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藝術之影像藝術家Roger Ballen:川久保玲的時尚繆斯

2021-02-25 得藝artplus


我們在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 2015秋冬男裝秀場中一件騎士夾克與純白大衣上,發現了Roger Ballen的藝術影像,包含2006年完成的「Five Hands」,與2010年拍攝的「Deathbed」,兩件充滿神秘儀式風格的作品,以手掌與白鴿元素貫穿,加深Comme des Garçons 2015秋冬男裝對於典禮力量的揣摩。

65歲的Roger Ballen,以充滿詭異的黑白影像作品聞名於世,被譽為21世紀最重要同時也最具影響力的攝影藝術家。不過,對於這樣一個大人物,很多人卻是在Comme des Garçons 2015秋冬男裝秀場中,第一次接觸到。透過設計師川久保玲的創意,我們看見了藝術影像與時尚的巧妙結合。


Roger Ballen

Roger Ballen1950年出生於紐約,由於母親在一家攝影機構Magnum Photo擔任編輯,13歲就開始接觸攝影,並投入黑白成像的世界中。自柏克萊大學取得地質學博士學位後,Roger Ballen以相機為伴前往南非,探詢那裡未開化的小村落,自此愛上這個國度,並從1982年開始定居於此。生活在南非的時光,Roger Ballen透過相機捕捉當地的風俗民情,包含熱辣豔陽下殘破的屋厝與空蕩的街道,還有當地歷史文物。


南非當地風光

漸漸的,Roger Ballen開始由外向內部深入,除了轉向記錄屋內的裝潢擺設,探觸當地人們的生活型態,同時也進行一系列當地居民的肖像作品。深受美國攝影師Paul Strand啟發的他,像是集物癖發作似的,捕捉了南非形形色色居民臉孔。在以此為題而出版的攝影集<Platteland>中,除了收錄這個封閉國度人們的天真臉孔,但更多的是那些飽受貧窮所苦的臉譜,以及備受歧視的精神病患等等。至於Roger Ballen的想法與情緒,則是透過獨特的照片構圖與光影捕捉,緩緩流溢而出。


<Platteland>作品

到了1990年代之後,受到匈牙利攝影師André Kertész的影響,其對於攝影構圖的著墨,以及內容的超現實風格,讓Roger Ballen意識到攝影不只是對於現實的紀錄,還可能晉升為藝術。因此在這段期間,逐步琢磨出全新的攝影手法,被他稱作「紀實的虛構」(Documentary Photography)。那些他一開始捕捉,在南非偏遠村落不特定的居民們,開始要經過徵選才能入鏡,與Roger Ballen一同構築出充滿夢幻色彩的黑白國度。


匈牙利攝影師André Kertész作品

與商業攝影截然不同,Roger Ballen的創作一直都不是為了誰而服務,最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探究自我內心的過程,無關政治、社會、經濟,而更像是潛意識與內心獨白的影像呈現。在跨入21世紀時,所出版的兩本攝影集<Outland>、<Shadow Chamber>,可以很明顯看出Roger Ballen攝影風格的轉變。照片中的人物,開始透過肢體與表情,表現出尷尬而詭異的情緒。配合著各式各樣的布景道具;人類與動物之間的互動,加上最重要的取景規劃,成功以隱喻式的影像,表達出攝影師複雜的潛在意識。


Roger Ballen在1990年代之後的作品

在他最新的攝影集<Asylum of the Birds>中,現實與虛幻的界線變的越來越模糊。攝影師為影像加入了繪畫、雕塑與拼貼作品,規劃出充滿詭譎氛圍的場景。居民們從影像主角的位置退出,開始被當成道具般,只出現局部的人頭、手掌,甚至被玩具、人臺所取代,使得系列影像的超現實色彩越來越濃厚,彷佛電影「入侵腦細胞」(The Cell,2000)的劇情般,透過這些照片,讓觀賞者走進了攝影師Roger Ballen內心,那沒有邏輯、虛實交錯的世界。


<Asylum of the Birds>作品

到了2015秋冬男裝伸展臺上,我們見識到了全新的跨界結合。在Comme des Garçons 2015秋冬男裝秀場中,一向以解構手法,賦予服裝全新輪廓與定義的品牌設計師川久保玲(Rei Kawakubo),為秋冬男裝訂下了主題:「典禮的力量」(The Power of Ceremony)。一系列解構輪廓的短褲西裝套裝,搭配上印有「Born to Die」字樣,由刺青藝術家Joseph Ari ALoi設計的Legging單品,似乎想表達一種獻祭的概念。搭配上一系列尖錐輪廓的帽飾,以及黑白斑馬紋面罩,更給人某種神秘宗教的裝扮聯想。

Roger Ballen攝影作品「Five Hands,2006」

不僅如此,當服裝風格漸漸轉調,從刺青印花緊身裝,與豹紋、斑馬紋面料拼接單品的加入後,我們在一件騎士夾克與純白大衣上,發現了Roger Ballen的藝術影像,包含2006年完成的「Five Hands」,與2010年拍攝的「Deathbed」,兩件充滿神秘儀式風格的作品,以手掌與白鴿元素貫穿,加深Comme des Garçons 2015秋冬男裝對於典禮力量的揣摩。同時,Roger Ballen高不可攀的藝術,也透過服裝表現,成了全新流行符號。



