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人固然應該生存,但為的是進化;也不妨受苦,但為的是解除將來一切的苦;更應該戰鬥,但為的是改革。」
關於死亡,一直是人類無法直視的事情,尤其是在多數人的年輕時刻,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永遠的停留在這個最好的時候,不會老去,更不會死亡,畢竟死亡只會讓人感到無比的恐懼。死亡這件事情,本身並沒有那麼可怕,但是隨著人們逐漸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意志,才會覺得這件事情越來越可怕,因為死了之後,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自己這個人的存在,萬事萬物都將與自己毫無關係。
一. 生與死的想法同在
如果可以,想必所有人都希望能夠長生不老,因為活著就代表希望。哪怕不同的人過著不同的生活,有人幸福,有人痛苦,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就這麼一死了之,別人不會覺得我們偉大,只會覺得我們懦弱。更何況,生活其實是可以由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不管現狀如何,只要我們自己努力,總能夠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們還有生命,還能呼吸,只有這樣才有一天可以真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未來。因此,對於死亡這件事,人們不僅恐懼,還非常的抗拒,越來越多的人希望找到長生不老的方法,希望自己能夠永遠存活於這個世界。
不過,尋求長生不老的是其中一部分人,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在尋求死亡,當然這部分人想必對於生活感到非常的無望與恐懼,比起死亡,活著更讓他們難受。但是,雖然也有不少人試圖自殺,但死亡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導致許多人被救活之後就再也不敢輕易嘗試。因為這種情況越來越多,人們開始尋求一種安樂死的方式,希望可以不帶任何痛苦的離去。英國「安樂死」過山車,是安樂死的一種方式,同時也飽受爭議,因為只要坐上這個過山車,轉一圈只需3分鐘,而回來已成一具屍體。
二. 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
關於安樂死的方式,現在比較多的一種,大概就是藥物或者手術,通過麻醉的方式,在讓人在死亡的過程當中感受不到一絲的痛苦。不過,這個方式卻存在著不少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會被有心之人利用,造成了許多無辜的人失去生命。為了杜絕這樣的問題再度發生,醫學方面對於安樂死更加看重,同時也有不少人為了能夠讓人類在死亡時不受到痛苦而不斷努力,最後發明了這個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
其實,這個過山車與一般的過山車構造上還是差不多的,唯一的不同就在於英國這個過山車的高度以及中間過程的環繞程度。其實,所謂的「安樂死」過山車,不過就是利用一個讓常人很難接受的高度以及飛速的環繞旋轉,讓人們在坐過山車的過程當中,處於一片暈眩之中,而後由於無法接受壓迫和刺激離開人世。比起那些藥物和手術,這個「安樂死」過山車聽起來似乎的確沒有什麼痛苦,甚至還能夠讓人們在死前坐一次過山車,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無憂無慮的孩童時刻,有一種重返童真的感覺。而且,相比起藥物與手術,坐過山車其實完全取決於本人的意願,沒有人可以逼迫。
三. 生與死人們可以自由選擇
對於安樂死,或者說對於死亡這件事,有很多人可能是因為一時忍受不了生活的苦痛,才會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但是如果有人臨時反悔,然而他已經被注射了藥物,那麼就算是反悔也沒有用了。但這個英國的「安樂死」過山車卻不同,因為在每個人的座位旁邊都會有一個按鈕,這個按鈕乘客是可以自己選擇按下的。在過山車行駛的過程當中,距離過山車升到最高處還有一段距離,只要還沒有升到最高處,人們其實都可以自由選擇按下按鈕。一旦這個按鈕按下,也就意味著人們想通了,決定繼續生活著,那麼他們就能夠從過山車上下來,重新投入到生活當中。
這其實是給了人們一個最好的選擇,不管怎麼樣,決定權都在他們自己手中,選擇活著還是死去,都在他們的一念之間。如果選擇死亡,那就讓過山車繼續前進;如果選擇活著,那就再給自己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其實,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充滿艱辛的,哪有電視中看到的那些唾手可得。只有自己努力,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未來如何,也把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