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情障礙:他其實很愛你,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太對而已

2020-12-27 從不改名的小蘑菇

文|蘑菇

圖|網絡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述情障礙」絕大多數應該是第一次聽見這個名詞,官方定義又譯作「情感表達不能」或「情感難言症」,它並非一種獨立的精神疾病,可為一種人格特徵,也可為某些軀體或精神疾病時較常見到的心理特點,或為其繼發症狀。

這一大段可能大家很難理解,通俗一點,舉個例子:

丈夫在客廳拖地,妻子在廚房準備做晚餐,突然妻子在廚房大叫一聲,丈夫趕忙放下拖把,跑進廚房。

丈夫看見妻子的手劃破了,於是立馬發飆,大聲道:「怎麼這麼不小心。」

聽了丈夫的話,妻子心裡想,我手都劃破了,你還這樣說我,你到底愛不愛我啊。

這個情景或者與之類似的情景,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因為自己的身邊不時會發生著類似的事情。

很可能就因為這幾句話,夫妻倆又陷入爭吵,轉而在彼此的心裡又留下一道裂痕,一點一點的消磨掉彼此間的愛。

但很多人可能沒有細想,他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的時候,他是出自於」關心「的。

只是他不會表達關心,他遇到所有令他,無所適從,脫離掌控的事情,這個時候他都把它變成憤怒表達出來,這就是:「述情障礙」。

述情障礙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影響著父母之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孩子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

很多時候,明明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有可能因為「述情障礙」,而導致變得糟糕透頂。

就如上面故事中的丈夫,他本是出自關心,如果妻子能理解這種憤怒的關心還好,如果理解不了,那麼自然免不了爭吵或者是留下一份」你關心我「的舊帳,等到哪次吵架,說不準就會翻出來。

為了避免出現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好好地認識一下「述情障礙」。

人們說,人生的第一次教育一定是來自於家庭,來自於父母,同樣「述情障礙」也是如此。

當父母沒有跟孩子做過更多的情感交流的時候,這個孩子是不會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是不會用關心的口氣,擔心的口氣,用一種比較著急、緊張的口氣,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關心。

在曾經那個只要吃飽飯的年代,人們大多奉行的都是只要給你吃飽了就行,至於感情交流則很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他在表達情感的時候,會之間變成憤怒。

然而時代在不斷發展,如今人們早已解決溫飽,越來越追求一種精神上的滿足與安全感。

當這個孩子長大後,結婚,這種」述情障礙」很有可能給他的婚姻帶來很大的危機,因為他不懂得如何交流感情。

現在有很大人之所以感動婚姻不幸也是如此:

在外人面前,他/她是幸福的,因為另一半非常能幹,但只有自己才明白自己的痛苦,家是個溫柔的地方,但對方永遠溫柔不起來,對方好像只是個賺錢的激情,沒有生活常識的大孩子。

在婚姻裡對於另一半沒有過多的感情付出,也不太需要別人的依賴,對於家庭也是如此,感情在對方的心中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倘若,你覺得不幸,想要離婚,那麼多半會遭受人們的道德綁架。

但有些人,永遠只是外人眼中的好人,他們永遠難以獲得家人的認可,難以成為好丈夫/好妻子、好父親/好媽媽、好兒子/好女兒。

很大人因為從小缺乏父母的關心,從小自己一個人打拼,過早的成熟,這樣成長起來的人大多數「鐵石心腸」的。

但只要你用心去引導,慢慢去改變對方,只要能把那顆冰冷的心捂熱了,那麼將會回報你巖漿般的熱愛。

有時候,冷漠就像是常年被暴風雪冰封的火山,只要你鑽得夠深入,爆發的熱情也是相當壯觀的。

很大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能看懂其中的含義,或許你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心中正在默念:「真的,真的,這就是我,我就是這樣……」

END

感謝閱讀:

