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數紅心擊中你的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çons,幾十年來用視覺藝術徵服了世界

2021-02-07 設計IN臺灣

(hello,there)


💡


日本服裝設計師川久保玲(かわくぼ れい,英文:Rei Kawakubo),1942年出生於東京,1973年創立個人服裝品牌「Comme des Garçons 」。她最為突出的設計風格是不規則的解構主義,狂熱而大膽直接,注重意識概念的表達。




日前,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巴黎旺多姆廣場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川久保玲將成為自 1983年Yves Saint Laurent後第一位作為大都會博物館展覽主題的在世設計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院長 Andrew Bolton表示:「川久保玲是過去40年來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


川久保玲:在邊界之間/Comme des Garçons:Art of the In-Between

2017.5.4 -2017.9.4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展覽將會展出從 Comme des Garçons 早期至今的150件驚為天人的作品。展覽不會以時間線做布置,而分為 Fashion/Antifashion、Design/Not Design、Model/Multiple、Then/Now、High/Low、Self/Other、Object/Subject、Clothes/Not Clothes 8個主題空間。負責 Comme des Garçons 大秀模特造型的髮型師 Julien d』Ys 負責本次展覽的頭飾設計。

 


這種安排呼應了川久保玲女士打破「那些二元對立的假牆,暴露了他們的虛偽和任意妄為。」的精神。




這種非線性排列增加了不少展覽的難度,Andrew Bolton說:「川久保玲不喜歡她設計的衣服被定義或者被解釋,她希望別人自行體驗和解讀她的作品。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們習慣了解釋作品,而現在我們只能克制地去做這件事,讓衣服在空間裡自然地展示,讓遊客們用自己主觀的視角去解讀她的衣服。」


 

而作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董事的美國版Vogue主編 Anna Wintour 則在《紐約時報》評論說川久保玲雖然將要舉辦展覽,但依然很少將她自己內心的視角展示出來。「誰知道川久保玲會說好還是不好呢?」



你曾被這些睜著眼睛的愛心們擊中過嘛?這幾年極具辨識度的紅心圖案讓COMME des GARÇONS爆紅。


這系列屬於她的支線品牌PLAY系列,由川久保玲十分信任的波蘭設計師帕高爾斯基(Filip Pagowski)設計。


受到潮人追捧,「病毒」一樣蔓延在時尚圈的PLAY遠不能表達川久保玲的全部。此外她還有專營男裝的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主打襯衫設計的COMME des GARÇONS SHIRT以及COMME des GARÇONS BLACK系列等。



COMME des GARÇONS法文可譯為「像個男孩」,她被認為是一個女性主義者。




「每一位女性能夠有自己的生活並自我滿足。」

是她對自己服裝的註解。「女人不用為了取悅男人而裝扮得性感,強調她們的身段,然後從男人的滿意中確定自我的幸福,而是用她們自己的思想去吸引他們。」川久保玲的設計中很少看到緊身的、凸顯女性曲線的服飾,更多的時候是層層疊疊的纏繞下,模糊了輪廓。


川久保玲平日也習慣穿一身黑,留著不對稱的黑色齊肩短髮。她說:「黑色是舒服的、力量的和富於表情的。我總是對擁有黑色感到很舒服。」由於她,黑色成為最時尚女人的永恆形象。


1981年,川久保玲把她的女裝系列首次在巴黎露面。在此之前,近40歲的她並沒有在西方世界展露才華。第二年她秀出乞丐裝後,世界開始屬於她,她被評價是引領了潮流的流行先鋒。而這一場關鍵性發表會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日本美學中的不規則和缺陷文化。


Fall 2017 Ready-to-Wear


Fall 2016 Ready-to-Wear


川久保玲的設計獨創風格十分前衛,被譽為「另類設計師」。她嫻熟得將日本典雅沉靜的傳統、立體幾何模式、不對稱重疊式創新剪裁,加上利落的線條與沉鬱的色調,與創意結合,呈現極具意識形態的美感。


