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生孩子婆婆該不該給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現實很殘酷

2021-01-10 暖了時光育兒說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叔叔家的堂妹前不久剛生完孩子,前幾天回老家碰巧堂妹也在,我們幾個堂兄妹就隨意閒聊。後來不知道是誰問堂妹,說她生孩子的時候婆婆給了多少錢。堂妹直接回:誰說生孩子婆婆必須給錢呀,我嫂子生我侄子的時候,我媽好像也沒給多少錢,就是給小侄子包了個紅包。當時嫂子也沒說什麼。我這生孩子,自己也沒要求婆婆必須給錢,人家孩子奶奶還是給孩子包了個1萬的紅包。

有個稍遠一些的堂姐說,那是咱家人都懂事,也不強求。現在很多兒媳婦生孩子的時候,都要求公婆必須給錢,還必須給好幾萬,不然就給公婆臉色看。

那麼,兒媳生孩子婆婆到底該不該給錢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現實很殘酷。

兒媳生孩子婆婆該不該給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

①雲阿姨:兒媳生孩子婆婆給錢什麼時候成了「傳統」,成了「習俗」了?

我是五零後,九十年代前沒聽說誰家兒媳婦生孩子,公婆要給錢的,只是給未出生的孩子準備小被子、小衣服、尿布等必需品,住在一起的照顧一下月子,只是近些年,這些東西商場都有賣,有的婆婆給點錢讓兒媳買自己喜歡的,但現在變味了。

有些兒媳生孩子就要求公婆必須給錢,不然婆婆算是把兒媳給得罪了。還有的兒媳更是成天變著法跟公婆要錢,這也得公婆出錢,那也得爺爺奶奶出錢。只是,拔羊毛也應該有底線。怎麼沒人說,娘家媽當外婆了,給外孫拿多少錢?想一想,從結婚後,娘家媽為你付出了多少?婆婆又付出了多少?太多的婆婆都是帶薪的保姆,帶孩子、做家務,買菜、做飯。一些不知足的兒媳卻還在背後抱怨。

②蘇阿姨:給不給就是老人的一點心意,弄不懂為什麼兒媳們總要攀比?

蘇阿姨直言,當初自己兒媳生孩子的時候,原本她和老伴想著給孫子包個大紅包。可她還沒來得及掏出紅包的時候,就聽到兒媳在和兒子抱怨,說她生孩子婆婆怎麼也沒一點表示,還說誰誰生孩子婆婆給了3萬,還有誰誰生孩子,婆婆直接給買了套新房。

蘇阿姨表示,因為聽到了兒媳的抱怨,她決定把原本準備好的大紅包收起來,就給兒媳包了個小紅包,並且直接告訴兒媳自己現在老了,也沒什麼積蓄,希望兒媳多擔待。蘇阿姨的困惑是,兒媳生孩子,老人給不給錢,以及給多給少其實就是自己的一點心意,弄不懂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總是拿這攀比。

再者,不同的家庭條件和能力也不同,有的公婆有錢,他們即便是給孫子3萬5萬的紅包,也沒感覺多吃力,可有的家庭條件不好,就是給孫子包個三兩千的紅包,老人也是各種為難。所以蘇阿姨直言,兒媳生孩子,婆婆給不給紅包,不能看別人家都怎麼做,最重要的是要看自己的個人能力。如果兒媳在這方面過於計較,那也只能說明這個兒媳本身就不怎麼懂事。

③馬阿姨:兒媳生孩子卻問公婆要錢,只能說明年輕人自己沒本事

馬阿姨家兒媳婦當初生孩子到時候,馬阿姨在兒媳生孩子之前給她拿了2萬塊錢說是生孩子的時候用。誰知人家兒媳婦直接拒絕了,並且告訴馬阿姨說生孩子本就是他們小夫妻自己的事情,怎麼能問父母要錢。當時馬阿姨特別感動,說自己遇到了明事理的好兒媳。

