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為實現「區域治理高水平」的總目標,京口區優化社區布局,社區新一輪調整已完成。昨日記者了解到,社區調整後,全區共設置61個社區(村),其中56個社區、5個建制村。
據了解,本輪調整由區委改革辦牽頭抓總,區民政局負責制定具體方案。根據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尊重歷史,照顧現實,利於長遠;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調優調強;邊界清晰,規模適度,便於治理;系統謀劃,積極穩妥,勇於擔當」的調整原則,並在廣泛徵求「兩代表一委員」及居民群眾等各方面意見後,形成最終調整方案。
本輪社區調整,撤銷了8個社區(虹橋社區、雙井路社區、高橋北社區、東吳社區、丹企社區、長崗社區、索普社區、諫電社區),新建了3個社區(北固山社區、桓王亭社區、御帶河社區),調整以後全區共有56個社區、5個建制村,跟調整前相比總量減少了5個社區。其中,優化調整了21個社區的管轄範圍,跨街道調整了13個社區。
本輪社區調整有兩個顯著特點。首先,合理劃分了社區人口規模。調整特大規模社區和居民分散、人口偏少的社區,調整規模3000戶以下的社區減少了4個,減少0.7%;規模10000人以上的社區減少了1個,減少0.9%;平均每個社區服務人口原來6639人,調整後7232人,實現人口規模與服務能力相匹配。
其次,消除了「飛地」、「插花地」和「邊角」37處,使社區四至邊界更加清晰、地域相對完整,形成塊狀閉環區劃。同時,針對這些區域實行雙重服務、雙重管理,實現全面創新社會管理方法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據介紹,本輪調整著力優化社區規模布局、資源配置方式、社區組織結構、基層治理體系,進一步促進社區統籌能力提升。並且,促進中心社區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促進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促進集中資源力量為群眾辦事。(環潔 陶寶強 朱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