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奴、黑人奴隸主、奴性

2021-02-13 天圓地方明

最近席捲美國的黑命貴騷亂,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所謂黑命貴,就是黑命最貴!誰發表不同意見就是歧視黑人。

7月初一名24歲的白人媽媽在印第安納州的波利斯市,被黑命貴支持者的多名黑人開槍殺害,僅僅是因為她不說「黑命貴」,而是說「所有人的命都金貴(All Lives Matter)」,結果被多名黑人開槍打死。

黑命貴,別人就是欠了他們什麼麼?就得由著他們胡作非為!

視頻中這群黑人非法闖入70多歲白人老太太家裡打砸搶,老太回家看到阻止他們,卻被黑人摔倒扔進自家的遊泳池!圍觀的黑人看到這些,竟然發出歡呼~

今天的美國黑人問題,已經演變成了部分黑人一方面享受美國的文明、自由與福利制度,一方面試圖去侵蝕摧毀這種文明、自由與福利制度。

眾所周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黑人比美國的黑人享有更多的自由、民主、就業和教育機會。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地的黑人不惜一切代價來到美國生活的原因。

連總統都可以是黑人,所謂種族歧視根本不值一駁

其實我們很多人認為這些矛盾起源於美國早期的奴隸制制度,白人奴役黑人,

但是你相信還有很多黑人是奴隸主麼?是不是難以置信,黑人奴隸主奴役誰呢?也是黑人?難道還膽敢奴役白人!?

他們瘋了麼?!~

別信錯了神!

白人也曾經是奴隸

先了解一下:

美國奴隸制度是美利堅合眾國十八到十九世紀合法的奴隸制度。奴隸制起源於不列顛對北美殖民早期,1776年的《獨立宣言》中被十三個殖民地承認。美國建國時,大多數奴隸是非洲後裔,種族在體制和遺產上起了決定因素。在獨立戰爭後,廢奴主義法律和情緒逐漸在北方各州中散布,1800年起棉花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南方各州與奴隸制強烈地聯繫在一起,並且試圖將奴隸制擴散到新開闢的西方領域。(有關南北戰爭請參閱:一場由智慧財產權引發的大戰)

據1830年的美國人口調查,全國共有3775名黑人奴隸主,他們集中在南方,擁有12760個奴隸。當時全國的黑人自由民已超過30萬人。

美國第一個奴隸主竟不是白人,而是黑人

在1655年前,美洲殖民地是沒有合法的奴隸的,只有契約式的黑人僕人,通俗的說就是籤了「合同」失去自由的黑人。在契約結束時,主人必須歸還這些僕人的自由。值得注意是,這些黑人在獲得自由後,還可以獲得50英畝土地,就連在奴隸販子中購買的黑人,也可以獲得同樣的待遇。

1619年,一個叫做安東尼·詹森的黑人,在美國菸草農場工作。在一次印第安人襲擊農場時,很幸運的活了下來,後來還娶了一位女黑人做老婆。在他的契約結束後,他不僅順利的成為「自由黑人」,而且還以50英畝土地作為基礎,最後經營了一個成功的農場。

1651年,他與5個黑人建立了契約僕人關係。1654年,他其中的一位叫做約翰·卡斯的黑人僕人,契約時間即將結束,安東尼·詹森單方面強制性將契約時間延長,但是,約翰·卡斯最後還是離開了,後來被白人羅伯特·帕克僱用。

 

心有不甘的安東尼·詹森通過當地法院起訴了羅伯特·帕克,通過近一年的法律訴訟,法院最終裁定安東尼·詹森可以無限期地僱傭黑人約翰·卡斯。這意味著約翰·卡斯成為美國第一個永久努力,同時同時安東尼·詹森也成了美國第一個奴隸主。

但是,那時候白人還是不能像安東尼·詹森那樣,將黑人視為自己永久的奴隸。直到1670年,殖民議會通過了允許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有權將黑人作為永久奴隸的立法。

