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 第二季》我們真的討厭郭敬明嗎?

2020-10-23 張天福

l漸行漸遠的「郭敬明」

我的高中是在江邊的縣城上的。我記得校門口不遠處有一個簡陋的書吧,像我這樣喜歡讀書的窮孩子可以在那裡租書讀,幾毛錢一天。書架上放著盜版的《韓寒作品集》《郭敬明作品集》《安妮寶貝作品集》《張小嫻作品集》《張愛玲作品集》,以及衛慧的《上海寶貝》、王朔的《過把癮就死》、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易中天的《品三國》和曹雪芹的《紅樓夢》。還有一些其他的書,記不太清楚了……

那是網絡文學興起的時代,也是魚龍混雜的時代。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開始陸續讀郭敬明的《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愛與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坦白說,《幻城》和《夢裡花落知多少》真的驚豔到了我,我當時還是個青少年,孤陋寡聞、涉世未深,整天都過著「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對郭敬明筆下描述的情感深有共鳴。只是沒想到,多年以後,這兩部作品被爆出來涉嫌抄襲和洗稿。

漸漸地,班上經常有女孩子偷閒讀他的「最世文化」出的雜誌《最小說》,裡面的照片和行文風格在當時也很新穎,跟我們在作文課上寫的那種假大空的八股文很不一樣。那個時候,郭小四已經在開始打造他的文學帝國,躺在上海價值幾千萬的有天台的房子裡,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高三的時候,接觸到他的《夏至未至》,我已經開始讀不下去了。

為什麼會這樣?他沒有變,是我變了。因為那時,我心儀的姑娘已經在給我推薦杜拉斯的《情人》了,見過好東西之後,還怎麼能忍受停滯不前的小四?

《悲傷逆流成河》出來的時候,我已經完全沒興趣了。那時候,我已經在大學瘋狂地讀易中天、周國平、王小波和韓少功了。

後來,他改行當起了導演,把自己在《最小說》連載的《小時代》改編成電影。那年我在深圳,已經步入社會工作,被一個長相美麗的姑娘邀請看了這部電影(片子是她選的)。從電影院出來,我渾身不自在,像吃了只死蒼蠅一樣難受。此後,我再也不想見到這位長相美麗的姑娘了。

但匪夷所思的一個現象是:《小時代》系列在票房飄升的同時,口碑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年輕群體不分青紅皂白,對《小時代》群起擁護;而真正愛電影的人,有些直呼「垃圾」,有些委婉地說「沒看懂」。

從流量明星和粉絲經濟中嘗到了甜頭之後,郭敬明又祭出了《爵跡》系列,但很遺憾,人們不但不再買他的帳,反而招來了一片罵聲——畢竟被「騙」過一次了。在路演現場,頂著巨大壓力的他,哭著說:「是不是因為我是郭敬明,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們才不會罵《爵跡》了?」

這時,一些火眼金睛的自媒體馬上站出來說,他哭不是因為被罵,而是因為電影票房上不去,投資人的錢收不回來。畢竟,高票房的《小時代》也被罵,但也沒見他哭。

l非議不斷的「郭敬明」

這些年,一向「笑得強大」的郭敬明,只要一出現在公眾視野,就總會引來非議不斷。

起初是因為抄襲官司,百般狡辯,不認錯,不道歉;後來是因為粉絲電影和資本運作,幾乎觸到了電影藝術的最下限;再後來是以評委身份出席《演員請就位》,與名導大咖同臺「點評」實力派演員和流量明星;最近的一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給「每天給自己加油打氣」的演技小白何昶希一張S卡,還引用黑格爾的偽名言,強行自圓其說。

像他這樣的招黑體質,不去《吐槽大會》當主咖,真是有點可惜了。

坦白說,無論是他個人自身,還是他的作品,確實有不少槽點。

我不幸看了電影《小時代》,對於像我這種審美很傳統,卻擁有上萬部電影觀影量的影迷而言,面對《小時代》,就感覺看了兩個多小時的幻燈片和時裝走秀。

用傳統的藝術標尺來衡量他的電影作品(我一直在困惑,他那玩意兒算電影嗎?),最大的問題就是:膚淺和浮誇,形式遠大於內容。不能說它沒有內容,只是實在少得可憐。

這麼一位飽受爭議的商人,一個電影行業的門外漢,當我們對他(包括他的個人作品、價值觀以及背後的社會現象)心生厭惡的時候,還要問:為什麼《演員請就位》這樣的綜藝節目,還要請他做評委呢?而在陳凱歌、爾冬陞和李成儒這些行業內的前輩面前,他還能如此放肆?