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看法?歡迎留言

我是小蘑菇,一顆滾燙的靈魂,希望我的文字能帶給陌生的你一點幫助,帶給你一點在我眼中的情懷、知識與魔力,點擊上面『關注』,持續接受這份魔力吧。

相關焦點

  • 心理|述情障礙——愛你卻傷了你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述情障礙」,恰好說的就是這一類問題。「述情障礙」(alexithymia)是個希臘詞,意思是無法表達感受,指的就是一個人很難正常的感知和恰當的抒發自己的情緒,也很難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這樣的現象其實很普遍,就好像正在寫作,向你侃侃而談的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重度患者。
  • 述情障礙|無法自我表達的人
    他們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徵:特別不能夠恰如其分地、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這個在心理學專業領域有一個名詞:述情障礙,即表述自己的情感有困難。其實一個人不管心裡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感受和情緒,只要他能夠用恰當的言語表達,對自身的影響和負面作用就會減弱。
  • 述情障礙:你知道你的感受嗎?
    然而,在內心深處,你擔心你只是在浪費你的生命。  你不喜歡感覺失控,特別是在關係方面。因此,即使你渴望友誼和親情,你也避免親密的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述情障礙並不意味著你完全冷漠。你可能仍然有內心的感覺,但你很難感覺到與你的感覺有關,或者你無法向別人表達它們。  述情障礙本身並不被認為是一種精神障礙。
  • 情感障礙症:述情障礙 6
    無意識的情緒表達一些述情障礙個體表現出突然或者出人意料的哭
  • 情感障礙症:述情障礙 1
    十年後,更多的研究人員加入了對述情障礙的新興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心理分析師喬伊斯·麥克道爾、亨利·克裡斯特爾和格雷姆·泰勒,他們1997年合著了一本關於述情障礙的書,證實了他在這一領域的權威地位。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述情障礙的概念在理論上得到了完善,目前它由以下特徵定義:1   難以識別感覺和區分感情和身體的情緒喚起的感覺2    難以向他人描述感情3   想像力受損4   思維方式受外界約束(泰勒、巴格比和帕克1997年)具體說明以上四點:1、難以識別和描述感情有述情障礙的人很難識別情緒狀態
  • 感謝樊登,讓我認識到了述情障礙
    以前真的是不知道什麼是述情障礙,我真的是以為是樹型障礙,因為都是音頻課嘛,而且還真有樹型障礙,可是總覺得有些什麼不對。直到樊登與王小騫一起聊天,聊王小騫的新書《媽媽知道怎麼辦》,聽到了述情障礙,才解答了我的疑惑。
  • 述情障礙者情感解析:只愛而...
    ,不會只有你一個人不知道吧?」有網友特別分析角色設定,覺得其實白熙成比起「反社會人格障礙」,應該更偏向「述情障礙者」,也就是無法分辨自己的情緒、情感,當然也不會知道要如何表達。如果按照述情障礙者的情況來分析,他不是不愛妻子車智媛,而是根本分不清自己是「愛情」還是「依賴」或者是「愧疚」。
  • 述情障礙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一些無法說出情緒的人
    它可以發生在多達10%的人口中,這可能意味著這會發生在你們中的一些人身上,這可能意味著這會發生在你們中的一些人身上,它被稱為「述情障礙」,我們應該說,儘管人們可能會經歷一些,有點感覺他們就是認不出來,他於2018年接受英國獨立報採訪,這就是他說的,我好像在撒謊,我是誰,這個人說他感覺不到幸福,感覺不到愛,不會感到羞恥,興奮或厭惡,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場騙局,因為為了交流
  • 《惡之花》賢秀愛他老婆?有述情障礙,對比他眼神,根本把家人寵成公主
    最近有不少劇迷熱議「賢秀到底愛不愛智媛」?《惡之花》網友解析,賢秀是「述情障礙」,網友也對比他看外人VS看家人眼神,根本把老婆&女兒寵成公主!《惡之花》賢秀是「述情障礙」!不是反社會人格《惡之花》剛開播時,李準基的雙面演技,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劇中賢秀&智媛結婚多年,看似恩愛,然而實際上賢秀所有的表情,不管開心或憤怒,全部都是「演出來」的。
  • 有一種人其實很愛你,只是不善言辭,不知道怎麼對你表達而已!
    有一種人,其實心裡明明很愛你,也很想和你取得更多的溝通交流和心靈上的互動,也想和你有許多的愛意纏綿,但是又不善言辭,也不知道怎麼對你表達才好!既然不善言辭,那麼就只有用他們的真誠和獨特的方式來關心你!這樣的人,其實心中對你充滿著特別的好感和愛的時候,心裏面也會一直默默的牽掛著你想著你,每天上班工作,吃飯睡覺之餘,心裏面都會默默的想念著你,很多時候,心裏面都充滿著那種濃濃的相思,和深深的愛意,也特別的想關心著你,但是自己又不善言辭,也不知道怎麼去表達心中的那種愛,也不知道怎麼去用言語來傳遞這份真摯而又單純的情感!
  •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韓劇《惡之花》背後,那些無法表達情緒的人
