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帶著朋友給中國機長這部電影貢獻了幾張電影票。在國慶檔眾多電影裡選擇這一部,除了網上的眾多好評之外,還因為它是根據2018年川航3u8633這一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很不錯,值得一看。
大家應該都知道,造成川航這次事件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擋風玻璃的脫落,無獨有偶,在川航之前英國也有一架飛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
1990年的6月10日,英國航空5390號班機是英國航空一條由伯明罕飛往西班牙馬洛卡的定期航班。
這架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駕駛室中的一塊擋風玻璃突然脫落,並將機長吸出機外。
所幸的是機長的雙腿勾住了操縱杆才避免直接被吹出去。
當天的5390航班是由機長添·蘭開斯特(Tim Lancaster)及副機長艾奇森(Alastair Atchison)兩人負責。飛機於當地時間早上7時20分起飛,載著81名乘客及連駕駛員在內共6名機組人員。兩位機長在飛機到達指定高度後,都鬆開了安全肩帶,機長還鬆開了安全腰帶。
7時33分,乘務員正準備送餐,當時飛機已爬升至17,300英尺的高度。
突然,駕駛室發出巨響,在駕駛室的左方擋風玻璃突然脫落,機身立即在高空失壓。駕駛室內的大量自動化設備出現故障。
機長蘭開斯特被氣流從座位吸出了駕駛室外,腳部被纏在控制盤上,他的整個上半身都在機外,只有雙腿在駕駛室裡面。被時速達到550公裡的強風吹著,很快失去了意識。
機艙內的一名空中服務員看到機長正漸漸被風吹出去,他衝過去抱住了他腳踝防止他被卷出去。
在一片混亂中,沒有被狂風捲走的副機長開始控制飛機。飛機用了兩分半小降到了3400米。他與地面進行聯繫,開始進行了緊急的迫降程序。
而這個時候被吹出去的機長已經失去了意識,抓著他的乘務員都以為他已經死了,但還是緊緊抓住他。
副機長也要乘務員緊緊抓住他,他擔心機長如果飛出去會捲入引擎中,造成更可怕的後果。
最後,飛機安全的降落在南安普頓機場。
事後經過調查,飛機於出事前的27小時曾被更換了前面的擋風玻璃,而且被維修部通過。
可是調查中發現,安裝在擋風玻璃裡的90顆螺絲釘中,有84顆的直徑為1毫米,要比標準的螺絲釘要小,而其餘的6顆的長度是3毫米,則比標準的短。調查人員透露,早前被更換了的擋風玻璃已經被安裝上了不合規格的螺絲釘,當時的維修部門以「儘量相似」為準則,而沒有參考飛機的維修檔案。當飛機飛到高空,飛機艙內和機外的氣壓不同,導致擋風玻璃最終承受不了這股氣壓從而導致了脫落。
後來英航這次的事件還被製成了加拿大的電視節目空中浩劫第二季第一輯。
雖然兩起事件都是因為擋風玻璃的脫落引起的,但是川航遭遇的情況要比英航更加惡劣,英航當時高度是5300米,而川航則是9800,無論是從高度還是速度,溫差來看,川航的迫降難度要比英航那次大很多。不過,兩架飛機都是平安降落,無一人遇難。
為機組人員點讚。英雄稱號,當之無愧!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