生,悟德悟道悟過往,度人度己度輪迴。在轉山這條路上,有人死去,也有人出生,對藏人來說,岡仁波齊是最神聖的存在。每一年,無數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去岡仁波齊轉山。我從遠方叩拜而來,只為見你一面,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墜落,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破碎。
  • 踏訪茶馬古道:探尋往來滇藏間的馬幫精神
    原標題:踏訪茶馬古道:探尋往來滇藏間的馬幫精神   圖為滇藏茶馬古道上的馬幫要跨越的雪域高原。繆超 攝   滇藏公路是一條從雲貴高原由南向北爬升至青藏高原的蜿蜒「天路」。近日,記者沿著滇藏公路雲南香格裡拉段,尋找滇藏茶馬古道舊時記憶,探尋消失半個世紀的馬幫精神。   驅車從麗江跨越金沙江大橋,半個小時抵達香格裡拉小中甸。在車水馬龍的滇藏公路旁,坐落著雲南肯公聰奔茶馬古道文化博物館。該博物館由茶馬古道馬鍋頭(馬幫首領)後人江楚春評、拉茸達清倆兄弟花費十多年時間建立。博物館裡,展示有2000餘件古今中外各類茶馬古道的文化展品。
  • 廣東路虎聯盟滇藏之旅為愛啟程!持續更新day6
    今年的520,雖沒有與親密愛人一起過,但能與好兄弟,好姐妹們來一場20天的心靈淨化之旅肯定是人生一大美事!出發第一天,驅車800多公裡,到達廣西百色,雖有小部分朋友是首次見面,但卻一見如故,一杯酒,一盞茶,暢聊到天明。
  • 《轉山》,一部讓你看了就想出發的電影 視頻
    電影《轉山》在騎行這個圈子裡面的熱門程度絕對是和前陣子上映的《破風》有得一拼的
  • 李厚霖:轉山的信仰
    面對紛雜的人和事,面臨事業中的挑戰和壓力,轉山對他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呢?對此,李厚霖給出了這樣的解釋,「轉山讓自己慢下來,慢下來便會想清楚很多事情。」在現今這樣一個追求「速度」的時代,李厚霖卻選擇讓自己慢下來,去聽從內心的聲音,去尋找內心的精神力量。這似乎也逐漸成為很多企業家的共識。
  • 西藏鹽井教堂拍攝的電影《轉山》向觀眾心靈發問(附視頻)
    ——這句電影《轉山》的臺詞,是不是令你心中一震。2011年上映的騎行西藏電影《轉山》激發了許多人心中的夢想。有人說,人一輩子之中,應該為了衝動而去做兩件事:一是瘋狂地愛一回;二是想走就走地旅行一次。在現實中,你做到了嗎?這或許與我們或懶惰,或畏懼,或迷惑有關。電影《轉山》的主人公書豪,在離開臺灣之前,也是和很多人一樣,在鋼筋水泥構築的城市裡,重複著「毫無意義」的生活。
  • 三日為期 記錄滇藏線上的「解憂雜貨店」
    2018年1月3日,這部紀錄片正式上線播出,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電話專訪到該片的總導演周曉萌,在一個多小時的採訪時間裡,她將拍攝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並透露首期節目將講述「滇藏公路上的四川飯店」的故事。「我們去了中國12個地方,採訪了上千人」「我們並不是想做一部美美的,擺在那裡只供大家欣賞的紀錄片,而是想做一檔跟大家的生活貼得更緊一些,有溫度的紀錄片。
  • 不可思議的巴塘 | 文明協作曲:多元文化共生地
    ——(清)竹枝詞 現代社會學理論描述 文化傳播和滲透的過程 傳播主體與客體的態度 會同時引發文化的融合、衝突與同化 地處橫斷山脈、江河走廊沿線 巴塘自古以來就是移民交匯之地
  • 你需要提前了解的那些事,有關岡仁波齊轉山的
    你花費了多久的時間完成的岡仁波齊轉山,一天兩天還是三天?打算去轉山之前有沒有遇到麻煩的事情,在轉山途中有沒有後悔的事情,轉山後有沒有遺憾的事情?今天攻略君根據這些年來做藏區旅行的經驗,跟大家說說有關於岡仁波齊轉山的那些事兒。
  • 李厚霖轉山,你所不知道的企業家背後
    很多人知道「李厚霖」的名字,是從「鑽石大亨」、「神秘富商」之類的頭銜開始的。
  • 濟南又多一條「星光隧道」 轉山隧道改造提升工程完工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8日訊(記者 張敏敏) 記者從濟南市交通運輸局獲悉,11月17日晚,旅遊路轉山隧道改造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轉山隧道位於轉山西路與奧體西路之間,該隧道下穿趕牛嶺,是旅遊路貫穿東西交通的關鍵節點,隧道於2004年2月開工建設,2006年6月建成通車。歷經十年運營,隧道內部結構空洞、強度不足、路面破損、照明亮度不足、電纜老化、廣播信號設施不全等問題突出,亟需改造提升。
  • 淨心之旅
    這是第一次進藏,就切入腹地阿里地區,直奔主題:岡仁波齊轉山。第8天,正式開始轉山,全程53公裡:第一天23公裡,從海拔4670m的塔爾欽到哲熱普寺招待所,海拔5100m;第二天30公裡,從哲熱普寺出發,翻越海拔5670m的卓瑪拉山口,回到塔爾欽。平坦的進山入口,這裡看到的是岡仁波齊山體的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