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三集,B站9.8分!故宮、央視聯合出品重磅紀錄片

2021-03-05 北京日報

2016年,央視出品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取得巨大成功。「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時隔4年多,該熱門紀錄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重磅推出,再獲好評。《我在故宮六百年》一共3集,豆瓣評分高達9.0,B站評分高達9.8。

春節賦閒在家,不如一起線上遊故宮!

回顧過去不久的2020年,大家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就在萬眾一心抗擊病毒的同時,故宮默默地度過了它的600歲生日。2020年9月10日至11月15日,故宮舉辦「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

本片便是以此展為基礎,以古建築的保養修護為線索,通過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工程部、考古部等故宮人的工作視角,踏上故宮再發現之旅。與《我在故宮修文物》一樣,《我在故宮六百年》也是在「修」東西。只是這次修的東西,不是鐘錶、陶瓷之類的小文物,而是故宮本身。

片中的一些小細節也幫助我們一窺故宮的陳年舊事:

丹者為紅,是宮牆的紅色。宸者乃深,是深邃的宮殿。丹宸永固,即為宮殿永固之意。屋頂,就是維護宮殿永固的一大重要要素。故宮的屋頂嚴格採用榫卯搭建的木製結構(望板+椽+檁+扶脊木),並加有油性灰漿的灰背。

灰背之上,還有高大的屋脊和琉璃瓦。這種精密的結構足以讓故宮建築不懼水火,不怕風雨。關於故宮的屋頂,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故宮的房頂從來不落鳥,不長草。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這樣的:

這樣的……

更為有趣的是,不同宮殿的屋頂上長出來的草還不一樣。比如乾隆皇帝退休後居住的皇極殿,就經常長出六味地黃丸的那個地黃。這些雜草的生根發芽會破壞故宮頂部的防水系統。因此從清代開始,內務府就會每年派人飛簷走壁,上房除草。

2015年12月,養心殿啟動了百餘年來首次大修,專家們發現:正殿的房梁中央的扶脊木,原本應該有一個一個的椽窩卡在裡面。但養心殿的這根椽子就浮擱在上面,是用釘子釘住的。這種做法非常不符合當時的建築標準,卻被正常驗收了。負責修繕的工程師一語道破:或許這種偷工減料正印證了乾隆後期國力的衰退。

又比如透風磚,是古代匠人的一個精巧發明。鏤空的磚雕能夠通風,幫助包裹在牆體的木頭立柱及時排出溼氣,降低朽壞的可能性。兩年前,在養心殿西配殿的透風磚後,工程師意外發現了一份戲折。上面記載了清代中晚期一次宮廷演出的節目單和演員表,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至於戲折怎麼會跑到磚縫裡,據工程師推測,當時的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的:戲曲演完了,某位當差拿累了,路過的時候就順手沿著透風磚的小洞塞了進去。這一藏,就跟漂流瓶一樣,只不過等到有緣人再打開,已是百年光陰。不管是大歷史的挖掘,還是小秘密的發現,都離不開那群故宮人。

紀錄片中既有退休被請回來作指導的老匠人,也有正在學習鑽研的新匠人。他們分別負責不同的部分,確保紫禁城青春永駐。故宮中有大量的修繕工作,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時間和耐心。

在修繕過程中,工程師們還會把新舊不一的物件標記好日期,為下一代修繕者們提供技術線索。正像片中所說,丹宸之所以永固,皆因一代代故宮人薪火相傳。在漫長的接力中,每個人付出的時間與責任,最終留下了紅牆黃瓦、流光溢彩,更留下了可以再說六百年的紫禁城。