Spring 2016 Ready-to-Wear


Fall 2015 Ready-to-Wear


川久保玲不止把創意用在做服裝上,而是將其運用和延伸在商業模式、推廣戰略、藝術合作、以及對天才新銳設計師的培養上。她認為自己比起藝術家,更像是一位女商人,準確地形容可能是藝術家商人 (artist-businesswoman),她擅長通過用藝術表現的方法去賣東西。


「在創意領域,她什麼事情都已經嘗試過了。」Undercover的創始人、服裝設計師高橋盾這樣評價過川久保玲。


1986年川久保玲她說服John Malkovich等35位藝術家穿上Comme des Garçons的衣服,擺出各種造型。知名攝影師Timothy Greenfield-Sanders掌鏡,這個項目持續有2年時間。


這張廣為流傳的肖像照出自Timothy Greenfield-Sanders

這些先於由Gap發起的以名人為代言的營銷策略,也早於時裝設計師邀請名人作為模特的方式。


1988年Comme des Garçons在廣告宣傳裡使用了當時已過世的美籍匈牙利裔攝影大師André Kértesz的作品。


Photographer: André Kértesz


在川久保玲的領導下,Comme des Garçons把廣告宣傳做成了持續性地藝術行為。在《Interview》的一篇採訪中,當記者問她視覺傳達有多重要時,她非常肯定地說:

「極其重要,我不相信語言表達。」


▼1988年

Photographer: André Kértesz


Photographer:Inoue Tsuguya and Jim Britt


▼1989年與藝術家Lilo Hess、Enzo Cucchi用花朵作為主要元素做了一次嘗試。



Painting by Abraham Mignon, Lyrics by the Pet Shop Boys


▼1990年


▼1991年

Photographer:Curtis Knapp


▼1992年

Photographer:Max Vadukul


▼1993年通過與人像攝影師Ken Ohara的合作發展出了的眼睛視覺形象,這組照片至今依舊沿用在品牌的官網上。



▼1994年

Photographer:美國知名女攝影師、藝術家兼電影導演Cindy Sherman


Photographer:日本攝影師北島敬三Keizo Kitajima


▼1995年春夏Comme des Garçons繼續與北島敬三合作,主題是他最拿手的城市系列,拍攝地香港


▼1997年

Photographer:Inoue Tsuguya


同年還與現代舞蹈大師Merce Cunningham合作


▼1998年


與瑞典藝術家Roman Signer合作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Painting by Mondongo


Painting by Risa Fukui 


▼2009年

movie by Quay Brothers


自畫像 by Berge Jensen 1920-2008-Spring 2009


▼2010年

Ai Wei Wei


Ronnie Cooke Newhouse - Stephen Wolstenholme


 Stephen J. Shanabrook & Veronika Georgieva


▼2011年


▼2012年

Photographer:馬格南大師René Burri


▼2013年使用了日本漫畫家、動畫導演大友克洋的作品


▼2014年與 Outsider Art 雜誌《Raw Vision》的合作


▼2015年與出生法國的街頭藝術家JR合作


▼2016年與新加坡獨立雜誌《Werk》合作


▼2017年與美國畫家Paul Thek合作



本文來自 / soshutpboy


如需轉載,請聯絡 「 soshutupboy 」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謝謝合作




👇


書荒了嗎?



「設計IN臺灣」線上商店!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識別圖片二維碼

即可進入書店選購設計圖書跟限量設計產品哦!


👇



「設計IN臺灣」銷量榜

1、王志弘首本作品集,初版即將售罄!9.6折售!

(okapi評選年度最佳書籍設計,2017 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2、TYPOGRAPHY 字志 0 2  9.0折 🉐️ 99 元!


3、TYPOGRAPHY 字志 0 1  9.0 折 🉐️ 99元!


4、《brand》雜誌大陸現貨熱賣中!秒發,郵費低至10元。


5、《idea》2017 04月 最新刊 開放預購中!




