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和老人睡,長大後性格會有什麼不同?

2021-03-02 C2C微商平臺

寶媽由於無法同時平衡工作與家庭,在有了孩子以後為了能夠繼續工作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常常會選擇請求家裡的老人幫忙照顧孩子,自己再每個月給生活費。

有些寶媽是直接把孩子送到老人家裡,由老人代為照顧,每周末再接回來,有的寶媽則是讓婆婆一起住在家裡,這樣每天自己也還能留有和孩子的相處時間。

這裡引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家長白天工作忙,孩子白天由老人帶是沒有爭議的,但晚上孩子又該和誰睡呢?

家裡的寶寶大一點後有了自己的小房間,是不用考慮這個問題的,但如果寶寶還沒到上幼兒園的年紀,或是二寶剛剛出生,這時候寶寶晚上的睡眠狀況該怎麼安排呢?有人認為家長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的時候能陪陪孩子已經不錯了,晚上還要起夜給孩子餵奶粉、幫助小便什麼的,那可真是承受不住,還是讓孩子和奶奶睡吧!

看到這裡,家長們很可能覺得,不就是和誰睡的問題嗎?既然都沒影響,為什麼要這麼糾結?但其實,孩子晚上和爸媽睡還是老人睡,這裡的差別有不少!

和爸媽睡的孩子更獨立

老人家普遍都比較寵溺孩子,他們把對子女對愛和孫輩的愛疊加在小寶貝的身上,讓他們時時刻刻都想為寶寶打點好一切。如果寶寶晚上和奶奶睡,奶奶就會把床、被子都給孩子鋪好,晚上起夜也帶著孩子去,孩子想看電視到很晚也不會阻止。

而與此相反,和爸媽睡的孩子自由度相對更少些。因為父母往往不會像爺爺奶奶那樣對孩子過度寵溺,並且他們有比較先進的育兒觀念,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習慣,所以在這一點上,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體質差的老人不宜和孩子同房睡

人的年紀大了以後,身體的免疫力普遍都會下降,對於抵抗外界疾病細菌的能力弱了以後,老年人也就會更加容易地患病。

一些常見的老年人疾病,比如經常性的咳嗽咳痰等,由於相處久了,家長們往往習以為常,但在晚上的時候,這些老年人身上的病菌很有可能傳染給孩子,使得孩子的身體免疫力也相繼變差,而孩子如果和年輕的父母同睡,則沒有這個問題的隱患。

身上的缺點,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會愛會痛會掙扎會贖罪。後面看到他被阿賽爾打,哈哈大笑起來,為索拉博追風箏,總算沒自私到底吧。  另一個人哈桑,在書上最見不得這種擁有種種美好品質,卻缺少好結局的了。旁觀者看他或許是不幸的,可他有父親的疼愛,有追逐的少爺阿爾法,後來遇見妻子,生了個孩子。他以赤子之心活著,接受生活的安排,結局有些慘澹罷了,可是他問心無愧呀。這是我在書上最心疼的一個人了,也是我在生活中最心疼但又敬佩的一類人,人生若只如初見,他們就是這樣的呀。抱著自己的一顆熱騰騰的心,生活至最後。  追風箏的人,誰沒有心中的風箏呢,誰又能追到自己的風箏呢。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5  其實在認真看這本書,之前就嘗試著看了好幾次,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最近因為參加京東共讀活動,主辦方又推了這本書,所以才拾起書本。在看書之前,朋友已經給我劇透了。  在我看來阿米爾很自私,童年一直渴望父愛,卻無法得到,心又非常敏感,經常在父親的對哈桑的細節上嫉妒他,找機會貶低他,最後因為害怕而背叛他。長大後活在內疚當中,最後在與阿塞夫的打鬥中才放下之前的內疚。  哈桑是我最同情與喜歡的人物,他純潔,對任何人都沒有壞心眼兒,對主人忠誠,對朋友真誠。把阿米爾當成真正的朋友,喜歡把一切錯誤都歸咎於自己,在自己受傷之後還能原諒背叛自己的人,重情重義。在書中他是弱者,自己他的後代也是弱者。但是他兒子比哈桑勇敢,敢說出內心的想法。  這本書從第八章開始我就開始悲傷,心裡就感到難受,我為哈桑被阿塞夫欺負而悲傷,為阿米爾的沉默與膽小感到憤怒。但看到後面,感情基調就淡化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就像故事情節中,哈桑兒子再也不想去

孩子容易變得嬌氣

老年人對孩子的溺愛是沒有限度的,即使遇到孩子提出的一些無釐頭要求,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地滿足孩子。孩子白天和老人接觸,在性格和生活習慣上已經大受老人的影響,而通過晚上和家長一起睡能增進孩子和家長的相處時間,讓孩子不至於被老人溺愛的太過。

