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擋風玻璃為何爆裂?調查報告公布了

2021-02-18 工程客

去年國慶假期,電影《中國機長》曾掀起觀影熱潮。這部電影就是以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事件為原型創作的。當時的一段真實錄音,也一度在網上熱傳。

事件發生後,中國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決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該航班機長劉傳健的果斷處理,幫助全體乘客安全返航,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

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

6月2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3U8633航班上共有旅客119人,機組9人。其中,飛行組3人(責任機長、第二機長和副駕駛)、乘務組5人和安全員1人。

事件造成1人輕傷、1人輕微傷,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損傷。根據此前民航局公布的情況,右座副駕駛面部劃傷、腰部扭傷,1名乘務員在下降過程中受輕傷。

根據6月2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

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慶飛往拉薩的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採取緊急下降措施,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

飛機風擋的材料為航空玻璃,它是飛機上重要的光學結構件。

航空玻璃是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體,用本體聚合方法製得的板狀產品,經成型加工製成透明件後,安裝到飛機上。

客機玻璃結構好像三明治,一般採用388、386等多層結構。所謂388,是指每層玻璃厚度分別為3毫米、8毫米、8毫米。其中在最外層3毫米的玻璃表面,需要鍍上一層透明導電膜,這層膜需要具備除冰除霜的電加溫功能。

目前全球大型飛機製造主要被波音、空客兩家公司壟斷,為其配套生產風擋玻璃的三家公司也壟斷了航空風擋玻璃市場。我國每年僅維修更換玻璃的費用就達數億元。

普通鈉鈣矽浮法玻璃經過物理或化學鋼化後,強度只能提高到200—250兆帕左右,為進一步提高玻璃強度,降低飛機風擋玻璃的厚度和重量,美、法、德等國家開發了鋰鋁矽組分的專用平板玻璃。

強度和應力層深度比普通化學鋼化玻璃高50%以上,每平方米麵積可承受近5000公斤的力。

採用這種玻璃原片製作的新型飛機風擋玻璃,在保證600公裡/小時的抗鳥撞強度的情況下,厚度可減薄到30毫米以下,減重效果極其顯著。

綜合採用高效的邊部密封技術、低應力抗脫膠層合技術、溫度傳感控制技術等,玻璃使用壽命可達到3萬飛行小時。

須跨越技術和認證雙重門檻

1958年,建材總院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塊飛機防彈玻璃,之後又相繼研製成功30多個品種60多種規格的航空玻璃,滿足了包括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直升機等國產全部機種的配套需要。

國產大飛機也拉動了包括玻璃在內的高技術產業發展,目前已有國產玻璃被用於國產大飛機舷窗。

「風擋玻璃製作工藝環節多、技術密集度高,除了要攻克單項技術的難關外,還需要提高整個製造過程中的質量檢測和控制能力,確保產品質量和可靠性要求。」臧曙光告訴記者,客機風擋玻璃有著嚴格的準入制度和適航認證管理程序,國內應用需通過中國民航的CAA認證,如果要為波音、空客等飛機配套,還需要通過美國FAA等國外認證。