來源:CHINADAILY

監製:蘇越

編輯:簡易

相關焦點

  • B站9.8分!這部紀錄片帶你雲遊故宮,探尋紫禁城青春永駐的秘密
    2016年,央視出品的紀錄片
  • 央視紀錄片十大排行榜 盤點央視經典的10部紀錄片
    主創人員力求奉獻一部全方位反映敦煌歷史與文化的文獻紀錄片,全面紀錄敦煌地區2100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和散落其中的故事;全方位展現100年來敦煌學的學者對這個沙漠寶庫的孜孜不倦的探索成果。8、南海一號《南海1號》是中央電視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出品的的三集紀錄片,於2011年12月2日至4日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 B站與BBC達成戰略合作 將聯合出品《綠色星球》等紀錄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9日訊  10月19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與BBC Studios聯合宣布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多部重磅紀錄片的內容共制及IP衍生開發等領域,展開一系列深入合作。
  • B站9.8分!央視爸爸出手,一上線就衝破紅線的這部紀錄片,值得每個中國孩子一看!
    圖源:微博@故宮博物院而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日,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的上映,為故宮600歲的生辰奉上了一份重磅謝幕大禮。這部央視爸爸與故宮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一聽名字就知道,寒假的片單上怎麼能少了它!
  • B站與BBC戰略合作 將聯合出品《綠色星球》等紀錄片內容
    10月19日,嗶哩嗶哩與BBC Studios聯合宣布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多部重磅紀錄片的內容共制及IP衍生開發等領域,展開一系列深入合作。
  • 央視新聞聯合WiFi萬能鑰匙出品美食紀錄片《小店看中國》
    (原標題:央視新聞聯合WiFi萬能鑰匙出品美食紀錄片《小店看中國》)
  • 親媽備課|「故宮」主題書籍、音頻、紀錄片進階攻略
    《故宮裡的大怪獸》被譽為中國版的《博物館奇妙夜》。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被央視《讀書》節目重磅推薦。音頻故事,是大部分孩子容易接受的媒介。、騰訊出品,故宮出版社、騰訊新聞聯合製作。
  •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
    重磅紀錄片央視開播!《儒林外史》中細述「嶔崎磊落」的王冕,宋濂詩裡「不受君王五色詔,白衣宣至白衣還」的楊維楨,「明三百年無此筆墨」的陳洪綬。三賢所具有的不慕虛名、不戀溢美之詞的精神,是諸暨人性格的典型體現。
  • 紀錄片 | 30+部高分文博紀錄片,伴你度過「抗疫期」(內附觀看地址)
    100集紀錄片,每集5分鐘,100個主題淺嘗輒止,作為相對獨立的主題,各集之間的水平可能也有高低,但這種儘可能全面的介紹,也不失為了解故宮的一種方式。 這部BBC紀錄片的解說小哥哥超帥(誤)。 三集3小時的影片內容豐富,略有深度,純小白或許會有些吃力,建議二刷+記筆記。似乎,刺客信條的玩家看過都很喜歡。
  • 上半年央視紀錄片獲好口碑
    同時期,為了陪伴、激勵人們走過這個「特殊的春天」,紀錄頻道「微9」時段推出了野生動植物類微紀錄片《看春天》,讓復甦中的勃勃生機成為影像力量,喚起久久沒踏出家門的觀眾們嚮往自然的心。  2020年中,「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起航。攝製組提前40天奔赴文昌發射場,零距離追蹤火箭發射全過程,直擊重大科研項目現場。
  • 電影推薦 | 9.8分!BBC、央視大牌雲集國際聯合巨製《完美星球》(A Perfect Planet)
    2021開年紀錄片巨製BBC 一臺、Discovery、企鵝影視、德國電視二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法國電視臺以及公開大學聯合出品國際聯合巨製《完美星球》豆瓣評分9.8分2021年1月4日至2月1日每周一21:00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CTV-9央視紀錄頻道將全球同播自然歷史巨製《完美星球》。秉持放眼地球生態的創作理念,本片以最鼓舞人心和具有啟發意義的方式,指出了與地球共同繁榮才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福祉。
  • 30+部高分文博紀錄片匯總(內附觀看地址)
    這部BBC紀錄片的解說小哥哥超帥(誤)。三集3小時的影片內容豐富,略有深度,純小白或許會有些吃力,建議二刷+記筆記。似乎,刺客信條的玩家看過都很喜歡。已出品的11集講述的是西漢帝陵,當年項目構想中後續拍攝唐陵的內容似乎也再未成形。央視當年出品的高分之作,在B站多刷之後,如今看到B站需要大會員觀看,不免有些難過。
  • 央視紀錄片《故宮書畫》,視覺盛宴!
    > 前 言 央視紀錄片《故宮》在紀錄片新技術上的應用也是前無古人的。 經過兩年艱苦的拍攝,大型紀錄片《故宮》於2005年10月中旬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播出。 故宮書畫 簡介:這是紀錄片《故宮》的第七集。故宮,曾經存放過中國歷史上最精緻的心靈的證明。
  • 剛上線B站就9.7分,這部央視網出品的紀錄片我追定了!
    1月15日,由央視網出品,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紀錄片《人生第一次》(B站9.7分)剛剛上線該系列由《人間世第二季》(豆瓣9.6分)的總導演秦博執導拍攝。 鏡頭記錄下每一個中國人都會經歷的人生片段,出生、成家立業、遺囑,從生到死。第一集《出生》對準了醫院產房。鏡頭一開始,幾位男性模擬生產,紛紛大叫「疼、難受」。傳統觀念下,生產早被認定是女性責任義務,甚至輕鬆事。直到我們看到生產的疼痛,以及女性的巨大傷害。
  • ​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臺北故宮》1-7集
    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臺北故宮》1-7集導演: 周兵編劇: 胡驍主演: 楊新 / 耿寶昌類型: 紀錄片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首播: 2009-01-12(中國大陸)集數: 12單集片長: 45分鐘豆瓣評分:8.8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
  • 30+部高分文博紀錄片,伴你度過「抗疫期」(內附觀看地址)
    100集紀錄片,每集5分鐘,100個主題淺嘗輒止,作為相對獨立的主題,各集之間的水平可能也有高低,但這種儘可能全面的介紹,也不失為了解故宮的一種方式。 這部BBC紀錄片的解說小哥哥超帥(誤)。 三集3小時的影片內容豐富,略有深度,純小白或許會有些吃力,建議二刷+記筆記。似乎,刺客信條的玩家看過都很喜歡。
  • 央視紀錄片海報設計,簡直美翻了!
    說起這幾年央視紀錄片可謂是受到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除此之外,紀錄片的海報設計和文案也是讓人驚豔無比。
  • 30部高分文博紀錄片匯總(內附觀看地址)
    01《河西走廊》(2015) 9.6分十集的影片將河西走廊從漢至今的歷史串聯起來,中規中矩的主題內容緣何有著如此之高的口碑?場景的選擇與再現,好演員帶觀眾身臨其境,畫面之美、解說之美加上動聽的背景音樂,難怪它會在一眾紀錄片中脫穎而出。
  • B站與BBC首次聯合出品:自然歷史類巨製《綠色星球》來了
    10月19日,嗶哩嗶哩(B站)與BBC Studios聯合宣布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多部重磅紀錄片的內容共制及IP衍生開發等領域,展開一系列深入合作。
  • 央視近幾年高分紀錄片海報設計
    02《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出品的一部美食類紀錄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03《我在故宮修文物》該片重點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該領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生活故事,海報設計也極為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