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是不可取代的?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韓樂 童行學院

寫在前面:

第一次,文章裡全是「我」。

全文共2084字,閱讀時間7分鐘

前一段日子,我給孩子穿衣服少了,把孩子凍壞了,孩子開始感冒咳嗽。我想,如果孩子奶奶在北京,肯定不會讓娃凍著的。娃不愛吃飯,我告訴孩子說,如果奶奶在,你肯定會香飯的。

寒假快到了,我比孩子還要著急,想要回內蒙農村。哪怕孩子爸告訴我千萬遍,農村冬天什麼都沒有,天寒地凍,根本出不了門,今年甚至很可能出不了京。

我還是想回內蒙農村,在那裡孩子可以追著豬追著雞跑;還可以燒火,沒有燒完的柴火,從爐子中取出來就是木炭條,孩子可以直接在地上作畫。最主要的是,在那裡有孩子的爺爺奶奶。

在農村,菜不多,即便是一袋莜麵,一些土豆白菜,奶奶也能變出很多花樣,讓她孫子吃得肚子鼓鼓。

吃完飯,我們還可以歪在炕上,聽孩子奶奶給我們講以前的老事。老事一定會以「吃」開頭,以「那時候的人真可憐」作為結尾。

我想帶著孩子回農村,還因為我的爺爺和奶奶。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有過最美好的回憶,也有著非常愧疚的時刻。

我和爸媽在山西,爺爺奶奶在山東工作和生活。和很多父母一樣,我的父母也沒有時間看孩子。於是,在我快3歲的時候,我爸坐著火車把我送去了山東。在漫長的路途當中,我滿頭的卡子讓我爸手足無措,滿頭大汗。

對我爸來說,女孩的東西讓人頭疼;對奶奶來說,女娃的一切都讓她著迷。奶奶生了6個孩子,全是男孩。後來,她終於有了孫女,有一次她拿著晾曬在窗臺上的小鞋看得出神,「女娃的小鞋子原是這樣的呀。」

去山東之前的事,都是我爸告訴我的,我完全不記得。不過,跟爺爺奶奶在山東生活的那一年半年,我記得很清楚,畫面還特清晰。

在我的記憶中,奶奶會在屋裡放些香瓜來增香。後來我一直以為香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增香,而不是吃。

我還記得,伴著傍晚的霞光,我走在高高的臺子上,爺爺扶著我的手。周圍是熱熱鬧鬧的人群,還有些人在製作蜂窩煤。

我記得有一次爺爺帶我去公園玩,一看到池塘裡的大白鵝,我腦子裡就浮現出了「紅掌撥清波」,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駱賓王那詩是我寫的。

夏天,聽到樓下賣冰棍的吆喝聲,爺爺會把錢放在我的竹編小花籃裡,用長長的繩子從窗戶吊下去,等賣冰棍的人收了錢,把冰棍放上,爺爺再把繩子拽上來。

爺爺愛喝酒,有鄰居給了我一些鵪鶉蛋,我不捨得吃,要留給爺爺當下酒菜。這讓爺爺非常驕傲。

爺爺、奶奶和我午睡的時候,會把腿豎起來靠在牆上,讓腿和身體呈90度。爺爺說這樣對腿好。

奶奶生氣的時候,爺爺不好意思直接給奶奶說好話,他會一邊給奶奶按摩,一邊笑著告訴我說,這叫做「和面」。

爺爺講起我在山東的事,總忘不了講這件:你惹奶奶生氣了,奶奶把你關進衛生間,要不是我把你從衛生間救出來,你現在還在衛生間關著呢。這件事,我卻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該上幼兒園了,奶奶把我送回了山西。我操著一口濃鬱的山東話,叫我媽「阿姨」,我媽一聽,眼淚直流,告訴我說「我是你媽」。

那天晚上,村裡有人辦喪事。聽到嗩吶聲的我開始跳舞。回到家後,我媽告訴我,奶奶回山東了。我一聽,跑出了家門,衝著黑暗的巷子,用山東腔哭喊著:「我要奶~,我要奶~,我不要阿姨」。我媽在門口緊抱著我。我看到她又在抹眼淚。

後來,我不知道自己怎樣適應了家,我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忘記了爺爺奶奶。7年後,爺爺退休了,和奶奶一起回了老家。當時我11歲,不再是快樂的小孩,已成為木訥的少年。

我們彼此再見面的時候,相視無言。爺爺給我掏出禮物,我用土話叫了一聲「爺(音如「牙」)」。爺爺聽了之後,讓我叫他「爺爺」。那個時候的我,山東話怎麼說早就忘了,「爺爺」是再也叫不出口了。為了不讓爺爺失望,也不讓自己彆扭,我儘量避免稱呼爺爺,不用土話,也不用家鄉話。