相關焦點

  • 33歲死於愛滋,體重200斤的重口時尚狂魔,卻是眾多藝術家的靈感繆斯
    雖然幾十年來罵他神經病的人從來沒少過,卻依然無法改變他是藝術家、諸多大神的靈感繆斯的事實。討厭他的人恨之入骨、嗤之以鼻,崇拜他的人愛得痴狂,甘願付出一切。這個極端的「瘋子」就是Leigh Bowery(雷夫·波維瑞),80年代的倫敦藝術先鋒代表人物、行為藝術家、DJ、模特、時裝設計師。
  • 展訊 |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 和藝術家策展人藏家親密接觸今年至少有20位影像藝術家會蒞臨貴賓預展和貴賓之夜,還不立馬買張貴賓預展邀請函,蒞臨現場和藝術家們把酒言歡談談你對攝影藝術的見地。🤝✅ 最好的滬上氣候 最佳的約會場地9月初秋的風+展覽中心的俄式建築+全球攝影藝術的旅程+閨蜜之約OR情侶之約=完美!說不定你的男人女人遇見你喜歡的攝影作品,就買給你了!豈不是今年收到的最棒的禮物!📅從教科書級大師的經典作品,到活躍在國際攝影和移動影像前沿的藝術新星,逾百位優秀藝術家和他們的力作齊聚一堂。
  • Rei Kawakubo 川久保玲 無他者不解釋 | 非常之人
    2017年,大都會博物館將主題聚焦於時尚界另類中的另類品牌Comme des Garçons的創始人、日本傳奇設計師:Rei Kawakubo(川久保玲)。大都會博物館將從5月4日至9月4日期間持續展出 Art of the In-Between (邊緣的藝術:川久保玲作品回顧展),該展覽收錄了從川久保玲1980年代起至最近的女裝代表作約140件。
  • 跨性別藝術家的異類時尚
    瑪雅-拉丁裔女藝術家馬丁·古鐵雷斯(Martine Gutierrez)是一位探索其跨種族身份的藝術家。她從兼收並蓄的媒體中汲取素材,充當作品的主題、製造者和繆斯。古鐵雷斯通過表演、攝影和電影體現各種想像人物來記錄她的個人轉變。「沒人會讓我登上巴黎時尚雜誌的封面,所以我想,我要自己做。」馬丁·古鐵雷斯在談到她2018年的項目「原住民女性」時說。
  • 世界一流藝術家們的繆斯女神都是什麼樣的?
    大師的繆斯,一定美貌過人嗎?答案是否定的,起碼在現當代大師的眼中,美是相對次要去考慮的部分。考察美和表現美,是攝影術發明之前,也就是19世紀中葉以前,古典藝術的主要工作。並因此也在那個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特別,成為了羅丹和德彪西這樣的大藝術家的繆斯。
  • 服裝設計 | 川久保玲,時裝解構主義者
    時裝的後現代之光川久保玲和她的Comme Des Garçons置於彼時的時代背景之下,對於是解構主義風潮的盛行使巴黎接納了川久保玲,還只因這種思潮的「政治正確」消解了法國評論界對外來者的傲慢COMME DES GARCONS作品川久保玲與解構主義一道,再次模糊了時尚/藝術這一場長久以來一直處在對立狀態的觀念邊界。
  • 天鵝公主邱思婷化身時尚繆斯, 讓芭蕾在歷史遺蹟中《Reborn 重生》
    對於時尚現代芭蕾舞劇《Reborn重生》的總編導及主演邱思婷來說,像是一個陌生的起點,又像是一次似曾相識的回眸。邱思婷再次以纖塵不染之美,高高地在天上飄舞,十幾隻真蝴蝶與繆斯翩翩共舞,絢爛之極,女孩終於破繭成蝶,成長為自己心中的繆斯。
  • 用無數紅心擊中你的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çons,幾十年來用視覺藝術徵服了世界
    日前,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在巴黎旺多姆廣場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川久保玲將成為自 1983年Yves Saint Laurent後第一位作為大都會博物館展覽主題的在世設計師。 而作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董事的美國版Vogue主編 Anna Wintour 則在《紐約時報》評論說川久保玲雖然將要舉辦展覽,但依然很少將她自己內心的視角展示出來。「誰知道川久保玲會說好還是不好呢?」
  • 藝術家解讀系列(第二期):用戲劇影像構建藝術
    UCCA攜手奧哲維共同推出「藝術家解讀」系列,試圖探究藝術家創作的理念與奧秘。關於繪畫,在「畢卡索——一個天才的誕生」展覽期間,我們特別邀請國家一級導演王曉鷹,從戲劇導演創作的角度聊一聊基於抽象派繪畫而創作的影像作品《紅色》,本片根據美國抽象派畫家馬克·羅斯科的人生經歷創作,在大塊鋪陳的濃烈色彩之中,引導人們去探究抽象背後的情緒與精神表達;在年輕助手的注視中和新一代藝術家的挑戰下,羅斯科迎來了對自我的挑戰:如果在委約創作中無法平衡藝術追求與商業回報,一切是否還要繼續