孩子晚上和父母睡還是和爺爺奶奶睡,短時間來看差別不大,但長時間後,尤其是等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這種差距就會明顯顯現出來。比如說和老人睡的孩子會更加地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自理能力,不懂得與別的小朋友相處。這方面是家長需要多加考慮的。

孤兒院一樣,即使在外人看來,孤兒院很安全,阿米爾會經常去看他,只要開出證明,他就可以跟阿米爾回美國,就可以結束一切噩夢一樣,在我們看來這是很簡單的事,但是索拉博就是不願意,因為孤兒院給他帶來了心裡傷害,他懼怕,所以寧願死也不願意再進去。  每個人所做的一切,自有他的原因。他有他的過去,我們也有自己的過去。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6  情節。其實看到前面,覺得這本小說並不多大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書過半篇,就十分吸引人。前半篇花了一個星期,後半篇只花了一個下午。好的小說往往都有這樣的特點,後程發力,類似的感覺還有以前看過的童年和呼嘯山莊。  人性。阿米爾,和他的爸爸性格或者說人性都發生了變化,至少描述發生了變化。阿米爾前期消極,後期形象高大了起來,也變得正常了。喀布爾之旅完成了自我救贖。他的爸爸前期強勢,但是到了美國,就變得跟正常人一般。  文化。因為對阿富汗的文化歷史幾乎不了解,通過這篇小說讓我初步了解了這個國家的文化歷史。雖然我更喜歡通過歷史來了解而非小說,因為小說的虛構成分有時會帶來誤導。但是不得不承認,有時小說電影是了解文化歷史的更好的方式。  戰爭。戰爭仍然創傷著這個國家,文字裡尤其是後半程,處處透露著動亂的無情。回想起中國的近代史,也只能默默希望能夠走出來,首先是人民能夠過上正常的生活。民族與人一樣,都有低谷與沉淪的時候。這其中很痛苦,雖然很漫長也不是不能走出來。猶太民族掙扎了兩千年,近代中華民族也徘徊了一百多年。所以索拉博和阿富汗也是有機會的。  這本小說同時在線閱讀的人很多,說明它很受歡迎。現在看來,這是有原因的,並非浪得虛名。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7  我記得讀高中的時候

看了以上文章,你有什麼要補充的嗎?歡迎留言分享!

,就聽說這是本名著,但我不知道它有多大的魔力吸引著我,只是覺的書名很詩意,沒看書之前,腦海裡浮現是有陽光,春風,湛藍的天空飄著幾隻風箏…當我花了十個小時的時間看完這本書後,內心是不平、複雜的心情想要陳述我看到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阿富汗,主人公阿米爾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父親經商,他母親難產去世了,所以阿米爾是單親家庭長大,為後續故事情節做了伏筆,僕人的兒子叫哈桑,和阿米爾一起長大,只要少爺吩咐哈桑做什麼,哈桑都會義不容辭,為你,千千萬萬遍、這是多麼熱血沸騰的話!其實僕人哈桑是阿米爾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在阿富汗,種族歧視特別嚴重,而僕人哈桑就是少數族,父親不敢公開這個醜陋的秘密秘?  他想完成自己的罪過一點點救贖,他建孤兒所,做公益事業…對哈桑默默的關心,相反對阿米爾的冷淡,至少在十二歲的阿米爾眼裡沒有父愛,多希望自己能得到同哈桑一樣的疼愛、這個時候的阿米爾,是自私,膽怯懦弱…阿富汗戰爭爆發,曾經的擁有變成廢墟,到處是彈殼的痕跡、令人窒息的煙塵籠罩在這片上空,阿米爾內心也是複雜的,每次想到曾經所犯下的罪過令他入睡難眠,開始了他的救贖之旅……他找到了自己心動的女孩,索拉雅知書達理,善良又溫柔…風箏意味著親情友情愛情,摻雜著太多的故事需要傾聽…  追風箏的人讀書筆記8  阿米爾的個人小感情在大時代的變遷裡顛沛流離,於是有了故事刻骨至深~  為你,千千萬萬遍~在你的生命裡,可有這樣一個「你」?如果有,那麼,你真的太幸福了。因為你的擁有著這世界最美好的感情:就像哈桑對阿米爾,就像阿米爾對索拉博。  哈桑被阿塞夫侮辱的時候,阿米爾沒有挺身而出(其實他不挺身而出也沒有錯),他為此深深自責了許多