奶奶回老家三年後,得了腦血栓,不僅半身不遂,還說不出來話來,只有爺爺知道奶奶在想什麼。每年我生日的時候,奶奶就會用含混的話命令爺爺給我準備禮物。

後來,我做了一個小舉動,讓我羞愧無比。

爺爺奶奶住在新蓋起來的南房,我們住在北房,茅房(廁所)在北房的後院。奶奶行動不方便,上茅房得扶著牆,顫顫巍巍地穿過整個院子,走到北房門口再轉彎,才能走到茅房。

有一次,奶奶上完茅房,聽到我們屋子裡有電視的聲音,就趴在窗戶上朝裡看。十多歲的我知道奶奶想要找我,就條件反射似地,噌地一下躲到了窗戶門板下面。奶奶在上面張望了半天,沒找到我之後,失望地回去了。這件事我只做過一次,就這一次,足以讓我終生難忘。

那個時候的我不想和奶奶聊天,我也聽不懂奶奶說的話。

那個時候的我,也已不再是會和爺爺奶奶親近的孩子。

爺爺的朋友很多,屋裡總會聚滿了人有說有笑,他們作詩的作詩,寫字的寫字。爺爺還會把自己寫的回憶錄拿給老友看。

爺爺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實,我以為爺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天還沒亮,我看見爺爺開著電視,抽著煙,低頭在想著什麼。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老人的寂寞。

後來,爺爺和我之間的唯一聯繫就是魚乾、魚罐頭。每每爺爺的好友從山東給爺爺寄過來魚乾,爺爺就會把魚乾放在爐子上烤好了給我吃。一些海味的菜家人吃不慣,爺爺就會拉上我說,咱們山東人一起吃。爺爺在山東生活了40多年。

現在我看到魚罐頭還是會想起爺爺。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內陸人,卻那麼喜歡吃海鮮的原因。

再後來,我上大學了,和爺爺奶奶見面的機會就更少了。就連奶奶爺爺去世的消息我還是事後很久才知道的,家人的理由是怕影響我。我考完試,聽到消息後,坐在公交車上眼淚流呀流,流呀流。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我那麼想讓孩子和奶奶多聯繫,為什麼我總是在孩子面前不斷提起他的奶奶,原來我也是在治癒自己。我希望孩子和爺爺奶奶之間能有很多美好的記憶,我希望孩子長大後,還能夠膩歪著奶奶,和奶奶說說心裡話。

孩子奶奶過年後沒來北京,我們三個人在北京很冷清。疫情期間孩子在小區玩,他喜歡找別人的奶奶聊天,還會對這些奶奶說:「奶奶,我喜歡你。奶奶,你才是我的好朋友。」

我盼望著什麼時候能夠回到老家,那時候孩子又能和奶奶在一起了。

*內文及封面圖片均來自動畫電影《Bao zha》(奶奶的守護神)

互動話題

關於童年、老家,你有怎樣的記憶?又有哪些故事,影響了你的人生?