    得知診斷結果後,餘琿也並沒有感到絲毫輕鬆:「有些病知道是什麼就快好了,然而心理障礙是,知道是什麼才是治療的開始而已,不過至少是向好的方面轉變了。」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 看到很多觀眾不太理解劇中男主表現出的情感障礙,路路在豆瓣上以親身經歷對網友進行了科普。
  •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韓劇《惡之花》背後,那些無法表達情緒的人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 看到很多觀眾不太理解劇中男主表現出的情感障礙,路路在豆瓣上以親身經歷對網友進行了科普。她的小女兒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述情障礙是其中的症狀之一。有時候,女友做了讓他感動的事情,他會表達感動但不會說愛,女友便會誘導他表達。餘琿認為,面對有述情障礙的人,伴侶和家人往往是感到最無力和崩潰的。「她的無力感是因為自己犧牲那麼多,卻換不來情緒上的共鳴與反饋,而這很可能像是無底洞,可能一輩子都會如此。」 「男朋友和男主有一樣的情感障礙。」看了這部劇,小妍也在豆瓣上寫下了自己的經歷。
  • 用憤怒的方式表達關心,這背後是童年的情感忽視,也是父母的無奈
    有些人只會用憤怒的方式表達關愛13歲的陽陽生病了,媽媽用責備的語氣對他說,讓你多穿點衣服,就是不聽!現在生病了,知道難受了吧?陽陽更難受了,生氣不理媽媽了。陽陽媽媽不愛陽陽,不關心陽陽嗎?不是的,相反,陽陽媽媽是太關心太愛陽陽了,才會責備他。但是為什麼關心和愛的方式要用責備來表達?這是因為陽陽媽媽不會或者不習慣用語言來表達關心,只能用這種方式(責備)來表達愛。在青春期的少年陽陽看來,媽媽的這種表達愛的方式,一點愛也沒感受到。
  • 其實我還愛著你,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其實我還愛著你,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不知道你們有沒聽懂薛之謙的那首《其實》嗎? 剛開始我以為薛之謙是想告訴我們,在愛情當中要學會放下,誰沒誰不能好好的過, 但是我聽到最後我才發現,這首歌的真正含義,也正應了那句歌詞。
  • 有時,男人喜歡「折磨」你,恰說明他很愛你,只是他不太會表達愛
    愛情裡的所有愛與恨,都讓我們更認識自己和了解自己。然後,終有一天,我們或許就能看淡那些曾經糾結的愛恨,學會珍惜身邊的一份深情。人就是這樣,只有經歷的夠多,才能夠看清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會變得深情。不過,男人相比於女人,在愛情裡還是不夠成熟,表達愛意的方式可能會比較極端。
  • 一片真心被枉負時,他也沒有錯,只是不愛你而已!
    只是因為付出的真心沒有得到回應,就把自己扮演成一個悽慘的主角,好像不愛自己的那個人就是犯了極大的錯,竟然沒有能夠發現自己的好。聽過很多類似這樣口吻的安慰,是他不懂得發現你的好,錯過你那是他的損失,他以為自己是誰啊,大不了咱不要了。你看,朋友們總是那麼的義正言辭。可是你不覺得,愛情本來就是情出自願的過程嗎?
  • 有這些表現的男人,表面愛你,其實只是和你玩玩而已
    很多女人在遇上渣男的時候,都喜歡自欺欺人的說,他一定會慢慢的愛上自己,慢慢的為愛改變。然而,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那麼當他和你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會總是讓你流淚,讓你覺得失望,讓你一次又一次的自欺欺人。或許,你愛的那個男人,他真的只是表面上很愛你,實際上只是和你玩玩而已。
  • 愛你,他只是說說而已;而你,卻耗盡了全部的力氣!
    每個女人都能根據這一點分辨出男人愛不愛自己,只是有的不敢確定,有的不願接受,還有的明明已經確信無疑男人不愛自己,還拖泥帶水讓自己陷入一個矯情的怪圈,說什麼想分手又不捨得。這種糾結的心理是痛苦的代名詞,你不放手,那就只能痛苦。該分手的愛情不分手,那就沒人能救得了你。
  • 《其實他沒有那麼喜歡你》,你只是不願意相信而已
    其實他沒有那麼喜歡你,戀愛中的人喜歡給對方的言行帶濾鏡,但是喜不喜歡都能感受到,只是我們不願意相信他並不喜歡你。戀愛是迷魂計,《其實他沒有那麼喜歡你》這部經典電影讓愛情裡自我陶醉的人清醒一下。上帝給了你很多誘惑,卻不讓你輕易得到,但是總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開燈,想念就聯繫。我們最多也就是個有故事的人,所以,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卻身不由己。如果一個男人表面上對你不怎麼在乎,他就真的不在乎你。沒有例外。但是相信真正喜歡你的人一定不會讓你費盡周折去找他——因為他會主動送上門來。
  • 《只是太愛你》火了,關於他的回憶再也不僅僅是《斷點》!
    不久前,張敬軒的一首《只是太愛你》火了。火到什麼地步呢?在當今短視頻為王的時代,你刷到的十個短視頻裡面會有八個用了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對於張敬軒,怎麼說呢他《斷點》火那陣可能現在的年輕人都還小吧最近的《只是太愛你》讓他重新回到大家的視野很多人說,他只是差個機會而已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廣東歌壇,軒叔的影響力與成就是不輸Eason的以至於,軒叔在內地唯一傳唱度比較高的依舊是十年前的斷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只是太愛你》爆紅網絡,這首軒叔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