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暗花》
導演: 遊達志
演員: 劉青雲 / 梁朝偉 / 邵美琪 / 王天林 / 盧海鵬 / 更多...
這部電影從上映到現在已經過去20年了,難以想像20年前的今天出過那麼多優秀的作品,值得大家反覆回味,今天許多的電影,大家看過一遍就算了,缺少了讓人想反覆回味的魅力,但是這部片子擁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黑色風格,影片本身充滿了懸念,可以說是華語片中比較少見的風格,是一部非常獨特的作品。
暗花的意思是指黑社會用於獎勵殺手的高額賞金。這部電影說的就是澳門的兩個最大的幫派,彼此之間一直有爭鬥,有江湖傳言,其中一方的老大要懸賞另一方的人頭,但是實際上,兩方的人卻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情,一時之間風雲變幻,局勢一觸即發。
《暗花》關於『必然性』的處理方式,讓電影節奏十分緊湊,劇情迂迴巧妙,一環接一環,正是這個原因令電影有了讓人多次觀賞欲望。電影裡一些刻意的情節就是為了突出『必然』這種無可奈何的宿命感。如阿琛與佐治在關口對決完,拘留房裡耀東的特意看表。阿琛殺耀東時倉庫裡鏡子把兩人照得真假不分。這種手法寫意,用心刻意的情節,令電影在絕望的氣氛裡透出編劇的用心:在必然的命運面前,個人的掙扎只是徒勞罷了。在絕望到底的氛圍裡一個關於『宿命』的電影,那麼,電影裡的阿琛是否死於那句在片頭時對洪爺大不敬的話?他看不起洪爺這老頭子,和身邊的人說:「一個十幾年沒回澳門的老頭子,能惡出什麼樣來?如果他真這麼了不起,我也想見見他」當片尾再出現這句臺詞時,已不是原因了。這句話誰都會說,選中阿琛當棋子,編劇更想表明的是『必然』的不可逃避。
電影風格倒是夠有風格了,只是這種『必然』的處理方式,使得電影在整體上刀斧痕跡過濃,但這才是銀河那幫人最得心應手的做法。僅是從劇情設計看,《一個字頭的誕生》最為天才。這兩部電影都對命運進行了思考,只是想法有點不同,《暗花》是講無論善惡,都不可以避開由天註定的命運,別無選擇;《一個字頭的誕生》是說命運會因一念善惡而改變;這部電影在設計上讓人驚嘆為妙手偶得,在片頭片中與片尾出現的同個場景,意味深遠。而《槍火》才是這幫天才們癲峰時期的作品,也放開了關於命運的思考,張揚的人物與不露刀斧氣的劇情,渾然一體美妙非常。
《暗花》精心設計的結構,關於宿命的大主題下。活著在這種框架下的人物的命運就像活在缺水裡塘裡的魚,相濡以沫只是傳說,他們的生命就如池裡的水,隨著池水的收窄而爭著只容一個身位的混水,在水乾涸之前,能活久點就活久點。這種生命最後時刻的掙扎,在電影裡阿琛與耀東交鋒的一天時間裡,猛然綻放,絢麗無比。
《暗花》講的仍是九七年前的香港與澳門,故事發生在澳門。佐治與基哥兩人控制著當地黑道上的生意。但因近年來兩人不斷的發生糾紛火拼,使得生意一落千丈。於是幾十年沒有回澳門的洪爺回來了清場了,他怎能容許因為這兩人的紛爭而搞挎生意。當洪爺回來時,佐治與基哥兩人怕得如同大限將至,倆人結成了連盟,給種和平友愛的假象給洪爺看,而兩人這時的結盟頗有著相濡以沫的意味,當生命如給抽乾的池水般時,池裡的魚兒就算之前有著多大的仇恨,也只能呼吸著對方吐出的氣沫而廷存著生命。但在他們結成連盟時,道上卻到處傳著基哥用五百萬暗花買佐治的人頭。而基哥剛和佐治結盟,沒可能去做這種損人不利已的事。當基哥說不是他放出的風聲時。大家都開始隱約猜中了是洪爺方面放出的風聲。這一狠著使結了盟的兩人有了再度火拼的理由,但無論哪一方死人,洪爺都有藉口清場。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梁朝偉扮演的阿琛是基哥的得力手下,也是一名警司。這種身份使得他在澳門來去自如,黑白通吃。他那隨時拿出的警察證與黑老大的身份給電影本身一種十分黑色的感覺。似是玩笑,但因為當時時勢的不同與澳門本身的特殊,這種身份又在情理之中。當道上到處有著風聲說基哥用五百萬暗花買佐治人頭時,他用這種雙重的身份,把一切進入澳門來企圖殺佐治拿暗花的人止住。只要有人讓他稍有懷疑,馬上過去打斷他的雙手,令這些人無法拿槍。這個時候,不停抹著汗的阿琛總喃喃說著這句話:「過了今晚就什麼事都沒有了。」沉鬱而又做事偏激的阿琛由梁朝偉演來,那種在束縛中左衝右撞,不甘於成為局中棋子的個人努力;他在電影裡就是像徵著對宿命不服的抗爭。一生都把精神繃得緊緊,那句「我七年裡天天穿著防彈衣」道出了他多少的辛酸。卻在他以為一切都可以過去,精神最為放鬆的那一刻,給身後那支對著他腦袋突如其來的槍轟得灰飛煙滅。
