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日本人關上武司出版了一本名為《中國遊園地大圖鑑》的圖冊。這本書匯集了近5年來,他對中國遊樂園的遊覽和記錄。
長得像大耳貓的米老鼠,斷了手臂的美人魚,一臉大媽相的白雪公主,五官不協調的功夫熊貓……中國遊樂園裡這些被國人熟視無睹的「魔幻」一面,在關上武司的書裡集中亮了相。
文|劉璐
翻譯|李靜怡 葉凡
編輯|張薇
圖片|關上武司
中國總有些事情帶給關上武司先生「堆成山的疑問」。他將這些疑問和自己的思考記錄在他2017年初出版的《中國遊園地大圖鑑(北部篇)》中。這本書裡匯集了他近5年來,對中國遊樂園的遊覽和記錄。
日本人關上武司記錄中國遊樂園的想法最早還是源於中國北方一家老牌遊樂園。
2007年,這家遊樂園門口掛出了巨大的橫幅「去迪士尼太遠,來×××遊樂園」。日本媒體進入其中,發現大量未經授權的迪士尼和日本動漫的卡通形象出現在公園內,包括白雪公主、哆啦A夢、hello kitty等。當日本記者問起遊樂園負責人為什麼會有米老鼠人偶在遊樂園內時,負責人回答:「這不是米老鼠,這是大耳貓。」記者同時採訪了遊樂園負責清潔的工作人員,對方回答:「憑什麼國外可以用卡通形象,我們就不能啊?」而躲在卡通服裝背後扮演人偶的年輕演員卻篤定地對記者說:「這就是盜版。」
遼寧大連,這對微妙質感的米奇和妮妮貌似成功逃脫了迪士尼對版權的追究。
遼寧瀋陽,奇怪的米奇過山車
這家遊樂園被日本媒體稱為「偽迪士尼」。這引起了關上武司的好奇,2011年時,他正在中國,便決定一探究竟。
在不長的遊覽時間裡,他看見了一個穿著運動鞋的白雪公主、一個透過嘴巴就看見裡面人臉的兔八哥人偶、一家叫「麥肯基」的餐廳、一個出現在灰姑娘城裡的E.T.外星人、一種6D影像體驗、只有兩個木乃伊的木乃伊城、遊樂設施旁邊種植了南瓜和蔥的一小片地,以及一個寫著「要做就做最好。嘿!咱這遊樂園絕對是一流的!」的標牌。
北京一家遊樂園裡的公主。「公主的表情太脫線了!明明應該是迪士尼公主,怎麼看起來像個大媽呢?」關上武司在他的書裡寫。
遊樂園裡寫著宗旨是「happy、healthy & high」,「healthy」這個詞的出現,讓關上武司覺得:「中國人對健康很重視。」經歷過娛樂被壓抑的時代,當代中國人需要給娛樂賦予意義才能實現它的正當性,比如,遊樂園裡名為「神舟號飛船」的雲霄飛車簡介最後一句寫著:「從精神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宇宙的偉大,從而淨化自己的心靈,達到寓教於樂的遊樂目的。」
「偽迪士尼」樂園是關上武司的一個開始。那之後他時常利用節假日奔赴中國各地旅遊,出發之前會在網絡上查找當地遊樂園的資料,遊樂園成了關上武司旅遊的行程之一,當然,也是目的之一。從沿海大城市到中西部小縣城,到處都有這個日本人的足跡。
1989年,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率先開發了中國的第一個主題樂園——錦繡中華,這是一個微縮式中國景觀主題公園,突破了原有的遊樂園建園理念。主持興建者馬志民說:「要讓海外遊客先到深圳,看到微縮的中國,從而激發他們到中國旅遊的欲望。」中國遊樂園正是在這種旅遊帶動經濟發展的動力下發展起來的。據關上武司的統計,僅2015年,中國就有21個主題樂園在修建。
北京,某微縮景觀公園裡的紐約曼哈頓,處於一個水域中間,遊客不能接近。