絕大多數黑人奴隸主,認可奴隸制是一種合理的制度

南卡羅來納州的種植園主、扎棉機製造商威廉·埃裡森,是一個實力雄厚的黑人奴隸主,他有100多名奴隸。埃裡森對待自己的同膚色同胞非常冷酷,決不允許他們將自己的地盤作為「通向自由道路」(逃到北方)的落腳點,甚至禁止他們談論自己的經歷。聲名狼藉的馬裡蘭州黑人奴隸主內特·布特萊爾,假裝為逃亡的黑奴提供藏身處,同時假扮成追捕者去聯繫這些奴隸的主人,試圖讓對方將逃亡者折價賣給他,他賺取頗豐。

不乏有黑人奴隸主在戰時堅定支持南方邦聯,埃裡森便是其中一員。1860年年底,幾個居住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黑人奴隸主,聯名在紐奧良《三角洲日報》上發文聲明:「路易斯安那的自由的有色人……擁有奴隸,並且深深地依戀著他們的故鄉的土地……他們已做好了流血的準備以保衛自己的家園。」

近代奴隸制的最大受害者並不是黑人

英語奴隸「slave"一詞,源於「Slav,斯拉夫人」。斯拉夫人,是東歐、南歐一些民族的總稱,從西自東,包括捷克人、波蘭人、原南斯拉夫人、烏克蘭人、俄羅斯人等等。

這個詞源,有關一千多年前的一段奴隸買賣歷史。大多數人只知道15世紀開始的非洲黑奴買賣,殊不知,歐洲的奴隸買賣早在8世紀已大規模盛行。買主是阿拉伯人,奴隸是歐洲的斯拉夫白人。而賣奴隸的,竟也是歐洲人,主要是威尼斯等義大利城市的日耳曼白人。

風水輪流轉。8世紀到13世紀,是伊斯蘭的黃金時代。羅馬帝國早已陷落,東羅馬帝國岌岌可危,西歐還是一片蠻荒。伊斯蘭興起,阿拉伯人佔據世界要衝,控制了西起西歐,東至中國的世界貿易(美洲還未被發現)。

白奴的來源

早在古羅馬擴張時期,斯拉夫人就被俘虜為奴。輪到阿拉伯人登上世界舞臺時,阿拉伯商人通過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進行東西商品互換,賺得大量財富。而西歐處於世界(當時世界以現在的中東為中心)邊緣,經濟原始、凋敝。

於是,生活在當今法國、德國、義大利的日耳曼人尋到一個巨大商機,販賣斯拉夫人,主要是女性,給多妻制的阿拉伯大款做老婆和女婢。這些斯拉夫婦女金髮碧眼,符合阿拉伯人的美女形象。另外,在日耳曼人與斯拉夫人部落戰爭中所俘獲的青年男性,也被閹割,賣到埃及和敘利亞的後宮,為後宮婦女們服務,頗似中國的太監。

就這樣,早在黑奴出現的幾百年前,斯拉夫人成了奴隸的代名詞。「Slav」,進入拉丁語,再逐步進化為英語裡的「slave」。

白人契約奴

在歐美,直到20世紀末以前,很少有人知道白人契約奴的歷史。介紹白人契約奴最詳細的專著是麥可·霍夫曼1999年出版的《他們是白人,他們是奴隸》,而最暢銷的讀物則是唐·喬丹和麥可·沃爾什的《白色的貨物——英屬北美殖民地白人奴隸被遺忘的歷史》,此書在近兩年暢銷歐美。

其來源:

一是無力償還債務的人。負債無力償還的人,只好和債主籤約,稱甘願做工抵償,若干年內任憑遣喚。

二是想到北美洲而缺乏路費的。許多貧苦移民,為了籌集旅費,往往為了一張橫渡大西洋的船票,賣身為奴,成為所謂「自願契約人」。

三是受殖民政府拐騙的移民。殖民者編造了美洲如何如何富庶的神話,誘使大量的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法蘭西人、德意志人、荷蘭人、猶太人和瑞典人移居美洲,其中以英格蘭人為數最多。他們中缺乏自衛能力的人,如體弱的乞丐和兒童,常常被逼迫或誘騙成為奴隸。