新浪微博正式上線,歡迎關注!

(訂閱號老粉抱緊我!挺有意思的)


👆掃面上方二維碼立即進入{設計線上商店}~

相關焦點

  • COMME des GARÇONS家族副線大起底!只知道PLAY真不行!
    而且我相信,成立於2002年的這條支線,應該是大多數人對川久保玲,以及COMME des GARÇONS這個品牌最初的認識了吧。也正因如此,川久保玲才會接二連三帶來更多支線,為的就是在保留品牌基因的同時,用更簡單的方式傳播品牌價值。
  • COMME des GARCONS 2021
    Comme des Garcons始創於1973年,以獨特和創意為公司根本。Comme des Garcons一直是推動時尚前沿的中堅力量,永不滿足於現狀。提起日本的服裝設計師,「另類設計師」川久保玲那就一定不能錯過了。1942年出生於東京的川久保玲,天秤座,畢業於慶應大學藝術系,1973年成立自己的品牌 「COMME des GARCONS」,法文意思是「像個男孩」。1975年東京的在首次女裝發表會。1978年再推出男裝 HOMME。1981年巴黎的女裝發表會引起世界流行舞臺的重視,隔年更以有名之乞丐裝概念引領當代的流行先鋒!
  •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AW2021 - Dark Room / 在黑暗中發現新事物
    2021年1月26日,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發布了最新一季的2021秋冬時裝秀,與2021春夏一樣,此次發布會依然是在日本當地發布
  • 時裝回憶 4 | 川久保玲的Shopping經
    我的第一次川久保玲是「紅心」play,文先生2008年在東京出差,南青山買來最簡單的白色小紅心,雖然不是名正言順的COMME des GARÇONS,但心型圖案換了紅藍綠金,潮咗多年不止,那是川久保玲的商業神話之一。
  • 匡威Chuck Taylor川久保玲聯名款低幫黑色小紅心
    匡威新川久保玲黑色低幫PLAY COMME des GAR ONS x CONVERSE攜手打造的新款Chuck Taylor終於也在今天正式上架DSM開售,熟悉的「小紅心」將再次成為夏季不可缺少的新搭配 黑、白兩色,高、低兩款的老規矩依舊不變,新款 Chuck Taylor 將鞋面規則布滿 PLAY 標誌性心形logo,點睛之筆的紅心
  • 川久保玲式浪漫 | 另一種解讀
    相對於山本耀司在我國人民朋友圈的知名度,川久保玲簡直低調得令人髮指,不怎麼接受採訪,也沒有除了新品發布以外更多的消息。全世界對她的評價,也是幾十年如一日的集中於那幾個關鍵詞——黑色、朋克、前衛..似乎她就是個與當下格格不入,與主流作對的女人。但我想說點別的。想說川久保玲式浪漫和少女。
  • 川久保玲:和整個世界有一堵牆的距離
    與其說是在製作服裝,不如說川久保玲探索的是個體存在本身。她通過服裝這一載體思考生命的流動,而非衣物應當如何完美。因此,如何通過曲線、輪廓、比例來構造一種通常意義上的美態,不是她認同的東西。她甚至曾用醜陋來形容那些完美對稱的形態。基本上你無法一眼辨明她作品的廓形究竟是怎樣的。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某知名雜誌曾借她的衣服拍片,但最後不得不致電其本人詢問應當如何穿著。
  • 創意設計師與實戰派女商人:川久保玲是怎麼火起來的?
    川久保玲2017年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ons: Art of the In-Between" 作品回顧展。在這些經典的展品中充分表現了川久保玲在這些年來設計上的改變與創新,同時也彰顯出了她無可複製的時裝精神。
  • 川久保玲、高橋盾的背後都有一個「Tony」老師
    宅在家的你,除了想念外面的火鍋和烤肉,是否也無比想念理髮店的「Tony」老師?02Julien d'ys在說這位來自法國小鎮的造型師之前,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川久保玲,而Julien d『ys則是Comme des Garons秀場上的造型師,雙方已經合作長達30年之久,說他是玲姐的御用造型師一點不過分。