韓樂

兒童故事創作者

生活教育實踐者

童行學院

系統性通識教育

原標題:《為什麼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光,是不可取代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爺爺奶奶用這樣的方式永遠在一起了……
    19歲與懷孕妻子分別 選擇入伍趙先有生於1928年,入伍的時候年僅19歲,和妻子剛結婚6個月。分別之時,懷著孩子的妻子對他說:「你就走吧,家裡有我,早日立功受獎,我們等著你回來。」在《故事裡的中國》節目錄製現場,趙先有烈士的孫子趙新民回憶說:「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爸爸才5歲。我奶奶經常拿著證書哭,我爸爸問奶奶為什麼哭,我奶奶也不作聲,就是默默地流淚。直到1954年,村裡邊舉辦了一次非常隆重的追悼大會,我父親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父親去世了。」
  • 爺爺奶奶用這樣的方式永遠在一起了……
    在《故事裡的中國》節目錄製現場,趙先有烈士的孫子趙新民回憶說:「我爺爺去世的時候,我爸爸才5歲。我奶奶經常拿著證書哭,我爸爸問奶奶為什麼哭,我奶奶也不作聲,就是默默地流淚。直到1954年,村裡邊舉辦了一次非常隆重的追悼大會,我父親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父親去世了。」
  • 【爆笑視頻】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時候VS沒有他們的時候,太真實了!
    一說到爺爺奶奶,大家是不是都會有被呵護的感覺?每當我們犯了錯誤被爸爸媽媽責罰時,爺爺奶奶總是會挺身而出,護著我們。
  • 《越戰越勇》一起重溫爺爺奶奶們的「花樣年華」!
    《越戰越勇》花樣爺爺奶奶展現花樣年華!俄羅斯的中國媳婦李淑範92歲依舊滿滿少女心;98歲李家乃爺爺高難度健身動作徵服眾人;楊雲鵬大爺曳步舞姿青春洋溢刷屏朋友圈;輪滑奶奶吳秀英體態輕盈似孩童,踩著輪滑登泰山;勵志奶奶趙金玉唱歌、冬泳頑強抗癌;銀髮模特冬日光氣質卓越引人羨慕;摩登爺爺
  • 爸爸和爺爺一起幫著奶奶罵媽媽,高三女兒忍無可忍寫了一封信……
    關於昨天的事,奶奶一邊說「不要說了」,一邊又只是天天想著,你說媽媽一直記著那件事這麼清楚,你、爺爺、奶奶,又何嘗不是都清楚地記著?你還能記得昨天你和爺爺怎麼樣的嗎?兩個大男人,並排站在媽媽的對立面,一起在說她。如果昨天我不在家,你們會怎麼樣?你們兩個說自己沒有在罵她,我覺得有,而且罵的很兇。如果你覺得這樣都不算罵人的話,什麼才算罵?
  • 爺爺的百草園和太奶奶的貓
    我在爺爺、媽媽一起剝核桃,知道了核桃是小松鼠存來的,腦子裡的問題有一大串:松鼠怎麼這麼聰明呢?怎麼能搞得這麼新鮮呢?他們喜歡麥子嗎?會餓嗎?想想這是他們辛苦準備了好幾個月的冬糧,心裡有些不安,但核桃還是被大家開開心心地分著吃了。爺爺在的地方就有樹和花,有樹的地方就有鳥。家裡的院子栽著一棵丁香,春天,畫眉鳥在上面坐了窩。
  • 低田的爺爺奶奶
    我與弟弟(相差1歲,乳名「小兵」和「小軍」)自然稱外公外婆為爺爺奶奶,通常我們稱為「家裡的」爺爺奶奶。家裡的奶奶是南京人,思想很開通,吩咐我們對「低田」那邊也以「爺爺奶奶」相稱。為防混淆,需要時加上「低田」的前綴。到了「低田」爺爺奶奶家,他們也會關心「高田」爺爺奶奶。所以,我們從小就只有「爺爺奶奶」的概念,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
  • 我的爺爺奶奶|楊亞茹返鄉畫像
    我太多年沒回老家,站在河岸上一眼望去,記憶裡熟悉的低矮的老屋已經被一片整齊的小樓取代。門前的河水乾涸,河床滿是汙泥和碎石,清明節前後本應開滿油菜花的田地也變得荒蕪頹敗。我和哥哥踩著滿地的雜草和枯枝,到爺爺奶奶墳前磕頭燒紙錢,求爺爺奶奶在天有靈,保佑我們這些小輩諸事順利。四年前高考臨近的那個清明,我也像今年一樣回了老家給爺爺奶奶上墳。
  • 崔亞偉|爺爺奶奶的老黃牛
    從摩託車上跳下來就直接走到小黃牛邊,撩起尾巴看看,摸揣摸揣肚子,伸手摳開小黃牛的嘴巴瞧瞧,又聞聞自己的手指,好像看出了什麼名堂,和爺爺嘀咕幾句,搖搖頭。繞著小黃牛左右瞅瞅,和爺爺嘀咕幾句,再搖搖頭。爺爺明白了。禮讓小郭子進屋喝水,坐一坐,歇會兒。小郭子推說有事要走,把上次配種時,大郭子收的錢又退給了爺爺。
  • 現實版「嚮往的生活」:秦巴奶奶和滅霸爺爺的三餐四季
    今年71歲的陳桂剛和他78歲的老伴張祥芬是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新城辦棗園村人。因為家在秦嶺以南的大巴山地區,張萬露給奶奶起了個洋氣的網名「秦巴奶奶」。至於爺爺,則因長得像影片《復仇者聯盟》裡的大反派「滅霸」,被網友們戲稱為「滅霸爺爺」。用視頻記錄下爺爺奶奶的三餐,對張萬露來說,純屬偶然。
  • 【塔羅】佔卜在舊愛心中你是不可取代的嗎?
    對於舊愛還是有些懷念,但對方似乎已經展開了新的生活,不知道他是不是早就忘記我們過去曾有過的美好時光
