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100》是央視歷經數年策劃籌備,近1年時間拍攝製作,以故宮建築為主題打造的百集大型紀錄片,每集用6分鐘的時長講述故宮100個空間的故事,講述一百座建築的命運,呈現故宮的歷史、現狀和未來,通過一百個空間故事,建構一個故宮的全息建築影像系統,以既富現代感又多樣的方法,把紫禁城建築的功能、意象及美學價值演繹,進而推中國文化中的普遍意義,面向世界,令觀眾產生共鳴。
《故宮100》首次公開展示了故宮的眾多非開放區,如皇家私密空間、宗教場所等。同時,首次全方位揭秘一些傳統的宮廷建築工藝,以及如防火、冷庫等宮廷生活中必不可少卻容易被遺忘的細節。為能準確、全面地展現故宮建築藝術中的精彩細節,攝製組在創作過程中,大膽運用了多種視覺藝術表現手段,讓布滿歲月風塵的紫禁城煥發出新的魅力。
【故宮100】第001集:天地之間-紫禁城
9月10日,故宮博物院午門,「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正式開幕。這也是今年故宮博物院的重量級展覽。這一眼,回望故宮六百年歲月。永樂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正式建成。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
宮殿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中最輝煌的篇章,紫禁城更是宮殿建築發展的集大成者,代表了當時建築技術與藝術的最高水準。其建築與城市功能、山水形勢有機結合,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
故宮博物院推出此次大展,由三大主題、18個歷史節點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方便觀眾理解貫穿於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此次展覽使用了午門區域的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三個展廳。參觀由午門西馬道進入,東馬道離開,展線全長256米,展出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計450餘件。
展覽形式設計緊扣「時間」這一主題,以四季變化的景象為背景,使觀眾在參觀展覽的過程中感受到故宮不同季節不同景象變化的美感。
西雁翅樓展廳主題為「宮城一體」,空間色彩採用米白色,凸顯明代石質構件立體效果,配合大量圖版說明及書畫展品,講述明代宮城建設理念及建築工程技巧。
通過3個歷史節點,講述了北京皇宮營建的序幕、告竣和明代紫禁城內布局的改變。
午門正樓展廳主題為「有容乃大」,空間色彩採用紅色,烘託出清代紫禁城宮殿建築及內簷裝飾的華麗與精美,同時講述清代各個時期紫禁城建築格局與風格的變化。
通過8個歷史節點,講述了清代的十位皇帝為滿足其理政、寢居等功能的需求,對紫禁城建築進行重修或改建,形成今日紫禁城的基本格局。展出文物體現了中國古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東雁翅樓展廳主題為「生生不息」,空間色彩採用綠色,意在表示故宮博物院成立後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
通過7個歷史節點,講述了昔日皇宮成為博物院後發生的故宮文物南遷、中軸線建築測繪等事件。大量的老照片影像、史料檔案以及實物展品,呈現了故宮博物院自成立以來各方面的工作成果以及發展過程。
展覽主題為「丹宸永固」,策展團隊成員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張杰介紹:「『丹宸』象徵皇帝的宮殿。此次展覽其實有兩個邏輯線,一個是空間上的邏輯,一個是時間上的邏輯。
空間上的邏輯,我們是先從城開始講,然後到宮,然後再到具體的殿;時間上就是從1406年始建紫禁城,到1420年建成,再到今天2020年,一共600年。」
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在600年的傳承中,匯集了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智慧。此次展覽展出了諸多精品文物,其中不少為首次展出。
午門正廳中央展出的金甌永固杯,乾隆年間製造,是清廷過年祈福時用的重要禮器之一,用於明窗開筆儀式。每年除夕子時一到,皇帝在養心殿東暖閣明窗處放金甌永固杯,倒入屠蘇酒飲下。皇帝書寫吉語「風調雨順、永享太平」一類的吉祥話,標誌著新的一年已經來臨。
明晚期太和殿—選自餘士、吳鉞合畫《徐顯卿宦跡圖冊·皇極侍班》
在午門展廳西燕翅樓展出的圖冊《徐顯卿宦跡圖冊》,為觀眾提供了明代紫禁城彌足珍貴的生動資料。《徐顯卿宦跡圖冊》全面真實記錄了徐顯卿作為一位明代翰林官員的成長曆程和仕宦生涯。
展覽展出了圖冊中的兩頁,觀眾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也就是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門及太和殿廣場的真實情景,還能像福爾摩斯一樣從中發現紫禁城建築在明清兩代變遷的蛛絲馬跡。
故宮脊獸
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裡的著名「小獸」,也從屋脊上「搬到」了展廳裡。這套小獸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時的原件,每件小獸都有美好的象徵寓意。尤其是最後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現,是個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築等級的體現。
清帝退位「詔書」—1912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此外,展覽在「講故事」上用了新方法,引入當事人的視角,從他們的日記、回憶錄和文章中尋找材料,用鮮活的第一視角經驗作為文獻的補充。
在講溥儀出宮這件事時,用到了遜帝溥儀、內務府大臣紹英和當時執行《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的李石曾三個人對事件的回憶,給觀眾提供了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一歷史事件。
展覽展至11月15日,憑故宮博物院門票進院後可免費參觀,不可錯過~~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