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記》讓驚悚片編劇啟發的電影

2021-01-10 呆呆的馬晨

在一部聲稱揭露《驚魂記》(Psycho)拍攝內幕,以及大師內心陰暗世界的傳記式電影《驚悚大師:希區柯克》(Hitchcock)中,種種關於《驚魂記》的花絮被重現與拼湊起來:起初不被期待與看好的腳本、何以開場四十分鐘就賜死女主角的理由、珍妮李(JanetLeigh)對導演偏執趣味的反感、柏金斯(Perkins)與諾曼貝茲(NormanBates)的人設背景、大導演對妻子的妒恨等等,以及,也許是觀眾最關切的──如何演繹經典的浴室兇殺?

向《驚魂記》致敬的影集《貝茲旅館》,被認為是《驚》前傳。

在這部電影中,希區考克一邊怒斥演員的情感不夠到位,一邊搶過短刀,仿佛宣洩發現妻子與不成材作家幽會的不堪,一刀又一刀,野蠻的力度成就了銀幕上珍妮李的尖叫。在這波再次搶搭希區考克熱的諸多影視作品中,美國影集《貝茨旅館第一季》(BatesMotel)毫不令觀眾失望,拳拳到肉地重新演繹了《驚魂記》中的暴力場景,諾曼貝茲(NormanBates)(那位在《驚魂記》中姓名從未出現的亡母)用「短刀」刺死因為旅館祖產被賣掉,心有不甘打算來找孤兒寡母碴的前屋主。「浴缸」成了躲避追查的陳屍處所,「巡邏的警察」對於諾瑪母子深夜換掉旅館所有地毯心生疑竇,甚至加入了禁忌的戀母情結:當少年兇手諾曼貝茲發現他的同母異父哥哥手機裡來電顯示的「x子」(whore)一詞就是指母親諾瑪的時候,怒不可遏地抄起拍肉錘往哥哥身上砸去。

浴室殺人,恐怖嗎?

經典的入浴時殺人橋段,以現在的觀點看來一點都不血腥。

這些血腥的暴力(或者說欲望)場景不難想像都是向《驚魂記》浴室兇殺的橋段致敬,但為什麼《驚魂記》短短不到五分鐘的兇殺場景,會成為經典?對於口味已經被各種兇案影集與好萊塢連環殺手養大的現代觀眾來說,這五分鐘不到的橋段,幾乎連輔導級都稱不上:一把在空中揮舞著但與珍妮李的裸體近乎沒有接觸的短刀,並未伴隨著不成比例的大把鮮血,兇手隨即轉身離去,沒有特寫屍體全貌的鏡頭,鏡頭跟著亡者的目光(自然也沒有敬業瞬間放大的瞳孔),被帶到那疊藏在報紙裡,與兇殺及接下來劇情毫無關係的鉅款上。

難道不是兇殺本身,也就是據說讓女性不敢淋浴的這幕殺人場景,讓《驚魂記》成為經典嗎?不,讓《驚魂記》成為經典,讓後世一切致敬橋段不致於浮濫的,完全不是兇殺本身,而是兇殺前前後後那些瑣碎的細節帶給觀眾的想像空間:兇殺前諾曼貝茲若有所思地走進別墅,面無表情地拾上兩級階梯後又走向內廳,兇殺後雖然有些驚慌但不失熟練地料理善後(這些清潔場景甚至長過兇殺片段!)。是這些「伏筆」讓我們對殺人本身有了想像空間,那凸顯「一刀又一刀」的視角反映的是何種強烈的情緒?是母子之間糾葛的畸形情感?或,一如《群鳥》,只是大師無以宣洩的憤恨?對兇殺現場嫻熟的處理是否意味著這不是偶發的第一次?所有的《驚魂記》衍生劇,都在致力於衍生,或者說腦補,這些細節背後的故事。

