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述情障礙——愛你卻傷了你

2020-12-27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好書大爆炸,ID:Shijia920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明明想冷靜地表達,開口卻滿是急躁和憤怒;明明事情沒那麼嚴重,搞得卻好像是火山爆發一樣;甚至是,明明想表達對某人的關心,結果開口卻都是數落和指責。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述情障礙」,恰好說的就是這一類問題。「述情障礙」(alexithymia)是個希臘詞,意思是無法表達感受,指的就是一個人很難正常的感知和恰當的抒發自己的情緒,也很難體會和理解他人的感受。

這樣的現象其實很普遍,就好像正在寫作,向你侃侃而談的我,也認為自己是一個重度患者。

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這種現象最初被發現於心理分析家在給病人治療的時候,醫生發現有些病人很難描述自己的情緒,取而代之的是生理上的反應,例如,心跳加速、出汗、頭暈頭痛等。

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這種現象很可能和孩子被過早的要求獨立有關;另外,家長早期沒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沒有較好的情感互動,也會造成這種心理障礙;也可能是在生活中,由於某次意外,精神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另外,從腦科學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分為很多區域,每個區域有每個區域的分工,有管情緒的,有管語言的,有管視覺和聽覺的等等。如果一個人患有比較嚴重的「述情障礙」,那麼,很有可能是由於在他的大腦裡,主管情緒和主管語言表達的區域之間,沒有建立足夠好的連接。

不過,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什麼腦損傷,主要原因,只是某種心理上的障礙而已。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感覺冷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麼困難呢?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句話,「恐懼是一切負面情緒的根源。」

其實,大多數的心理障礙都有一個統一的根源,一個字「怕」。

我不想說,因為我知道每個人都很忙,怕自己向朋友倒了太多的苦水遭人厭煩;我不想說,其實那次你真的很過分,我沒有說,因為我怕表達了自己的憤怒之後,我們的關係便是沒有了關係;我不想說,其實你今天穿的很好看,有件事你做的很棒,因為有個詞叫「奉承」,有個詞叫「諂媚」,我怕給自己和他人留下這樣一個印象;我不想說,因為我怕表達自己太多的情緒,會被人看不起,因為如今有一句話叫「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這是一個崇尚理性的時代,大家都追求理性;我不想說,我怕我說了,你不理解,或者是你可能根本不在意;而有時候,我是不敢說,怕說完之後,你會擔心。

正是因為這麼多的「怕」,這麼多的恐懼沒有得到很好的表達和排解,積壓在心裡,最終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憤怒。而所有的憤怒都有同樣一個目的,那就是控制對方,控制結果。

因為我在乎,所以我怕,我擔心,我想控制你來聽我的。這也正是為什麼往往在親密關係中,這種障礙的表現越發的明顯,我們更加的不會好好說話,更加的不會冷靜地表達了。然而,這種出於控制目的的憤怒,最影響親密關係的維繫。

其實,良好的關係不是靠克制和掩飾維繫的,真誠相處的人不必隱藏自己的不滿,也不必把他人看得太脆弱,有什麼心事就說出來,主動並且用合適的方式去溝通,就沒有了那麼多不必要的擔心和恐懼。

每當你發現心裡的那些恐懼時,你要告訴自己,那都是幻覺,都是自己假設出來的,通過正確的溝通是可以解決的,告訴自己,這都是「述情障礙」的蠱惑,我們是可以與他人好好溝通的。

另外,我們都應該慢慢地學會傾聽,學會讚賞,學會抒發憤怒,學會觀察他人的情緒。刻意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讓他人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候,感覺到很舒服,這是多麼重要且必要的能力啊。

也許你認為學習這些很麻煩,嗨,人生不就是一場修行嗎,難道不是嗎?