關上武司的《中國遊園地大圖鑑(北部篇)》裡,涉及的遊樂園有30所,所拍攝下來的,均是中國遊樂園裡讓他「震驚」的景象。
河南一家遊樂園裡,有一尊高約30米、形似彌勒的「佛像」,右手持佛珠端坐在蓮花座上,但「佛像」五官和髮型卻像是現代人,這在中國網際網路上引來一番質疑,後該「佛像」所在的遊樂園官網發布聲明稱該「佛像」實際上是公園創始人的肖像,當地政府也發表回應稱該塑像經宗教局認定非宗教造像,但建議其參考網民意見進行修改。
河南,以創始人頭像為原型修建的「佛像」
被網友指責之後,遊樂園官方取下「佛像」頭部,在原位置修建了這個「九龍寶瓶」。
當關上武司來到這家遊樂園時,「佛像」的頭部早已被取下,脖子以上的部分被一個稱為「九龍寶瓶」的雕塑取代。「創始人的頭部」則被放置在公園別處,用圍欄包圍住,供遊客觀賞。這是一個投資將近3億的遊樂園,關上武司卻在這裡看到了大量山寨和劣質的遊樂設施。旋轉飛椅上全部是盜版的迪士尼壁畫,頂上佇立著一個五官不協調的「功夫熊貓」,更遠一點的牆上則畫著一隻看起來有點像《貓和老鼠》裡湯姆貓的貓。
「這個可能是《湯姆和傑利》(《貓和老鼠》)裡面的湯姆(貓)吧。」關上武司在他的書裡寫。
另一個讓他瞠目結舌的建築群來自河北一家藝術學院,國外媒體評價其酷似《哈利·波特》裡的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關上武司在書裡的記錄偶爾也跳出了遊樂園的範疇),校長否認校園在設計上進行了抄襲,說學校只是以西方多種建築風格為基礎去設計,集合了哥特、古羅馬、巴洛克風格,並在其中加入設計團隊自己的創意,在名為「美術帝國」的廣場上,擺放著自由女神等西方風格雕像。這組歐洲園林建築投資24億,矗立在中國北部的黃土中。同樣是在這座北方城市,此前出現過山寨版獅身人面像,遭到埃及文化部門投訴侵權。
河北一所學校的建築集合了哥特、古羅馬、巴洛克風,網友稱其為山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
河北,該獅身人面像被埃及文化部門投訴侵權。
在關上武司看來,這些值得記錄的部分,卻被大多數的遊客忽略了。
清華大學建築學博士袁牧告訴《人物》記者,「現代樂園很顯然來自於大規模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因為城市人口的密集和工業化機械的基礎,才有現代樂園的存在需求和條件。工業化以後,物質需求非常容易被滿足,生產力轉向精神方面的需求是必然的……消費社會必定會找到一切可能的娛樂市場。遊樂園基本上還是文化和消費現象。」
建築學學者薛求理在探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時說過:「中國城市的出現也正因為長久壓抑的工業及商業力量,獲得戲劇性解放而得以建造。」薛求理先生本意指向中國的建築,「遊樂園不能算是建築現象,建築只是被淺層次地利用而已。」袁牧說。但他認為中國的遊樂園「奇觀」與此同源,不過表現不同。
山寨和劣質設施在遊樂園裡的頻繁出現,論及國人的審美,一種常見的論調是因為「文革」毀掉了文化的根基。但袁牧認為這種摧毀不是從「文革」開始,而是從晚清就開始了,「整個國家的舊體系隨著和平一起被摧毀,從頭再來,完全再造,談何容易。」
北京,一家公園裡的斷手美人魚。