  • 別問了,我用日語給你來一段freestyle怎麼樣?
    將罵人的俚語融入音樂、在街頭用尬舞代替鬥毆(原來很早以前就一言不和就跳舞了..)、在牆上作畫、用嘴模仿買不起的樂器、弟弟穿哥哥剩下的寬大的衣服,這一切嘻哈藝術的根源來自窘迫的生活環境、源自貧窮。但短短幾十年,嘻哈成為新興的藝術形態,席捲全球,在全世界擁有無數受眾。這是底層文化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 Rei Kawakubo 川久保玲 無他者不解釋 | 非常之人
    2017年,大都會博物館將主題聚焦於時尚界另類中的另類品牌Comme des Garçons的創始人、日本傳奇設計師:Rei Kawakubo(川久保玲)。大都會博物館將從5月4日至9月4日期間持續展出 Art of the In-Between (邊緣的藝術:川久保玲作品回顧展),該展覽收錄了從川久保玲1980年代起至最近的女裝代表作約140件。
  • 川久保玲 :自己夠強大,夠自由,就不需要去取悅任何人
    ,然後用不對稱及垂墜等細節,剪裁出後來被時裝界稱為「乞丐裝」的經典設計。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cons) 2015春夏女裝秀「讓身材凹凸有致」、「執著衣服與身形的各種比例數字」、「形體衣型寬鬆有度」,這些高級設計的聖經典語在川久保玲的世界裡成了無用的狗屎
  • 又一年Met Gala "捉妖記"落下帷幕,你喜歡醜得有趣還是美得平庸?
    ▼別小看這身看起來像奶奶用剩下的花布縫出來的很「環保」的連衣裙,它來自川久保玲品牌Comme des Garçons的2016系列。沒錯,非常貼合今年的主題。這就是我家日日最厲害的地方,穿得好看誰不會,最重要是符合主題,會玩,放得開。所以她才能身為一個歌手卻在時尚圈走出了一條超模之路。▼
  • 此刻,全球最紅的明星都在這紅毯上…(是誰讀懂了川久保玲?)
    1969年,在原宿成立了成立了Comme des Garçons(法語:意為「像男孩一樣」),80年代在巴黎時裝周展露鋒芒,她將英倫朋克們擅長的「grunge」手法用在服裝上,想從於表面的「貧困」中尋求精神美,甚至之後被人形容為「乞丐裝」。其寬鬆、立體化、破碎、不對稱、包裹式樣的服裝設計在解構的日式風格、前衛大膽的剪裁輪廓,加上獨特的創意之下,立即席捲了整個時尚世界。
  • 川久保玲:只有讓人懼怕的衣服,才稱得上是好衣
    Comme Des Garcon 2014年秋冬系列而川久保玲手下的COMME des GARÇONS更走極端路線完全忽視了女性的曲線▼(左)川久保玲手下的COMME des GARÇONS(右)山本耀司手下的Yohji Yamamoto而在川久保玲探索人體的系列裡,1997春夏系列成了被時尚界津津樂道的存在,因為川久保留又描繪了一個無人嚮往的詭異世界。放眼90年代,幾乎所有設計師都開始用女人身體的性感來做文章。
  • 遇見藝術之影像藝術家Roger Ballen:川久保玲的時尚繆斯
    我們在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 2015秋冬男裝秀場中一件騎士夾克與純白大衣上,發現了Roger Ballen
  • 服裝設計 | 川久保玲,時裝解構主義者
    150件設計分列於八個主題之下:時尚/反時尚(Fashion/Anti-Fashion),設計/非設計( Design/Not Design), Model/Multiple, 彼時/當下(Then/Now, High/Low),自我/其他( Self/Other),客觀/主觀( Object/Subject),衣物/非衣物( and Clothes/Not Clothes)——一系列相對狀態的並置,川久保玲用這樣的方式來定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