首先,自然是他有話題性。有話題性就能帶來收視率,有收視率才有廣告收入,才有人關注到這批演員和明星。

其實,是他本身自帶的粉絲和流量。後臺的大數據不會騙人,「郭敬明」這個符號所帶來的變現能力,是可以用真金白銀來兌換的。

還有,就是他自己也有高超的商業運作能力。在這一點上,他比韓寒要強,跟後輩李誕不相上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有急切的願望,想通過這個舞臺證明他自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抓住每一次機會,不惜和老戲骨李成儒吵架,不惜被前輩陳凱歌和爾冬陞看笑話,更不惜破壞節目的遊戲規則。

那麼接下來就有一系列的問題:他的資本、粉絲和流量的背後,蘊藏著什麼?是誰在「擁護」他、「供養」他、給他「撐腰」?

從他的發家史,以及他電影作品的主題、內容和風格,包括與他合作的演員來看,他的衣食父母,一直都沒變過:就是不同時期的青少年。

郭敬明的「高明」之處也就在於此,他知道當下青少年的生理特徵、審美情趣、思想動態、社交方式,也知道他們的愛和怕……他總是牢牢鎖住這一群體:鐵打的郭小四,流水的青少年。

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會長大,但他們處在特定年齡段的共性是顯而易見的,而且,網際網路和商業文明也使得他們同質化越來越嚴重。至於不同代際之間的細微差別,也不過是亞文化部落的不同形態而已。這是郭敬明的制勝法寶。

接下來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青少年群體喜歡的是郭敬明式的膚淺和浮誇,而不是李成儒式的厚重與沉實?

這自然和這一群體所處的人生階段和成長環境有關。

l輕裝上陣的青少年

從普遍意義上看,處在13~23歲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群體,在生理層面,是荷爾蒙趨於旺盛的時期。來自於性的內在訴求和衝動,驅動他們尋找同樣年輕漂亮或活潑帥氣的異性相互親近。

在這一階段,對於缺乏生活閱歷的他們而言,顏值即正義,形式大於一切,浮誇的東西,既彰顯個性,又獨特美好。對傳統的反叛和無視,也讓沒什麼歷史包袱的新生代,更理直氣壯地做一個自以為特立獨行的顏控。

同時,在心理和人格層面,這一階段又是他們自我建構的重要時期。他們的意識世界,需要一個甚至一批偶像,作為自我建構的參照系。

這些維度與商業文明和網際網路糾纏在一起,形成了這一群體獨特的「生理-心理-文化」結構。粉絲經濟便是這一獨特結構的一部分,並帶有強烈的非理性成分。

所以,為了討好這一類青少年,在郭敬明的電影中,除了風格的膚淺和浮誇,情節的不知所云,我們經常還能看到無釐頭地被過度放大的情緒和情感。雅稱:為賦新詞強說愁;俗稱:矯情。

但我們又要看到,這一時期的青少年,無論他喜歡的是郭敬明小說裡那些既浮華又脆弱的虛構人物,還是像蔡徐坤、鄧論、何昶希、範冰冰、蒼老師這樣的流量網紅,又仰或是馬龍、李娜、科比這樣的體育明星,跟過去我們的前輩們被忽悠去「向雷鋒同志學習」並沒有實質的區別。

激情澎湃卻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對偶像的剛需,與井底之蛙的烏合之眾對領袖的無限崇拜,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稍微有一點點不同的是,蔡徐坤、蒼老師和科比之流,是被商業手段包裝出來供粉絲們消費的,而雷鋒同志是因政治需要而被塑造出來供人民「學習」的。而歸根到底,這兩者都是老子「愚民弱民」的一部分。

當我們指責「郭敬明」、粉絲經濟、網路遊戲和抖音軟體在「毒害」青少年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他們的現實處境和成長環境。

誰給過這些青少年真正高品質的陪伴和教育?誰真正懂這些新生代的年輕人?誰在乎他們?誰走進過他們?