相關焦點

  • 述情障礙:你知道你的感受嗎?
    在我們生活的某個時刻,我們都經歷了悲傷、恐懼、壓力、喜悅和愛。當好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會在心裡感到輕鬆和快樂。當我們經歷損失和失敗時,我們的胃底會有一種下沉的感覺。  但想像一下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會怎樣?如果你永遠不能確定你是悲傷還是快樂呢?如果你確實悲傷或沮喪,但你自己甚至不知道呢?你能想像那有多令人困惑嗎?  述情障礙,來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沒有情感的語言。」
  • 述情障礙:他其實很愛你,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太對而已
    ,也可為某些軀體或精神疾病時較常見到的心理特點,或為其繼發症狀。但很多人可能沒有細想,他說:」你怎麼這麼不小心「,的時候,他是出自於」關心「的。只是他不會表達關心,他遇到所有令他,無所適從,脫離掌控的事情,這個時候他都把它變成憤怒表達出來,這就是:「述情障礙」。
  • 述情障礙|無法自我表達的人
    這個在心理學專業領域有一個名詞:述情障礙,即表述自己的情感有困難。其實一個人不管心裡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感受和情緒,只要他能夠用恰當的言語表達,對自身的影響和負面作用就會減弱。雖然它的中文名是「障礙」,但述情障礙(Alexithymia)卻並不是某種精神疾病,而它是一種人格特質。
  • 情感障礙症:述情障礙 6
    (泰勒等人,1997年)儘管有述情障礙的人形成了依賴關係,但他們可以比非述情障礙的受撫養人更容易地將依賴關係從一個人轉移到另一個人,而非述情障礙的受撫養人通常會因失去所選擇的依戀圖形而極度痛苦。人可以成為高度可互換的述情障礙的個人,誰不容易識別情感的意義在其他人。
  • 情感障礙症:述情障礙 1
    劇好看,也來了解一下這個病吧……描述這種現在被稱為述情障礙的行為最早是由精神病醫生Peter E.Sifneos和johnc.Nemiah詳細描述的,他們當時在以色列貝斯醫院工作,病人表現出心身障礙。十年後,更多的研究人員加入了對述情障礙的新興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心理分析師喬伊斯·麥克道爾、亨利·克裡斯特爾和格雷姆·泰勒,他們1997年合著了一本關於述情障礙的書,證實了他在這一領域的權威地位。
  • 述情障礙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一些無法說出情緒的人
    它可以發生在多達10%的人口中,這可能意味著這會發生在你們中的一些人身上,這可能意味著這會發生在你們中的一些人身上,它被稱為「述情障礙」,我們應該說,儘管人們可能會經歷一些,有點感覺他們就是認不出來,他於2018年接受英國獨立報採訪,這就是他說的,我好像在撒謊,我是誰,這個人說他感覺不到幸福,感覺不到愛,不會感到羞恥,興奮或厭惡,他的生活就像是一場騙局,因為為了交流
  • 感謝樊登,讓我認識到了述情障礙
    以前真的是不知道什麼是述情障礙,我真的是以為是樹型障礙,因為都是音頻課嘛,而且還真有樹型障礙,可是總覺得有些什麼不對。直到樊登與王小騫一起聊天,聊王小騫的新書《媽媽知道怎麼辦》,聽到了述情障礙,才解答了我的疑惑。
  • 述情障礙者情感解析:只愛而...
    ,不會只有你一個人不知道吧?」許多觀眾應該都很好奇,熙成到底愛不愛智媛呢?最新幾集的播出中,熙成曾在停電時守在智媛店外,會看著智媛不自覺露出笑容,也豪不猶豫地捨身為她擋下掉落的工具,讓不少觀眾感嘆,我們熙成根本只是愛而不自知啊!
  • 有述情障礙,對比他眼神,根本把家人寵成公主
    最近有不少劇迷熱議「賢秀到底愛不愛智媛」?《惡之花》網友解析,賢秀是「述情障礙」,網友也對比他看外人VS看家人眼神,根本把老婆&女兒寵成公主!《惡之花》賢秀是「述情障礙」!不是反社會人格《惡之花》剛開播時,李準基的雙面演技,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劇中賢秀&智媛結婚多年,看似恩愛,然而實際上賢秀所有的表情,不管開心或憤怒,全部都是「演出來」的。
  • 青島白癜風醫院講述情障礙與白癜風發病有聯繫嗎?
    核心提示:青島白癜風醫院介紹述情障礙[Alexeyymia]是一種分布在普通人群中的人格結構,其患病率通常為10%至13%,高於重度抑鬱症的患病率6.4%至8.6%,不僅危害到人們的心理健康,而且和白癜風也有著一定的關係。
  • 我就「看片」,不「打飛機」也會傷身體?當心勃起功能障礙盯上你