四是英國的罪犯,這是白人契約奴最大的來源。

契約奴要從事極為繁重的體力勞動,還經常遭受殘酷的毒打,不少人在契約期滿前就已被折磨死了。在北美的南部殖民地,殘酷體罰白人契約奴是很常見的。

一些種植園主對待白人契約奴甚至比對待黑奴更加兇殘,因為他們覺得黑奴永遠是自己的財產,而白人契約奴則總有一天會成為自由人。

黑奴的歷史就更不用說了,從林肯解放黑奴、美國同室操戈的南北戰爭直至今天的黑命貴運動。其實人類一直在同邪惡鬥爭,魔鬼誘使人們奴役同胞,奴役者內心的魔性大幅度激發,暴力、殺戮、虐待、狡詐、陰險、貪婪、欺騙、迷惑種種招數越發的運用純熟。被奴役者,雖然從身體上得到了一定範圍的自由,但稍有不慎,魔鬼一樣能從心裡上實施虐殺。

奴隸制結束後的  奴性

德哥爾摩症候群

1973年8月23日,兩名有前科的罪犯簡-艾瑞克·歐爾森與克拉克·歐洛弗森,搶劫瑞典斯德哥爾摩內位於諾瑪姆斯託格廣場最大的一家信貸銀行,並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與警察僵持了130個小時後,歹徒最終投降。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後幾個月,4名曾經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仍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表明並不痛恨歹徒,表達他們對歹徒不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多加照顧的感激,並且對警察採取敵對的態度,在案件發生後被挾持者不願意在法庭指出歹徒,在挾持案件當中被挾持者還與歹徒成為朋友。

更甚者,人質中一名女職員Christian竟然還愛上劫匪Olofsson,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

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達5日之久,在這期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表的心理錯綜轉變下,4名人質抗拒政府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因為在斯德哥爾摩人質挾持事件中被發現而得名。

從心理學角度來聊一下

【心理變化】過程

害怕 / 恐懼

這個好理解,果斷嚇尿是必然的。

認同 / 同情

人質和劫匪都面臨相同的困境(比如缺乏食物)。在共同的困境中,人質對劫匪會產生一種同甘共苦的認同感。這種認同心理會進一步演化為同情心理。

依賴 / 崇拜

一旦形成同情心理,後續就有可能再演化為依賴心理。

劫匪掌握了生殺大權(劫匪可以隨時處死人質,人質的食物靠劫匪來分配)。在這樣一個極端環境中,劫匪相對於人質是強者。而崇尚強者、依賴強者是普遍的心理特徵。

順便說一下:「依賴強者」的心理 (奴性的形成)

在人類歷史先期,人們道德水準普遍比較高的階段,由於聖人治世,其內聖外王,所謂化被草木賴及萬方,聖人的教化遍及萬方。百姓就可以省卻很多心力去應對世界的變化,當時人口少,矛盾也就不那麼突出,在這種社會環境下,人類大多和睦相處。可是發展到末世,種種條件下,人們道德水準急劇下滑,這種嚮往聖人治世的習慣,逐漸演變成了奴性。對人世間強者的崇拜,而主動放棄了自己人性中不可替代的神聖尊嚴。懦弱、諂媚、貪慾、潛身縮首,苟圖衣食....

【必要條件】

利益關係——服從關係——小恩小惠——信息封鎖——信心喪失——放棄抵抗——自甘奴役。。

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成為一種文化,奴性也就自然形成了。

奴性思維早已滲透在人們的血液細胞甚至DNA裡,這種手段不是人自身可以解決得了的,如果從思維形成的早期,這種細微物質已被強加進去,如何解決得了?!