至少在這方面,郭敬明做得比我們大部分的家長、老師和自以為熱心公益的知識分子們都好——無論他是出於商業目的還是自身虛榮心的滿足。

在家庭層面,且不說鄉村的留守兒童的問題,在城市的中產家庭,大部分父母都忙於工作而疏於陪伴孩子,IPAD和手機成了父母逃避責任的工具,逼到最後沒招了,就用錢打發走。

在學校層面,教的儘是一些假大空的玩意兒,思想固化、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不說,連一堂像樣的藝術鑑賞課都沒有!誰教過這些孩子什麼叫真、善、美?有的只是那些在試卷上被灌輸的標準答案。考滿分的孩子,個個都活成了傻子。

在社會層面,孩子更沒機會深入接觸的不同層面,他們放學後,除了手機遊戲,就是各種培訓班。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你不讓他喜歡膚淺浮誇的郭敬明和何昶希,他還能喜歡誰呢?他還有能力喜歡誰呢?

還有一點值得提醒的是,當我們作為過來人,嫌棄當下的青少年在審美和認知上的膚淺和任性時,千萬別忘了,我們自己也是從膚淺和任性中走過來的。

《演員請就位》中的評委趙薇,年輕的時候,就是瓊瑤的《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中的女主角,也是既膚淺又浮誇。但她後來執導出了口碑極佳的《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還憑電影《親愛的》的出色表演而獲得香港金像獎的影后。

不用心急,生活遲早會教會年輕人走向深刻。而不願意走向深刻的,並不是當下「追隨」郭敬明的青少年粉絲們,而恰恰是郭敬明自己。

l韓寒與郭敬明

一直以來,韓寒與郭敬明兩人都經常被拿來相互比較和討論。的確,在這兩個80後身上,有著太多的共性,也共同見證著那一代人在商業發育和社會變遷中的迷茫與篤定,算計與熱愛。

初出茅廬時,韓寒和郭敬明都是小鎮青年,兩人先後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中脫穎而出,並最終落戶魔都上海。他們都從青年作家轉型做了導演,中途各自都還辦過雜誌。

所不同的是,郭敬明多了一個文化商人的身份,而韓寒多了一個優秀賽車手的身份。在私人生活和家庭建設上,郭敬明至今未婚,和名媛們頻繁出入於各類商業晚會;而韓寒已經結婚生子,人送外號「國民嶽父」。

在電影領域,郭敬明交出了自己的處女座,「幻燈片」《小時代》;而韓寒交出的處女座,是一部公路片《後會無期》。

但在本質上,他們倆又是兩個內在屬性全然不一樣的個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生命軌跡也越來越涇渭分明:一個擁抱資本,一個回歸平凡。

電影《小時代》明顯是流量和資本催生出來的結果,甚至後來的《爵跡》系列也是寄生在流量和資本之下的。而《後會無期》則是韓寒關於詩和遠方的寓言,後來的《乘風破浪》講的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小鎮青年如何理解他平凡的父親;到了《飛馳人生》,則直接表現他對賽車純粹而極致的熱愛。

2018年,韓寒發表了一篇文章《我也曾對這些力量一無所知》,文章以他自己的失敗經歷,表達了一個很鮮明的觀點:尊重專業,敬畏專業;不要拿你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的飯碗。在見了天地之後,曾經在博客上幹翻過大半個中國文壇的少年韓寒,開始承認自己的「無知」了。

不僅如此,在採訪中,當有記者再問到他怎麼看待自己當年退學這件事時,他也坦然承認這是一個「失敗」,是因為自己無法勝任學業和考試才選擇退學的。言辭中,隱約能感覺出他並不希望後來人效仿他當年的做法,錯誤地以為退學是一件很酷很灑脫的事情。

這些年,我們看到一個日漸穩重成熟,卻依然不失熱情與睿智的韓寒,也看到他回歸平凡後對曬車的熱愛依然不減。

但在《演員請就位》中,我們能看到郭敬明明顯是在用自己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的飯碗。而且,在他身上始終有一種急迫感和危機感。他的那些匪夷所思騷操作,都在向大家傳達一個信號:他急於向大家證明自己。

為什麼會這樣?