生命終結,故事開始

《貝茲旅館》母子藏屍的場景。

於是,《驚魂記》真正的驚悚與懸疑其實是從四十分鐘後,女主角死亡時才開始。在這一刻起,珍妮李為什麼非得盜款、她和情郎有沒有未來、老闆會不會追究等等前四十分鐘鋪陳的情節都不再重要。四十分鐘後,唯一的重要的只剩「女主角已死」的事實,唯一的懸疑與驚悚只有如何解釋這件死亡。這是《驚魂記》對所有兇案電影與影集的教誨──是「死亡」延續了所有的情節,即使是無意義的死亡也不例外。難道死亡本身不是更能見證情節,乃至於角色性格之瘋狂與驚悚的「證據」?正如勞動大銀幕影星凱文貝肯出馬的美國影集《殺手信徒》(The Following)中顯示的,自稱任務失敗的信徒,要求教主對他執行死刑,其他信徒於是面無表情地開始在地板鋪上塑膠袋(又是一個注重兇殺現場清潔的橋段!),以準備接下來無意義的殺戮。

殺人不怎麼恐怖,恐怖的應該是做不完的事後清潔工作。

現代觀眾不一定欣賞《驚魂記》陽春的兇殺橋段,但肯定接受了《驚魂記》的暗示:我們正在看的這齣劇一定有人會死。猜測誰的死亡旗幟已經升起,成為驚悚片的核心樂趣。例如,某角色開始異常地多話,或者簡單一點,居然鬥膽在《驚聲尖叫》(Scream)系列電影中擅自單獨行動。現代觀眾也肯定已經習慣〈驚魂記〉的敘事:用死亡把一切看似漫不經心的細節拼湊成更大的驚悚圖像,死亡不是故事的終結,死亡本身甚至沒有意義,就像《驚魂記》(一點都不意外地)花了比兇殺本身更長的時間敘述珍妮李遇害前的無意義行為:把記帳紙條撕個粉碎,然後丟入馬桶衝掉。雖然往後從這些粉碎紙屑推論出珍妮李到過旅館,但殊難想像潔癖角色如諾曼貝茲之流,會遺漏處理馬桶。不妨假設這個撕紙行為像是搓手指一樣毫無意義的習慣,或許更能反襯出兇殺的突如其來與驚悚。

究竟跟媽媽發生了什麼事?令人介意的母子關係。

甚至兇殺本身不合理也無所謂,像是廚房好巧不巧有個沒收起來的拍肉錘子,信徒莫名要求被賜死等等,重要的是兇殺的暴力場景、現場的清理、行兇者(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變態殺人動機,甚至是兇殺的失敗。讓《驚魂記》成為經典的,當然也不是犯行本身的匠心獨具,而是種種日常生活的元素,原來可以這樣編織進兇殺的場景之中:花灑、浴缸、後車廂,如此種種。甚至是《驚魂記》原作中漏未陳述的元素,在衍生劇集《貝茲旅館》中也考慮到了,諾瑪母子辛苦地一前一後扛著屍體走過那個別墅前略為陡峭的階梯(這不是遠比兩個人一起扛著屍袋丟進淡水河更寫實與驚悚嗎?)。這讓往後的兇案編劇腦力激蕩的問題,不再是考慮要讓哪個角色死得合情合理,而是:如何讓日常生活的元素,有條不紊地組合進兇殺的場景?這才是《驚魂記》留給後世所有驚悚片編劇的啟發。

