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當選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2020-11-24 澎湃新聞

文: 任澤平 華炎雪 範城愷 梁穎 李曉桐

美國大選,拜登已鎖定勝局。拜登的當選,對美國、中國乃至世界均有重大影響。

1 拜登選票已超半數,鎖定勝局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贏得賓夕法尼亞和內華達州,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川普獲得214張選舉人票。此屆大選十分激烈,關鍵搖擺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州和賓夕法尼亞州臨近計票結束髮生反轉;拜登分別以2.7、0.7和0.6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獲勝。喬治亞州(16票)、北卡羅來納州(15票)和阿拉斯加州(3票)仍處於計票階段。

由於川普和拜登選票接近,川普可能會試圖通過司法爭議、重新計票、遊說選舉人「背叛」等方式改變競選結果。目前,川普已在威斯康星州、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啟動競選訴訟,要求當地停止計票或重新計票。但密西根州、喬治亞州已駁回川普的訴訟。

2 拜登的政治主張以及與川普的異同

2.1 對內政策:抗疫與財政刺激

抗疫方面,拜登將修正川普的防疫不當舉措。例如,強制各州執行「口罩令」,加大疫情檢測和追蹤,為居民提供清晰防疫指南等。

基建方面,拜登將建立現代化基礎設施,計劃未來十年內投入1.3萬億美元。包括,交通運輸、智慧城市、能源、水利、學校、網絡等多領域投資。川普支持基建,但沒有明確計劃。

稅收方面,拜登將提高富人和大企業稅收,增收資本利得稅;為工作家庭提供稅收減免。川普擬啟動「減稅2.0」計劃,支持全面減稅、簡化納稅申報程序,強調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

氣候與綠色新政方面,拜登重視新能源,計劃對氣候和環境投資1.7萬億美元,確保美國實現100%清潔能源經濟、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川普堅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廢除「清潔能源計劃」,堅持發展傳統能源經濟。

醫保方面,拜登將實施「平價醫療法案」。包括:降低保費,取消醫保稅收抵免的資格上限,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醫療體系,反對處方藥公司濫用權力,藥品定價參考海外市場價格等。川普反對歐巴馬《平價醫療法案》,主張通過市場競爭降低醫療成本,允許仿製藥進入美國市場。

就業方面,拜登提出擴大短期補償規模,挽救工作崗位。包括:提高最低時薪,為家庭、小企業和社區提供即時救濟、擴展危機失業保險,調動美國製造和創新提供就業機會等。川普不支持提高最低時薪,計劃擴大聯邦資助計劃和職業培訓計劃,鼓勵製造業回流與就業。

拜登當選後的美國經濟有望加快恢復,但深層次社會問題難以解決。短期看,拜登上任後會加大防疫政策力度和支持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美國經濟有望恢復。但美國政府體系的系統性缺陷、聯邦政府與各州工作脫節、過度追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等,均使政府防疫工作效果打折。行業方面,拜登當選或意味著基建、科技、新能源等領域將更好發展。長期看,民主黨更注重民生改善而非經濟增長,有望一定程度上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問題。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貧富分化與社會撕裂問題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

2.2 對外政策:回歸全球治理

貿易方面,拜登不支持使用關稅武器,傾向聯合盟友對他國施壓。關注「不正當競爭」和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行為。川普支持對進行「不公平傾銷和補貼」的國家徵收懲罰性關稅和反傾銷調查。

地緣政治方面,拜登將重構盟友關係。結束阿富汗和中東戰爭,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川普強調「美國優先」,恢復美國在全球外交的地位;重塑美國軍事力量,讓盟友承擔更多防務費用;與韓國日本建立國防合作,承諾提供軍事裝備。

拜登當選後的世界局勢或更穩定,但美國的霸權主義思維不會變。拜登8月的演講中提到,要建設一個「慷慨而強大、無私而謙遜」的美國。拜登的對外政策將更加溫和,預計在貿易規則、氣候協定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可能更注重「團結」與「政治正確」。此外,拜登支持自由貿易,支持WTO多邊貿易體系,未來有望推動全球和區域貿易關係修復。同時,其更加開放的貿易政策可能總體上緩解美國和全球貿易阻力,提振全球經濟。

3 拜登當選對中國的影響

1、拜登支持自由貿易、回歸多邊主義、反對關稅,中美貿易摩擦有望階段性緩和。

拜登曾表示,「中美問題不在於貿易逆差」。可以推斷,未來中美經貿更多是「全球貿易規則與競爭力」的比拼,而非「關稅戰」。

2、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中美博弈具有長期性,雙方都要保持克制和遏制。

在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爆發初期,我們鮮明地提出三大判斷,與市場流行觀點不同但被後續形勢演化所不斷驗證:「中美貿易摩擦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制」,「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