這一方面,自然來自於資本和流量的壓力;另一方面,是他的自卑與心虛,畢竟坐在他旁邊的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導,被他「點評」的選手,很多也都是經驗豐富的實力派演員。他用什麼來證明自己有資格坐在那個位置上「說三道四」呢?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自己也已經不再年輕了。資本和流量都是動態的,看似總量不變或持續增長,但裡面的每一個個體,都不是不可替代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會像韭菜一樣割了又長,但已不再年輕的他,還能守住這塊陣地多久呢?

事實上,以他如此敏感的商業嗅覺和嫻熟的資本運作手段,如果對電影依然有熱情,完全可以做一個出色的製片人,而不一定要做導演的。香港的陳可辛就經常都說自己的主要工作是一名監製,順便做一做導演而已。可能郭敬明內心深處還是不肯放過自己吧。

l永不消失的「郭敬明」

郭敬明的《陰陽師》就快要上映了,電影院閒坐的時候,在牆上一不小心看到了預告片,還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服化道都很華麗,已近中年的趙又廷,臉被修圖師修得粉白光滑,像剛被煮熟的雞蛋。感覺這部電影應該叫《修圖師》,可能會更確切一些。

我是不會去看這部電影的。作為一個了解並迎合年輕人的趣味的新生代導演,郭敬明的電影或許有新東西,或許很超前,且不被時下的老頑固們所理解和欣賞,但和我的審美確實不太合拍。

但我也不主張輿論過度地打壓他和他的作品。因為我知道,這樣的作品,我不喜歡,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喜歡。除了青少年學生,都市白領也是潛在的消費者。他們平時工作壓力那麼大,進電影院就是想放鬆自己,尋求一點感官上的刺激,但又不願動腦子……這樣的作品最適合他們。

當有一天,所有人都不喜歡這類形式和風格的時候,資本和流量也就會遠離他,「郭敬明」慢慢地也就會從公眾的視線中消失了。

但我知道,永遠也不會有這麼一天。因為,從「熵」的角度來講,世界只會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混亂,熵值會一直攀升,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膚淺,越來越短平快。負熵只會出現在極少部分人和事上,而且代價極大。

所以,郭敬明之流所代表的確實是時代的普遍趨勢,就像在全球有那麼多人喜歡漫威的《復仇者聯盟》一樣。

義憤填膺的李成儒、陳凱歌和爾冬陞這些老前輩們,可能都沒有意識到:深刻並不是人類的普遍追求,快樂才是,而且是日趨膚淺的快樂,稍縱即逝的快樂!

郭敬明和抖音軟體給用戶們提供的,就是這種及時的快樂、即逝的快樂——無限接近人性中的最大公約數。

想一想,有多少人能抗拒得了呢?

