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生孩子公婆該不該給錢?年輕寶媽的觀點很霸氣,值得思考

2020-12-23 春夏秋冬道尋常

文|夏兒(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兒媳生孩子,公婆該不該給錢?這個話題,也許你能給出很多理由,言外之意就是公婆應該給錢。但其實呢?公婆不給錢又能如何,畢竟孩子是你自己要生的,孩子出生後你也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為什麼要問孩子的爺爺奶奶要錢呢?

加的一個寶媽群,有位寶媽對很多話題的觀點,態度都很犀利,並且每次都可以很霸氣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這位寶媽對這個話題的態度也是讓我印象很深刻。她表示「錢是外在,重要的是感情」。

用這位寶媽的話說,如果和公婆關係很好,他們不給錢自己也會感覺沒什麼,畢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不是通過錢去衡量的;和公婆關係很好,他們給了錢,自己甚至會感覺不好意思,畢竟長輩們的心意,少了是份祝福,可如果太多兒媳拿著也是有罪惡感的,如果兒媳心中把公婆當父母看,他們一把年紀,掙錢更是各種不易,拿他們的錢自然是會感覺虧欠的。

而如果和公婆關係本就不好,自己生孩子他們不管是給錢還是不給錢,對自己而言其實都是沒什麼意義的。畢竟「錢是外在,重要的是感情」。感情都沒有,還談什麼錢。不得不說這位年輕寶媽的觀點也是夠霸氣,值得我們思考的。

兒媳生孩子公婆該不該給錢?

第一種觀點:應該給。

理由如下:

①兒媳生孩子,工作和收入受影響,老人出錢補貼兒子兒媳的小家,也是應該。

②公婆歡歡喜喜當了爺爺奶奶,給孫子孫女準備一份「見面錢」也是應該。

③就如同結婚女方要收彩禮,公婆當了爺爺奶奶要給孫子孫女錢,似乎也是很多地方的一種不成文規定。

第二種觀點:不應該給。

理由如下:

①兒媳生孩子,為什麼要讓爺爺奶奶給錢?那是不是孩子的姥姥姥爺也應該給?站在兒媳的立場,如果自己心中所想是自己的父母給不給不重要,老公的父母必須給,那這「雙標」難免就太明顯了,畢竟都是長輩,要求也應該一樣才合適。

②大部分家庭的情況都是老人為了兒子成家,就花光了自己一輩子的積蓄,有的老人甚至還問親戚們借了錢才湊夠兒子的彩禮錢。而兒子婚後沒多久就會生孩子,如果這時候還要求老人必須給錢,那不是為難人嗎?

所以說兒媳生孩子,老人該不該給錢,除了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老人必須要給錢的理由,也應該站在老人的立場,考慮一下老人的實際情況,老人是否有那個能力。當然,如果老人很有錢,卻拒絕給,那年輕兒媳還有理由和老人說教一二。

反之,老人沒積蓄沒退休金,還有外帳,如果是這種情況,兒媳還在計較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不給錢,那不是自己沒事找事又是什麼?而後者,如果老人願意出力,不管是照顧兒媳坐月子還是照顧孫子,也都是老人的一份心意。這裡也建議兒媳們不要計較太多。

