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蘑菇
圖|網絡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述情障礙」絕大多數應該是第一次聽見這個名詞,官方定義又譯作「情感表達不能」或「情感難言症」,它並非一種獨立的精神疾病,可為一種人格特徵,也可為某些軀體或精神疾病時較常見到的心理特點,或為其繼發症狀。
這一大段可能大家很難理解,通俗一點,舉個例子:
丈夫在客廳拖地,妻子在廚房準備做晚餐,突然妻子在廚房大叫一聲,丈夫趕忙放下拖把,跑進廚房。
丈夫看見妻子的手劃破了,於是立馬發飆,大聲道:「怎麼這麼不小心。」
聽了丈夫的話,妻子心裡想,我手都劃破了,你還這樣說我,你到底愛不愛我啊。
這個情景或者與之類似的情景,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因為自己的身邊不時會發生著類似的事情。
很可能就因為這幾句話,夫妻倆又陷入爭吵,轉而在彼此的心裡又留下一道裂痕,一點一點的消磨掉彼此間的愛。
但很多人可能沒有細想,他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的時候,他是出自於」關心「的。
只是他不會表達關心,他遇到所有令他,無所適從,脫離掌控的事情,這個時候他都把它變成憤怒表達出來,這就是:「述情障礙」。
述情障礙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父母之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
很多時候,明明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有可能因為「述情障礙」,而導致變得糟糕透頂。
就如上面故事中的丈夫,他本是出自關心,如果妻子能理解這種憤怒的關心還好,如果理解不了,那麼自然免不了爭吵或者是留下一份」你關心我「的舊帳,等到哪次吵架,說不準就會翻出來。
為了避免出現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好好地認識一下「述情障礙」。
人們說,人生的第一次教育一定是來自於家庭,來自於父母,同樣「述情障礙」也是如此。
當父母沒有跟孩子做過更多的情感交流的時候,這個孩子是不會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是不會用關心的口氣,擔心的口氣,用一種比較著急、緊張的口氣,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關心。
在曾經那個只要吃飽飯的年代,人們大多奉行的都是只要給你吃飽了就行,至於感情交流則很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他在表達情感的時候,會之間變成憤怒。
然而時代在不斷發展,如今人們早已解決溫飽,越來越追求一種精神上的滿足與安全感。
當這個孩子長大後,結婚,這種」述情障礙」很有可能給他的婚姻帶來很大的危機,因為他不懂得如何交流感情。
現在有很大人之所以感動婚姻不幸也是如此:
在外人面前,他/她是幸福的,因為另一半非常能幹,但只有自己才明白自己的痛苦,家是個溫柔的地方,但對方永遠溫柔不起來,對方好像只是個賺錢的激情,沒有生活常識的大孩子。
在婚姻裡對於另一半沒有過多的感情付出,也不太需要別人的依賴,對於家庭也是如此,感情在對方的心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倘若,你覺得不幸,想要離婚,那麼多半會遭受人們的道德綁架。
但有些人,永遠只是外人眼中的好人,他們永遠難以獲得家人的認可,難以成為好丈夫/好妻子、好父親/好媽媽、好兒子/好女兒。
很大人因為從小缺乏父母的關心,從小自己一個人打拼,過早的成熟,這樣成長起來的人大多數「鐵石心腸」的。
但只要你用心去引導,慢慢去改變對方,只要能把那顆冰冷的心捂熱了,那麼將會回報你巖漿般的熱愛。
有時候,冷漠就像是常年被暴風雪冰封的火山,只要你鑽得夠深入,爆發的熱情也是相當壯觀的。
很大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能看懂其中的含義,或許你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心中正在默念:「真的,真的,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
END
感謝閱讀:
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看法?歡迎留言
我是小蘑菇,一顆滾燙的靈魂,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陌生的你一點幫助,帶給你一點在我眼中的情懷、知識與魔力,點擊上面『關注』,持續接受這份魔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