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強硬共識,拜登對中國態度由溫和轉為強硬,究竟是競選策略還是其政治主張需要後續觀察。最新民主黨綱領強調,「民主黨將會對中國以及任何試圖削弱美國製造業的國家採取積極行動,我們將抵制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以及要求中國停止對美國企業的網絡間諜行為。」「民主黨將與盟國一道,發動世界上超過一半的經濟體制衡中國,並儘可能從最強有力的位置進行談判。」「民主黨人對中國的態度將以美國的國家利益和盟國的利益為指導,並利用美國社會開放、經濟活力以及同盟力量來塑造反映我們價值觀的國際準則。」「我們相信,歐洲是我們與中國競爭的天然夥伴。」

拜登有可能聯合盟國制衡中國。拜登多次表示聯合盟國制衡中國,歐洲會是他們的首選。預計中美在科技領域面臨激烈交鋒,截至目前,美國、英國、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國均已採取限用華為5G技術措施。此外,網絡安全方面也值得關注。

世界希望拜登是一個開明的、開放的、支持全球化的新一任美國總統,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3、中國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和更大力度推動改革開放,具體以三大抓手為突破口,構建實施「雙循環」戰略。

一是大力推進「新基建」,短期有助於擴大有效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於增加有效供給,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培育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推動改革創新,改善民生福利。

二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尊重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地區集聚的客觀規律;建立健全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機制,以常住人口增量為主要標準供給城鎮用地,地隨人走,人地掛鈎;優化城鎮用地在地區和城市之間的配置,推進市場化的跨省換地和利益分享機制。

三是建議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並鼓勵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先放開三孩既符合民意、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也可緩解保守派對全面放開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符合中國漸進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傳統智慧。

4 美國大選反映美國社會撕裂和民粹主義思潮等深層次社會問題

4.1 貧富分化、階層固化,正在「撕裂」美國社會

美國的貧富分化程度愈發嚴重。美國收入分配差距持續擴大,1968-2018年基尼係數從0.386升至0.486。2014年,美國前1%的人口擁有20.2%的總收入,前10%的人口擁有47.0%的總收入;而在1980年,二者的佔比分別為10.7%和34.2%。OECD的36個成員國中,美國的基尼係數僅次於墨西哥、智利和土耳其,顯著高於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同時,美國財富分配差距持續擴大。2014年,美國前1%的人口擁有38.6%的總財富,前10%的人口擁有73.0%的總財富;而前者在1980年的佔比為22.5%,後者在1985年的佔比為60.8%。

美國中產階級收入增長停滯,「精英社會」也並不容易。美國第二產業就業人數佔比持續下降,第三產業佔比上升。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變化帶來收入分配上的變化。美國人均實際GDP平穩上升,1953-2017年間增長了238.9%;但是家庭實際收入的中位數卻只增長了122.2%,尤其是1980年之後,收入增速顯著放緩。經濟增長的成果集中流向高收入階層,而未惠及廣大的中產階級。

美國階層繼續固化,年輕人的幸福感被剝奪。美國的絕對流動性從1940年的92%下降至1984年的50%。這意味著1940年出生的人群,他們30歲時的收入基本都能超過其父母年輕時的水平;而1984年出生的人群,竟有一半不如父母。如果你出生於1940年,若想要達到父母一輩80分位的水平,只需超過14%的同齡人即可;如果出生於1980年,則需要超過74%的同齡人,競爭更加激烈,階層躍升愈發困難。因此千禧一代(出生於1981-1996年)往往要背負巨額教育貸款、遭遇次貸危機引發的「大衰退」、收入不足以支付房租和房貸、只能繼續和父母住在一起,最終成為「佔領華爾街」運動的主要發動者和支持者。

4.2 疫情衝擊、經濟受挫,美國亟需尋求新的出路

美國防疫不利,經濟陷入衰退。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政府對疫情不夠重視、防疫工作「政治化」、復工復產過早,導致美國疫情持續蔓延,累計確診人數全球第一。引發失業潮,4月失業率達大蕭條時期以來的最高值,美國二季度、三季度GDP同比分別為-9.0%、-2.9%。

金融體系脆弱。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長期貨幣寬鬆環境,雖助力美國經濟增長,但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長期錯位,金融風險巨大。本次疫情作為導火索,引發資本市場大幅震蕩,3月美股曾四次熔斷。雖然美聯儲通過「零利率」、無限量化寬鬆等措施雖勉強阻斷了流動性危機向金融危機的傳導,但也意味著資本市場抗風險能力更弱、金融體系更加脆弱。