今日話題:生孩子的時候公婆該不該給錢,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兒媳生孩子婆婆該不該給錢?三位婆婆說了真心話,現實很殘酷
    後來不知道是誰問堂妹,說她生孩子的時候婆婆給了多少錢。堂妹直接回:誰說生孩子婆婆必須給錢呀,我嫂子生我侄子的時候,我媽好像也沒給多少錢,就是給小侄子包了個紅包。當時嫂子也沒說什麼。我這生孩子,自己也沒要求婆婆必須給錢,人家孩子奶奶還是給孩子包了個1萬的紅包。有個稍遠一些的堂姐說,那是咱家人都懂事,也不強求。
  • 「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
    最近,有位寶媽問了我一個這樣的問題。她還說:「我生娃公婆一分錢不給,現在帶娃還要我給錢,養老別想指望我。」在她看來,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一分錢都沒出,現在給自己帶娃應該是一種補償,結果還問她要錢,真的太過分了。所以,她就想以後公婆養老不要找她,找她就得給她錢。
  • 為何兒媳不愛去公婆家?逢年過節時更是如此,幾位寶媽說了實話
    為何兒媳不愛去公婆家?說到這個話題,應該每位「兒媳」們都有話要說,因為那感觸真的是太深了。畢竟這麼有共鳴的一個話題,對同樣是兒媳婦的女性們來說,那真是怎麼說都說不完的。兒媳們之所以不愛去公婆家,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有幾位寶媽說出了大實話,兒媳們對照看看,你是不是也贊同呢?
  • [媽媽吐槽團]公婆不敲門就進寶媽臥室 咋辦?
    可是,有些公婆擅自就闖進兒子兒媳的臥室,自己還不覺得有何不妥。怎麼辦?
  • 兒媳生孩子找我要三萬,我給兒媳一萬後兒媳嫌少,我給兒媳一巴掌
    我們這裡不去討論誰帶孩子,而是說生孩子費用該由誰掏?有人說兒媳給公婆家生孩子,當是公婆拿錢;可有些公婆不這麼認為,她們覺得兒媳生孩子,當然是兒媳拿錢。總之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這件事你怎麼看?前陣子兒媳要生孩子,本來是件高興事,可因為錢,我和兒媳鬧彆扭,後來我狠狠地教訓兒媳一番,我覺得兒媳太不知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別人生娃都有大紅包,今年我生孩子,婆婆的「表示」讓我心態崩了
    同事生娃都有大紅包,今年我生孩子,婆婆的「表示」讓我心態崩了我是一名新手寶媽,結婚之前雖然對未來的婆媳相處非常忐忑,但在見過公婆後也很快打消了顧慮。本來我對於兒媳生娃,公婆給錢這種事情很無所謂,但是看看周圍,似乎所有「會做事」的公婆都會對兒媳有所表示。漸漸地,我也就把這件事放在了心上,想著老公家條件也很不錯,比上不足不下有餘,我生娃時給個兩萬左右的表示也不為過。
  • 全職媽媽的辛苦,其實不值一談,寶媽真正該思考的是另外3個問題
    似乎,整個世界都對全職媽媽有所偏見,哪怕是當過全職媽媽的寶媽們:他們覺得,全職媽媽就該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照顧得好孩子,伺候得好老人;他們覺得,全職媽媽就該全心全意為家人,不該存著私心;他們覺得,全職媽媽就該合理花費每一分錢,不讓老公的錢浪費一分一釐
  • 「老公,我一人帶孩子,你媽不幫忙也不給錢憑什麼要給她5千」
    我們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去看待婆婆應不應該幫忙帶孩子,卻忘了婆婆並沒有這個義務,更沒有照顧兒媳的義務。生活中有太多的兒媳對婆婆挑三揀四,很多人總說婆婆不幫自己帶孩子,將來就不給她養老,甚至說到婆婆不帶孩子的時候,恨得咬牙切齒。
  • 公婆為何不愛兒媳?
    先說結論:公婆不愛兒媳極為正常。人與人之間的喜愛,從朋友之間到作者與讀者,種種交集,愛都是易碎品。有一位讀者因為我支持安樂死,在昨天憤怒指責我是魔鬼,取消關注。也就是說,從那刻起,他是恨我的,至少不可能愛了。
  • 男朋友是媽寶男,該不該分手?
    你們發現沒有,絕大多數女人在聽到"媽寶男"三個字後的第一反應都是:離遠點,分了吧。 為什麼? 很簡單,對於"媽寶男"來說:"我媽說的都對",你給他洗衣、做飯、生孩子,還抵不過他媽媽的一句:"你媳婦太懶了,怎麼這點家務都做不好。"
  • 「生雙胞胎兒子,公婆攆我回娘家坐月子」寶媽悶聲反擊讓全家後悔
    她這種悶聲反擊讓男方全家後悔,用她的話說:「倆兒子,你家養不起,我家養得起,誰養就是誰家孩子。」男女都一樣,娘家幫忙帶娃、養娃也可以,但姓氏權也要公平其實,鄰居寶媽的公婆,如果感覺帶娃太累,養孩子太花錢,可以直說。畢竟,養孩子是年輕人的事,如果年輕人壓力大,老人適當幫襯即可。