  • 我的爺爺奶奶
    奶奶疼孫子和爺爺好有一比。我是在爺爺奶奶的懷抱裡長大的。每天都是奶奶看著我鑽入被窩,然後她盤腿坐在坑角,邊給我講古經,邊看著我睡覺。記得她說的最多的是:我要在離世前,給我的兩個孫子(指我和大哥,那時兩個弟弟都未出生)每人捻線織個毛線被面,為他們娶媳婦用。奶奶的願望是實現了,但那種被面早就過時淘汰了。奶奶一點一點捻出的一團團毛線牽連著的祖孫情,卻永遠無法割捨。
  • 每到過年,我們就要主動輸牌給爺爺奶奶
    我看了科普文章,覺得爺爺已經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我買來兒童益智玩具讓他擺弄,希望能減緩症狀發展。兒女們、孫子輩們只能順著他,多聽聽他的陳年嘮叨罷了。吃完午飯睡了午覺,還有很充裕的下午時光。爺爺高興,來了興致,聲音洪亮地叫我們小輩起床,玩幾把麻將。我們張羅著撐起陽臺那張陳年落灰的圓桌子,爺爺、奶奶、我媽、我四個人圍上了一桌。替補隊員我爸和我老公,窩在沙發上喝茶。
  • 冰凍爺爺冰凍奶奶是什麼梗意思 冰凍爺爺奶奶出自什麼電視劇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爺爺和奶奶對於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可是非常的溺愛吧,畢竟隔輩兒親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最近發現網上有一個「冰凍爺爺冰凍奶奶」非常的火啊,而且在B站上面也有很多視頻,那是什麼梗什麼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 《海蒂和爺爺》:無論貧富,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每一秒都是美好的
    《海蒂和爺爺》是一部豆瓣高分親情電影,也是我最愛的電影之一。每看一次電影,都會被電影裡邊海蒂和爺爺的親情所打動。海蒂的爺爺於力是一個鰥夫,脾氣古怪,還被村民質疑是個「殺人犯」。於力遠離村莊和人群,獨居在阿爾卑斯山上。父母去世後,姨母無力撫養海蒂。於是就把海蒂送往到了於力家。
  • 95後孫女帶領奶奶「重返十七歲」!鏡頭下,厲害了我的爺爺奶奶
    95後的攝影者李慧就讀於湖南科技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她說:奶奶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一輩子在家務農,幾乎沒有出過遠門。我從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與奶奶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現在的我在慢慢長大,而奶奶卻日益變老。有時候想想,這輩子和奶奶相見的次數,也許掰著手指都可以數出來,心裡感覺很害怕。我想永遠留下這些美好,於是就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給奶奶拍攝一組美美的照片。
  • 爺爺奶奶別怕,有我在呢
    #講講你們和老人們的故事#  小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可能是心目中比父母更親切的人。犯了錯被父母責罵,他們把你護在身後。周末去探望他們,還要偷偷把零食零錢塞進你的口袋。這是青年觀察家的第一次話題徵集,講講你們和老人們的故事。  sayings:  @少博  奶奶今年大概七十五歲了,我已經有些記不清她的年齡和姓名,儘管我曾經和她一起在鄉下度過了很長一段少年時光。  我爺爺去世的很早,父親和母親也在我極小的時候外出務工,只留下我和奶奶相依為命。
  • 六年級作文:爺爺奶奶的愛
    我從四歲半起,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了。因為我爸爸媽媽工作忙,爺爺奶奶就從福建回宜昌專門帶我。爺爺奶奶已經到了古稀之年,爺爺愛養花、養魚、下象棋,幽默風趣;奶奶信基督教,樂於助人,每天做家務,忙忙碌碌的。老人家喜歡囉嗦,我有時不耐煩,會對他們愛理不睬的。但是幾件事情改變了我的態度。先說說奶奶。
  • 77歲爺爺送奶奶跳廣場舞,夏天一起吃西瓜,冬天一起圍爐烤地瓜
    一個孫女拍下了結婚52年的爺爺和奶奶,也拍下了愛情最美好的樣子。77歲的爺爺每天用電動車送73歲的奶奶去跳廣場舞,爺爺坐在一旁陶醉在奶奶的舞步中,目不轉睛地看著。夏天,他們坐在一起,一邊乘涼,一邊吃西瓜;冬天,他們一邊烤紅薯一邊在火爐旁取暖。結婚半個世紀,最喜歡的事就是和你黏在一起,一起勞動,一起休息,一起走過生活的點點滴滴。
  • 《暖春》中奶奶的扮演者魯園去世,「小花」發文悼念,爺爺奶奶都走了
    在魯園老師去世之後,小花的扮演者演員齊如意隨後發文悼念,寫道:「拍暖春時雖然和魯園奶奶有過短暫的相處時光…但也是寶貴的回憶…奶奶很疼花兒…願魯園奶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