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曾說:所謂愛國心,是指你身為這個國家的國民,對於這個國家,應當比其他一切的國家感情更深厚。
愛國情懷不論在一個國家低谷時期還是繁盛時期,都永不褪色,越發絢麗。我們迎來七十年慶典,觀看了熱血沸騰的閱兵儀式,還欣賞了諸多愛國主義的電影和藝術作品。那些一直存於心的國家情懷再一次熱烈的撞擊起來。
中國,一個從低洼裡面頑強、茁壯而出的國家,我們經歷了多方的磨難,打敗了敵軍,打敗了膽怯,打敗了外人的蔑視,這些歷史和團結一致記憶讓我們格外看重集體的意義,也深諳愛國之心。
但實際上,愛著我們中國的不止我們國民,還有其他人用一生來證明,她刻骨銘心的依戀。她就是嵯峨浩,愛新覺羅溥傑的妻子。
之所以談及國民的定義是因為嵯峨浩作為一個擁有皇室血脈的血脈人,卻希望加入中國國籍!打破了大家的看法和根深蒂固的偏見。
皇室血脈,國家聯姻
嵯峨浩1914年出生日本東京,她的祖父是嵯峨公藤侯爵,所以嵯峨浩和日本皇室是近親關係,擁有皇室血脈。她的父親也是皇室中的侯爵,出身高貴。
作為長女的嵯峨浩頗受重視,也十分的受到朋友的歡迎。因為她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皇室女子的標配,長相可人,性格也開朗大方,並且聰穎的她進入了女子學習院高等科學習,才貌雙全!
生在這樣的家庭有便利有榮耀,但也有事不由己的時候,比如大多數都無法掌控自己的婚姻。婚姻於他們來說不是愛情的歸宿,而是一種交易的商品,是意味著兩個國家的虛假關係。
嵯峨浩1937年在外祖父的家裡第一次見到溥傑,會面的目的就是為兩人相親。之所以選擇溥傑作為聯姻對象而不是溥儀,是因為溥儀的心不在聯姻之上。在滿洲國時期,溥儀深諳自己被日本人操控,強取豪奪我們的物資,並且一再欺騙他。
所以他不願意再因為婚姻而受牽絆,對日本人有了滿腔怒火!
這樣身為傀儡又不安於被控制的溥儀也不是日本皇室的理想聯姻人選。比較之下,溥儀的弟弟溥傑就成為了最合適的對象。嵯峨浩本來並不是直系的皇室後人,只是因為她的年紀相仿,也有皇室血脈,所以才被任選了。
這樣理所應當的安置別人的餘生,更加是一種掠奪。只是陰差陽錯的,成就了一段佳話。
相識三月,收穫真愛
在東京相親會上的一面之緣,讓兩人都明確了自己的心意。因為嵯峨浩雖說國籍有別,但是完全符合溥傑對未來另一半的幻想,她年輕漂亮,端莊嫻靜,如名媛一般舉手投足散發優雅。
那麼嵯峨浩如何看待溥傑呢?愛新覺羅溥傑相較於溥儀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喜歡研究書畫,文質彬彬,溫文爾雅,是一貫中國氣質的公子形象。
所以他們兩人一見傾心,對這門親事都十分滿意。
從相親到結婚只用了三個月時間,他們在東京結婚,宴請了兩方德高望重的長輩。那時候溥傑三十歲,比嵯峨浩年長三歲,他們性格相似,溥傑又如兄長一樣對嵯峨浩無微不至的照顧著。
1937年10月,溥傑攜新婚妻子一同回國,居住在長春。他們琴瑟和鳴的度過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對彼此越發熟悉和依賴起來。不過日本方的目的很快暴露出來,他們希望嵯峨浩可以生下兒子,然後繼承溥儀的身份,因為溥儀膝下無子。
不過這種狼子野心的目的並沒有得逞,嵯峨浩兩次身孕誕下的都是女兒,或許是愛情的感化,讓他們的結晶成功躲過了被權利操控的一生。
然而沒有順理成章的繼承人,日本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們不顧局勢,強硬的安排了溥傑的行程,安穩的婚後日子沒過幾年,嵯峨浩就和丈夫面臨惡劣的局勢問題。
1943年溥傑被強制派往日本陸軍大學學習,因此全家移居日本。兩年後因為軍用飛機的便利,溥傑帶著嵯峨浩和小女兒回長春,不過他們的大女兒卻因為上學留在了嵯峨浩的原生家庭裡,錯過了回中國的機會。
同一年日本投降,溥儀退位。溥儀和溥傑兩兄弟乘坐飛機想要到日本避難,可是飛機剛落地便被蘇聯紅軍逮捕,當了五年的階下囚!
改換國籍,女兒殉情
丈夫被捕,嵯峨浩帶著小女兒獨自生活沒有依靠,無奈之下她只好輾轉回到日本,原以為五年之後可以等到丈夫釋放卻沒有想到,等到的是一個更加壞的消息。1950年,溥傑和溥儀轉換收容所,回到撫順,被執行11年的管理所刑期。
溥傑能夠和外界取得聯繫還全靠自己的大女兒,因為思念父親,大女兒致信領導,渴求通信的批准,所以溥傑才能和自己的親人溝通,聊表情誼。然而帶來這份幸運額大女兒結局卻並不幸運。
她成長在日本,還愛上了一位日本的男同學。只是這段戀情她的母親嵯峨浩並不認同,她認為溥傑是中國人,那麼他們的後代也是中國人,所以堅決不同意大女兒嫁給日本人。
這種執念無法改變,他們大女兒深刻的愛情也無法改變,最後殉情自殺,年僅19歲。
1960年,溥傑和溥儀特赦釋放,回到北京。嵯峨浩也在政府關照下從日本返回中國,次年還加入了中國國籍。因為嵯峨浩和溥傑這段曠世的聯姻,讓不少人更加重視起中日關係,他們兩人也時常訪問日本,表達友好。
坎坷、驚心動魄的人生旅程背後,嵯峨浩收穫的還有美滿的婚姻,優秀的愛人和女兒,以及無數中國人的認可。她把自己的甜蜜和等待,開心或者恐懼都寫進了自己的書中,取名《流浪的王妃》。
這本書意義深重,不僅敘寫了她的一生,還代表了兩個時代,兩個國家。嵯峨浩的愛國情懷超越了國籍超越了血脈,翻山越嶺為愛發聲。
參考文獻《流浪的王妃》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