  • 婆婆搬走回鄉下,求兒媳復婚,兒媳:你不死,你兒子永遠是媽寶男
    這樣的性格會導致兒媳在家庭中沒有話語權,因為很多決定需要兒媳和兒子共同做出,如果兒子聽婆婆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兒媳也要聽婆婆的話,這樣兒媳和婆婆很容易發生矛盾。夢琪就遇見了一個媽寶男丈夫,讓她的婚姻生活飽受折磨。
  • 男友是個媽寶男,我該怎麼辦啊!
    愛情在婚姻家庭中,有著天經地義的自私本質,所以好多女人都不喜歡媽寶男。十年媳婦熬成婆,傳統家庭情境,是媽寶男塑造成長的溫床,傳統孝悌文化,也或多或少的成全著媽寶男和矛盾一體的婆媳恩怨。看著孩子長大,我們怎麼愛?
  • 有公婆好,還是沒有公婆好?3位兒媳說了心裡話
    當然,公婆過來,肯定也會產生矛盾,我現在覺得這些矛盾也不是說一定不能解決,或許我真心待他們,他們也會以真心回報吧。我和老公都比較年輕,很多事情還是需要老一輩的給我們提醒打點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古話也不是沒有道理。黃女士有公婆挺好的,能幫我們帶娃,處理點家事,夫妻兩能騰出大把時間賺錢,減輕了我們的煩惱。
  • 兒媳非要和公婆同住,兒子給兩千她鬧離婚,公婆把她父母掃地出門
    1結婚後,很多兒媳婦是不願意和公婆同住的。因為和公婆同住,意味著婆媳矛盾和問題。明智的兒媳婦,只會對婆媳矛盾避而遠之,而不是主動靠近。可是羅阿姨的兒媳婦,卻和別人走不尋常的路。兒子結婚時,羅阿姨和老伴花了五十萬首付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很好,周圍都是重點學校,以後孩子讀書都不成問題。當時兒媳婦也很滿意房子,只是等他們結婚後,兒媳婦卻不願意自己過,而是要求跟公婆同住。
  • 為什麼有男生會被人說是「媽寶男」?那遇到「媽寶男」該怎麼辦?
    媽媽視他如珍寶,對他無微不至,在初中都還給他繫鞋帶,如果沒有媽媽的撫養,他自己也不知道,現在他應該在哪。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陽陽帶閨蜜回家見了媽媽。不久後,阿姨那邊一直反對他們兩繼續這段感情,後來直接出面阻止,兩個人最終放棄了這段感情。雖然都是熟人,不好在中間說什麼,但是見證了這段感情的起始,我還是想說一些東西。
  • 唉,遇到了一個「媽寶男」,我該怎麼辦?
    一點不假,朋友小藝一年前交了一個男朋友,本來恩恩愛愛,卻因為見家長,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未來婆婆」的壓力,而且男朋友也很支持自己的母親,兩人似乎合起夥來「欺負」小藝。小藝的男朋友來自於一個單親家庭,因為從小他和母親生活,也是母親一手拉扯大,所以男友特別聽母親的話。至於他的母親,屬於那種非常強勢、說一不二的女強人。
  • 寶媽明明有錢買大房子,卻偏偏買兩居室,了解深意讚嘆寶媽有遠見
    一位朋友最近孩子上學的原因,想換房。我很納悶,就問朋友,孩子也該分房睡了,兩室太小了,你們條件買三室的也沒問題,為啥不直接一步到位買個大的,你是不喜歡大房子嗎? 朋友說:「我買兩居室只是不想和公婆住在一起,公婆只有我老公一個兒子,如果買了大房子後公婆肯定要和我們一起住。也不是不孝順,就是兩代人生活觀念和習慣差距太大了,就算再好的關係長時間住在一起也可能發生摩擦,所謂距離產生美。
  • 結婚後要不要和公婆同住?看看年輕人真實的想法
    結婚後要不要和公婆同住?看看年輕人真實的想法。現在許多年輕人結婚後都不喜歡和公婆住在一起,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不方便,還有一些作息規律的事情,都讓年輕人難以選擇和公婆住在一起。即使有人和公婆住在一起,後面也會因為矛盾而選擇離開公婆家,然後自己選擇過年輕人的生活。
  • 老公是「媽寶男」而且婆婆很強勢,該不該離婚呢?
    媽寶男Q:老公是「媽寶男」而且婆婆很強勢,該不該離婚呢?A:其實,在你結婚之前難道沒有看清楚這家人到底怎麼回事兒嗎?你是不是,在愛情當中都幸福不知時日過。現在好了,遇到問題就動不動想著離婚。一,老公媽寶男的老公,最是麻煩。他自己沒有任何主見,什麼都聽他媽媽的。關鍵是,什麼都聽。一來,聽話。二來,他根本就沒有承擔。因為,無力承擔。二,婆婆這是強勢的婆婆,姑且勿論這是怎樣的婆婆——本來,兒媳婦與婆婆之間就很難相處。現在可好,你不用相處就已經不能相處了。分析完之後,你覺得要不要離婚呢?除非,你能改變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