長按 識別中二維碼關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難得誠品

相關焦點

  • 200萬白人被賣為奴隸後男主人怎樣處置女白奴?就像他們曾經對黑奴...
    黑人奴隸 事實正是如此,我們可以舉出100個案例來,比如西方的奴隸三角貿易根據史料統計,這些穆斯林海盜曾經掠奪了超過200萬人的龐大白人奴隸(對應黑奴,簡稱為白奴),而此時歐洲的人口也不過才數千萬不到一億,白奴的存在給歐洲殖民主義侵略帶來的大繁榮背後,蒙上了一層可怖的陰影。
  • 書中很少記載的白奴貿易:上百萬白人被販賣到非洲,堪稱人間地獄
    白奴的遭遇,比黑奴的好不到哪裡去。最早,白人奴隸貿易,是由成型於十四世紀的、歷史上著名巴巴裏海盜造成的。這些海盜最初由摩爾人和突厥人構成,後希臘人和土耳其人也加入其中。到了十六世紀時,巴巴裏海盜已經非常強大了。白奴的最大買主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摩爾人,一個白奴的平均價格是35英鎊。若是批發的話,價格則是15英鎊。在北非的伊斯蘭封建政權中,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
  • 兩百萬白人被賣為奴隸,女白奴被怎樣處置?和他們曾對黑奴一樣
    因此也就出現了奴隸三角貿易,西方的殖民者從歐洲出發,然後去西非搶奪了大量的黑人,最後再將這些黑人送到北美洲進行販賣,這些奴隸主也因此獲得了很多金錢回到自己的國家。因為黑人奴隸制出現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每每想到奴隸制,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就是黑人,那麼在西方史上,奴隸全部都是黑人嗎?白人這個種群一直都高高在上嗎?
  • 歷史上的白人奴隸:當初比黑奴命運還要悲慘,現在卻成為社會上層
    最近美國的黑人運動此起彼伏,剛剛平息了警察跪殺黑人的事件,又爆料出了警察對一個拒不聽令的黑人連開七槍致其死亡的事,又一次引起了美國輿論的軒然大波。歷史上歐洲人進行過罪惡的三角貿易,把無數的黑人販賣到美洲作為奴隸,成為了今天美國黑人的起源,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歷史上除了黑奴之外,還有一種命運同樣悲慘的奴隸——白奴。歷史上的白奴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東歐平原上的斯拉夫人被蒙古人掠走作奴隸;另一類是在大航海時代的歐洲人被北非海盜抓走販賣為奴。
  • 奴性是因為恐懼培養出來的
    許多人都在問: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奴性的產生?歷史上,中國人的奴性在清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因為清朝的文字獄為歷史之最,造成了極大的社會恐懼,越恐懼越能激發奴性。有人不同意,認為僅憑恐懼還不足以培養出大量的奴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奴性肯定是有一種文化氛圍培養出來的,這裡就不得不要佩服儒家思想的精髓了。
  • 中世紀白奴市場上,一匹馬能換三個奴隸
    15世紀中葉,強大的奧斯曼帝國開始流行一種骯髒的貿易方式,那就是白奴經濟。而這種交易一直持續到了19世紀初才慢慢結束,根據現有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這300年的時間之中,大概有300萬的白種人都淪為了奴隸。