  • 光影盛世 2016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 360° 回顧
    ▍Bank(上海) BANK 今年首次亮相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粉嫩的馬卡龍色調格外吸引眼球,並呈現知名攝影師羅伯特·梅普勒索普的經典人體和花卉系列,日本攝影師森山大道的限量凹版攝影,以及新銳攝影藝術家陳哲的早期系列作品。
  • 武神川久保玲,朋克的痛苦
    鍾情的設計師品牌有Maison Martin Margiela、JunyaWatanabe和Hussein Chalayan等,但川久保玲在其心中地位無人可及,封為「女武神」。葉德嫻在84年就穿了COMME des GARÇONS的衣服做唱片主打造型,那件衣服就是一個到處都有口的麻布。據說是葉德嫻女士的專輯封面造型開啟了黃偉文對時尚的感知。
  • Roger Ballen | 人們的行為沒有理由、沒有方向、也沒有終極目的
    早年他以紀實手法拍攝南非偏僻村落裡布爾人的艱苦生活,後來轉向裝置攝影,發展出一種重視心理與空間關係的攝影風格,表現人類的存在意識,從而躋身於當代最優秀的藝術家之列。我的人類生命過程的基本觀念是,對於混沌之力量,存在著一種永恆的作用,而且我們在不斷地安排我們生命的方方面面,來處理與控制衰竭與腐朽的不可避免性。我創造的隱喻反映了這個觀念,反映了反抗混沌之力量與現實秩序的鬥爭。」-Roger Ballen
  • 亞洲設計藝術十堂課 | 遇見藝術家-史金淞 | 【空間觀念】
    龍柏國際【遇見藝術】東方藝術家&設計師肖像拍攝計劃在2018年4月9日的北京史金淞Shi JinSong2018 Photo by : Xie BinField image recording現場記錄影像這次亞洲設計藝術十堂課,史金淞老師也應邀與大家分享其藝術創作,並以自身藝術觀念,分享設計與藝術的關係
  • 川久保玲式浪漫 | 另一種解讀
    Comme des Garçons2014春夏以前知名策展人陸蓉之女士做過一個關於「藝術,從偉大到萌」的講座,其中藝術近百年的走向就是趨向萌。為什麼是萌?顯然這與日本的諸多藝術有著關聯。奈良美智作品日本諸多享譽海外的藝術家,比如村上隆、奈良美智都帶有二次元的屬性。藝術作品從來都是對當下社會意識形態的某種反應。在日本二次元中,少女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形象。
  • 蟲兒影像:「遇見金獎」,讓藝術融入生活 遇見什剎海
    鳥歸,是為了遇見樹;樹生,是為了遇見天空。
  • 拉斐爾前派藝術的繆斯——伊莉莎白·希達爾
    女帽店的繆斯1848年,一場轟轟烈烈的藝術革命在英格蘭興起,三個皇家美術學院的年輕人成立了拉斐爾前派兄弟會
  • 川久保玲:和整個世界有一堵牆的距離
    與前面提到的前衛設計師都饒為不同的是,川久保玲奉出的甚至怎麼看都跟時裝或者時尚掛不上鉤。 「我不知道什麼黃金時代」,川久保玲如是說。對時裝設計,她並非科班出身,從未受過系統訓練,亦不受任何傳統和規則羈絆。事實上,從始至終,反叛性是像血液一般始終在她身體中流淌的存在。這種力量之強大,本身就令她這個人富於了強烈的話題性和個人魅力。總而言之,她的設計不迎合任何人。
  • 「生命之歌2020」 ——記著名藝術家王華明創意影像裝置藝術原創作品發表
    繼「星際之門2020」創意影像裝置藝術原創作品之後,藝術家王華明又在工作室中創作了一個全新的作品——「生命之歌2020」,這個作品堪稱
  • 「愛的藝術——全球影像藝術大展」杭州站開票啦
    :親密——全球影像藝術大展」,即將於2020年8月21日落地杭州,展期至2020年10月25日。 世界當代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三位女性藝術家: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翠西·艾敏、小野洋子的珍貴影像,以及易烊千璽與國際舞團HEXAGON COLLECTIVE的跨界影像作品、青年藝術家袁松的裝置作品,將首次一同在展覽展出。
  • 川久保玲大戰山本耀司
    ● 01.INTRO ●同誌乜妳今朝又甘遲去溫川保久齡定系山本耀司梗系摸佐落去中環既Joyce 1991年,林海峰與葛民輝拍檔的軟硬天師發行了一首鬼馬的單曲《川保久齡大戰山本耀司》,旨在諷刺彼時香港熱衷名牌的年輕人,而川久保玲的名字也刻意而為之的被喚作川保久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