從阿琛在電影裡的出場,他與他所屬的社團已是耀東手中隨意拿捏的泥土。劉青雲扮演的耀東內斂沉穩,手段精妙狠絕。自他在公車上若有所思打著電話開始,至他一人走入茶餐廳吃飯。不能不驚嘆劉青雲的表演功力,那種如豹子般隱隱欲出的爆發力,在耀東的身上若隱若現。耀東與阿琛不同,他面對命運的安排時,只是順從而去,在電影裡成為了耀東符號的桌球就是他自己對這種宿命安排的隱忍與認同。風聲由他放出,與劉嘉玲扮演的醉妓一起設下了一個又一個針對阿琛,讓阿琛深陷其中的局。目的就是製造出佐治與基哥均死於阿琛手中的局面。他做到了。至少到最後時,除了幾個知情者,眾人都一至認為基哥與佐治兩位之前澳門的風雲人物都是死於阿琛的手中。但是,像耀東這樣順從一切來做事時,命運又該怎樣?仍是該死。阿琛與耀東,兩人只是換了個死法罷了。當在結局時王天林扮演的祥叔說:「有時人太聰明也不行的呀。」這不是耀東該死的理由。劉青雲扮演的耀東在電影裡像徵著對宿命的順從與認同。當編導仍是給他一條死路可走時,那麼,當時對命運感到絕望的是影裡影外的香港澳門人。
電影裡最有喻意的一個場面就是耀東與阿琛對決時倉庫裡無數的鏡子。當時給人的感覺就是,把這些照著假象的鏡子全部打碎之後,總會有一條出路可走。只是當假象全給打碎後,一切也都結束了。絕望得徹徹底底。
電影還塑造了一個帶著仙氣的神秘洪先生,阿琛在片頭獨白裡先是吐槽 「十幾年沒回過澳門的老頭子能狠成什麼樣子呢?」但這個老頭自己不露面,只用阿琛下了五步棋,就把兩大幫派全清理了,不可謂不高能……這五步棋是陷害阿琛殺了大聲公,陷害阿琛是出500萬暗花殺佐治的人,陷害阿琛殺了基哥,陷害阿琛殺了基哥兒子阿榮,最後逼迫阿琛親手殺了佐治。電影片尾時又響起阿琛的那句獨白「一個幾十年沒回過澳門的老頭子,能狠成什麼樣子……」畫面中,滿頭白髮穿著長衫的洪先生拄杖健步走上車子,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樣全程開外掛的洪先生到底是不是導演涉及政局的影射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這麼一部電影各種獎項提名,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但是最後卻都沒拿到,只得了個1999年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實在讓人好奇什麼電影打敗了它,搜了好久我才看到是黃秋生和張耀揚的《野獸刑警》,話說黃秋生和張耀揚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兩個老演奸角的人簡直就是倆變態,超級怕他們的,如今倒是覺得他們真心是實力派的╮(╯_╰)╭奸角可不是誰都能演好的。回頭再看看《野獸刑警》。
最後,在恰逢邵逸夫逝世的這天再感慨下,香港電影的輝煌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那時的經典電影扎堆,但是去年的金像獎居然為了曾志偉生日特意挪後一天,最佳電影居然是杜汶澤的《低俗喜劇》,我頓時覺得••• •••唉,無話可說。
杜琪峯和韋家輝這種黃金拍檔,吳宇森,李安,陳可辛••• •••他們都老了,但是後起之秀卻寥寥無幾,演員也是,劉德華都成了爛片之王,香港電影怎能不沒落?馮小剛拍《私人定製》各種被吐槽,張藝謀在忙著超生的事,陳凱歌一生的鼎盛應該就是《霸王別姬》了吧?女神章子怡都走「哪吒」路線還跟「萬年沒頭條帝」汪峰在一起了,中國電影還有什麼可期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