在兒媳生孩子婆婆該不該給錢這個話題上,馬阿姨的觀點也是和她兒媳的觀點一致,那就是那些生孩子卻要問公婆要錢的兒媳,多半自己也是沒什麼能力的。正是因為自己沒辦事,才會指望著老人給錢。

碎碎念

確實,兒媳生孩子,不管是產前的各種花銷,還是孩子出生後的各種開支,其實說到底這些都是年輕父母自己要考慮的事情,而公婆作為家裡的又一輩人,他們如果有能力適當拿出一些補貼兒子和兒媳的小家,年輕人就應該很感激。

而不是那種兒媳自己生孩子,就完全指望公婆必須給多少錢,指望這筆錢去養孩子,去養家。如果那樣,也只能說明年輕父母自己沒本事,才會在父母那裡斤斤計較。

畢竟兒媳生孩子,公婆無論是給錢還是不給錢,也不管是給多還是給少,其實說到底都是老人的一點心意,如果年輕父母太計較,讓心意變了味道,就不好了。

【今日話題:你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不給錢,你會計較嗎?】

相關焦點

  • 兒媳生孩子公婆該不該給錢?年輕寶媽的觀點很霸氣,值得思考
    兒媳生孩子,公婆該不該給錢?這個話題,也許你能給出很多理由,言外之意就是公婆應該給錢。但其實呢?公婆不給錢又能如何,畢竟孩子是你自己要生的,孩子出生後你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為什麼要問孩子的爺爺奶奶要錢呢?加的一個寶媽群,有位寶媽對很多話題的觀點,態度都很犀利,並且每次都可以很霸氣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 為何很多婆婆不願真心待兒媳,真是老人難相處?三位老人說了實情
    三位老人說了實情 張大媽:幫兒媳兒子帶孩子,養老錢都給了他們,可人家依舊不知足 張大媽家兒子的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不用說,娶了兒媳婦,老兩口更是出錢出力,為了兒子小家各種付出。可正如張大媽所言,自己辛苦幫兒媳兒子帶孩子,養老錢都給了他們,可人家依舊不知足。
  • 兒媳做飯婆婆不搭手,小姑子做飯婆婆會幫忙,兒媳:我該不該生氣
    和公婆同住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可能要數每天的一日三餐和一些家務瑣事都由誰來做1,婆婆勤快愛乾淨的可能會嫌兒媳懶惰,處處挑兒媳的錯。兒媳勤快的會心生委屈,覺得老人家不愛乾淨不幫忙。有個姐妹說,我天天帶著孩子做飯就算再忙,婆婆也不會過來搭把手。整天說身體這裡痛,那裡痛。如果是姑子回來去做飯,婆婆任何時候都會去幫忙,身體哪也不痛了。
  • 別人生娃都有大紅包,今年我生孩子,婆婆的「表示」讓我心態崩了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現實生活中,或出於地方風俗,或出於對兒媳的重視,很多婆婆在孫子孫女出生後,都會給兒媳和寶寶包個大紅包,以示長輩對於晚輩的疼惜和愛護。本來我對於兒媳生娃,公婆給錢這種事情很無所謂,但是看看周圍,似乎所有「會做事」的公婆都會對兒媳有所表示。漸漸地,我也就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想著老公家條件也很不錯,比上不足不下有餘,我生娃時給個兩萬左右的表示也不為過。
  • 產後一個月沒洗頭沒洗澡,婆婆不讓,該不該信「老規矩」?
    但現實大不同,我坐月子的時候,產後第一天可以下床走動了,看起來沒什麼影響;產後第三天就可以隨心所欲做一些事情,如果公司讓我上班,估計我都能跑出來了。但是,婆婆和媽媽的做法有些無法忍受,每天非得讓我吃六七頓飯,少不了湯湯水水的東西。