  • 歐美販賣黑奴,這群海盜反其道,專門抓白人,125萬人淪為白奴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對於臭名昭著的黑奴貿易,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持續400多年的黑奴貿易是人類歷史上最悲慘、最可恥的一頁,殷殷鮮血,壘壘白骨,寫滿了黑人奴隸的血和淚。美國甚至因為要不要黑奴爆發了激烈的內戰!
  • 奴隸主高價買賣孩子,女黑人終生淪為生育機器
    利益至上的西方殖民者把這些黑人當作奴隸和販賣的對象,肆意奴役和欺負,這些奴隸沒有人權,他們活著的價值只是為了給殖民者和統治者提供勞動力。 ▲女性黑奴劇照 據資料顯示,在1441年由葡萄牙人組成的探險隊到達非洲,在回國時也帶走了十個非洲黑人回去當奴隸,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探險也會帶回奴隸
  • 黑人奴隸的生活這麼慘,真有心情「唱歌跳舞」嗎?
    奴隸在主人房間裡跳舞其中一幕是,在主人的房子中,黑人奴隸被要求跟著音樂的節奏跳舞,歡快熱鬧。另一個場景是,當一個黑人奴隸累死在棉花田裡之後,其他奴隸在墳墓前悼念他,唱起了悲傷但很有節奏的歌曲。那麼,在真實的種植園裡,黑人奴隸真有心情「唱歌跳舞」嗎?首先我們要理解的是,奴隸一直在種植園裡尋找「歸屬感」。
  • 世界只知道美國黑人奴隸慘,殊不知,還有不少白人奴隸也夠慘的!
    【最初開發北美大陸的,不只有黑人奴隸,還有不少白人奴隸?】通常來講,人們對黑人奴隸在開發北美過程中的作用是比較了解的,但對在北美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白人奴隸,所了解者可能就沒那麼多了。其實,當歐洲殖民者侵入北美,在幾乎殺了所有印第安人之後,他們一開始主要奴役的是來自歐洲的白人奴隸。到後來,需要勞役的人越來越多後,才逐漸用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取代白人奴隸成為開發北美的重要勞動大軍。
  • 被打死都不反抗,19世紀的黑人奴隸為啥這麼「順從」?
    種植園裡的奴隸威廉·科伯特是一位黑人奴隸,他在80歲的時候接受採訪,回憶了自己哥哥的遭遇。當第一代黑人奴隸從非洲被運到新大陸時,奴隸販子手裡的鞭子,還只是由數條皮革編成的短鞭。到了棉花種植園遍地開花的時候,白人監工手中,已經全部都是近3米長的牛皮鞭子——只要一鞭就能讓人皮開肉綻。挨過鞭子的人才知道有多疼,所以皮鞭和槍是最好的警示,絕大多數黑人奴隸都會乖乖聽話。
  • 19世紀的黑人女奴隸,能靠「出賣美色」過上好日子嗎?
    19世紀的北美種植園裡,黑人奴隸僅僅是奴隸主的財產而已,可以任意處置。如果你看過《被解救的姜戈》,可能還記得電影中,姜戈第一次見到奴隸主坎迪的時候,房間中不僅有趾高氣昂的白人,還有一位穿著華麗、嫵媚動人的黑人女子。看奴隸主坎迪對待她的態度,就知道地位很不一般。在那個奴隸制最瘋狂的地區和時代,幾乎可以肯定的說,她不是一個自由白人。
  • 從奴隸到人:黑人形象的銀幕變遷
    社會學者凱特·米麗特在她的《性政治》中曾談到社會對少數族群的偏見和歧視:「公眾輿論認為兩者(黑人和婦女)具有相同的特性:智力低下、本能的或官能的滿足、原始的和孩童般的情感、安於現狀、聽從命運的安排、精於欺騙、掩飾情感等。這兩個群體都被迫採取相同的遷就策略:為了取悅他人而採取討好的或祈求的舉止、研究主人集團易受影響和腐化的傾向、裝出無助的樣子。」
  • 一個黑人奴隸女孩的生活事件
