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技術人才在中國企業展位前諮詢。(領英供圖)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張鍾凱)六年前,在美國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田民毅然決定回到中國。六年後,作為順豐集團的首席技術官、順豐科技的執行長,田民在美國矽谷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演講廳裡,面對300多位在這裡工作的華裔精英,自信地分享著中國日新月異的物流技術和應用,並向他們發出回國工作的邀請。
不久前,田民在知名職場社交平臺領英舉辦的「海外招聘行」活動上說,以前在美國工作生活的時候,覺得主要是在被動地享受技術,但是回國以後,可以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參與一場改變人們生活的事情,這一點感覺很棒。
順豐科技是此次赴美徵才的五家公司之一。來自智能電動車、網際網路金融、區塊鏈、半導體等行業的企業也一同前往矽谷招聘人工智慧領域相關人才。
這是領英第七次組織較大規模的中國企業赴美展開徵才活動。據領英中國解決方案服務總監王歡介紹,領英在2016年啟動海外徵才項目,已經幫助近百家中國本土及合資企業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等地與數千名海外成熟型人才精準對接,特別是擁有AI、數據分析、雲計算、軟體開發等技術背景的人才。
「我們看到的是雙向火爆,找我們赴海外徵才的企業越來越多,海外有意向回國發展的領英用戶也越來越多,而且客戶以前以大型科技企業為主,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小型創業公司以及傳統行業的企業開始赴海外尋才。」王歡對記者說。
紫金礦業人力資源總監黃遠光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海外投資和運營已經成為企業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方向,要趕上國際巨頭,就需要通曉國際通用商業準則、掌握全球前沿理念、具備和國際巨頭對話條件和素質的「懂外語、懂管理、懂專業」的人才。
中國企業赴海外招聘不僅加速了有工作經驗的海外華人的回流,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新一輪留學生「回國潮」的出現。
中國教育部數據顯示,2017年留學人員回國人數同比增長11.19%,2012以來,留學回國人數不斷攀升,已有231.36萬人學成歸國,佔改革開放以來回國總人數的約74%。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王輝耀認為,2012年以來,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回流佔比明顯提升,中國正在經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外人才回歸潮。
在王歡看來,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選擇回國發展,一方面是由於國外發展可能面臨各種瓶頸,更重要的是「現在中國發展得太快了,科技日新月異,創新創業的大環境已經形成,遍地都是機會」。
順豐科技CEO田民在矽谷與海外華人技術人才做分享。(領英供圖)
田民以中國的物流行業為例說,雖然中國起步較晚,但具有後發優勢,巨大的市場規模意味著海量數據的積累和廣闊的技術應用場景。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日前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除了家庭和文化因素,國內整體經濟前景好和政治穩定是影響受訪者回國發展的首要原因,這一因素的比重比2016年增長了約10個百分點。
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拓寬外國人才來華綠色通道。
據王歡介紹,目前地方政府海外徵才的積極性很高,已經有武漢、成都、西安、深圳等城市與其合作招聘海外人才,「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中國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正在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