相關焦點

  • 從小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長大後會有什麼區別?這幾點差距明顯
    這也是他們的另一種教育孩子的方式,他們想通過控制孩子的玩具,從而控制孩子性格和習慣養成。 所以對於給孩子買玩具這一個問題上,其實不同的家長們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父母工作比較忙,所以給孩子買很多的玩具,是為了補償孩子。有些父母不總給孩子買玩具,就是覺得孩子對玩具都是一種新鮮感,多貴的玩具都有被遺忘的時候。
  • 千萬別讓孩子和老人同床睡,理由只有這3個!
    所以,娃和老人同床睡,真的會被吸陽氣、易生病嗎?我們到底要不要娃和老人同床睡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孩子和老人不能同床睡?這些說法都是錯的!會讓孩子性格更執拗難管教沒有證據說明孩子和誰睡,性格會更優秀。老大一直跟我睡,二寶一直跟老人睡,感覺老大就比二寶更聽話啊。
  • 李玫瑾:「總挨打」和「沒被挨打」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距很大
    從小挨打長大的孩子心理發展是扭曲的,因為他們在童年時並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未來的生活中常常懷疑自己,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家長說笑:誰小時候不挨打,這有這樣孩子變得更堅強。
  • 教育專家曾言,愛頂嘴和從不頂嘴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
    教育專家曾言,愛頂嘴和從不頂嘴孩子,長大後性格差異會很大其實不同的性格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這句話在育兒雜誌上出現過,性格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舉止語言方式,思維方式,而這些都會影響的孩子的生活方式,學習態度,孩子性格其實非常重要,性格影響人生未來這樣列子在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很多,有很多人性格不好未來或者工作中會影響到家庭
  • 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從小會有明顯徵兆,中一個就要重視起來
    不得不說,有些孩子因為家長對他付出太多,導致他們在接受父母所有的好時,會認為這就是爸媽應該做的。他們不認為爸爸媽媽對他的好,是對他的愛,時間長了只會認為這是父母應該做的,「他們本來就應該對我這麼好」。不止如此,很多孩子從小就會有「不孝順」的表現,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糾正,長大後更別期待孩子懂事,能孝順父母了。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
    「出去浪」和「宅在家」看似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但在社會競爭中存在很大的差異,而眾多成長案例顯示:「出去浪」的孩子在未來的社會立足方面更具有競爭優勢。「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長大後差距顯而易見,不只是性格公司小姜和小麗家的孩子年齡相仿,作為媽媽,倆人時不時就會相互做些比較。
  • 「這是我和奶奶的床,你不能睡」,李玫瑾:誰養孩子孩子跟誰親
    石頭媽媽晚上要哄睡,他直接說,你從床上下去,這是我和奶奶的床,你不能上來睡覺……這些話像刀子一樣在媽媽的心上。因為錯過了最初的親密時光,因為沒有從小的時候就親自養育,石頭就變成了奶奶的孩子,而不是媽媽的孩子了。業內還有一種說法是,孩子從小跟誰睡,就是誰的孩子。
  • 孩子和老人一起睡不好?這可不是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能證明
    為了予以孩子更好地照顧,通常老人家都會和孩子睡在一間房,但孩子和老人一起睡其實並不好。,婆婆就和孩子睡在一屋,一切就如李女士所想般順利的進行著。3、 孩子會受老人呼吸影響當人上了年紀之後,身體各項機能也會隨之下降,其中肺部對於空氣的一個淨化能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減弱,所以我們不難發現,不少老人在睡著的時候,呼吸都較為粗重,而且呼出的氣體也很是渾濁,那麼當孩子和老人一起睡時,晚上睡覺會被呼吸聲吵到不說,長久之下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 最好別讓孩子和老人一塊睡?這並不是迷信,是有科學依據的
    跟隨著社會節奏不斷的加快,現在年輕人身上所承受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了,寶媽在生完孩子後不久就回到了工作崗位,這個時候他們可能就會把看孩子的這些任務甩給家裡面的老人了,為了不去影響第2天的一些工作狀態,很多的小寶寶晚上也都是和老人住在一塊兒的,孩子和老人睡在一塊,真的好嗎?
  • 被罵後,「嘴硬」的孩子和「沉默」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差別大