    Slave narrative (奴隸敘事)一提到「奴隸敘事」這四個字眼,大多數人腦海裡浮現出的都是美國黑奴的悽慘生活,廣義上的奴隸敘事涵蓋了大不列顛國家及其殖民地的黑人奴隸的對自己生平的寫作記述。實際上,筆者除了Douglass充滿戲劇衝突和睿智人生回顧的自敘外,還喜歡閱讀一位黑人女性奴隸所寫作的故事--Incidents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 (《一個黑人奴隸女孩的生活事件》)。作者Jacobs提供了一個和Douglass截然不同的視角去看待美國奴隸生活。Harriet A.
  • 美國黑人的血淚史:從《亂世佳人》的田園牧歌到被跪死的弗洛伊德
    原來的自由民已經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需要,莊園主慢慢開始蓄養起奴隸來。與一般人的想像不同,最早在種植園裡幹活的「奴隸」,其實是「白奴」而不是「黑奴」。原因實際上也很簡單,因為美洲大陸原本是沒有黑人的。
  • 19世紀的黑人奴隸悽慘至極,女奴靠「出賣美色」能改變命運嗎?
    黑人的悲慘境遇,由此可見一斑,那麼黑奴遭受如此待遇他們和奴役他們的人關係是怎樣的呢。二 、主奴關係歐洲人的非洲黑奴貿易,從15世紀開始一直持續了400多年,在這其中,那些白人男性則享受了絕大部分黑奴貿易帶來的紅利,他們同時也是黑奴貿易的積極推動者。15世紀奴隸貿易剛開始的時候,奴隸主和奴隸之間一直就是一對矛盾體。
  • 活躍在日本的黑人奴隸,是織田信長信任的武士,一度任命他為城主
    他們開始了大規模的黑人貿易。彌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歐洲人抓住並賣往世界。當搭載彌助的船隊經過莫三比克的時候遭遇了海盜的襲擊。而彌助經過輾轉成功的來到了日本。織田信長被眼前這位長相魁梧的黑人奴隸十分的感興趣。特別是經曆日本戰國動亂的織田信長特別的迷信武力。而彌助恰好力量強大,據記載他擁有「十牛的剛力」。這使得織田信長想要讓他成為自己統一日本的助理。織田信長向範禮安付出了高額的報酬,從他的手中把彌助買了下來。而彌助這個名字也是織田信長賜給他的。彌助也很感激織田信長。對織田信長表示了效忠。
  • 走進電影《被解救的姜戈》:在美國做黑人有多難?
    南北戰爭之前美國南方的殘酷奴隸生活自然成為被描述的重點,開場飽受鞭刑的黑奴,背部的傷疤特寫歷歷在目;曼丁哥角鬥(起源於西非民族集團的格鬥)、惡狗撕咬血肉橫飛的慘烈。卡爾文·坎迪為首的種植園主似乎並不關心棉花的產量,只是想方設法的折磨黑奴取樂,因為在當時的社會階層中,人的價值是根據膚色區分,對黑白之間平等是沒有概念的,黑人永遠沒有自由。
  • 甘地:聖雄光環下的奴性和反智
    美國「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西方社會抗議浪潮,出現了一波「推倒雕像」運動,這些目標包括殖民主義者、奴隸制維護者、奴隸販賣者、種族主義者。 1906年8月,南非當局對印度移民限制不是變得寬鬆,而是更加嚴厲,在南非《黑人法案》中,印度人跟黑人沒什麼區別,所有印度人也必須攜帶身份證件上街,並嚴禁新的印度人入境。 甘地認為怎麼能把印度人跟黑人一樣對待呢?就帶著「印僑代表黨」抗議,南非當局承諾取消《黑人法案》,但要求印度人先去警察局打指模。
  • 白人警察騎馬遊街,身後的黑人像奴隸一樣……
    看這三人遊街的視頻,確實是有一種不平等的含義,黑人就像奴隸一樣被繩子牽著在大街上走動。在推崇人權的美國,同時也深深地存在著種族歧視的問題。 「奴隸」 據悉,2019年8月的一天,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兩名騎警逮捕了一名涉嫌侵入私人地方的黑人男子。警察先用手銬把黑的男子銬上了,然後再用繩子綁在他的手銬上。隨後兩名警察騎上馬,一人牽著繩子的一端拉著黑人男子讓他步行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