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是一年新春來臨。今天周五,是發布半月刊的日子,湊巧是除夕,在此,《東甌詩譚》編委會全體成員祝國內外的詩友們除夕快樂!同時,提前給詩友們拜年了!恭祝詩友們新年闔家歡樂,吉祥如意,喜事多多,作品多多!!
*****************************
東甌詩譚半月刊(73)
*****************************
【律 詩 • 五 律】
******************************************************** 林光榮(甌海)【絕 句 • 七 絕】
【古 風】
憶我秋風秋雨到三湘,衡陽雁影正彷徨。滿城落葉飄如蝶,垂柳江頭色已黃。洞庭波冷水煙白,喚起湘靈彈錦瑟。弦歌一囀聲銷歇,環珮雲裳無處覓。欲問青溟何所有,九闕罡風勢若吼。星辰紛墜光如雨,靈旗飄拂蒼龍走。驚動汨羅千古魂,嵯峨意氣浮乾坤。一枕江聲情縹緲,是非曲直付清樽。南望蒼梧東吳越,千峰如簇花如雪。輕彈長鋏意轉沉,浙水楚山兩隔絕。九天風雨鎖雲舟,夢裡陽關吟三疊。廣陵琴,劉伶酒,相與何如飲一鬥。天地為捨身為塵,青衫白髮舒雙袖。馮唐未老江湖中,千山萬壑列心胸。尚有三分烈烈氣,漫磨風骨橫逸鋒。但得馭風一羽歸去也,長看天關煙雨來空濛。也可攜得峰頭月,嘯風嘯雨作釣翁。羅浮山上草,健體延生藥。造化獨鍾靈,生機何窈窕。蒼崖萬古懸,草木千秋老。桂響聽猿啼,霜痕銘鹿跳。刀斤木附藤,手擷崖生藻。昂首鳥歸林,聞聲風出竅。雲開古月高,水映煙巒小。採得滿籮筐,歸來龍擋道。燒爐瑞腦柯,沸甕檀香杪。聚炭火純清,封爐功效到。呼兒鼎鼐前,萃取丹珠耀。一服潤肌膚,清芬通裡表。再服幻肉身,萬象皆縹緲;黃髮紅顏駐歲華,衰朽耄耋重年少。三服四服萬千服,雲路遙迢通天道。真乃是鍾靈毓秀物華天寶羅浮山,風生水起人傑地靈次第何曼妙!【詞】
浩渺煙波如意湖,全憑人力化工夫。窮鄉改造開新景,彩筆輕描寫麗姑。 嘆格局,看規模。神仙居處是蓬壺。虹橋高架遊人樂,山水天然百幅圖。 一派蒼涼景色,數聲過雁風寒。洞荒祠影顯孤單,少有行蹤佇看。 昔日硝煙已逝,而今鼓角猶摶。梅花香雪映霞丹,碧血天然璀璨。【注】1930年9月,紅七軍軍長張雲逸,總指揮李明瑞,政委鄧小平等率領紅七軍離開廣西右江,途經湖南武崗、道州、江華,進入廣東連縣、樂昌境內。1931年2月1日,紅七軍指揮部設在梅花石圍村蓮花祠。【楹 聯】
【注】漈下橋始建於清道光廿八年,毀於1990年洪災,今重建落成。半月刊往期回顧
半月刊(72) 半月刊(71) 半月刊(70)
半月刊(69) 半月刊(68) 半月刊(67)
半月刊(66) 半月刊(65) 半月刊(64)
半月刊(63) 半月刊(62) 半月刊(61)
半月刊(60) 半月刊(59) 半月刊(58)
半月刊(57) 半月刊(56) 半月刊(55)
半月刊(54) 半月刊(53) 半月刊(52)
半月刊(51) 半月刊(50) 半月刊(49)
半月刊(48) 半月刊(47) 半月刊(46)
半月刊(45) 半月刊(44) 半月刊(43)
半月刊(42) 半月刊(41) 半月刊(40)
半月刊(39) 半月刊(38) 半月刊(37)
半月刊(36) 半月刊(35) 半月刊(34)
半月刊(33) 半月刊(32) 半月刊(31)
半月刊(30) 半月刊(29) 半月刊(28)
半月刊(27) 半月刊(26) 半月刊(25)
半月刊(24) 半月刊(23) 周刊(22)
周刊(21) 周刊(20) 周刊(19)
周刊(18) 周刊(17) 周刊(16)
周刊(15) 周刊(14) 周刊(13)
周刊(12) 周刊(11) 周刊(10)
周刊(9) 周刊(8) 周刊(7)
周刊(6) 周刊(5) 周刊(4)
周刊(3) 周刊(2) 周刊(1)
******************************
特邀顧問:陳文林、劉妙順
總 編:朱凌雲
本期執行主編:樓曉峰
編 委:林光榮、張黎華、李啟龍
陶文華、程雪春、黃仁德、樓曉峰
翁海雲、鄭葉炆卓
外聯部:張學智、王商傑、胡昌富
繆玉麟、湯國狀、翁仞袍、胡育強
*******************************
徵 稿 啟 事
東甌詩譚微刊歡迎大家投稿。來稿請註明所投欄目,並附個人簡介和微信、qq號或手機號等聯繫方式。微刊只是一個詩詞交流平臺,並無稿費。日後若有贊助結集刊行,將贈樣書。微刊目前開設欄目:
一、「溫州當今詩人」欄目:每輯推出溫州籍詩人個人專輯,發20首詩、詞或楹聯原創作品,並附作者個人簡介和照片。
二、「特刊」欄目:推出全國各地詩人有一定特色的10首以上某一專題的詩、詞或楹聯原創作品,體裁一般也要統一(如七絕就是七絕、五律就是五律),並附作者個人簡介和照片。
三、「半月刊」欄目:歡迎各地詩人投稿,詩詞聯曲皆可,每期可精選一至二首投稿。每人每期最多入選一詩(詞)一聯。
四、「詩話詞話」欄目:歡迎全國各地詩論家有一定見解的詩話詞話類原創文章。
五、「詩詞酬唱」欄目:為各種原創唱和專輯。地域不限。詩人可自己組織達到一定數量的酬唱作品投稿,要求格律嚴謹。
六、「東甌人文」欄目:推出有關東甌人文的散文、傳記。
七、「新詩園地」欄目:擬不定時推出溫州本土新詩作者,每輯發10首原創作品,並附作者個人簡介和照片。
【聯繫】微信:zhly888 QQ:12027800
【投稿電子郵箱】 12027800@qq.com
「東甌詩譚」微刊創設於乙未年四月十六日,是一個詩詞交流平臺,立足溫州,在推介當地詩人詩作、詩會活動專作的同時,兼顧全國各地詩人專題詩作和唱酬應和、詩論詩話,並以普及詩詞知識為己任。此外,還將挖掘溫州詩詞界的舊事異聞。期望通過不斷匯集,蔚為大觀。是為記。
點擊添加關注,及時訂閱圖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