他認為,雖然我國能夠生產出滿足適航要求、性能可與國外產品媲美的產品,但因為缺乏大型客機的實際應用經驗,打破國外公司壟斷還需時日。

來源:央視新聞、飛機維修專家、科技日報、製造原理

相關焦點

  • 川航 「英雄機長」 擋風玻璃為何爆裂?調查報告公布!
    6月2日,有關「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出爐。信息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 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
  • 調查報告公布!《中國機長》原型川航3U8633航班玻璃為何破裂?
    調查報告公布!《中國機長》原型川航3U8633航班玻璃為何破裂?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已經出爐。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兩年後,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調查報告公布」《中國機長》原型川航3U8633航班玻璃為何破裂?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部電影的原型川航3U8633航班2018年5月14日原定從重慶飛往拉薩不料在飛行途中突發故障一度失聯、情況萬分緊急牽動著眾人的心機組臨危不亂最後平安備降成都堪稱史詩級迫降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
  • 川航8633 「中國機長」 擋風玻璃破裂事件原因公布
    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與川航一樣,英航也曾遭遇擋風玻璃脫落。
    在國慶檔眾多電影裡選擇這一部,除了網上的眾多好評之外,還因為它是根據2018年川航3u8633這一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很不錯,值得一看。大家應該都知道,造成川航這次事件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擋風玻璃的脫落,無獨有偶,在川航之前英國也有一架飛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1990年的6月10日,英國航空5390號班機是英國航空一條由伯明罕飛往西班牙馬洛卡的定期航班。
  • 川航 「英雄機長」 擋風玻璃破裂事件,最大可能原因公布
    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A319-100/B-6419號機執行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空中驚魂兩年後 川航「史詩級」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6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查詢到,此前在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已經出爐。調查報告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
  • 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07:07:11,機長說「我操作」
    中國民航局日前公布了備受關注的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調查報告。報告指出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
  • 英航與川航的世紀對話
    調查結果 調查員發現,該飛機於出事前27小時曾被更換擋風玻璃,而且被維修部通過。可是,在安裝在擋風玻璃裡的90顆螺絲釘中,84顆的直徑為0.026英寸(1毫米),要比標準的小;其餘的6顆的長度是0.1英寸(3毫米),則比標準的短。調查員透露,早前被更換了的擋風玻璃已經被安裝上了不合規格的螺絲釘,當時的維修部門以「儘量相似」為準則,而沒有參考飛機的維修檔案。當機艙內及機外的氣壓有異,擋風玻璃最終承受不了這股氣壓而導致爆炸性減壓。
  • 28年前英航飛機的擋風玻璃也掉了
    最近川航劉傳健機長火了,在飛機前擋玻璃突然爆裂的情況下,將飛機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人們稱他為英雄、中國的薩利機長,國內外媒體都在為他打call。客機飛行主要經歷滑跑起飛,爬升、巡航、下降、降落幾個階段。
  • 「中國機長」調查報告出爐:右風擋封嚴可能破損致風擋爆裂脫落
    「中國機長」調查報告出爐,是誰讓風擋爆裂?作者:陳姍姍不少觀眾還對去年的電影《中國機長》記憶猶新,今日,民航局公布了電影原型事件:四川航空3U8633(2018年5月14日)嚴重徵候調查報告(正文共131頁)。
  • 川航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右風擋封嚴破損是最...
    每經編輯:徐豪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圖片來源: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根據該調查報告,5·14川航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被公布:右風擋封嚴破損。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出爐: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風擋封嚴或破損
    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官網昨天發布消息,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出爐。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和受傷的胳膊這份調查報告長達131頁,「調查結論」章節顯示,本次事件的最大可能原因是B-6419號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外部水汽滲入並存留於風擋底部邊緣。此外,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的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
  • 空客中國:「調查確認川航3U8633緊急備降事件與飛機的製造和總裝沒...
    今天,一份131頁的《航空器嚴重徵候調查報告》公布,兩年前川航3U8633航班緊急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塵埃落定。那麼,涉事客機製造商對此有什麼回應?對此,空客中國向小錦表示:「調查確認該起事件與飛機的製造和總裝沒有關聯」。
  • 川航「5·14」事件報告披露:無法取出氧氣面罩 「英雄機長」缺氧...
    本文轉自【四川在線】;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及其受傷的左臂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李欣憶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川航萬米高空驚魂記」全梳理!含事件最新調查進展!
    新華社發,攝影:萬贔川航備降機長:副駕身體當時飛出去一半 靠經驗判斷降落機長劉傳健,在備降成功後被網友們稱為「中國版薩利機長」。這位創造民航史奇蹟的機長以全優畢業,曾多次進行「玻璃爆裂」教學,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飛齡。
  • 川航5·14事故報告:「英雄機長」缺氧駕機19分54秒
    (原標題:川航「5·14」事故報告披露:無法取出氧氣面罩, 「英雄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6月2日,上遊新聞記者獲悉,2018年5月14日,英雄機長劉傳健駕駛的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航空器嚴重症候調查報告」,已於今年5月8日經中國民航局審核通過。
  • 事故報告出爐:川航「英雄機長」缺氧駕機近20分鐘,頭等艙靠枕一年...
    6月2日,記者獲悉,2018年5月14日,英雄機長劉傳健駕駛的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航空器嚴重症候調查報告」,已於今年5月8日經中國民航局審核通過。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顯示,川航「5·14」事故最大可能的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風擋內部存在空腔,在風擋左下部拐角處出現潮溼環境下,電源導線被長期浸泡後絕緣性降低持續電弧放電,電弧產生的局部高溫導致.雙層結構玻璃破裂,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川航「5·14」事故報告披露:「英雄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調查報告中披露,飛機右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機長劉傳健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10000英尺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