相關焦點

  • 免費在線電影網佳片分享丨《驚魂記》讓驚悚片編劇啟發的電影
    驚魂記(1960)電影地    區:美國類    型:恐怖 驚悚 懸疑導    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主    演:安東尼·博金斯維拉·邁爾斯約翰·加文珍妮特·利馬丁·鮑爾薩姆簡    介:《驚魂記》(Psycho ,
  • 神似鄧紫棋美女上演搭車遇狼驚魂記
    空虛寂寞冷來看魚丸說電影首先魚丸要先感謝眾多熱情的小夥伴們其中一些人居然把魚丸最早的視頻翻出來了說實話早期的視頻有點辣耳朵剛做視頻的時候感覺全世界都與我為敵究竟有多艱難你們應該可以感受到因為耗費了很大力氣這些視頻也沒捨得刪還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面留存不過在魚丸電影也就是本公眾號上你們看到的一定都是精品
  • 《驚魂記》心理恐怖驚悚片開山之作!被收入電影學院做教材,大師希區柯克最純熟作品之一
    今日推薦|《驚魂記》
  • 進口大片來勢洶洶 法國電影「驚魂記」大玩懸疑
    進口大片來勢洶洶 法國電影「驚魂記」大玩懸疑     情人節檔電影市場爆發驚人能量,單日票房和觀影人次雙雙破紀錄。
  • 《驚魂記》30周年 | 林青霞和王祖賢的首次合作
    《驚魂記》在1989年10月5日上映,今天正好是其上映30周年的日子。
  • 《普羅旺斯驚魂記》3D來襲 芭比娃娃變古宅魅影
    《普羅旺斯驚魂記》3D來襲 芭比娃娃變古宅魅影  《普羅旺斯驚魂記》劇照《普羅旺斯驚魂記》劇照。   網易娛樂6月14日報導 歐洲3D驚悚巨製《普羅旺斯驚魂記》將在國內公映暑期檔震撼來襲,這部電影有著好萊塢恐怖片的剪輯節奏也有著日本近乎壓抑絕望的心理虐待。
  • 《驚魂記》:這部60年代的作品如何成為影史經典?
    希區柯克經典作品《驚魂記》儘管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驚魂記》以4億美元的總收入成為他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成功,但並沒有創下紀錄。在美國有聲電影中排名第164,在1960年上映的電影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斯巴達克斯》),在黑白電影中排名第五。然而,很少電影會有如此的影響力。《驚魂記》由B級恐怖片作者編寫劇本,並以較低成本拍攝,這不僅僅是票房上的成功;它還改變了導演和演員拍攝的電影類型,並開創了一種全世界通行的電影語言。
  • 《電鋸驚魂》男星託賓·貝爾接拍新驚悚片《The Deep End》
    《電鋸驚魂》男星託賓·貝爾接拍新驚悚片《The Deep End》  爪遊控1月17日消息,近日,被網友稱為「豎鋸先生」的男演員託賓·貝爾接拍新的驚悚片《The Deep End》,該片由指導過《犧牲品》與《
  • 《地下室驚魂》打造懸疑之旅 欲做最好驚悚片
    《地下室驚魂》打造懸疑之旅 欲做最好驚悚片     日前,伴隨著賀歲大戰的日趨激烈,鐵定12月28日全國公映的「國內首部地下室情愛懸疑驚悚大片」《地下室驚魂》試圖以嶄新的面貌、做最好的驚悚片為驚悚類型片正名
  • 電影資訊:《仲夏夜驚魂》細思極恐的驚悚片
    《仲夏夜驚魂》是由阿里·艾斯特執導,佛羅倫斯·珀、威爾·保爾特等主演的懸疑驚悚片。講述一對情侶前往瑞典的朋友家中度假,當地以過仲夏節而聞名,但今年的仲夏節卻因為邪教徒的攪合,演變成為一場充滿暴力與離奇的局面。
  • 《奪命旅行》被驚悚片達人稱為中國版電鋸驚魂(免費在線觀看)
    >(<-- 長按複製),最新院線電影天天免費看![免責聲明] 視頻均來自網際網路,我們不保存視頻本身,只提供外部播放連結,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奪命旅行導演: 鄧衍成編劇