相關焦點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郭敬明才是真正的演員,不服不行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其實早在《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節目播出,郭敬明就已經吸收了一大波熱度。在與李誠儒的首次交鋒中,他更是說出了那句引發了無數網友們討論的金句: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
  • 演員請就位 第二季:郭敬明是「惡」,李誠儒是「渾」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終於迎來了萬眾期待的戲份,那就是郭敬明和李誠儒的battle 。你要問我站誰?道理上我當然是站李誠儒,但這倆人我都沒好感,就這個節目中來說,郭敬明是「惡」,李誠...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真的不考慮出一個「演學」嗎?
    「你可以永遠不喜歡,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的喜歡。」小四這句「明言」,連「明學」創始人黃曉明都甘拜下風,把李誠儒老師氣得臉都黑了。這對好演員公平嗎?導演組呵呵一笑:對不起,我們這季請了爾冬陞。爾冬陞是誰?華語影視導演、編劇、演員、監製,最重要的是,他是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董事局主席,他代表了金像獎。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曾經,《演員請就位》作為火爆到出圈的綜藝頻頻刷爆網絡。今年國慶假期,《演員請就位》2又帶著新的驚喜和爭議來了。在綜藝節目層出不窮的時期,一部火爆的綜藝能不能夠受到大眾的喜愛是由於諸多因素決定的。《演員請就位》2依舊是名導作為點評嘉賓,這樣的亮點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容錯過。就小編個人來說,導演陳凱歌在這樣一個節目裡本身就是看點。
  • 這季《演員請就位》,郭敬明可以說是「本色顯露」了
    《演員請就位》可謂是市場上最為火熱的表演類競技選秀節目了,從第一季開播時的大紅,到現在第二季播出時的持續火熱,《演員請就位》再一次用成績徵服了觀眾。郭敬明參加《演員請就位1》力破自己在大眾心中的固有映像,他總體來說進行了兩個方向的努力。第一個方向,證明自己拍電影的專業性。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各部門已就位
    來源於:黃河票務網今天中午,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節目官博,發布了第二季的劇照,正式宣布第二季節目各部門已經就位,好戲即將上演,此外,官博還發布了兩組「臺前幕後」劇照,我們可以從劇照中,看到部分第二季的參賽演員名單。
  • 《演員請就位2》才第二季,已顯出頹勢,不做出改變離停播不遠
    現在播出的《演員請就位》是這檔節目的第二季,在第一季的時候,這檔節目還是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因為我們當時覺得這檔節目的質量水準,還是比較的高的,口碑也不錯。《演員請就位》第一季質量不錯,郭敬明是主要爭議點第一季的節目也有爭議。
  • 《演員請就位》,真的是一個選演員的好綜藝嗎?
    近日,郭敬明和李成儒撕逼的戲碼再次登上熱搜,如果不是知道這次有主持人主動站隊,我甚至以為是去年《演員請就位》熱度的延續。我們回到《演員請就位》中,先不說答案,我們來回憶一下上一季的名場面。什麼名場面?不就是...郭敬明撕李成儒嗎?哎,這不是今年的名場面嗎?上一季中,李成儒質疑《悲傷逆流成河》的藝術價值和傳播的價值觀,被郭敬明一頓唇槍舌劍懟了回去,並說出了名言:你可以不喜歡,但要允許它存在。一部評分5.9分的電影其存在的價值我們就暫且不論,問題是...偏題了呀,這場戲誰演的?演的怎麼樣?
  • 把《演員請就位》做成男色秀場的,是郭敬明嗎?
    最近的綜藝,沒有一檔比《演員請就位2》更能打。最新放出的第二期,郭敬明和李誠儒撕上熱搜第一,8億閱讀量,9.3萬討論度。節目組得笑醒,一撕直省千萬宣發費。以至於黃璐直接點破,「我一猜你就要選帥哥」(其他三位導演投的都是黃璐)第二季中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即將播出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是騰訊視頻出品的導演選角真人秀,由陳凱歌、爾冬陞、趙薇、郭敬明擔任導師,大鵬擔任發起人。,怎麼有些好像不是演員,沒錯,經過了解,這一次節目組根據市場定級,把40位演員劃分為S、A、B三個級別,來區分戲齡最老的戲骨級別演員,演技已獲認可的科班青年演員,以及愛豆出身還沒有代表作的年輕人。
  • 《演員請就位》火藥味濃,郭敬明發S卡,說法不一
    聽說優質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種差別使很多人對這一個節目效果並不太看好,第2期娛樂節目是郭敬明發行的S卡,「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熱情和話題度急劇上升,網絡綜合熱情排名居首位,(12日72.18,當天排名第一)。
