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灣鐵路正式開通:海鐵聯運 開啟連接世界大航道

2020-12-23 溫州新聞網

樂清灣鐵路工程。 王東方 攝

  溫州網訊 歷時5年建設,樂清灣鐵路工程已通過交工驗收,於昨日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全省第一條完全由地方自主建設的鐵路項目,也是樂清灣港區聯繫並輻射內地的後方通道。

  開通運營後,樂清灣鐵路將與金溫線和浙贛線形成串聯,成為浙西南、贛北、皖南等地區港鐵聯運的核心通道之一。今後,樂清灣港區的大宗貨物可直接在碼頭裝箱,經鐵路運輸,在外垟進入金溫貨線,輻射全國乃至海外。

  樂清灣鐵路全長約76.7公裡

  共設5個貨站3個預留車站

  樂清灣鐵路於2015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是鐵路投融資改革後,浙江省首條由省級部門自行批覆、自行建設、自行運營管理的地方鐵路。

  項目東起樂清灣港區,經樂清、永嘉至鹿城,與金溫鐵路外垟段接軌,全長約76.7公裡,設外垟、黃田、白石東、紳坊西、樂清灣5個貨站和馬岙、包山、東館3個預留車站。規劃貨運能力近期每年1150萬噸,遠期每年1500萬噸。

  「這條鐵路來之不易!」業主單位浙江樂清灣鐵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紅忠對樂清灣鐵路的開通運營期待已久。他說,今年疫情形勢嚴峻,為保證工程進度,項目多方採購物資、包車接返員工,於2月28日全面復工。疫情得到控制後,公司又第一時間聯繫、推動項目驗收工作啟動。

  經過多方努力,樂清灣鐵路於今年6月順利通過由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受託組織的靜態驗收、動態驗收、初步驗收以及運營安全評估。「目前,我們已經開通全國貨運業務。」張紅忠笑著告訴記者,公司已收到不少業務訂單,這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意味著樂清灣鐵路在提升全路貨運效益、優化路網出海路徑方面得到各方認可。

  項目建設創下國內外多項新紀錄

  工程難度不亞於高等級鐵路

  「樂清灣鐵路為國鐵Ⅱ級支線鐵路,表面上看線路等級並不高,但是,事實上工程實施難度絲毫不亞於任何一條高等級鐵路。」樂清灣鐵路項目總工程師沈波介紹,溫州沿海地質多屬深厚淤泥質土層,在這樣的軟土路基上修築鐵路,難度堪比解開數學「壓軸題」。

  不過,這並不妨礙建設者攻堅克難的信心與能力。浙江樂清灣鐵路有限公司在充分實地考察,改善建設工藝的基礎上,積極開展難題攻關,先後與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合作,開設多項工程技術攻關課題,其中兩項重點課題在省、部成功立項,申請工程技術專利6項,為工程推進提供技術支撐。

  由於無先例可循,樂清灣鐵路工程一經上馬,就面對行業管理機制缺位、可參照樣本稀少、管理力量相對薄弱的情況。對此,公司上下認真向國鐵項目成熟的制度體系學習,著力推進控制工程建設、突破關鍵卡控環節、靠前服務工程建設,推動項目建設穩步前行。

  回顧建設歷程,樂清灣鐵路打贏了多場攻堅戰役——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鐵路混凝土斜拉橋甌江特大橋,將原先單跨最大跨度134米的世界紀錄,一下子提升到300米;建設了世界上第一座圍墾海域上的鐵路站場,軟土路基平均厚度超過80米;建設了省內最長的單線非電氣化鐵路隧道,克服了特長隧道帶來的有效通風排煙等難題。

