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有兩部精彩絕倫卻又令人毛骨悚然的紀錄片劇集,其中《製造殺人犯》是有關含冤入獄18年後又被捲入充滿爭議謀殺案的斯蒂文·艾佛瑞(Steven Avery)的故事,而另一部《紐約災星》的主人公則是身陷三起謀殺謎團的紐約地產大亨繼承人羅伯特·杜斯特(Robert Durst)。
兩部劇集都聚焦了充滿爭議和疑團的多重謀殺案,前者尖銳地針對了二十年間警方的種種疏忽和不當手段,《紐約災星》則是以導演安德魯·傑瑞克奇 (Andrew Jarecki)拍攝的故劇情片「All Good Things」上映後接到羅伯特·杜斯特本人的電話為開端,以這位紐約最大的地產企業巨頭的繼承人涉及的一系列殘忍的謀殺案為線索,回溯並且揭示了這個命案纏身的富家子弟充滿疑問和不解的大半生。
相比《Making A Murder》中製片方不斷地深挖和例舉大量的物證和資料,《紐約災星》則是正是由於羅伯特·杜斯特本人的邀約,導演安德魯·傑瑞克奇才得以擁有與故事主人公如此近距離近距離接觸的機會。面對有備而來的製片方準備充足、針針見血的質疑,年近七旬的羅伯特·杜斯特在鏡頭前表現出一種令人可怕的平靜和無法反駁的邏輯性。那雙黯淡卻又冷漠的眼睛似乎充滿了他一生不為人知的秘密。在劇集的開始部分,安德魯·傑瑞克奇企圖深入發掘羅伯特·杜斯特的家庭對他帶來的影響,而當我們看到這個「可憐的富家男孩"不幸的童年遭遇時,無一例外絕對會為之動容。
隨著羅伯特·杜斯特的成長,父輩的壓力和取之不盡的財富對他施加的負面影響逐漸顯露了出來,在和失蹤的前任妻子的老照片裡,他看上去是一個風度翩翩、英俊瀟灑的白馬王子;而在新聞媒體力圖博取關注的報導中,他是一個十惡不赦、性格扭曲的殺人魔;但是在參加採訪的鏡頭面前,一次又一次從法庭全身而退的他更像一個思維慎密、鎮定自若、措辭陰冷的富有老人。
然而紀錄片的魅力正在於此,《紐約災星》不僅只是拼湊出羅伯特·杜斯特所深陷的充滿疑團懸而未決的謀殺案,而是企圖向世人昭示他身上的反覆無常和孤僻怪異的來龍去脈,他的種種行為也許連他本人都無法解釋,普羅大眾更是無從得知。
《紐約災星》似乎是希拉·柯倫·伯納德口中極佳的紀錄片典範:「紀錄片不應該只是幫人們消磨時間,而應該做更多的事情。它應該呼籲觀眾積極參與,激發觀眾去思考他們知道些什麼,他們是怎麼知道的,以及他們可能更多地想知道什麼。」《紐約災星》不僅僅激發了人們的思考,它甚至參與到了揭發真相的過程裡。當然,真相的到來也許需要更加漫長的等待。
在劇集的結尾,當畫面之外的羅伯特·杜斯特在衛生間裡伴隨著自己的打嗝聲,低聲道出那些令人恐懼的喃喃自語時,麥克風仍然在繼續錄音。他真的是又一次忘了關嗎?在逃亡的時候,身攜數萬現金的他為什麼要不止一次在超市裡因為偷一個三明治導致自己被逮捕呢?
房間的光線逐漸暗淡了下來,真相似乎也是。