  • 兒媳小產後,婆婆對鄰居說「調教兒媳」被聽到,摧毀兒子幸福婚姻
    「女人為什麼為難女人」在很多婆婆眼裡,兒媳婦生孩子,給婆婆帶來孩子會覺得很累,影響了老人的生活。如果兒媳不生孩子,兒媳婦就會有不顧家庭,無視傳統的感覺。兒媳婦出去賺錢,兒媳婦會覺得沒有時間組建家庭。如果媳婦不出門賺錢,還會覺得自己的兒子要養家的壓力太大。怎麼做都好像錯了,怎麼做都有缺點。婆媳之間都是女人。
  • 婆婆住院讓兒媳請假陪床「憑啥請假,我生孩子的時候她又沒幫忙」
    婆媳分歧可是婆婆不滿意,嫌小郝不積極,沒有盡到兒媳婦的義務,每天就過來待一會兒,非要叫小郝跟公司請假來醫院守著她,小郝一聽要她請假就急了,現在年底了正是結算工資的時候,公司裡一大堆事,請假不是耽誤事兒嗎,她和老公商量要不他請假吧,卻是不能讓公公太辛苦,可婆婆卻說兒子是幹大事的人,不能耽誤,老公的小姨也在旁邊應和,說是男人也不方便照顧,還是兒媳婦兒同為女人更心細,媳婦兒就應該孝順公婆
  • 情感解析:兒媳不理我,身為婆婆該如何應對?
    三、話不投機,你說的話她不感興趣,說不到一塊,沒共同語言。四、你太討好她,她反而覺得你不值錢,看不起你。五、和你兒子有關係,小夫妻關係有危機,對丈夫不滿,波及家人。現在多數是獨生子女,你手裡有錢,兒子需要時你給拿出來,兒媳會感激,別等著留做遺產時,人家非但不感激還得抱怨當時用錢時捨不得給!在兒子兒媳不需要我們時,我們不要輕易去打擾他們的生活,不要總想參與人家的內政,總是這不放心那不放心,如果總是不放心,你就想想當時我們過日子靠誰了,不是過得很好嗎?
  • 「婆婆沒有喜歡兒媳的義務」,何炅道出婆媳相處的扎心真相
    大概內容就是:女生婚後和婆婆相處不好,經常因為帶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和婆婆鬧矛盾。女生被這段不適的婆媳關係困擾。在通話的最後,何炅問了這位女生,除了帶娃問題,平時和婆婆相處得如何?她列舉了婆婆一大堆的毛病,更抱怨婆婆不太喜歡自己。
  • 大兒媳婦嫌棄婆婆偏心,被婆婆教訓:婆婆對兒媳好,是有條件的
    別的不說,單說我的婚姻,我之所以婚姻幸福,是因為我嫁給了對的人,我為此付出過很多,確定了他是真的對我好,婆婆也是通情達理的人之後,我才放心把自己嫁給他。我跟婆婆的關係之所以很好,婆婆之所以對我好,是因為我對她好,是因為我懂事,是因為我既是好妻子,又是好兒媳。
  • 「為什麼很多媳婦都不願意和婆婆同住?」這些女人說出了真心話
    所以有什麼原因導致媳婦不願意和婆婆住在一起呢?大家一起看看吧!愛嘮叨的婆婆婆婆有一種特殊的愛扒拉,就像有些事情是說不完的,同時還不斷嘮叨著媳婦,說媳婦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總之就是各種挑剔,把自已的媳婦說得一塌糊塗。遇上這樣的婆婆也是女人的一大傷痛,本想自已能幸福,但沒想到婚後反而不幸福。
  • 兒媳生孩子找我要三萬,我給兒媳一萬後兒媳嫌少,我給兒媳一巴掌
    我們這裡不去討論誰帶孩子,而是說生孩子費用該由誰掏?有人說兒媳給公婆家生孩子,當是公婆拿錢;可有些公婆不這麼認為,她們覺得兒媳生孩子,當然是兒媳拿錢。總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這件事你怎麼看?前陣子兒媳要生孩子,本來是件高興事,可因為錢,我和兒媳鬧彆扭,後來我狠狠地教訓兒媳一番,我覺得兒媳太不知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有兩個兒子的家庭,為何婆婆總偏心其中一個兒媳?大多是這些原因