    ,在有的時候,孩子難免會做錯事情,這讓家人一時之間難以控制心情,衝動之下,張嘴對孩子就是一頓責罵。當遇到了大人的這種態度,不同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孩子的這些反應,其實對於大人來說,也是一種提醒。姑媽家的孩子明明從小就是比較乖巧的那種,但姑媽的性格比較嚴厲,對孩子的要求自小就比較高,如果發現有哪一點做的不合她的意,動輒就是責罵。
  • 老人都喜歡讓孩子睡扁頭,但父母千萬別讓,看看扁頭有多醜
    可能很多家長在生完孩子之後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之後,都會發現,老一輩的很喜歡通過調整睡覺姿勢來讓孩子養成扁平頭,老一輩的覺得說扁平頭型是最好看的一種頭型。但其實,扁平頭型不僅不好看,而且還是屬於嬰兒斜頭畸形的一種病。嬰兒斜頭畸形有哪幾種?
  • 孩子3歲前和誰睡,會影響他將來的性格,家長別不放在心上!
    所以,在孩子3歲之前,要和孩子睡在一起,等到孩子3歲了之後,再讓孩子學會自己睡覺。但是現在很多家庭,由於夫妻雙方的工作特別忙,不能盡心照顧小孩,就把小孩給老人照顧,就連晚上陪小孩睡覺的也是老人。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兒童經常和誰一起睡覺,就會和誰比較親密,甚至也會模仿他的行為和性格。
  • 孩子的這4種睡姿,透露著不同性格,快對照下自家寶貝!
    不過,就在上周,鄰居晚上9點下班回家,看到床上的女兒感覺有些奇怪,那麼大的床,孩子卻擠在角落裡,全身還都縮在一起,看起來像一隻可憐的小貓咪。可玉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就是和性格有關,通過孩子睡覺時的無意識動作,可以反應出孩子的性格,快對照下自家寶貝!
  • 孩子不宜和老人一起睡?這可不是迷信,而是真的有科學依據
    寶媽在生完孩子後不久就回到工作崗位,這時他們會把看孩子的任務甩給家裡的老人。為了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狀態,許多寶寶晚上都是跟老人住在一起, 孩子和老人睡在一起真的好嗎?案例靜靜因為從小家裡條件不好,所以從小到大她特別努力。
  • 單職工家庭長大的孩子,和雙職工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區別很大
    單職工家庭,父母只有一個人在工作,另一個人照顧家庭,一般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而雙職工家庭則是父母雙方都有各自的工作,家庭可能是交給保姆或老人來看管。 單職工家庭長大的孩子,和雙職工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區別很大。
  • 從小就愛哭的孩子,與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後3個差別很明顯
    那也有的家長表示,孩子從小就勇敢,就算磕碰摔倒了也不會哭!從小愛哭和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哪些方面有區別?我們都說,小孩子是情感表達最直接的,高興了就開心的笑,不開心了就放肆地哭。這不僅是一種情感表達能力,也和性格共情能力有關。例如有的孩子共情能力強,不管是自己遭遇了不好的事情,或者說看到了傷心的人或事情,也會被環境氛圍所感染,忍不住掉淚。
  • 3隻柴犬從小睡主人身上,長大後就悲劇了,還當自己是奶狗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你會選擇養幾隻狗呢?鏟屎官一口氣養了3隻柴犬,狗子長大後就悲劇了。韓國一位小哥一直很喜歡狗,一年前先後養了3隻柴犬,而且顏色都不相同,可以看出來寵主是故意選擇不同顏色的柴犬飼養的。小柴犬兩三個月時非常可愛,長得又萌又甜,寵主恨不得天天抱著,就是睡覺時都要抱著小奶狗,但是狗子長得很快,不到一年就超過了15斤。
  • 從小愛「挖鼻孔」的孩子,長大後會怎麼樣?專家:逃不掉2種結局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都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小的時候養成了很多的小習慣,到了長大之後就很難再糾正,比如說孩子習慣用左手寫字,喜歡側睡,喜歡睡覺張大嘴巴等等,這些小的行為習慣雖說看起來沒什麼,但是久而久之還是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
  • 長期睡枕頭和從小不睡枕頭的寶寶,差別有多大?家長一定要知道
    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頭型有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幹預,千萬不能什麼都不管,要不然長大了就改不過來了,孩子自己也會自卑。@來碗泡麵:我家大寶沒有睡枕頭,頭也是扁的,就是因為他睡覺只會平躺,怎麼給他側著睡他都不願意。
  • 孩子不宜和老人一起睡,不是老人「圖清閒」,而是為了孩子好
    」「不是圖清閒,你婆婆是真的為了孩子好。」另一個同事王姐說道:」我家孩子不是和奶奶,是和姥姥一起睡的。姥姥帶了一段時間後,孩子慢慢就比較黏姥姥,對我就愛答不理,一哭一鬧總是找姥姥。白天姥姥看,晚上姥姥帶,和姥姥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和我漸漸就不親了。並且姥姥也比較護孩子,孩子就像有靠山一樣,有時犯了錯,我沒說幾句,她就哭著找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