  完善溫州海港配套服務設施

  加速城市經濟發展

  如今,站在樂清灣,可見一條蜿蜒的海岸線駐守溫州海陸相連的最前沿。眼前,是走向世界的條條大道,身後,是不斷崛起的臨港產業……

  「原先樂清灣港區貨物完全由公路運輸,今後大宗貨物可直接在碼頭裝箱,運送至全國各地。」張紅忠介紹,樂清灣鐵路最大的意義就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記者了解到,樂清灣鐵路建成運營,將有力促進樂清市產業轉型升級和打造海洋經濟產業,對構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海陸聯運集疏運網絡和金融和信息支撐系統的「三位一體」港口物流服務體系,發揮樂清灣港區作為浙南沿海臨港工業發展的依託,加速樂清乃至溫州向現代化港口城市轉型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樂清灣鐵路建成後將使需水鐵聯運的外貿貨物、中長距離的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貨運輸由處於溫州城市中心區的甌江口港區遷移至城市外圍的樂清灣港區,對完善溫州交通物流網絡、發展壯大溫州港、提升城市形象、支持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盧秀銓 通訊員 王東方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上海港前11月海鐵聯運班列業務量增長迅猛
    海鐵聯運,是指進出口貨物由鐵路運到沿海港口直接由船舶出運,或是進口貨物由船舶運輸到沿海港口之後由鐵路運出,全程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一種運輸模式,具有運能大、、政府、口岸等單位、部門協作,依託上海港是世界貨櫃大港,以及全國鐵路網聯通優勢,優化海鐵聯運網絡,加強國鐵通道運力保障,著力推進海鐵聯運業務發展。
  • 加快發展「公轉鐵」「散改集」和海鐵聯運 天津港加速建設世界一流...
    內容提要: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日前,天津出臺《推動天津港加快「公轉鐵」「散改集」和海鐵聯運發展政策措施》。天津北方網訊: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日前,天津出臺《推動天津港加快「公轉鐵」「散改集」和海鐵聯運發展政策措施》。到今年年底,本市運輸結構明顯優化,以鐵路、水路為主的大宗貨物運輸新格局基本形成,綜合交通運輸效能明顯增強。
  • 「武漢」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開通
    12月12日,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海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開通。今後,日本貨物可通過武漢近洋直航直達陽邏港,隨後在吳家山中轉通過中歐班列運輸,抵達歐洲。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時間將由原來的45天縮短至22天左右。
  • 不,是達飛輪船海鐵專列 義烏今起每周一班
    這表明浙江「一帶一路」重要組成部分的「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加速推進,義烏中歐班列和海鐵多式聯運海上新絲路國際物流大通道的運輸能力得到了雙提升。拍友 陸磊 王建明 攝2020年9月25日,義烏達飛輪船海鐵聯運專列成功首發,截至今年1月15日,已累計發送5列,發運超500標箱, 達飛輪船成為首個入駐義烏鐵路口岸開行周海鐵專列的船公司。
  • 「地評線」齊魯漫評:海鐵聯運「零等待」,疫情下的中歐班列更顯活力
    疫情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歐班列作為中國與世界溝通的「連心橋」,如何更加快捷高效的「運轉」,直接關聯到中歐班列的未來發展「高度」,江蘇(連雲港)自貿區在國際過境貨櫃業務上嘗試「船車(站)直取」模式,「零等待」再次為全球戰「疫」提供「中國力量」。貢獻全球戰「疫」下的「中國智慧」。
  • 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鐵路開通了!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26日上午,隨著G5322次列車從平潭站緩緩駛出,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的鐵路——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福州至平潭最快35分鐘可達。
  • 祖國大陸離臺灣寶島最近的鐵路開通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2月26日上午,隨著G5322次列車從平潭站緩緩駛出,由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參與建設的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為福平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是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該橋起自福州市長樂區松下鎮,經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在蘇澳鎮連接平潭島,全長16.34公裡,其中跨海段超過11公裡。
  • 黃石新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正式組建
    24日,黃石新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正式組建,這標誌著黃石新港多式聯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黃石新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是為進一步推動黃石新港多式聯運發展而成立,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與黃石市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在不變更港口、地方鐵路資產所有權、運營合同關係、收益權等基礎上成立的輕資產平臺公司,公司註冊資本500萬元。
  • 祖國大陸離臺灣島最近鐵路開通:歷時7年建成,全長88公裡
    前方到站:寶島12月26日上午,隨著G5322次列車從平潭站緩緩駛出,由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央企參與建設的福平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央企業首次把高鐵送上了美麗的平潭島,將鋼軌鋪到了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平潭海峽公鐵大橋為福平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是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該橋起自福州市長樂區松下鎮,經人嶼島、長嶼島、小練島、大練島,在蘇澳鎮連接平潭島,全長16.34公裡,其中跨海段超過11公裡。
  • 黃大鐵路開通運營 在濱州設4個車站
    濱州日報訊12月26日,黃大鐵路開通現場會在河北黃驊召開。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祥喜宣布黃大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並向黃大鐵路首列萬噸重載列車下達發車指令。山東省、河北省、黃大鐵路沿線地方政府及施工單位有關領導參加會議。
  • 「交運·幫邦行」開啟公鐵聯運新模式
    為滿足更多旅客的出行需求,「交運·幫邦行」於近日對現有運營模式進行優化升級,並與濱州交運集團、中鐵文化傳媒集團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開通「濱州市高鐵無軌站」。「高鐵無軌站」是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路」)認定的公鐵聯運新模式,指在沒有高鐵線路經過的城市,設置具有購票、取票、候車、定製客運、專線大巴、物流等功能的鐵路服務站點,通過開通定製客運及專線大巴與就近的高鐵站無縫對接,實現公路客運與鐵路客運零距離換乘,讓乘客盡享高鐵快捷出行的便利。
  • 宜昌「空鐵公水」聯運暢通黃金航道
    「十四五」規劃,我省對宜昌提出時代新命題,提升翻壩物流效率、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建設完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網絡,構建多式聯運的集疏運體系。宜昌已初步完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規劃編制,規劃總投資2292億元,其中三峽樞紐多式聯運體系將全面建成。目前已建成的江南翻壩高速公路年分流能力1500萬噸,即將通車的江北翻壩高速公路年分流能力1500萬噸。
  • 昆明鐵路局貨運推供給側改革 可與鐵路「討價還價」
    中新網昆明4月26日電 (王豔龍)昆明鐵路局2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昆明鐵路局將全力推進鐵路供給側改革,推行完全市場化的「一口價」,除石油外,無論是零散白貨,還是大宗物資,均可與鐵路議價運輸。
  • 黃大鐵路開通運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呂中傑 記者 邊浩玥12月26日,黃大鐵路開通。據了解,黃大鐵路北起朔黃鐵路黃驊南站,經河北省滄州市,山東省濱州 市、東營市、濰坊市,接入益羊鐵路大家窪站,全長216.8公裡,為鐵路I級、單線電氣化重載鐵路, 由國家能源集團和山東省共同投資修建;濱州段全長約83公裡,途經無棣縣、霑化區、濱城區,設小 泊頭、無棣北、霑化西、濱州北4個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