社會矛盾空前嚴峻。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與移民、貧富差距、醫療體系等問題在疫情期間被放大。由於醫療費用高昂、醫保覆蓋有限,弱勢群體難以獲得足夠的醫療支持,有色種族和移民聚集的低收入社區成為重災區,多個城市中的20-30%的黑人群體貢獻了70-80%的患病和死亡比例。5月底美國警方對黑人暴力執法更激起多個城市的大規模遊行示威和暴亂活動,社會不滿情緒高漲。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拜登當選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普京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夢穎】俄羅斯衛星網剛剛消息稱,克宮表示,俄總統普京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克裡姆林宮在一份聲明中說,普京祝賀了拜登在美國大選中獲勝。報導稱,普京還表示,兩國之間「基於相互尊重的合作」不僅符合美國和俄羅斯的利益,也符合整個世界的利益。
  • 拜登當選刷屏,全球掀起久違暴漲潮,後續市場影響幾何?
    尤其中國資產全線暴漲,三大指數成交額突破萬億,晶片半導體更是大漲接近7%,外資狂掃200億。既然拜登當選總統,那麼我們也有必要了解一下,拜登這個人是怎樣的?對中國的態度如何?當選後的政策將會對市場產生哪些影響?拜登這個人是怎樣的?
  • 中國終於祝賀拜登當選,但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壞消息
    外界一致認為的川普的兩個鐵哥們,英國首相詹森,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居然先後恭賀拜登當選英國首相詹森,因行事風格與川普類似,政壇綽號「小川普」兩人見面時喜笑顏開,相談甚歡,在諸多議題上觀點一致,關係頗好然而詹森卻是最先祝賀拜登當選的國家領袖之一,在昨天的議會答辯中,詹森更稱呼川普為「前總統了」一邊是川普打死不認敗選
  • 2020年美國大選最新消息 拜登大勝對中國股市有何影響?
    據報導,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報導稱,拜登預計將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而川普預計將獲得232張選舉人票。選舉人票總計有538張,而要獲得總統職位,需要270張票。關於美國大選下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是12月14日,屆時選舉人團將開會投票選舉下一任美國總統和副總統。
  • ...拜登當選」,《今日美國》:他將成美國歷史上當選年紀最大的總統
    最新消息#拜登#【美媒宣布「拜登當選」,《今日美國》:他將成美國歷史上當選年紀最大的總統】北京時間8日凌晨,包括美聯社、CNN在內的多家美國主流媒體相繼宣布「拜登勝選」,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等多國領導人隨後向拜登送上祝賀。
  • 拜登剛宣布當選就表態,至關重要的「對華三條」引爆輿論
    美國是現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中國是最有潛力的國家之一,這兩個龐然大物的關係的任何變動都會給世界帶來不小的影響。川普的激進態度讓中美關係急轉直下,而後拜登宣布當選總統之後對華的表態又引發了輿論。拜登對待中國的政策吸引了很多國家的關注,他的對華主張可以概括為三條內容,這些主張引起了非常激烈的討論。拜登宣布當選即表態對華態度川普對中國採用的是類似於冷戰時期的做法,但是拜登的做法不會那麼激進,畢竟託川普這位「極端主義者」福,美國現在深陷疫情泥沼,經濟實力受損,國內社會矛盾嚴重,就連美國的國際形象也大受打擊。
  • 習近平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拜登感恩節前發表講話,下周...
    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同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致電卡瑪拉·哈裡斯,祝賀她當選美國副總統。
  • 拜登可能當選美國總統?年齡大是硬傷,川普信心滿滿
    參加總統選舉,獲得民主黨的提名,意味著拜登有當選美國總統的機會,但不代表拜登100%會當選下一屆美國總統! 別看拜登現在支持率這麼高,事實上是因為民主黨沒人,2016年的時候,老太太希拉蕊支持率也很高,但是支持率高又如何?贏了普選又如何?最後不也沒當選美國第一任女總統嗎?所以呀,在民主黨沒人的情況下,只能讓拜登這個老頭上,但是不能對他的期望過高。
  • 拜登、哈裡斯當選《時代》周刊年度人物,副標題「改變美國的故事」
    當地時間周四晚間,美國《時代》雜誌(TIME)宣布,被媒體預測為當選總統的喬·拜登(Joe Biden)和當選副總統哈裡斯為《時代》周刊2020年年度人物。時代周刊以78歲的拜登和56歲的哈裡斯的照片作為封面,副標題為「改變美國的故事」。
  • 港大ICB客席講師關啟正:若拜登當選會如何影響資本巿場?
    港大ICB客席講師關啟正:若拜登當選會如何影響資本巿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牽動巿場變化,拜登/賀錦麗組合的勝出將會為資本巿場帶來舉足輕重之影響,大概可從宏觀、股票巿場、外匯以及避險資產四個角度探討拜登/賀錦麗勝出之後的影響:(1) 貿易戰可能會暫停,科技戰則會降低力度:拜登團隊將與川普團隊有明顯的不同。拜登在歐巴馬年代是出任過8年副總統的,在美國政壇擁有很多人脈。