「過去的社會上層只是很少數,因而能達到極高的審美水平。但這一次的重生是要帶上所有人,前所未有的十幾億人,因而無比困難。」袁牧說,「審美是頂層建築,遠比經濟基礎發展要滯後和困難。大眾審美要看人均值和歷史存量,生產美遠比生產工業品慢得多,學習美也比學習編程慢得多,美學基本上是社會發展程度的最高標尺。科學的啟蒙已經在路上,美學的啟蒙還沒開始呢。另外,審美不叫訓練,叫薰陶,小火慢燉三代人以上。」
除此之外,關上武司還有一些其他令他感覺「詫異」的發現。他經常能看見男人赤裸著上身走在公園裡,旁邊是他的妻子和小孩,而大家都並不對這種現象感到奇怪,表現平靜,「這和(公園)口號裡喊的『文明』不太符合吧?」
他還注意到,遊樂園裡有很多禁止事項,「比如說不讓停放自行車,不讓踩花草,不讓跨越欄杆,車輛不許進入,不許扔垃圾,不許有噪音,不許遊泳,不許玩球,不許帶尖利的東西,不許帶寵物,不許燃放煙花爆竹,不許縱火等等」,這種似乎「什麼都不讓你做」的禁止卻讓關上武司覺得,「大媽放著很大聲的背景音樂跳廣場舞是不是應該被禁止呢?但我還是希望能帶狗去散步吧。」
讓他費解的還有,一些為兒童服務的遊樂設施上甚至出現色情和暴力內容,幾個外國成年女性的暴露寫真成了遊樂設施的裝飾物。以及,出現了鼓勵遊客坐在大象鼻子上拍照留念,這種安全係數較低卻無益於動物保護的遊樂項目。在遊覽了東北一家森林動物園後,關上武司為這篇遊記取名為「瀕臨滅絕物種東北虎被餓死——動物園的真相始末」,並介紹了動物園運營不規範之處,這源於他早前看到的關於該動物園東北虎被餓死的新聞。
遊樂園公共設施上穿著暴露的成年女性形象
一家遊樂園,鼓勵遊客坐在大象鼻子上拍照留念。
關上武司試圖儘量在他拍攝的素材面前表現出誠實和真誠。他不只一次向《人物》記者表達自己對中國的欣賞,並指出日本也有很多奇怪的東西,比如日本也有以創始人頭像為原型設計的佛像、也有「偽迪士尼」樂園。他除了用上「奇怪」這個形容詞以外,還用了「充滿力量」,他告訴《人物》記者,他專門拍攝這些山寨的作品,拍攝這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笑點,「有的時候正是因為它的不完美,才飽含了製作者的感情。」
北京,一家遊樂園裡,七個小矮人身後的女人是……
對於關上武司來說,中國充滿了吸引力。1990年代末,關上武司就來到中國,千禧年的跨年夜,他在貴州的一個城市和當地一個家庭一起度過;在烏魯木齊旅遊時,正版的日本漫畫讓他印象深刻;他喜歡金庸的作品,也喜歡《三毛流浪記》;他欣賞橫店影視城,感嘆如今的日本已經不會再出現這樣的事物了。
他向《人物》記者回憶起他在烏魯木齊經歷的一件讓他感到遺憾的事,一個來自遼寧的小男孩告訴他:「日本的方形西瓜真厲害。」關上武司知道那個所謂的「日本的方形西瓜」是個假新聞,但這是一種常態,他不得不經常面對充斥在中日兩國之間的假信息,「信息不對稱會讓人忽略一些重要的東西。」他提到了《孫子兵法》最後一章《用間篇》,「不管是什麼時代,正確的認識事物始終都是很重要的。」
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遊樂園中的荒謬一面發表自己的見解,自嘲之外還有自省。這或許就是袁牧談論國人審美時說的:「人類具有一種必然進化的力量,自己都擋不住。」
一家遊樂園裡售賣的盜版卡通手辦,來自《火影忍者》、《瘋狂動物城》、《神偷奶爸》等作品。
點擊「閱讀原文」
即可購買本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