    有人曾說,婆婆不是媽,所以對待婆婆要像對待老闆一樣,要敬愛、要順從。其實不然,兒子結婚前的幸福可能和媽媽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結婚後的幸福和婆婆脫不了關係。婆婆待兒媳好了,兒子的婚姻幸福指數直線上升。有多個兒子的婆婆更是如此,如何對晚輩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尤為重要。但是平心而論,要對所有的兒媳都一視同仁,婆婆做起來確實有些困難。
  • 婆婆把兒媳當親閨女,兒媳卻抱著母親照片哭,婆婆:我就是你親媽
    每次阿雯下班回家都能聽到婆婆在廚房喊她吃飯的聲音,她已經習以為常了,如果哪天回家沒有聽到,反而覺得少了點什麼!  婆婆是個要強的人,當年還是廠裡的一把手,說話是很有分量的。阿雯跟丈夫認識的時候就怕婆婆不同意,她家境不好,母親去世的早,父親每天工作管不了她,她就像一棵長在懸崖上的野樹,無人問津!
  • 照顧兒媳坐月子,剛出月子婆婆就氣得回老家,臨前對兒媳說3句話
    都說婆媳矛盾是家庭關係中最難調解的矛盾,有的兒媳婚姻破裂直言就是婆婆從中挑撥,可是,天下的婆婆哪個不希望兒子幸福,哪個願意兒子孤獨終老?她們都愛自己的兒子,只不過方式方法或許不一定到位,兒媳作為年輕一輩,能否理解一下呢?
  • 比兒媳大10幾歲,卻對兒媳言聽計從,伊能靜的婆婆才是真的通透
    01節目裡,伊能靜與婆婆即使意見不統一時,也沒有出現不愉快的場景發生。幾期節目下來,婆婆不僅沒有對伊能靜說出半個不字,反而對她的話無條件支持。甚至在伊能靜吐槽秦昊時,她也在幫著伊能靜教訓兒子。不得不說,這樣的婆婆深諳家庭和諧的精髓,那就是把兒媳當成親閨女,和兒媳多親近,小兩口有矛盾也要偏袒兒媳。
  • 年輕時欺負「兒媳」的婆婆,晚年都過得怎麼樣?3位婆婆說出實話
    這部電視劇之前還挺火,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討論,但不能忽略的是,其中"作精婆婆"真的是拉滿了仇恨。 有很多讀者也向我反應過其個人所遭遇到的婆媳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有認識的朋友偶爾向我吐槽和婆婆之間出現的矛盾分歧。
  • 婆婆教兒媳「尊老」,兒媳說婆婆「倚老賣老」,婆媳兩者皆有話說
    婆婆:兒媳就是兒媳,始終比不上女兒。 兒媳:婆婆不是媽,憑什麼都遵照她的意願。 社會發展至今,婆媳相處依舊還是婚姻中的一大難題,對女性來說,這是非常大的考驗。
  • 憑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三句話,婆婆無言以對,你現在改還來得及
    阿姨在鄰裡之間是出了名的難伺候,所以兒媳剛嫁過來的時候,沒少受罪。她和老公戀愛三年,每次到家裡見到婆婆,就是板著一張臉。兒媳的家庭狀況不是很好,小市民「勢利眼」的阿姨看不上她,一直以來都不願意他們在一起,但是兒子偏偏就認準了。最後他們結婚的時候,只有阿姨一個人不高興。兒媳就是因為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婆婆的態度不好,所以在婚後也儘可能討婆婆歡心。
  • 兒媳懷孕生子,婆婆不理不睬還怨兒媳太嬌貴:我兒子累成保姆了!
    小琴的婆婆一聽就不高興了,覺得懷孕該吃吃,該喝喝,沒必要這麼嬌貴。還責怪小琴把自己的兒子累得像保姆一樣。經過丈夫再三請求,婆婆終於答應照顧小琴。可是在照顧的過程中,婆婆一臉心不甘情不願的樣子。小琴想吃什麼東西,婆婆也不給小琴吃。在醫院的大多數時間,婆婆寧願跑出去四處聊天也不願意在醫院裡照顧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