  • 《演員請就位2》第二季播出 揭示演員生存狀態
    S卡  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製作的角色競演類真人秀《演員請就位》第二季正在騰訊視頻平臺播出。陳凱歌、爾冬陞、趙薇、郭敬明四位導演擔任導師,演員、導演董成鵬(大鵬)擔任發起人(主持人),共有40位演員參賽。  與第一季有所不同,第二季甫一開始,便由一些知名製作人根據知名度、代表作、近年的市場反響等因素,給參賽演員劃分S、A、B三個市場定級,等級高、名次靠前的演員擁有先挑選劇本與角色的資格。
  • 《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前瞻——李成儒手撕郭敬明?熱搜已就位
    10月10日周六,《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即將播出,按照節目組慣有的風格,這一期節目仍然有可以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讓我們跟著節目官微放出的片花和海報,看一看這期到底有哪些看點。看點一:李成儒手撕郭敬明?但是大家不要忘記,《演員請就位》的剪輯師高超的剪輯能力,幾個蒙太奇的使用就可以把事情弄得跌宕起伏、充滿懸念。李成儒與郭敬明的言語對抗應該是跑不了,但應該不至於出現郭敬明一人與全場對著幹的情況,陳導的那句英文或許再誇讚哪個演員也沒準。還請各位把心情放在踏實看節目,認真評演技上面吧。
  • 《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前瞻——李成儒手撕郭敬明?熱搜已就位
    10月10日周六,《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即將播出,按照節目組慣有的風格,這一期節目仍然有可以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讓我們跟著節目官微放出的片花和海報,看一看這期到底有哪些看點。 看點一:李成儒手撕郭敬明?
  •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力保何昶希引爭議,內幕曝光觀眾頻頻稱讚
    ,他也展現了作家的語言天賦,並且還能兼顧節目的綜藝效果,《演員請就位》請來了郭敬明,真的是賺到了!賀開朗的外型非常適合演偶像劇,郭敬明的這次點評,對於賀開朗今後演戲時的情緒把控, 也是濃墨重彩的一課。《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郭敬明因為給零表演基礎的何昶希S卡,和李誠儒又槓上了。在節目開播第一期,主持人大鵬就表示,《演員請就位2》賽制允許每個導演給自己喜歡的演員發S卡。
  • 「演員請就位」,還是「郭敬明已就位」?
    《演員請就位2》郭敬明回歸。本以為第一季,他翻拍《妖貓傳》片段翻車後,第二季節目組大概率不會再請他。回想他曾把《妖貓傳》原作裡仙氣飄飄的白鶴少年拍成「白馬會所裡走出的兩位牛郎」…...《演員請就位2》第二期,郭敬明和李誠儒「撕」上熱搜第一,8億閱讀量,9.3萬討論度,一撕撕得直接省掉了千萬宣發費。
  • 《演員請就位》:郭敬明和李誠儒beetle
    兩分鐘就可以演完演員請就位??老師,你看我可以得到S卡嗎?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僅僅開播兩期,圍繞郭敬明展開的爭議就沒停止過。第二期中,郭敬明不顧其他幾位導演和在場演員的詫異,毅然決然的把S卡給了毫無演技可言的何昶希。甚至在李誠儒表示不滿後,郭敬明就現場和李誠儒來了一段精彩絕倫的beetle。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火藥味十足:一場關於演技與流量的戰爭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火藥味十足:一場關於演技與流量的戰爭 2020-10-21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郭敬明參加《演員請就位2》,是來選妃的?
    10月份最火的綜藝節目,毫無疑問是《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這檔演員競演真人秀節目從10月2日開始播出,播出了兩期就接連拿下數次熱搜,火爆全網,像《乘風破浪的姐姐》一樣火得猝不及防。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引入了一個全新的規則——演員評級。節目中將會把演員分為S、A、B三個等級,對演員的演技、人氣、市場等多個要素進行評級劃分。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強勢來襲,你看他們還有戲嗎?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陣容官宣《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陣容官宣,四位優秀導演傾力執導,只為呈現更加完美的藝術作品。此次由大鵬擔任《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發起人,一起感受演員之間用演技互相成就,成為更好的自己。眼神大片第二季迎來更多全新面孔,由從歌手到演員的跨界愛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