  • 「拜登當選,對臺灣而言是個災難」
    隨著美國大選結果形勢明朗化,臺灣民進黨當局一臉大寫的尷尬。川普任內,蔡英文當局奉行「聯美抗中」路線,極力配合美國對大陸的打壓。而在美國大選過程中,從民進黨政客到綠營媒體,再到民進黨的「網絡水軍」,一邊倒地追捧川普,貶損拜登,營造出「臺灣是世界上最捧川普的地區」的喧鬧景象。
  • 選舉人團投票確認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編輯:供奉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選情逐漸明朗,在主流媒體爭相報導拜登「勝選」之後,川普氣得不輕。據相關媒體報導稱,美國選舉人團於12月14日進行投票,最終結果為拜登獲得270票,打敗川普當選新一屆總統。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結果出爐,共和黨「負隅抵抗」總統候選人獲得270票,也就是超過半數選舉人的票數就可以當選是《美國憲法》和憲法修正案規定內容。
  • 美國發生大規模暴亂,川普支持者「攻陷」國會,拜登當選認證...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美國國會舉行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際,川普支持者與警方在國會山附近發生衝突。隨後大廈被封鎖,拜登當選認證程序也被迫中止。多個盟國領導人表態,民主選舉的結果必須得到尊重。在講話活動之後,川普的支持者們在首都華盛頓舉行了大規模的支持川普和反對拜登當選的示威遊行活動。在國會山附近,示威者試圖衝過金屬圍欄,並與警方發生衝突。警方被迫使用了防狼噴霧、噴水槍等以用來驅散示威人群。
  • 拜登當選,美國移民「凜冬」已過!
    1 美國即將迎來拜登時代 北京時間11月8日凌晨,美聯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媒體先後宣布美國大選結果,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率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將當選美國的第46任總統。
  • 拜登成為「當選總統」,美國媒體說的算「官宣」嗎?
    當地時間11月7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根據選舉規則,在全國538張選舉人票中率先獲得270張票的候選人獲勝,如果最終結果確認有效,拜登將成為美國第46任、第59屆總統。預測選情數據公布後,拜登和他的搭檔哈裡斯便迅速將推特認證修改為「美國當選總統」和「美國當選副總統」。
  • 關鍵時刻,拜登突然表態:若當選將深化「美臺」關係
    而在美國大選越發臨近之際,拜登突然亮相「拿手好活」,於10月22日投書《世界日報》稱,「如果能夠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將會加強與臺灣地區的關係。」 拜登在文章中一開頭,就提到了亞裔美國人這些年來對美國發展的貢獻,不過他也表示,川普所採取的移民政策和在今年在疫情中頻頻將矛頭指向亞洲,對亞裔美國人造成不小的影響,這使亞裔美國人在美國遭到歧視和另眼相待
  • 日本政客慫恿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應堅定挺臺
    原標題:日本政客稱「臺灣安全是紅線」,慫恿拜登「應堅定挺臺」日本副防衛大臣中山泰秀25日聲稱,臺灣的安全是「紅線」,鼓譟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要「堅定」支持臺灣。中山泰秀接受路透社訪問時對中國內政指指點點,並聲稱「大陸咄咄逼人,下一批目標中,有一個可能是臺灣」他力促拜登對臺灣要採取與現任總統川普類似立場,「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拜登在臺灣上有清楚的政策或宣布,希望能很快聽到,那麼我們就能據此準備在臺灣問題上的回應
  • 新任美國總統上任日期 拜登大勝對美股影響
    中泰策略最新研究指出,美國大選塵埃即將逐步落定,若拜登當選,過去四年美股牛市背後的主要政策驅動「基石」――「川普交易」面臨全方位逆轉:美聯儲獨立性的增強,疫情積極防控後或將推動美元指數回升並引發流動性邊際收緊預期,金融監管周期趨嚴,特別是稅收政策方面:取消全部未來減稅計劃,改為對企業和資本市場大幅加稅,將同時影響風險偏好與盈利預期
  • 美媒預測拜登當選,美、歐車市喜憂參半
    美媒預測拜登當選。如若順利就任,他的任期會給全球主要汽車市場帶來何種影響?  奇蹟並未發生。  在美國汽車工業核心底特律所在的密西根州,拜登以279.6萬票對264.8萬票的優勢拿下了16張關鍵的選舉人票,避免了重蹈民主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覆轍。
  • 多家美媒宣布:拜登贏了!拜登修改推特認證: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在打高爾夫,拒絕接受!
    01多家美媒體官宣:宣布拜登當選美國第46屆總統據新華社北京時間11月8日報導,多家美國媒體根據計票結果測算,拜登已贏得關鍵「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內華達州。02拜登修改推特認證:美國當選總統在多家媒體同時宣布拜登當選的同時,拜登的推特認證也被修改為「美國當選總統」,並在推特上發表獲勝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