    目前,隨著知識渠道的增加,很多人在想要搜尋各種資料或者影片時都隨手而來,而在這其中很多男性喜歡在空閒時觀看各種片,甚至有些沉迷於其中。  但如果沉迷其中會導致男人勃起功能障礙,要警惕。  為什麼看片會導致男人勃起功能障礙?  由於男性的性功能是由身體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活動來完成的,當神經系統被刺激後會產生一種令人愉悅的神經遞質。
  • 水瓶座:你可能不知道為了愛你,我克服了多少心理障礙,可結果呢
    今天看了一篇網上的更文,很多人覺得水瓶座很渣,說水瓶座只會愛自己,學不會愛別人。關於這個說法,我不評論,我只想作為一枚水瓶座,說點水瓶座自己心裡想說的話,所以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水瓶座的話請看一下我講的話。
  •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韓劇《惡之花》背後,那些無法表達情緒的人
    1972年,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家彼得·西弗尼奧斯(Peter Sifneos) 將以上表現命名為述情障礙(Alexithymia),又稱「情感難言症」。它並非是一種獨立的精神病,而是軀體或精神病時較常見到的心理特徵或繼發症狀,並與疾病的治療與預後有關。[1] 「述情障礙的人自己不覺得難受,更沒有動力去改變,畢竟我又不需要隱藏身份。」
  • 「我不知道愛是什麼」:韓劇《惡之花》背後,那些無法表達情緒的人
    1972年,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家彼得·西弗尼奧斯(Peter Sifneos) 將以上表現命名為述情障礙(Alexithymia),又稱「情感難言症」。它並非是一種獨立的精神病,而是軀體或精神病時較常見到的心理特徵或繼發症狀,並與疾病的治療與預後有關。[1] 「述情障礙的人自己不覺得難受,更沒有動力去改變,畢竟我又不需要隱藏身份。」
  • 你知道女人受過情傷後,會發生哪些變化嗎?
    深情和無情都是一種修行相對男人,女人在感情問題上更感性,更脆弱,更多情更長情。當然,反面例子也是有的。只是很多時候,你不知道那個反面例子的女人,是不是曾經愛過多次,受過多次傷,然後成長了,然後改變了,然後更智慧聰明了,更理性冷靜了。
  • 如何走出情傷?
    那時候,我還不懂為什麼,直到後來,我才漸漸明白,愛情未必都是美好的,需要一顆強心臟,否則,不好的感情,嚴重的情傷,對人的摧殘,可能是毀滅性的、永久性的傷害。《黃帝內經》云:遇見一個人,心動了,想多看一眼,是動「魄」,而真正愛上,才動「魂」。既然愛會動魂,也必定也會傷魂。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失戀的人,失魂落魄一般,行屍走肉一樣,如果是心力不夠堅強的人,甚至可能會失去生存的意志。
  • 同性戀不是心理障礙,但恐同就是心理疾病,每個人有追求愛的權利
    導語:2016年,大學生西西(化名)發現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書將同性戀歸類到「性心理障礙」。2017年,西西以產品質量糾紛為由起訴該出版社以及書籍銷售平臺。大學是三觀正在形成的時期,他們是社會最強有力的力量,影響最大!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文/老K對於心境障礙我們了解有基本的抑鬱、焦慮、強迫症。其實單純的抑鬱、焦慮、強迫不難解決,有些人會發現不是神經症的康復率在75%?你一定很好奇,為何ta要如此折磨你和自己呢?真相就是,這些人也控制不住,ta可能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是邊緣型人格障礙。那麼究竟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呢?
  • 心理專家「雲」疏導 教你了解心理障礙主要分類及成因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王勝楠 青島報導7月6日,第三期「心理e課堂」推出講座類心理訪談節目《疫情帶來的情緒應對及管理之心理障礙的主要分類及其成因》,邀請國內知名心理服務機構梁凱文心理研究院梁凱文作為主講嘉賓。
  • 依戀障礙:別讓孩子傷在敏感期
    令你頭疼的問題,可能與依戀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為什麼孩子總是暴躁易怒?為什麼孩子會有自卑感?為什麼孩子會對父母冷漠,甚至有攻擊性?為什麼孩子總是不願與人交流?為什麼孩子面對輕微壓力時都容易受傷?為何長大了的我們,總是無法好好愛人,好好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