  • 吐槽大會:國內驚悚片特點及筆仙驚魂3的細節吐槽
    恐怖片相信大家都看過,其實國內的恐怖片相對於日本、美國的恐怖片只能算得上驚悚片,到最後都不會出現所謂的真正的「鬼」,而都是人為的,要麼就是女主受刺激患了什麼精神疾病,需要再度刺激,朋友們組織刺激的劇情;要麼就是有人報仇,藉助大家的迷信思想誤導大家往一個方向想。
  • 懸疑驚悚電影劃時代之作《驚魂記》
    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1960年老電影《洞》的影評,今天介紹的這部同樣來自1960年出品的優秀作品。不過,前者講越獄,後者講犯罪。你知道《禁閉島》《致命ID》《搏擊俱樂部》這類人格分裂的電影的開山鼻祖是誰嗎?答案:希區柯克的《驚魂記》。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犯罪電影。
  • 吐槽大會:國內驚悚片特點及筆仙驚魂3的細節吐槽
    總而言之,國內驚悚片到最後一定會解釋清楚封面嚇人,開頭吊起觀眾的緊張情緒,到最後解釋,這些都是國內驚悚片慣用的套路,這些年從來沒有一部驚悚片能逃過這樣的套路,可以說國內的驚悚片從來都沒有什麼新意或者是進步。其實這也不能怪編劇,只能說行情如此,不然通不過審核,也就看不了。
  • 這部安吉麗娜·茱莉激情驚悚片,電梯裡最驚魂!變態殺人狂隱藏深
    作者:曉風恐怖驚悚片作為商業片的一個重要類型,一直活躍在世界電影舞臺,今年以來,北美電影市場上就先後有《逃出絕命鎮》《小丑回魂》《
  • 【免費】《奪命旅行》被驚悚片達人稱為中國版電鋸驚魂(免費首發,在線觀看)
    >(<-- 長按複製),最新院線電影天天免費看!奪命旅行導演: 鄧衍成編劇: 暢遊主演: 品冠 / 曾泳醍日前,影片發布預告片,驚悚與血腥齊飛,挑戰觀眾的視覺和心理承受能力,被體驗派驚悚片達人稱作「中國版《電鋸驚魂》」。  驚悚、血腥接連衝擊  預告片中,集合了驚悚、血腥元素,讓人提前感受到了驚悚氣息。一開場,便是一名男子匍匐進畫面,滿身的血跡、絕望的眼神,加上一句旁白「可能臨死前看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更是帶來無限想像,從視覺上與心理上帶來了強烈的衝擊。
  • 驚悚片鼻祖,不帶血腥的毛骨悚然
    還是希區柯克的作品。可《驚魂記》不一樣,明明是1960年的電影,卻有著跨越時間的成熟。希區柯克在《電影》中表現出高超的技巧,同時電影也成為了心理恐怖驚悚片的開山之作。誰不說一句《驚魂記》🐮當然也有可能是彎弓自己膽子小。
  • 沙馬蘭回歸驚悚片 《探訪驚魂》定檔明年911
    印度裔導演M-奈特-沙馬蘭最近回歸他所擅長的驚悚片領域  搜狐娛樂訊(文/耷子)去年因為《重返地球》而獲得多項金酸莓大獎的好萊塢印度裔導演M-奈特-沙馬蘭(M.Night Shyamalan),最近回歸他所擅長的驚悚片領域,打造了一部最新作品《探訪驚魂》(The Visit)。該片在拍攝期間的片名叫《日落》。這部小成本的電影一共只有7個角色,但故事頗有殺傷力,有望為沙馬蘭瀕臨崩潰的事業,帶來一個轉機的可能。今日,影片敲定了上映日期:2015年9月11日。
  • 希區柯克與《驚魂記》
    最重要的是,它開闢了一個電影類型,成為了心理恐怖驚悚電影的開山之作。——《驚魂記》。《驚魂記》不過時至今日,希區柯克到底是不是藝術家、他的電影到底是不是藝術電影在影迷間仍然時常引發爭議。《驚魂記》故事看似簡單,實則一點也不簡單。
  • 《小島驚魂》將驚悚片帶至新高度的優秀佳作
    《小島驚魂》《小島驚魂》。這部電影其實在早年間只會在一些小眾的電影愛好者論壇中流傳,之後,豆瓣橫空出世,再之後,最近幾年,可以明顯感覺到大眾對於電影的喜愛度和了解度,以及對於不同領域的各種各樣的另類電影的包容度在逐漸提高,所以這部電影也從當年的小眾經典驚悚片慢慢地走進大眾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